四年级健康教育备课.doc_第1页
四年级健康教育备课.doc_第2页
四年级健康教育备课.doc_第3页
四年级健康教育备课.doc_第4页
四年级健康教育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 人体的循环系统一、 问题的提出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它还输送热量到身体各部以保持体温,这是人体的生命运输线,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掌握它的卫生保健措施。2、能力目标:学会测量幼儿的脉搏,并能带领幼儿开展增强体质的活动。3、情感目标:懂得学会照顾幼儿的生活和活动,避免幼儿患上心脏疾病。三、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熟悉幼儿血液、心脏和血管的特点,掌握保护幼儿循环系统健康的卫生保健措施。2、教学难点:幼儿血液成分、心率与幼儿心脏健康发育的关系。 3、教学准备:心脏的挂图。学生分小组到幼儿园,分别测量幼儿园小班和大班幼儿在安静时和运动后的脉搏,并做好表格记录。4、教学方法:老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相结合。5、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四、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用时组织课堂 师生互问好,准备上课导课人体的心脏、人体的血液循环是人体的生命线,非常重要。建议用时2分钟讲授新课第一章第二节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措施三、 循环系统(一)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1、幼儿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存在于心脏和血管中,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1)、幼儿血液的特点幼儿的血液量相对较成人多,但出血时血液凝固较慢,防御能力差。(2)、幼儿心脏的特点幼儿心脏体积相对较成人大,心排出量少,心率快,脉搏节律不规律。(3)、幼儿血管的特点幼儿血管比成人短,内径却相对较成人粗,供氧充足,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4) 、幼儿血液、心脏和血管间的关系幼儿年龄越小,心脏收缩的节律越不稳定,血压越低,脉搏越快。2、幼儿淋巴系统幼儿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易出现淋巴结肿大和扁桃体发炎。建议用时35分钟(二)、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1、保证幼儿营养,防止贫血。2、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3、组织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4、幼儿衣着要宽大舒适。5、要预防幼儿患传染病。建议用时30分钟探究研讨学生分小组对所测量的幼儿脉搏记录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加深对幼儿循环系统的理解。建议用时20分钟课堂小结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表述做出评价,强调幼儿的循环系统是生命的保证,对幼儿的健康发育成长意义重大。建议用时3分钟作业1、完成教材“复习思考题”中的第3题。2、完成学习与指导中“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里关于循环系统的练习题。l 健康教育小结学生对幼儿循环系统和成人循环系统的区别会较难理解,老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幼儿的特点,深入理解幼儿血液、心脏和血管间的关系,进而掌握保护幼儿循环系统健康发育的卫生保健措施。第二课 脉搏与体温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了解脉搏,知道身高、体重、脉搏能反映人的生长发育情况。2、学生学会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3、教育学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教具身高尺、体重称、秒表等。教学内容及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师:从进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每年我们都要体检。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身体长高,体重变重)(学生回答,教师引出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内容)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二、学习课文。1、介绍脉搏。(1) 说明什么是脉搏。(2) 脉搏与心脏跳动的一致性。(3)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2、学习正确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1)、你们在体检时是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学生回答)(2)、身高、体重、脉搏与哪些因素有关?(3)、学习正确测量身高、体重、脉搏(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3、学生试册脉搏。三、教师总结。我们要经常测量自己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l 健康教育小结学生对脉搏的测量方法理解起来较容易,但是实际操作很困难,老师要加强指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测量体温和脉搏的方法,并了解到许多相关的知识。第三课 心理与健康教育目标:教师:了解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教给学生评价自我的方法。学生: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一、 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了解自己,认识自我。二、授新课教师念一遍课文,然后请学生念一遍。最后教师讲解课文。教师: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三、课堂活动a) 议一议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问题:i. 兰兰怎样了解自己的长相?ii. 明明有什么优点和缺点?iii. 你打算怎样认识自己?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位同学在全班发言。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b) 谈一谈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四个问题:i. 你喜欢别人夸自己长得漂亮吗?ii. 你在同学面前炫耀过自己的能力吗?iii. 你是否不自己长得不漂亮而自卑?iv. 你喜欢自己的性格吗?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想一分钟,最后请四位同学们自由发言。 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c) 说一说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指定的页,默读一遍后,按题意在书上写出你们的回答,然后同桌交换着看看各自所写的答案。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如实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d) 请你选择教师将纸板挂在黑板上,板上有两道选择题:i. 当同学给你做出正确的评价时,你应该怎么办?1. 立刻行动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2. 反正是老毛病,不改也过得去。3. 我的优点比缺点多,自己很知足了。 请将你的选择填在( )里。ii. 当同学给你提出不完全正确的评价时,你怎么办?1. 把不满的话憋在心里。2. 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缺点辨解。3. 与同学进行心灵交流,坦诚相待。请你将你的选择填在( )中。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把你的选择填在括号内。目的是教育学生要有自知之明,正确对待同学的评价。e) 采花游戏教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来,讲台一左一右有两个“花园”,请将喜欢的“花朵”采到“花篮”中。其他同学打开书,将你采摘的“花朵”上的字都写在卡片纸上,然后写上你的名字,交给老师。目的是了解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四、 实践指导a) 演讲比赛教师将演讲题目写在黑板上:认识我自己,并向同学宣读演讲要求。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b) 老师教你认识自己教师在教室前的屏幕上呈现“背景知识”中提到认识自己的六种方法。i. 照镜子ii. 反省自己iii. 参加课外活动iv. 听取别人的评价v. 敢于同他人竞争vi. 从心理咨询和书本中认识自己教师:老师念一遍,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全班齐读一遍。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五、 教师总结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评价自己的重要性,了解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还学会了认识自己的几种方法。六、课外活动请学生给自己画一幅像。l 健康教育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健康的心理应具备哪些内容,并且心理与健康密切相关,学生们都愿意做个健康向上的小学生。第四课 养成有益健康的个人卫生习惯教学目的:通过这节卫生教育课,教导学生懂得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意义,知道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自己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懂得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具体内容。难点:教育学生要经常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教具准备:课件、板书的纸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题目。1、出示课题前,先让学生观察图片,想一想:这一张图片里的人有什么不好的现象呢?看了这种现象你又有什么感觉?(图片中有的学生的身体很脏、有的衣服不干净、有的男同学头发很长、有的在教室里吃零食)2、学生自由说感受。3、大家都说得很好,都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板题: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二、讲解课文。1、先请同学们分小组齐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课件出示问题)(1)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什么有关系呢?(2)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呢?2、学生自由讨论。(师巡视)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师相机引导。4、小结。三、学生边回答边板书:(贴纸条)1、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人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2、良好的个人卫生有:(1) 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2) 勤剪指甲、勤理发。(3) 饭前便后要洗手。(4) 不偏食、不暴食、少吃零食。(5) 早晚洗脸刷牙,睡前洗澡。(6)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和水杯。(7) 在读写、行走、睡眠、运动或劳动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四、让学生再看图,进一步认识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该怎样去做。(课件出示图片)1、学生自由说说应该怎样去做,其他学生评论他说得怎么样。2、老师非常的开心,同学们都知道怎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一个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人。小结:同学们,如果你们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平时就一定要讲究个人卫生,女同学应该隔四、五天洗一次头,一个星期剪一次指甲,男同学应该做到夏天天天洗澡,隔一天洗一次头,我们只有时时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五、抽几个学生上来,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看谁注意到了个人卫生,谁没有注意,今后应怎样做?六、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这堂卫生课的学习,我想大家都认识到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老师希望大家以后都要注意个人的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七、布置作业;1、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哪些内容?2、适当抽查学生课前、课后的个人卫生l 健康教育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文明行为是对自己、对他人的尊重”的道理。知道咳嗽、和同学们游戏、用餐之后等该如何去做,老师还应提示学生要做好持之以恒。第五课 坚持体育锻炼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明体育锻炼对骨的生长、关节和骨骼肌的影响; 2、解释坚持锻炼的好处。 情感性目标: 1、拟订适合自身的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实施。 2、关注自身健康,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说明体育锻炼对骨的生长、关节和骨骼肌的影响 课前准备:足球赛片段 健美比赛片段 杂技演员的表演片段的视频 学生:皮尺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24人一组提示和建议 1.身边事:播放足球赛(或体操、游泳、滑冰、篮球等运动)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运动员们会有如此矫健、敏捷、灵活的身体?引出新课2.探究竟: 阅读127页表格,分析体育锻炼对骨的生长的影响,你的身高属于哪种情况? 3.大家谈 体育锻炼对骨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如果同学总结不全面,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为什么运动中的冲撞,运动员没事,而普通人易受伤呢? 4.探究竟:同学间按照127页图6-10所示做动作,比一比谁的柔韧性好,并分析原因 提出问题:体育锻炼对关节有什么影响?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教师在同学讨论、总结中加以补充完善。 5.探究竟: 参照技能卡,测量你的各项围长,填表。并与班里经常锻炼的同学比一比,分析体育锻炼的影响。 注意提醒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6.大家谈 为学生播放健美比赛视频,同时针对学生测量的结果讨论:体育锻炼对骨骼肌有什么影响? 还可启发学生: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35%-40%,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可占体重的50%左右,为什么? 7.通过大家的共同探究,安排学生总结: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有什么影响呢? 及时进行情感教育: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运动系统的发展,进而促进其他器官和系统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8.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分析图表可知,体校的学生的身高比普通学校学生的身高高出6-10cm;思考原因 小组同学积极思考、讨论,由一名代表说出结论,其他组补充完善:体育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使骨获得较多的营养,软骨层加速产生骨组织,使骨长长。 在教师启发下,同学们进一步讨论、分析归纳,补充结论:体育锻炼可以使骨密质更厚更密,骨松质排列更加整齐而有规律,使骨长得更加粗壮坚固。 尽力做动作,尝试说出假设 比较刚才所做的动作,分析讨论,由小组代表总结,或与别组争论、解释,达成共识:体育锻炼能使关节囊增厚,韧带增粗,坚韧而富有弹性,从而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灵活性和柔韧性。 用皮尺测量,小组同学间互相帮助,填表、对比不同处 展示身高基本相同同学间的数据,对比,讨论 l 健康教育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身体越练越强壮、素质越练越提高”的道理。知道随时随地都是运动场,老师还应提示学生要做到持之以恒。第六课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教学目标:掌握:1、谷类和薯类、动物性食物的结构和营养特点。 2、加工、烹调及储存的影响。熟悉:1、食物的种类。 2、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了解:营养价值评价的意义。 教学重点:1、谷类和薯类、动物性食物的结构和营养特点及加工、烹调及储存的影响教学难点:1、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2、谷类和薯类、动物性食物的结构和营养特点。 教学过程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一、基本概念 1食品的分类 2食品营养价值: 1)定义 2)影响食品营养价值的因素二、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1.食品营养价值评定 营养质量指数 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2.评定食品营养价值的意义 1全面了解各种食物的天然组成成分 2了解加工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和损失 3指导科学地选取食品和合理搭配营养平衡膳食三、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1、 讲解营养有哪几部分组成。营养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等2、人类经常使用的有哪些食物?它们的什么营养成分含量多?大米、小麦、牛奶、肉、各种各样的蔬菜。3、人体每天要社如多少克各类各样的营养,才能满足正常的生长发育的需要。4、让学生读课文。5、老师拿出实物,让学生说出各种食物包含的主要营养成分。一)、谷类 1.谷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 2.谷类的营养成分二)、薯类三)、畜、禽、鱼类 1.畜肉类 营养较丰富,是铁、锌、Vit B2的良好来源 2.禽肉 味道鲜美,较嫩,其余同畜肉 3.鱼肉类 味道鲜美,较嫩,海鱼含较丰富的DHA、EPA四)、奶及奶制品 奶的营养价值 奶制品五)、蛋类 蛋的结构 蛋的营养价值四、加工、烹调、储存对谷类、动物性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6、小结:同学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一定不能偏食。7、布置作业:查找一杯牛奶所包含的营养。l 健康教育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动物性食物有着许多营养。知道饮食要营养均衡,不挑食,但做到持之以恒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经常督促。第七课 流感与感冒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感冒与流感的区别及预防方法。教学重点:感冒与流感的预防。教学难点:感冒与流感的区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教学方法:演示、讲解、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俗话说“感冒是百病之源”,也就是说“感冒”可以引发身体上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的感冒可以传播很多人又叫流行性感冒。感冒与流感又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引出新课师板书课题感冒与流感。二、学习新课(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得过感冒?都是在哪个季节感冒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讲解: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二)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两幅图)讲解感冒和流感的发病原因及症状。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并回答老师的问题(1)发病的原因(2)症状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师板画讲解:感冒是由淋雨、受凉、过度疲劳、体弱、抵抗力低下时发病。症状是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部干痒、头痛等,一般不发烧或低烧。大约3-4天,最多7天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即可痊愈。教师讲解:流感的病因。流感的症状。师出示卡片分别将感冒与流感的症状在黑板上标明。(三)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讲解:让学生叙述流感病毒存在于哪里。是怎么传播的。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四)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感冒和流感有什么不同?怎样预防感冒和流感?学生讨论并回答:强身体的抵抗力;三、巩固练习(一)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填空(1)感冒主要表现( )( )( )( )( )症状,一般不( )或( )。(2)流感起病( )、发( )全身( )明显。( )症状轻。(3)预防感冒和流感首先是积极参加( )注意( )和( );随天气变化( );不与流感病人密切( );不用流感病人的( )( )( )( );早晚可用( )水漱口。 (二)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学校里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