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英文期刊论文的写作及投稿_潘佳.pdf_第1页
法学英文期刊论文的写作及投稿_潘佳.pdf_第2页
法学英文期刊论文的写作及投稿_潘佳.pdf_第3页
法学英文期刊论文的写作及投稿_潘佳.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8 法学论坛 第27卷第5期 2012 年9月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法治论丛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Law Vol 27 No 5 S e p 2012 法学英文期刊论文的写作及投稿 潘 佳 北京大学 北京 1 0 0 8 7 1 摘要 国外英文法学期刊 对论文质量 写作规范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和 国内略存不同 投稿过程既要求规范 也讲究技巧 还有一些基本事项 需要我们注意 关键词 法学研究者 投稿 英文期刊 法学论文 中图分类号 H 1 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9 5 0 2 2 0 1 2 0 5 7 8 0 5 国内关于法学论文写作方法的探讨已很多 主要涉及课题研究 期刊论文与记叙文等 就法学英 文期刊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以比较视角进行探讨的 尚不多见 在国外英文期刊上发表法学 文章 对于非英语系国家的法学学生和研究者来说 很不容易 但仍有规律和方法可循 了解基本的 论文规范和投稿技巧 是进行法学英文论文写作及投稿的基本条件 笔者拟结合自己的认知 就法学 英文期刊论文的写作进行探讨 与国内共性的部分不做重点说明 一 写作前提 问题意识及研究类别的明确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 工作及学习中 面对种种现实问题 常常发生质疑和困惑 并希望和借助种 种途径解决问题的思想活动就是问题意识 这种心理和意识过程反映在法学研究上就成为了法学研究 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法学思维的方向和动力 是研究者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起点 法学论文写作 的过程即是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不断看到问题 假设问题并逐渐探索的过程 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 是法学论文写作需要特别重视的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个长期过程 法律问题意识的塑造就是要形成法 律思维定式 这种独立的思维定势 能使你 进来时脑中全是浆糊 出去时像法律人一样思考 法 学论文写作先要得出基本的认知框架 从大问题 到子问题 到各个支问题等 甚至是基本的结论 迫于法学研究规律使然 论文写作是先有 主观建构 而不是 自然演化 相较而言 国内学者和 学生的问题意识更显不足 实践中 虽然设定了问题 往往得出的是研究报告式的答案 或者是一开 始就没有问题 经常出现 因为走得太远 而不知去哪 或者一开始就没看到路的方向 的现象 这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收稿日期 2012 07 21 杨力 法律思维与法学经典阅读 以哈特 为样本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2 年版 第3 8 页 79 在国内 课题报告型研究 案例或者事件分析 研究论文 书评等形式的投稿 杂志都是可以接 受的 我们自己的研究往往忽视严格的界分 比如把案例分析或者毕业论文的写作弄成研究报告样式 的 或者混淆事件分析和研究型论文等 研究报告有严格的格式和类型要求 内容繁杂而且具体 案 例或者事件分析侧重不同角度的个案考察 本科 硕士和博士论文的要求又有不同 欧美国家侧重于 命题研究而我国法学界几年来才逐渐强调博士论文的 命题式 研究范式的转化 研究论文则强调深 入研究你所提出的或者证明某个假设 既可以是对策也可以是命题等形式的分析 法学书评或者是文 章评论主要针对的是以 书 为对象的介绍或者评论 也有相应的个性化要求 国外的期刊一般在文 章类型上进行了划分 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选择并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 投递稿件时宜相应地 对号 入座 不同的研究形式 对应不同的文本要求 尤其不要混淆各种文本的写作区别 在这一点上 把 研究型论文写成学术报告或者演讲稿的 在我国很是普遍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二 论文写作要求 对于高质量论文 所有杂志要求基本相同 选题新颖 逻辑严谨 语言流畅 结构合理等 然而 从研究路径 选题到研究方法 资料的收集上 国内外法学刊物的要求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第一 从研究进路上看 西方法律期刊重视并优先采纳命题式的文章 欧美国家习惯于演绎思维 喜欢命题式选题 在他们看来那些 八股式的 对策研究 即通篇介绍问题 现状 对策 架构和研 究思路首先就是低层次的 不仅要 大胆的假设和评判 还要 小心的求证 这和他们的理性 探 索 求真的价值观有关 事实上 该研究进路一直为自然科学类和工程技术类所秉持 社会科学需要 理性 归纳与演绎 然而 求功心切 擅长 凭空逻辑 和 自我推理 的中国式研究还一直缺乏科 学精神 这一点需要法学界引起足够重视 虽然说 命题式研究方法是希腊式纯粹理性信仰的体现 西方思维认为即使抱着对社会对国家有务实的贡献都是功利化 那样 也就出不了 思想 我们认 为 任何一种研究模式一旦步入极端就免不了狭隘 欧美人求 真 倡导批判 喜欢替代化 更新 化的研究方法 事实上 进行对策研究还是有必要的 毕竟有些东西不好命题 至少在一定条件下 不需要命题 此外 美国人很少采用比较法研究 大多采用本土案例进行研究和引用 第二 论文选题上 各有侧重 和国内论文写作一样 国外杂志也喜欢选题新颖 精炼 紧扣主 题 略有不同的是 美国和欧盟还有澳洲杂志倾向于他们本土化的选题或者是与本土化相关的国际化 乃至区域化的选题 毕竟 一些国外大学法学杂志首先顾及本国读者的需要 对于域外国家本土化的 研究内容如若能以全新和深入的视角论述的也是可以考虑的 这一点上 开放性不够是所有大学的通 病 比如 悉尼大学法学杂志在稿件拒绝回复中往往把不符合澳大利亚广大读者的兴趣放在首位 法 国和欧洲一些大学法学院也会通过明示的或者暗示的方式予以告知 有一点需要注意 在国外杂志投 稿时 没有充分的把握和研究信心尽量不要写域外国家本土法律问题的文章 因为你的研究竞争者是 国外学者 你所研究的质量只有超越他们 才可能获得当地期刊的青睐 不过 有针对性的进行比较 研究也是可以尝试的 比较研究的前提是做到 两个熟悉 和比较标准的确定 前者更重要 如果你 仅仅做到熟悉中国的本土法制资源 而对美国法或者欧洲法等当地立法和实施状况理解肤浅 则很难 深入而全面的进行研究 你所主张的论点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第三 研究方法上 提倡跨学科 多角度研究 如果你可以跨越多学科 哪怕人文科学和理工的 方法结合得好 也会给你的研究添色 对于我们而言 比较务实的是把一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深入全面 地贯彻到你的法学研究中 只要你的研究视角创新即可 比较务实的是至少精通两门关联学科 把一 个学科的理论应用在法学研究上 美国的法学研究和自然科学 人文学科衔接得十分紧密 涉猎面也 十分广泛 任何一点法外的因素又可以变成法学的 交叉点 将多元的社会生活进行取舍 加工 转 80 换成多元化的 法律上的构造类型的 此外 欧美国家刊物就交叉论文的评选标准比较严格 首 先 你的文章主要涉及哪个学科的内容 他们会分别请各学科专家审稿 然后再汇总 而不是像中国 很多杂志社编辑通过学科简单的划分 相对应地交给法学学科的专家审查 对于两门或者更多的交叉 学科综合方法应用的法学研究论文来说 仅仅做到熟悉法学是根本不够的 国内不少所谓的交叉研究 要么是它专业方法和内容的简单复制 要么是用并不深入的旁专业理论辅佐法学理论的分析 将并不 成熟的 一知半解 的理论和法学理论结合 实际上我们如果对跨学科研究成果逐一 拷问 有些 是经不起推敲的 这一点的强调 对于英文论文的写作和国外杂志投稿来说 至关重要 第四 结构严谨 符合逻辑起码的要求之一 一篇文章选题再新颖 方法再创新 如果没有逻辑 便没有了骨骼 审稿的编辑一般都是各领域的专家 对于这一点十分重视 逻辑上的失误会使他们对 你最基本的研究能力产生怀疑 也就不再考虑论文的其他条件了 与中国杂志稍有不同的 欧美期刊 在文章创新标准的界定上更趋于多元 其中就很重视结构的创新 相比较而言 我们更偏重于内容和 选题 第五 资料权威 新颖实用 用事实说话 国内不错的法学期刊 法学研究 中外法学 等上 面的文章有几十个参考文献是常见的 资料的充分程度说明你的知识储备 也代表了研究态度 还是 评价文章水平的重要标准 不光是名校 欧美大学的法学刊物上参考文献的数目都很多 比如 Stanford Law Review 和 Cambridge Law Journal 等杂志 单就参考的司法案例在百个以上的就 不在少数 SSCI的法学刊物上 仅几个乃至十几个Reference 参考文献 几乎是看不到的 如果你没 有充足的资料积累 至少是不符合 惯例的 此外 日文 韩文 法文与德文等一些参考资料是不 需要翻译的 学者自己利用脚注作出的说明性语言需要英文翻译 有些杂志需要对中文参考文献做出 翻译 有些则不需要 根据杂志的具体要求而定 在资料的选择和运用上 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是最起 码的 据说 一般的认为 这样的话不要出现 任何一个数字 没有权威的参考 不要出现在你 的论文里 你所主张的每一个论据 都需要充分的理由来支撑 引用数据 资料必须准确 比如 摘 自多少页码 翻开这页能够找到你的引用 参考的网址必须能够打开网址后就出现你的资料 毕竟 新观点的产生并不在于或主要不在于逻辑推理 而在于用事实说话 用材料说话 相比较而言 国 内的法学研究者迫于思想惰性和研究范式还不习惯于问卷调查或者资料统计 国外的法学刊物上大量 的统计书籍和图表是很常见的 这不仅代表了研究者的求真精神 也给你的论点提供了充分说服力 提升了编辑对文章的可信度以及作者求真精神的尊重 最后 关于论文长度 和其他期刊一样 各种法学期刊都对本刊字数做出限定 合理的上下线浮 动都是可以的 近年来 国外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地做过各种调查 无论是读者还是编辑 都觉得法学 文章过于冗长 越来越不符合大家的需求 Havard Law Review 在 2004 年 12 月针对评论上的文 章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 近780名教授参与了问卷互动 统计结果显示 超过85 的受访者文章太长 或者比较长 文章长短数量合适的仅占12 4 在笔者看来 中国学者论文铺垫的东西过多比较普 遍 结论往往就那么几点 事实上 这确实是论文写作必须克服的难题 依笔者所见 迎合读者和编 辑的需要还是有必要的 除非你的研究内容都很重要 取舍难以抉择 德 卡尔 拉伦茨 法学方法论 陈爱娥译 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版 第3 4 1 页 朱景文 研究生论文写作笔谈 0 1 2 年8 月1 6 日访问 Law Review Usage Survey Results July 2005 http www harvardlawreview org law review usage survey results pdf 2 0 1 1 年 8 月 8 日访问 81 三 英文法学论文写作能力 专业水准最重要 英语表达紧随其后 事实上 很多中国学者发表的英文文章也是中西合璧的 纯地道的表达一般都是华人 国内也有英文版本的社科杂志 基本上是中国式英语的专业翻版 只是 没有语病而已 即使是北大法宝上官方和准官方翻译的法规法条也很生硬 能找人润色最好 不能找 人润色的 在具备基本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的前提下 你可以借助 google translation 很多人认为 谷歌工具翻译得不好 依笔者所见 这里面也有用法的问题 美国人认为google translation 还是翻 译工具里边最好的 笔者建议 尽量少用长句 使用简单的句子写作 按照英语的语言习惯和语序表 达中文 比如 英语能力同样重要 没有出色的英语能力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不了 这句话可以这样 写在google翻译上 英语能力是同样重要的 因为 我们什么都完成不了 在没有出色的英语能力 的时候 此外 通过借助youdao zhiwang 等专业词典来查找能够进一步提升翻译的专业水准 这 样一来 可能花费功夫较大 也算是一条捷径 但是 最好的办法还是努力提升英语能力 如果你连 看国外的法学期刊网站都很困难 就不要投稿了 只有从一点点学习英语做起 有一点需要说明 法 学论文的写作不一定要求处处体现专业术语 只要在做到笔者前文所谈到的诸方面的同时 满足没有 语病和流畅的表达即可 表达略显生涩即使其他方面符合要求也是可以接受的 笔者在同我国台湾地 区 香港地区和欧洲的一些杂志的来信中 很多编辑均强调了这点 四 投稿规范及流程 首先 学术规范的强调 其一 不要一稿多投 也不要在一个国家投稿后 在另一个国家重复投 稿 抛开道德层面 很多杂志的审稿人在不同国家的刊物兼职 一旦发现存在多投现象 则会把你列 入黑名单 甚至依照著作权法追究作者的责任 其二 抄袭的问题 这点毋庸赘述 也不要在违反著 作权法的情况下把一种语言的文章翻译过来摘抄作为自己的文章来用 一些学者往往心存侥幸心理 在我国 自然科学领域已经处罚了这样的学者 我们需要引以为戒 其三 符合杂志社的格式和参考 文献规范 杂志社都有自己的一套版面格式 这方面 国内学者意见很大 投稿很不方便 也一直没 能引起官方重视 美国在这方面做得的不错 美国高校很多杂志以 多边公约 的形式加入了 A Uniform System of Citation 统一格式范本 范本往往是以 Blue book 蓝皮书 的形式发布 法律专业的学生 律师 学者 法官等都以此作为参考引用的依据 每一段时间会更新 变动不会很 大 在符合杂志社要求的前提下 大家需要参考最新的 不足之处在于 参考格式太过详细 复杂 很多美国学者曾提出过批评 在笔者看来 实际上 很多参考类别是用不到的 常用的往往就十几种 比如 Havard LawReview 最近在已经对原来的 18th Edition 18 版 做出了修订 推出了 19th Edition 19版 他同时会提供给你一个参考格式的简单范例 欧洲的一些期刊 比如Cambrige law Journal做得比较好 会在 notice 注意事项 上给你提供详细的参考格式 方便你参考 与美国杂 志社要求的繁杂的参考规范不同 notice上会通过邮件投稿的 即使格式不符 也会认真审阅后再给 你答复 或者录用后再要求作者修改格式 在他们拒绝审阅之前会要求你按照规范格式进行修改 再做投稿 而不会直接过滤文章 为避免麻烦 提前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 投稿流程 写作完成的稿件就可以邮件投递或者网站投递了 国内很多杂志都需要同时邮寄和邮 Cambridge Law Journal Notes for Contributors http www law cam ac uk search http www harvardlawreview org submissions php 2 0 1 1年 6月 1 5日访问 82 件或者网上投稿 这一点上省去了我们很多麻烦 首先 你要确定投稿的杂志 比如选择核心期刊 你可以上网搜索选择加拿大 美国或者澳大利亚的社科类核心 或者法学类的等等 如果搜索困难 直接选择目标高校的法学院即可 学校和杂志社的水平基本是平行的 其次 确定journal后 找到 submission选项 看如何投稿即可 杂志社一般会三审 大概几个月或者几周时间 不需网上投稿的 直接电子邮件即可 注意 鉴于杂志社一般匿名审稿 所以自己的名字不要出现在论文内 需另附一 页文档 有的还需originality声明 以保证是独立完成的 为保险 建议附三个独立文档电邮 即 paper CV和originality声明 再次 网上提交的程序有些复杂 少则需要4 道程序 按操作说明即 可 有的要求提交pdf格式 需要转化一下 仍需强调的 有些刊物网上提交论文是分类别的 区分 报告和书评以及研究论文的 不要投错 比如 Yale law journl 在提交类别上一直进行区分 对不 同的类别要求不同 参考标准也不一 此外 就是发邮件的工作了 为避免被垃圾处理 要在主题上 写 submission 的字样 同时附带你的文章名称和作者名字 邮件内容写上一些常用的套话 譬如 Dear Editors I am sending a manuscript entitled which I should like to submit for possible publication in your journal Warm greetings and best wishes 这之后就等待杂志社的 回复 美国 欧洲和澳大利亚包括HK的杂志都给回复 无论是否采纳 悉尼大学法学院做得很好 每一次拒绝都会给你一个漂亮的pdf格式的拒绝信 每次致辞都还不一样 港大也不错 如果杂志工 作人员不能当天回复你的问题 还会明确告知回复不及时的理由 他们的精益求精和敬业是值得学习 投稿不一定在杂志 或一定在国外 国内也有理科的学报是SSCI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