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13(园林2).ppt_第1页
中国建筑史13(园林2).ppt_第2页
中国建筑史13(园林2).ppt_第3页
中国建筑史13(园林2).ppt_第4页
中国建筑史13(园林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园林与风景建设 第三节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一 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是为了满足官僚地主和富商的生活享乐而建造的 私家园林是第宅的扩大和延伸 是创造的可游 可观 可居的城市山林 二 私家园林特点1 规模较小 规模较小 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 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 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 小中见大 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 扬抑 曲折 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 曲折有致 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 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 2 水面建设 大多以水面为中心 四周散布建筑 构成一个个景点 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 3 修身养性 以修身养性 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 4 清高风雅 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 能诗会画 善于品评 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 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 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5 造园手法 在布局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 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 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 三 私家园林三大地方风格1 江南园林2 岭南园林3 北方园林 江南园林之扬州个园 江南园林之扬州小盘谷 岭南园林之余荫山房 北方园林之清华园 北方园林之勺园 四 私家园林一般设计手法1 景区划分 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意境 把全园划分成若干个景区 每区有自己的特点 形成对比 但又相互贯通 联为整体 1 分区虚实并重 有主有从 2 主题突出 多样统一 3 景区划分手段 多样化 通而不塞 2 每个景区中的要素之间 包括建筑与建筑 建筑与水体 环境间的关系体现了拓扑关系 1 向心关系 园林中的建筑轴线朝向某一区域 2 互补关系 建筑与水 山与水 建筑之间 空间 序列之间都产生一种景观要素之间的平衡互补关系 3 互含关系 景观各要素之间相互包含 3 对景与借景 多层次景观的组织 4 多层次的景观通过游览线组织起来 步移景异 1 环形路线 2 串联 3 辐射形 5 要素处理 1 堆山叠石 2 理水A 池水处理 池有大小主次之分 水面处理也有聚分不同 B 划分水面的方法 山 岛 桥 廊等 C 池岸处理 不宜僵直 也不能太高 3 建筑处理 A 厅 堂 主要建筑 常设置于高潮处 B 馆 轩 成组而建 位置较显眼 可大可小 布置较随意 C 榭 枋 临水建筑 做水边观察之用 开放性大 分隔水面 D 楼阁 一般设于厅堂之后 可立于半山半水之间 成重要对景 E 亭 休憩眺望之处 也是园景的点缀 F 廊 既是风景的导游线 又是建筑之间联系的脉络 G 墙 分隔空间或对景物其衬托与遮蔽作用 4 花木 作用 组织景观 点名主题栽植方式 以单株欣赏为主 较大空间也成丛成林栽植 注重本身形象 色彩 单株讲究姿态 多株讲究丛配 做到四季有景 强调听觉 听雨轩 嗅觉 闻木樨香轩 注重意义 梅 兰 竹 菊 荷 5 楹联 匾额 点景 明志 五 江南发展园林的有利条件1 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 气候温润 雨量充沛 四季分明 利于各种花木生长 2 地下水位高 便于挖池蓄水 3 水运方便 各地奇石易于罗致 六 江南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1 园林布局 分区与贯通 借景 对景 主题多样 隔而不塞 欲扬先抑 曲折萦回 尺度得当 余意不尽 远借邻借 2 水面处理 聚与分 曲与直 曲桥低栏 虚 空 3 叠山置石 石料品质 空间组合 可看 可游 可居 塑造丘壑 体块 缝隙 纹理 用石得当 4 建筑营构 厅堂 榭枋 楼阁 亭 廊 墙 窗 翼角 配角 灵活 空透 5 植物 单株欣赏为主 第三节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清水砖漏窗 石雕漏窗 漏窗 花墙漏窗 水榭 嫩戗发戗水戗发戗 铺地海棠花 铺地卵石 铺地松鹿图案 七 实例1 江苏苏州拙政园 重点 中部 西部 远香堂 1 布局 入口 腰门 荷风四面雪乡云蔚待霜 海棠春坞庭院 海棠春坞 西部三十六鸳鸯馆 留听阁 与谁同坐轩 倒影楼 2 园内各景点的布置 以及建筑与建筑 建筑与水体 环境间的关系体现了拓扑关系 A 向心关系 主要景点和建筑朝向某一区域 B 互补关系 C 互含关系 3 理水 4 游览路线 5 特点 中部为全园精华 1 突出山水主体 水面约占中部的1 3 布局以水池为中心 凡诸亭 槛 台 榭 皆因水为面势 2 妥帖调度建筑 主体建筑远香堂设置在大池南岸 形成 主山 隔着主水面 遥对主建筑 的最佳构成模式 3 强化景观对比 园内由南北望 林木苍翠的山体 掩映于大片水池之中 4 精心设置景点 位于批把园内的嘉实亭和西山顶部的雪香云蔚亭 相互之间构成绝妙的对景 中部水池南望 南轩 香洲 小飞虹 远望见山楼 梧竹幽居 绣绮亭 浮廊 2 江苏无锡寄畅园开朗 自然风光浓郁选址成功 西 惠山 东南 锡山 泉水充沛 巧于因借山水为主 惠山 锡山 龙光塔 原入口 现入口 取欢仁智乐 寄畅山水阴 王羲之 答许椽 由池北南望借景 锡山龙光塔 由池南北望知鱼槛亭 池东亭廊 知鱼槛亭侧面 池西山林鹤步滩 八音涧山谷池岸处理 秉礼堂 3 江苏苏州留园明 徐氏东园 清 寒碧山庄 留园 3 江苏苏州留园南厅北山 隔水相望 涵碧山房 五峰仙馆 可亭 闻木樨香轩 明瑟楼 绿荫轩 曲溪楼 西楼 清风池馆 濠濮亭 小蓬莱 揖峰轩 还读我书处 冠云楼 林泉耆硕之馆 空间处理最为突出 1 小中见大 2 对比 大小 明暗 开合 高低 古木交柯 苏州留园 曲廊 门厅小院 古木交柯小院 绿荫轩 古木交柯 明瑟楼与涵碧山房 曲溪楼 清风池馆 中部山池 东部冠云峰庭院 冠云峰 林泉耆硕之馆 云墙 4 江苏吴江退思园 进则尽忠 退则思过 池北景观 退思草堂 池南景观 菰雨生凉 天桥 池西曲廊 西院坐春望月楼 西院旱船 5 江苏扬州个园 入口 夏山秋山 抱山楼 宜雨轩 池东清漪亭 拂云亭 小结 1 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差异2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1 风格差异1 从平面布局看 江南园林多处于市井 常取内向形式 北方皇家苑囿所选环境接优美 开阔 多数景点选取外向布局或内 外结合布局 2 从建筑物外观 立面造型和细部处理来看 由于气候条件 习惯 传统等因素 江南园林建筑轻巧 纤细 玲珑剔透 北方皇家园林比较严谨 粗壮 朴拙 厚重 建筑尺度方面差异明显 小结 1 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差异2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3 从空间处理看 江南园林比较开敞 通透 内外空间有较多的连通 渗透 层次变化也比较丰富 北方园林比较封闭 内外空间的界限比较分明 4 从色彩处理方面看 北方园林较为富丽 江南园林比较淡雅 5 堆山叠石方面 北方园林山石较凝重浑厚 江南园林较虚幻空灵 6 花木配置方面 江南园林在品种多样性方面远胜于北方园林 同时 江南园林花木配置以单株为主 北方园林以成群成组为主 2 造成以上差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