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文帝与燕王朱棣.doc_第1页
浅议建文帝与燕王朱棣.doc_第2页
浅议建文帝与燕王朱棣.doc_第3页
浅议建文帝与燕王朱棣.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建文帝与燕王朱棣建文帝是有明一朝颇具悲剧色彩的皇帝,继承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江山,本想安安稳稳地做个太平皇帝,怎料龙椅还没坐稳,“靖难之役”爆发,最终“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其在明朝的短暂统治也烟消云散。而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上台,在位22年,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也留下不少疑问和思索。据传,朱元璋曾出过一副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分别让建文和朱棣对下联,建文对的是“雨打羊毛一片毡”,而朱棣对的则是“日照龙麟万点金”。有人说,仅凭他二人的下联,就可预测二人将来的命运。通过以下六方面的对比,希望读者可窥得一斑。一是基础条件的对比。公元1399年7月5日,朱棣以800卫士起义,宣告“靖难之役”开始。是时,燕王朱棣仅占有北平一座城池,粮草、兵器、财政收入全靠北平这座孤城支撑维护,除当时的嫡系800卫士以外,连后备军都没有,以后他的部下多是朝廷的降兵降将,换句话说,都是从建文帝阵营中反戈过来的。而建文帝占有除北平以外的整个天下,拥有整个国家的正规部队,李景隆率兵平叛时,光正规军就有50万,加上汇合的军队,不下60万之众,可谓以天下制一隅,在兵力、财政、粮草方面,建文帝有整个国家作后盾,可谓资源雄厚。在基础条件的对比上,建文帝占有绝对优势。二是舆论民心的对比。建文帝登基后,一改明太祖朱元璋的严刑峻法,崇尚礼教,儒雅好文,认为“齐民以刑不若以礼”,施仁政,宽刑法,尽量营造宽松的政治环境。这一来,经过朱元璋残酷统治而苟活的士大夫、平头百姓真觉得心花怒放,认为遇上了有道明君,可过上好日子了,大多衷心拥护建文帝的正统皇权。而朱棣起事时,虽打出“清君侧”的幌子,但仍无法掩盖赤裸裸的皇权争夺本质,上至文官武将,下至普通士卒、黎民百姓,无不认为燕王朱棣属于造反,属于篡逆,内心一直归属建文帝。即使后来朱棣登基,很多官宦、平民宁可自杀,宁可归隐,也绝不为新皇帝粉饰太平。在这一点的对比上,舆论民心也是向着建文帝。三是政治手腕的对比。朱棣对争夺皇权的信心从无动摇,而且制定了“文攻武卫”的策略。一方面,他尽心竭力邀宠于朱元璋,并暗中交好朝廷权贵大臣以及朱元璋的后妃们,广结人缘,不断为自己造势,希望朱元璋能主动指定自己作为皇权继承人,以和平方式荣登九五之尊。另一方面,他也从未放弃武力夺取皇权的道路,暗中将北平打造成自己的独立王国,不断扩军备战,“文攻”方式失败后,立即着手起兵之事。与朱棣相比,建文帝就显得太幼稚、太不成熟了,他一直没有一套固定的策略对付朱棣,反而处处被朱棣牵着鼻子走。刚开始,他希望通过文的方式削藩解除朱棣的威胁;削藩失败、“靖难之役”爆发后,只得改变策略,派兵北伐,妄图以武的方式消灭朱棣;再后来,战场局势急转直下后,建文帝又妄图求和,打算割地划江而治,保住摇摇欲坠的皇位;到最后求和失败,朱棣大军兵临城下,建文帝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在政治手腕的对比上,朱棣绝对占优。四是军事才能的对比。朱棣从起兵那一天起,处处身先士卒,每临战场必当先,不但是最终决策者,也是最坚定的实施者。最初起兵后,他以有限的兵力,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迅速取得蓟州、怀来战役的胜利;当建文帝派耿炳文北伐时,朱棣已在北平一带站稳了脚跟,可以全力迎击正面之敌;对付耿炳文时,朱棣趁南军立足未稳之机,采取远距离快速奔袭的战术,在运动战中迅速取得了雄县、莫州和真定战役的胜利,成功打败了南军的第一次北伐。而与朱棣相比,建文帝从未展现过登临战场、指挥千军万马的豪气和胆识。他只不过躲在他的皇宫里,心血来潮、纸上谈兵式地指挥他的大军一步步走向失败和毁灭。在军事才能的对比上,朱棣占有绝对优势。五是决断魄力的对比。朱棣刚毅决断,雄才大略。“文攻”夺位失败后,立即转入“武卫”,不曾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得知南京空虚时,毅然改变策略,不再与南军进行一城一地的争夺,而是长驱南下,直取金陵,由一隅终于统治全国。与朱棣相比,建文帝就显得过于优柔寡断,过于朝令夕改了。着手削藩时,有大臣建议把朱棣徙封到南方,调虎离山,既不削除朱棣的王号,又削弱他的势力,应说是良策,但建文帝却迟疑不决,未能实行;真正削藩时,大家都知道“擒贼先擒王”,但建文帝却不敢这样做,而是先擒喽罗,削了几个并未构成威胁的藩王,结果打草惊蛇,使朱棣早早地做了准备。在决断魄力的对比上,朱棣远胜建文帝。六是识人用人的对比。朱棣慧眼如炬,洞若观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与姚广孝风云际会之后,重用姚广孝为第一谋士,姚广孝果不负众望,促使朱棣下决心起兵,朱棣统兵在外时,辅佐世子据守北平,“李景隆、吴高、平安之师,前后数十百万,皆计却之。”北平始终岿然不动,成为朱棣决胜的大后方,姚广孝之于朱棣,堪比萧何、张良之于刘邦。至于朱棣重用的武将张玉、朱能,皆能征善战、独当一面的将才,为朱棣立下了赫赫战功。与朱棣相比,建文帝在用人上逊色多了。最初建文帝用耿炳文北伐,这个决定还是很对的,毕竟耿炳文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有能力,有经验,有威望,但建文帝在耿炳文战场上受点小挫后,立即以自己的表兄弟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取而代之,而李景隆首鼠两端,表里不一,最终断送了南军主力,在朱棣兵临城下时,临阵倒戈,主动打开金川门,迎燕师进京,使朱棣取得了最后决定性胜利。而建文帝仰仗的左膀右臂方孝孺,重气节不重才智,全国一片兵荒马乱时,他却和建文帝津津乐道于“周官法度”,锐意文治,改官制,治国安邦的才智未免不足;负责削藩大事的齐泰、黄子澄等,都是“敏于言、讷于行”的夸夸其谈者,既无实际工作能力,又无应变之才,最终误了建文帝的大事。在识人用人的对比上,朱棣远胜建文帝。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建文帝尽管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最终还是输给了仅拥有弹丸之地但雄才大略的燕王朱棣,断送了大好江山。人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