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主要变点.doc_第1页
2011年中考主要变点.doc_第2页
2011年中考主要变点.doc_第3页
2011年中考主要变点.doc_第4页
2011年中考主要变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我省中考主要变化点:考创新不(减少)考死记硬背,命题不出难题、偏题、怪题。命题将渗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加强与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难题由过去的10%增加到15%。河北省阅读规律1.去年考了说明文,今年考议论文的可能性就增大了;2.去年记叙文考的是写人记事的,今年考写景的考能性增大了。11. 行路难(李白) 12. 观沧海(曹操)13春望(杜甫)14. 过零丁洋(文天祥)15. 饮酒(陶渊明)16. 次北固山下(王湾)17.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8.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9. 水调歌头(苏轼)2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十一)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_、_、_、_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_的心情。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_。诗人在第7句和第8句中用了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什么?答:_4.本文多次使用典故,请指出其中的一处,并说出这个典故的由来。答: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6.分析这首诗的感情脉络。答: 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十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水何澹澹 澹澹:_山岛竦峙 竦峙:_2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在哪里?答:_3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答:_4请写出诗人想像的句子。答:_5请你“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进行赏析。答:_6这首诗歌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十三)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答: 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答: 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答: 5诗歌前两句中“国破”与哪一个历史事实有关?答: 6.诗贵“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认为“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 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十四)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划分一次)惶 恐 滩 头 说 惶 恐,零 丁 洋 里 叹 零 丁。2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_的悲哀;借_和_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3.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叙写诗人的 。4.解释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含义。 答: 5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答: 6对文天祥的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辛苦遭逢起一经,说的是自从中了进士,担任起重要国事之后,就为国事辛苦奔波,有无愧国家民族之意。B身世浮沉雨打萍,这是个比喻句,是说四年来没有一天安定,像雨中的浮萍,是承接辛苦一句的意思说的。C惶恐滩头说惶恐写的是在江西起兵奔赴浙江为解除临时国都杭州被困时的惊恐心情的,有为国担忧的意思在内。D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现在我已被元军扣留、囚禁,绝无生还之路,只有留下诗句,表达对我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在史册上留名了。(十五)饮酒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1第一句中虚词“而”表关系。2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写出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_,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_。3“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答:4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答: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答: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7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阐明“_”(填原文)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和精神生活。8.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怎样的心境?答: 9.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用的非常精妙,换成“望”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答: 1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十六)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是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诗,内容上属_之作。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次北固山下 次:_客路青山下 客路:_3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_、_。4.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5 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答: 6.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7.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 8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答: 答: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做简要赏析。答: 10.诗中的“海日”和“江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生生不息,还赋予了某种哲理,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新意思。答: 11.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作者把江南残冬早春的景象描绘得新鲜而又精致,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山水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B、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三、四两句中的“平”和“阔”,显得恢宏阔大,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想做北归的大雁 ,梦归故乡。与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形成鲜明的反差。12.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13.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句子是:为什么:(十七)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本词表现了作者 ,同时也反映了作者 。2.词的上阙写景,用“异”统领,其“异”表现在哪三方面?答: 3.词的下阙抒情,其情是爱国思乡,将这两种感情统一起来,用典来表现的句子是: 。4.这首词的风格是怎样的?答: 5.点明天景色大变的一个词是: 。6.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由此可以联想的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答: 7.词作写“雁去“的作用是什么?答: 8.揭示词作主旨的一句是: 。9.说一说“燕然未勒”的意思。答: 10.“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一“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答: (十八)山坡羊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在原文中用“”划分)2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答: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答: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 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6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D.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十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把酒问青天 把: 高处不胜寒 胜: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对这首词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C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4.“此事古难全”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 5.词的上阙和下阙的表现重点有何不同?答: 6.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由此还表现出他的什么特点?答: 7.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味道。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这首诗的,作者_, _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_。2 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3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4.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答: 5.“与君离别意”,中的“君”指_。6.点出杜少府出发地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