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教案指导及感悟.doc_第1页
《口技》教案指导及感悟.doc_第2页
《口技》教案指导及感悟.doc_第3页
《口技》教案指导及感悟.doc_第4页
《口技》教案指导及感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技教案指导及感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口技导学案教学设计反思 二十口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2正确朗读翻译全文,重点理解表示时间的词语;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理解其作用;4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理解其作用。 【知识链接】 林嗣环,字起八,号铁崖,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现驷岭村)。他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中进士,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过渡诗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且其中还有腹语术。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 一、自主学习 (一)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屏障()呓语()齁声()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 (三)解释加点的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施八尺屏障()众妙毕备()会宾客大宴() 众宾团坐()夫叱大儿声()宾客意少舒()虽人有百手()妇抚儿乳()奋袖出臂()但闻屏障()其夫呓语() (四)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词性。 1众妙毕备以为妙绝_ 2宾客意少舒少壮不努力_ 3满坐寂然坐屏障中_ 4手有百指指其一端_ (五)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俄而少顷一时未几)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齐发,众妙毕备。 4()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六、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二、合作探究 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2文中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极其简单的道具,其用意是什么? 3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统领全文的? 七、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毕业典礼B毕生精力C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莫名其妙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 3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 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5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 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_. 7用原文填空: 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 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 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 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 _ 第二自然段写品技表演的顺序是、 写听众情绪随着表演而起伏变化的句子是 真切地说明拍儿声由小到大的句子是 写宾客如亲临火灾现场的句子是 【总结反思】 二十口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4通过想象,关键抓住口技表演的艺术构思,深入思考,体会文章的精彩片断。 【重点难点】 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会宾客大宴释: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释: 3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释: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释: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释: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臂出袖,两股战战,几欲先走。释: 二、合作探究 1思考: 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2注意掌握第一段中重点词句。 3文章的第2、3、4这三个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 (1)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 第二个场景: 第三个场景: (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摹的?描摹了哪些声音? 4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 三、精读精练 课内语段阅读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给加点字注音 犬吠几欲先走 2释词 间奋 俄而战战 3理解填空 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众人灭火之声的句子是。这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一词可以看出。 4“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5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6用“”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 四、拓展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她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无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1指出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