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方向.doc_第1页
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方向.doc_第2页
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方向.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方向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史与现代的设计方向,同时对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个人的见解分析,阐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于有关人士参考。关键词:中西方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比较 发展与方向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西方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却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绿化、生态平衡等等观念深入人心,园林植物景观也逐渐向多元化、功能化、艺术化、生态化等趋势发展。下面笔者就详细分析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方向。1 我国传统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的园林开始于秦汉时期,在秦代统一六国之后开始大量修筑皇家园林,当时的秦汉宫苑是皇家园林的普遍称谓。“始皇引渭水为池,东西二百丈,南北二十里,筑为蓬莱山。”这是我国古代首次关于园林方面的论著。 我国的园林完善阶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候对于居住地方崇尚“自然”,人们都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义理,各种山水审美之风全面盛行,园林方面的能工巧匠层出不穷,使得园林景观不再是昙花一现,而开始逐渐完善发展。 我国古代园林的成熟阶段在于唐朝到晚清这一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将园林本身形式化,以园言志、以景寄情,逐渐将我国的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阶段推向了写意山水方面。园林的“意”表达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理,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自然万物融入其中,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2 我国当代植物景观设计方向 我国目前的植物景观设计主要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大到城市园林景观,小到盆栽式植物景观。盆栽方向、自然乡土植物应用、园艺方向是以目前我国当代植物景观设计的主要三个方向,秉承了园林景观多元化发展的前提,继承了传统园林景观的自然义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够对环境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到城市绿化、生态建筑中,但是其在设计、养护、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盆栽植物景观;优势方面:能够快速的营造局部景观效果,便于改动;劣势方面:需要在培养的过程中建设相应的苗圃,成本颇高,且大多为一次性植物,后期养护管理费用高。 2.2 园艺式植物景观;优势方面:能够融入大量的观赏植物,色彩丰富,造型独特;劣势方面:在设计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强调外形与装饰功能,维护成本高,与自然发展背道而驰。 2.3 自然乡土植物景观;优势方面:能够与自然形成良好的本土风貌,再现自然景观,且管理成本低廉;劣势方面:景观设计选择比较少,受自然地理情况影响大。3 西方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与方向 3.1 西方古典园林的主要设计手法 在传统的西方园林设计中主要包含了8类功能:生产、装饰、观赏、游乐、空间组织、建筑材料、环境生态、遮阴。西方园林的发展比我国园林发展时间长,其主要经历了从装点居住环境,将自然景观引入庭院,使庭院具有大自然的气息,追求庭院与自然的融合,同时利用自然之物景观改变小气候的功能,达到追求凉爽、提升空气湿度的转变。随着修剪技术的逐渐成熟,对于植物造型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开始对植物景观造型进行改变,代替原有的建筑、墙体空间,同时利用植物围合空间与引导方向,逐渐形成框景与具备各种空间效果的自然景观。 3.2 西方现代植物景观设计方向 随着时间的淘汰,传统的8个功能逐渐开始舍弃了过于复杂的配置方式,同时逐渐向地方特色与乡土自然气息方向发展,比如在城市环境中加入一些未经驯化的野生植物,与人工构成物形成对比,共同构建成为一种独特的美丽风景。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西方传统的景观设计逐渐从遮阴、营造小气候的基本功能转变为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由于文化思维的差异,西方的植物景观设计主要趋向于层次感与逻辑感,典型的代表为凡尔赛园林,更为直白简单的表现出园林的本来特色,这是一种重视比例、讲究比例协调为主导的美学思想。结束语: 无论是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只要是精华,我们都需要学习,我们都需要参照,这也是园林技术进步的主要路径之一。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如何将自然要素融入到世界的潮流之中,同时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环境风格,是对植物景观设计者的主要考验,也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1 王春沐.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方向J.山东林业科技,2010,40(5):85-88.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