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瘫痪残疾人的奋斗故事.doc_第1页
一位瘫痪残疾人的奋斗故事.doc_第2页
一位瘫痪残疾人的奋斗故事.doc_第3页
一位瘫痪残疾人的奋斗故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位瘫痪残疾人的奋斗故事 登上国际颁奖台 2000年8月13日上午8时,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际体育场内坐无虚席,第五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拉开了序幕。来自54个国家的800多名选手,紧张地进行着有34个项目、为期3天的国际大赛。吴洪生与其他28名中国选手也参加了比赛。 在女装制作组,吴洪生是近百名选手中惟一的男性,评委要求参赛者3个小时内自行设计、制作一件女式衬衣,很多选手没按时做好,而他却仅用了2小时20分钟就完成了制作。他的作品以款式新颖、做工精美赢得了大赛评委的一致认可,众多富有经验的外国选手也都“OK!OK!”地赞叹不已。最后,吴洪生荣获了该项目比赛的金奖。当布拉格市长把金灿灿的奖牌挂在他的胸前时,赛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吴洪生的泪水打湿了金牌,他百感交集:“我终于梦想成真了!这不仅是对祖国、对亲友的回报,更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一位韩国记者问我这次拿到金牌能得到多少万奖金,我回答他:这奖牌是我的无价之宝,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成功之刻,到处是掌声与鲜花,然而隐藏在掌声与鲜花后面的汗水、泪水又有谁知呢? 不幸孩子的幸福童年 1962年,吴洪生出生于山东省栖霞市寨里镇吴家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排行第五,自幼天真活泼,极受家人喜爱。谁料,3岁那年,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小洪生在痛苦的煎熬中一躺就是5年。8岁时,他的病情突然好转:双手可以活动了,大小便有了知觉,两条瘫痪的腿也能动弹了。吴洪生说,这一辈子也忘不了当时的情景:母亲抱着他失声痛声,热泪在他脸上恣意流淌。病情好转后,小洪生就缠着父母要上学读书。刚开始,由哥哥姐姐背他上学,很快,聪明伶俐、好学上进的小洪生就赢得了师生的喜爱。渐渐地,老师和同学们主动轮流背他上学。 后来,同学中的吴柯平、吴柯勇主动承担了接送任务。夏天,烈日炎炎,孩子们喜欢穿一件红色背心,而吴洪生和他的两个小伙伴总是要多穿一件,因为天天背送,时间长了,背与被背者总是一个后背破洞,一个前胸破损。冬天,寒风裹雪,两个孩子背着他相互搀扶着蹒跚而行。一个雪后的清晨,吴柯平背着洪生去上学,不小心滑到了路边1米多深的雪沟里,沟沿上的雪融化结冰了,两人怎么爬也爬不上去了,在雪中折腾了半个小时,最后被一位过路的大爷救了出来。师生们对洪生的关心爱护,使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就这样,在师生的背上,小洪生读完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1978年,吴洪生以全县统考第5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然而在体检时却被无情地刷了下来。眼巴巴地看着朝夕相处的同学升入高中,而自己只能面壁独处,洪生一手抱着母亲的腿,一手捶着床,哭喊着:“妈妈,我要上学,我要读书”母亲心痛欲裂,却也只有偷偷地抹眼泪。村里人也议论纷纷:“小瘸子捞不着(不能)读书了!”“小瘸子”的字眼象皮鞭一样抽打着洪生,隐隐传来的“铛铛”的上课铃声像针扎一般刺着他的心。吴洪生意识到了残疾将给他带来可怕的人生,痛苦、失落、绝望笼罩着。 一天,洪生趁家人不在,扶着板凳,挪到了父亲保管生产队农药的屋里,想喝药自杀。看着眼前的农药,他禁不住泪如泉涌,就在打开药瓶的一刹那,昔日同学们风里雨里、汗里泪里背着他上学的情景历历在目。“难道大家不辞辛苦地照顾我,换来的竟是我的自杀?”“不,决不能!我要战胜命运,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他擦干眼泪,将药瓶放回了原处。 为了自立更生,洪生开始学钟表修理。两个月下来,家里的两口钟被他折得七零八落,却怎么也组装不到一起。失去耐心之后,他彻底绝望了,死亡的阴影又一次占据了洪生的头脑,他选择了跳井自杀。然而他几次刚爬到井口边,就被家人发现并拦住了。 庆幸的是,吴洪生有一直牵挂、爱护他的良师益友。老师和同学们给他带来了书报,如把一切献给党、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等,而洪生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伙伴吴柯平送给他的一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历经战火的洗礼,出生入死,身残志坚的动人事迹深深打动了他。“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给予人的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洪生看到这段时,不禁为自己的过去羞愧不已,他把这段话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贴在自己的床头,激励自己不断奋进。 见洪生喜欢绘画,父亲就为他买来了一套服装教材。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初时,在报纸上临摹、剪裁,后来,家里的旧衣服成了他的试验品。没有老师指导,他就自己对照书本中的尺寸裁剪;无法站立,便坐着板凳,伏在炕沿上剪裁4个月后,在姐姐的帮助下,他把炕当作剪裁桌,门为烫衣板,搪瓷缸为熨斗,开始为亲朋好友免费做衣服。洪生承诺:做好了不要钱,做不好赔偿。他这样逼着自己做好每一件衣服,因为一旦做坏,自己根本无力偿还。渐渐地,他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裁缝。1979年,他到村裁纫组做了一名技术工人,由于他为人忠厚、技术过硬又肯吃苦,在1982年至1996年间,洪生先后被镇供销社服装厂、县二轻局服装厂、烟台佳佳服饰有限公司聘为厂长、经理。 吴洪生的自尊、自强、自立精神赢得了人们的敬佩,也赢得了邻村姑娘徐秀丽的心,两人偷偷相爱了。世俗的冷嘲热讽和家庭的反对没能阻止他们的相爱,不久,身高168米、端庄秀丽的健全姑娘徐秀丽做了双腿残疾的吴洪生的妻子,这在当时成了镇里的头条新闻。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坚强的女人。每谈及自己的家人,吴洪生总是一脸的幸福与自豪:“在我眼里,妻子徐秀丽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美丽、最可爱的人,没有她的支持,就没有我今日的成功。” 1996年,在当地政府和妻子的鼓励支持下,吴洪生辞去了佳佳服饰有限公司经理的职务,创办了自己的服装设计中心梦迪制衣公司。公司成立后,最忙的不是洪生,而是徐秀丽。公司的大小事秀丽都要参予决策,丈夫每到一处她都要搀扶照顾,尤其是上下楼时,怕洪生摔着,她就背着他楼上楼下地跑,每每总是大汗淋漓,她却从无半句怨言。看着背负着自己的妻子浑身被汗湿透的样子,吴洪生的心里便会洋溢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激情,是疼爱更是感激,是依靠更是力量!于是他加倍努力,也不断取得了新的成绩,在短短4年间,他先后夺得了山东省残疾人技能选择赛女装制作项目第一名,全国此类项目第一名,并成功地登上了国际颁奖台。 尽我所能,回报社会 在吴洪生的札记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个苦命的孩子,但有幸生长在充满友爱和真诚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作为一个大写的人,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生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的生存必然有着刚毅和执著的成功,他的发展必须有着为社会作出最大贡献的责任。” 在吴洪生被聘任为厂里、经理期间,他毫无保留地把裁缝技术传授给职工,无偿对200多名职工进行技术培训。1996年,为了让当地的下岗职工“看到一种希望,一种精神,一种鼓舞和激励”,他主动为党和政府排忧,他办的公司当时招收的30名职员都是下岗职工,他常以自己为例,鼓励他们学一技之长,走自立自强的道路。4年来,公司先后安置了30名下岗职工,15名残疾人,使他们走上了富裕之路。公司为国家上交利税5万多元,并且,每年都为干休所的老同志送去衣服和礼品,为社会福利院捐赠款物。 如今,梦迪公司已从负债20万元发展成为净资产达50万元的,集设计、制作、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谈及将来,洪生还有许多想法:“我想扩大企业的规模,再安排50名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就业,成立梦迪残疾人服务社”,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脱贫致富技术、信息及用品用具,把服务社办成残疾人之家,让梦迪为更多的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创造择业机会,提供技能培训,与他们共拓坚实的人生之路,我要尽我所能,回报社会!” 张海迪(zhng hi d),女,汉族,1955年9月出生,山东文登人,当代女作家。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9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哲学系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肢体残疾。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第四届主席团副主席,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青联副主席,省残联主席团副主席。历任山东莘县城关医院医生、广播局无线电修理工,济南市文联创作室创作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创作员,中国残联第一、二、三届主席团委员,第三届肢残人协会主席,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11月13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15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她很坚强!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张海迪学习非常刻苦,曾经自己翻译过一本10万多字的外语小说。 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美丽的英语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今有刘刚均 刘刚均在重庆住院期间,重庆市有关领导来看望过他,对他高度评价:“古有关云长,今有刘刚均!”并邀请他参加奥运火炬在重庆的传递。“这是真的吗?”刘刚均决定要加强锻炼,尽快能活动手脚,最终达到站起来的目标。在医生的悉心救治下,他学会了熟练使用轮椅,并达到传递奥运火炬的要求。 早点站起来 才能找回信心 2008年6月16日,这是奥运火炬在重庆传递的好日子。当天上午10时30分,在人山人海的山城市民助威声中,坐在特制轮椅上的刘刚均高擎火炬,激动地“跑”完了让他铭记终生的50米。跑完后,他脸上满是幸福的泪水,“我太高兴了,感觉我手中传递的不仅仅是奥运圣火,还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等妻子回家扶他起身 回到家乡疗伤后,刘刚均每天早、中、晚要分三次锻炼:先是逐渐学会身体在轮椅上拄着拐杖一点点站起,然后是练习安假肢,学会用假肢平衡身体。妻子在家时,会当他的帮手,帮他练习。当环卫工的妻子外出打扫卫生时,他也会偷着练习,有好几次摔倒在地,无法爬起,一直要等到妻子回家后才能将他扶起。“你也不怕摔出新的伤痕来!”妻子为了他的安全,要求他放弃偷练,但他却不这样想,“我一定要早一点站起来,只有这样,我才能找回信心,才能为这个家分担责任,才能自强自立找一份工作。” 皇天不负有心人,去年春节后,刘刚均已能装上假肢在板房区里行走了。如今,他的行走技能越来越好,能在平地上像常人一样行走自如。 开家小超市 挣钱养自己 “我现在的最大梦想就是开一家小超市,让自己有一份工作!”说到未来,刘刚均的双眼满是期盼,等他攒了一点钱后,他会找一个好一点的口岸开设一家小超市,挣钱养自己。“之所以选择开小超市,一是因为它投入小,钱不管挣多挣少,养活自己不是问题。二是自己虽然能在平地上像常人一样行走,但在坡道上或者做其它体力活时,还是不方便,容易受伤。” 刘刚均说,因为残疾的原因,政府为他办理了低保。“地震中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只要我的小超市开起来,我就会要求停止低保,将机会让给更需要帮助的人。”虽然他没有办小超市的经验,但在云南当过煤矿管理人员的经历会对他有帮助。“将小超市办得红红火火。”这是刘刚均想创造的第3个奇迹。 妻子高永兰提到丈夫时,心里满是自豪感,“我们的孩子,在地震中离我们而去了,我们的房子也垮了,现在我们唯一珍贵的东西,就是我们都还有情感激励着我们活下去。”对丈夫想要开小超市的做法,高永兰全力支持,“他连死神都可以战胜,还有什么不能战胜呢?”对于丈夫接连创造奇迹的原因,高永兰将之归功于顽强求生的本能,“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只要有一口气在,他就不会放弃!” 3个奇迹 2008年5月13日泰山压顶 “他们曾想搬开石头,又想把石头砸碎,但都失败了。干到晚上8点,他们个个精疲力竭,我的体力也透支,血越流越多。要命还是要腿?我转了好多次念头,最后一横心:没办法了!你们把我的腿割断,拉我出来!”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刘刚均让亲戚用钢钎、水果刀弄断了自己的小腿,并指挥亲属为自己止血、包扎,最终获救,被誉为 “当代关云长”。 2008年6月16日火炬在手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到重庆人民广场,刘刚均在倒数第三棒传递。他的右腿截肢,还缠着纱布,然而,他用壮实的双手合力将奥运火炬高高举起,始终面带微笑,向观众挥着火炬致意。刘刚均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我想告诉大家,任何困难都不可怕。只要人还在,一切都有希望。我想,这也是一种奥运精神。” 2009年5月4日超市梦想 断腿求生创造生命的奇迹,不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