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的跨越.doc_第1页
从无到有的跨越.doc_第2页
从无到有的跨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无到有的跨越 泸西县工业园区建设纪实阳春3月,走进泸西县工业园区内,只见一排排新建的厂房拔地而起,高高的输电铁塔屹立其中,平坦的大道、送水管网正向园区延伸。圭山铁合金厂、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红河森菊公司等12家企业已迁入园内正式投入生产。云南大为焦化有限公司、中枢水泥厂、阿庐旅游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正在建设之中。截至本月底,泸西工业园区已完成总投资建设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投入就达1.亿元。从规划批准实施到今天初具规模,泸西只用了短短3年多的时间。工业薄弱如何改变泸西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底子十分薄弱。它是全省重点产煤县之一,但煤化工产业需提升科技冶炼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它还是灯盏花、除虫菊、杜仲等生物药材资源的产出地,其品质比其他地方高,具有开发深加工终端产品的基础和条件,但缺的还是深加工技术和工厂;泸西的脱毒马铃薯、水果、蔬菜、畜牧产品的产出量也很大,也亟待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纵观该县社会经济结构,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结构形式十分突出,传统产业和生产方式仍占据着主导地位。1999年,烤烟实行“双控双降”后,泸西县域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地方财政收入降至6935万元。“十五”期间,经过全县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上升为28727万元。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泸西经济发展缓慢,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追本溯源,工业薄弱是主要原因,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不怕没有只怕不想从无到有不仅是物质的跨越,更是思想的跨越。“调整经济结构,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型到以工业强县促农业发展的模式上来”的思考,其本身就是泸西县领导层思想上的一个转折和创新。要改变泸西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打造具有高科技成分的新型工业才行,新建工业园区的想法提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上。然而,泸西工业底子太薄,资金在哪里?人才在哪里?技术在哪里?园区地盘在哪里?可以说,在建设工业园区这一点上,泸西可算得上“一穷二白,两手空空”。然而,泸西人就是具有敢想敢干精神的人。他们说,转变观念才能干成大事,不想可能什么都没有,只有先想再付诸实施,理想才会变为现实。泸西县委书记黄兆坤在他自己撰写的文章中就点明了泸西经济转型的重点所在:泸西属典型的传统农业县,而且是工业底子薄、经济基础差,既无区位优势,又无资源优势,思想观念封闭落后,体制机制亟待理顺和激活的“低起点”欠发达县市。唯有更进一步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进一步加快破解自身发展的“基因密码”,以超前的眼光谋划发展、以创新的思维破解难题、以扎实的作风推动工作,才能变先天劣势为后发优势、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才能化制约因素为有利条件,摆脱“桎梏”、突出“重围”、缩小城乡差距及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使泸西在奋进中崛起振兴。在县委领导新思路的启发下,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2006年初泸西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