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doc_第1页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doc_第2页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许多语文教师都对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收效并不明显。特别是作文批改,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叶老的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有的语文教师精批细改,着力指出作文中的不足,化力不少,但学生不领你的情,下次作文还是“一如既往”,虚心接受,坚决不改。那么如何才能使功夫不“同于虚掷”,真正使学生做到“晓其故”呢? 学生作文不但是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表现。所以教师写的作文评语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灵最细微的运动,要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耐心的心灵交流,用一种清新、亲切的语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自觉性、自信心和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喜欢作文,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评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态度诚恳商量式 由于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的过高要求,再加上教师评语的生硬、刻板,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觉得作文是一件很难、很苦的事。其实学生作文只是一种练笔,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很多,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而学生每次完成作文之后,都有希望得到老师肯定和表扬的心理。所以,教师不能以家长式的口吻教训学生,也不能说些恨铁不成钢的“打棍子”话,那样只能打击学生作文的热情。教师应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用笔跟学生“交谈”,在作文评语中多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即使是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也要用一种商量式的评语。笔者常用这样的口吻给学生的作文写评语: “这个论据证明论点缺乏说服力,能换一个吗?” “这里的顺叙改成插叙,你看行吗?” 有的同学文章写得很好,但书写潦草,于是我就写了这样的评语:“如此优美的作文,如果再配以整齐的文字书写就更完美了,你认为呢?” 又如一位学生在我敬佩的人中写了班里几位同学不顾炎热,休息日到学校出板报的情景,选材较好,内容具体,很有意义,但缺少必要的环境烘托。于是我写了这样的评语:“选材较典型,中心明确,人物描写也很好,若能具体写出当时的情景,天气热的程度,以环境烘托出人物的精神,人物形象会更高大、丰满,我是这样认为的,你意下如何?”这位学生看了评语,第二天就交来了改后的作文,他这样描写:“天气又闷又热,没有一丝风,暴烈的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仿佛划根火柴就能点着似的”看了修改过的作文,我心里甜丝丝的。 这类评语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语气温和,容易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学生的作文才会畅所欲言,才会有创新,有活力。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了。 二、晓之以理追究式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灵魂。由于引导不当,学生找不到写作素材,或懒得去找,每逢作文,就编一些空洞的、虚假的内容材料。如写友谊, 一个班有十多位学生都写外校转来一位新生,恰好同桌,经过友谊的波折,一学期后他(她)要转学了,送我一件纪念品,并附一张纸条,“我”也忽然感悟到了友谊的珍贵等等。 通过评语改革,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一些身边的小事、趣事,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寻找写作的素材。如一位学生在一次写作中写常年帮助孤寡老人的事迹被登报表扬的事。我一眼看出是抄袭,但我并没有在评语中简单否定,而是这样写道:“你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能否拿来那张报纸让老师把你的先进事迹向同学们宣读呢?”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作文本发下后,这个学生找到了我,他说:“老师,谢谢你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让我拿出报纸。”为弥补谎言,他后来专门去帮助那位老人,找好事去做,写出了做好事系列作文,我把他的作文在班上介绍,班上许多同学以后都注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身边小事,大大丰富了作文的素材。 三、以颂促进表扬式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可见得到别人的赞许是一种心理需求,青少年这种需求尤为强烈。当他们看到平时老师分析课文时的语言现在自己的作文评语中,自己文中的佳句被老师发现并加以赞赏时,往往会产生较强的成就感。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极易升华为写作文的动力。因此,对学生作文,即使是一个优美的语段,一个用得恰到好处的成语,也必须慷慨、及时、得体地表扬。 本班有一男生平时作文一般,一次写可爱的乌龟,出于对题材的了解,又有切身感受,所以,文章写得很生动具体,把小乌龟的可爱样子、有趣的生活习性写得淋漓尽致。看了作文,我兴奋之中写下:“你的作文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篇习作,在你笔下,那极普通的小乌龟那么生动、充满灵气,真是可爱极了,老师想:你在观察小乌龟时一定用了心,在写文章时用了情,这使得你手中的笔有了神奇的魔力,是吗?”他看了评语后,一种难以言表的兴奋跃上眉头,从此,作文劲头更加足了。 赞扬式评语能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东,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这种满足定能带来作文极佳状态。笔者常下这样的评语: “这样的开头好极了,能吸引读者往下看。” “好一个,把人物写活了。” “好样的,语言幽默风趣,人物跃然纸上。” “一名,画龙点睛。” 需要指出的是,赞扬并不是说要对学生作文中的明显或暗藏的毛病视而不见,闭着眼尽说些空泛的好话,对作文中的败笔,教师则应和风细雨,娓娓而谈。 三、以文育人情感式 “先学做人,后学作文”“文如其人”这些话都是对作文与做人关系的很好阐述。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其实,作文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改革作文评语,拓宽评语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通过情感式的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她的妈妈参与六和彩赌博,她觉得不对,又不敢跟妈妈说。我在评语中说:“你可以试一试把这篇作文悄悄地放到妈妈的书桌上。”后来,学生告诉我,她妈妈现在不再参与六和彩赌博了。通过这次评语,我想母女俩的心灵肯定得到了共鸣。 另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说:“从上学期起我迷上了网络游戏,受到父母的责骂,自己也感到妨碍了学习,但我不能自拔,我该怎么办?”我这样写评语:“紧张学习之余偶尔玩玩游戏也是好的,可以让脑子放松放松,但是不能沉迷其中。克制是种勇敢,有时甚至比冲锋在前更需要毅力!坚持就是胜利!老师相信你!”过了一个星期,他告诉我:“我克制了。” 可见,富有启发性和宽容性的评语,能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能铸造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之魂。 四、谐趣含蓄幽默式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枯燥无味,僵硬刻板的评语,学生必不乐意看,也就起不到导向的作用。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不仅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成为师生关系的粘合剂,而且可以达到一种“笑过之后又不令人不深思”的效果。 苏联教育家米哈依尔斯维特络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中的盐。”我们的评语为什么就不可以放点“盐”呢?有个学生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文一逗到底,我写上这样的评语:“句号瞪着圆圆的眼睛,引号的眉毛挑了起来,感叹号哭起了鼻子:我的主人,你怎么忽视了我们在文字中应有的位置?”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语)。好的评语,如春天阳光温暖着学生的心田。学生从评语中所感受到的发自教师心底的关怀、理解、宽容与体恤,不仅使学生当时获得精神舒展与心灵滋润,而且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情感与意志的驱动力,使其逐步形成关心、理解体恤他人的意志和品格,进而对他的一生的社会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