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电中的探索-电视新闻照明谈重视并处理好电视节目的光照已成为今天电视制作者们的共识。有人甚至断言:未来电视台的竞争是节目的竞争,节目竞争的关键之一又在于电视照明的竞争。为此,本文从简洁实用的角度出发,对电视新闻的布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要做好电视新闻的照明,首先就要处理好机位、灯位、色温和色彩等问题,这其中机位和灯位又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机位和灯位 机位:在作新闻主持人照明时,首先要确定被摄主体的机位、远近、角度和高度。通常情况下,摄像机应与主体正面成一线(即正面角度),镜头高度与被摄者的眼睛等高。有时为了使被摄者坐直有精神,镜头高度可设在其眼睛上方10cm左右。假如机位低了,不但人物形象变形,主持人的眼袋和鼻孔也会被夸张。即使演播室再小,主持人离背景也要留足2m的距离以加强画面空间纵深感和防止背景反光。主持人与摄像机最近距离应在3m以外,否则摄像镜头本身所有的变形效果会使主持人形象多少产生变形。 灯位:在机位确定后,就要作主转逆光的灯位布置。通常情况下,主光应从摄像机与主持人之间连线的左右45角内投射。辅助光则在主光的另一侧补助。其高度也就是主持人抬手的高度,也就是在摄像镜头的水平上方45角以下。当然辅助光不能高于主光(若主光偏高,则眼袋、口红都会被夸张放大、鼻阴拉长)。逆光应在主持人背后左右45内,高度应在摄像镜头水平以上4560的区域内,这样发型光的灯影恰好落在主持人身上和肩膀上,使它和背景明显分开,形成了很强的立体效果。至于背景光就要根据背景的材料和与主体的亮度来决定。它要求其色调要单一、干净、利索。一般来讲,背景只用主辅余光照明就够了,特别是对于灯箱和霓虹灯类的背景大可不必另外再加光,因为它本身的照度就已经足够了。在用主光的余光和天幕光来加强空间透视时,千万不能在主持人背后向上加光,因为这样使观众无法理解此光的由来。若实在要用时,可在空中作束光穿行。 光比、照度和风格 光比即照度比是画面中最亮与最暗之比,电视由于技术宽容度不如电影强(电影为128:1,电视为40:1左右),因此一般情况下,电视的光比应控制在40:1左右。经反复实践表明:主光与逆光之比最好为1:2或1:1.5、1:1.2,主光与辅光之比是1.5:1,逆光可略强一点(这对抠像中去掉毛边很有效),这样,可以更加明晰地体现东方人五官清秀、发质乌黑的特征。总之要做到逆光强于面光,主光大于辅光,辅光低于主光,主体亮于背景。(一个最可行的方法就是用特写镜头来检测主持人发际之间的细部层次是否清晰。)当然舞台上的光比肯定是面光大于逆光,原因是为了保证现场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因此,我们在用摄像机拍舞台上的人物时就应用手动光圈控制好其曝光量。照度:根据实验表明:光量等于照度乘以距离的平方。由于现代数字电视技术的提高,电视照明的条件也越来越放宽。据说最低可以达到几个勒克斯。但对于加了柔光纸(柔绒面向外)的热光源和日益广泛运用的冷光源灯来说,其有效照度是有限的。实验表明:1000W热光源灯的有效距离是35m,其间的色温是3200K。在57m以外灯光就自然柔化,光束就不太强了,色温也有所变化。而高显色的三基色荧光灯(俗称冷光灯)的有效照射范围也在3m以内,因此为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就应使被摄者处于最有效的照度内。风格:在作电视照明时,不同风格的栏目和不同脸型的主持人,灯光师要用不同的光效去修饰。 实际上,电视照明的主要目的是:完成画面造型,把画面的平面结构变为视觉上的立体结构;表达物体的空间感和纵深感,描绘物体的主体形态,表现物体的表面结构和质感。它要求灯光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照明的设计与布光,做到灯光下环境的交代,气氛的展现和人物的塑造,在追求自然光的前提下,体现灯光师对剧情主题、情节思想的理解程度,掌握光线与色彩对节目内容的表意作用。 色温、色彩和服装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成份的概念,它是光线颜色的一种标志,而不是指光线的温度。准确地说,“色温”应该是“温色”,因为它表明的是温度和颜色的概念。在一天之中,上午9点至下午4点前色温基本稳定在50005600K左右(高原和飞机上因蓝紫外线较多,色温一般都在8000K10000K左右),因此白天是最好的纪实拍摄时间。一般情况下,专业级以上的摄像机出厂设定的色温值为3200K,因此它要求被摄环境中的色温与其一致,才能保证色彩还原正常。需要说明的是:面光里面禁止用大红大紫的色温纸,因为它破坏了主持人的肤色正常还原。 色彩与服装:在作电视新闻照明时,灯光师要正确处理好色彩比。由于电视技术宽容度的限制,电视色彩比也同光比一样不能太大。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台大多数节目背景都采用了中性调子的蓝色作为背景主体色,而尽量少用太白太黑的夸张色。景片的宽度和高度一般应大于拍摄范围的1/3,否则就会显得比例失调。有时为了季节和节目的需要,可在色彩和色调上作特别选择、比如夏天选择冷调,冬天选择暖调。财经类节目多用金银色,股票类节目少用股民们犯忌的绿色,等等。主持人在着妆时除了少穿太白、太黑的色彩服饰外,还应避免穿质地太发光的衣服,因为它们的反射系数太大或太小,而应多穿灰、黄、棕等中间色调的服饰。灯光师面对太白、太黑的衣服可使用围巾、领带和其他饰品色彩予以改善。另外在作虚拟抠像类节目时,主持人还应忌穿蓝色成份的衣服,因为它会被色键在合成图像中抠掉。 电视新闻的照明在于写实。因此,主持人在化妆时,不要故意强调某种颜色。因为电视化妆就是弥补自然不足。主持人不需要做过多的造型,面妆宜淡不宜浓。由于当今的摄像机都为CCD(电荷藕合器件)摄像管,因此主持人和出镜者都不要穿细格子的衣服。因为CCD集成芯片对细横格子会引起垂直方向的白色拖尾,即闪烁现象,从而破坏了画面的表现力。灯光造型和特殊处理 电视照明除了最基本的纪实功能外,还有很强的造型功能,即矫正人物脸型和改变人物胖瘦等功能。对于下颚前倾的人,可以将光线升高一些,让分散的光线去打亮他(她)的额头部分,使其形象得到改变。对于脸庞两边不对称者,主光应从较弱的那边去打,让其在明亮的灯光下得到矫正。对于较胖人物的脸庞,要把辅助光减暗一些,在辅助光一边人物后侧方补一个光,光位要低,光点布在耳部,脸上稍有一虚光即可,也可把主光灯提高,放正。对于瘦型脸,要在人物正面两侧加些光,布在脸部的面额以下,并加上3号白柔光纸,使光线柔和,面部呈现细腻感。如果上镜者较胖就应穿深色一些和竖格的衣服,化妆深一些,再加上布侧光就显得瘦俏;瘦人要穿宽松一些和带横图案的衣服,化装浅一些,再从正面布光就显得丰满。美工在配景时,应简洁明了。如果是节庆日,播音员穿红衣服,背景就要配成宫灯或花炮,来增加节日气氛,灯光师在布背景光时,要暗一些,以突出主体。若双人播音,主光可交叉分别照射,即左边的灯照射右边的人,右边的灯照射左边的人,这样使人物造型效果好,不变形,头影自然。如果遇上播音员脸型一边大一边小或一边存在缺陷时,主光要放在脸型完美的小的一边,这样使完美的一边经光线刻画得明显突出,引起人们的注意,以此来掩盖有缺陷的另一边,而脸部瘦或小的一面,经主光照射塑型后看上去较丰满、饱满,产生的过度光影反差使另一边在视觉上比较暗淡,整体看显得匀称。若遇脸部视线方向与缺陷矛盾时,则需调整播音员的位置,左边的要坐到右边;若双人脸形都是同一边不利于造型时,则建议重新搭配播音员,便于形象的造型完美。 另外,在直发油性情况下,灯位不宜过高、过顶,不然会产生一道亮边,可以再加一只双反射灯作顶光,灯位在播音员正上方偏后,不能向前,否则会破坏面部的造型,产生新的阴影。如果是卷发且松驰非油性,可增加逆光的照度,与顶光分别突出轮廓和发质。此布光方法简洁、面部干净、阴影少、形象真实、自然。 冷、热光源和搭配电视照明分为自然光(日光)和模拟自然光(人工光)两种,其中模拟自然光(人工光)的照明器材又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两种。热光源的显著特点是光热同在,色温和热量、亮度同步变化。因此在使用热光源时就要首先预热一会,让其色温值达到正常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热光源发出热量大,灯管相对说来寿命短,因此在不用时就应将其关掉。由于热光源光束硬朗,光源投射方向明显,阴影较重,因而逆光照明和综艺类节目的面光照明往往就运用它的力度和硬度强的特点,来表情达意。即使早期用它作面光照明时,也大多采取柔光纸(光洁面向内)、泛光栅等办法来柔化它的硬度,使其光线柔和、阴影淡化。与热光源相反,时下普遍使用的冷光源(即高显色三基色荧光灯)发出的热量少,显色性能好,色温较稳定,光线柔和因而大多数新闻纪实类节目都采用它作面光照明。由于冷光源属泛光型灯,且有效范围在3m以内,因此一般都用它做主辅面光,而不用其作逆光勾勒,也正是由于其光束投射阴影小,包括中央电视台新闻演播室都用它发明了“环形布光”方法来照明。所谓“环形布光”是指在人物处理上,它与传统的“三点式人物布光法”有别,不再强调一灯一效,而是光线环绕人物,在近距离做较大面积的均匀投射,使人物不再有明显的光效及投影,也没有明显的亮度反差,其结果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灯光形象,它因与生活中室内的人物光效相仿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冷光灯通过电子镇流器处理使光线不受电流变化的影响。因此,不少办公室和手术室都使用它照明。以避免人眼受自然光与灯光变换的影响。先前,由于国产冷光源灯具性能不过关,显色指数不够,导致播音中眼睛发红偏色。因此,在选用冷光源灯管时应避免选显色指数在80以下的36W/31型灯管;而应选显色指数在90以上的36W/32和36W/930型灯管。因为只有冷光源的显色指数保持在90100之间,才能保证物体的色彩正常还原。另外,由于冷光源灯具的束光有效投射范围在3m以内,因而用它作逆光勾勒也不会太理想。实践表明:用1/4或1/5的热光源作逆光勾勒;用3/4或4/5的冷光源作主辅面光是一个理想的照明方案。它能使照明环境达到均匀、柔和、真实的效果。 电视新闻外景照明的技巧 在电视拍摄外景照明时,要求电视新闻灯光师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地把光布好、布准、布匀、布稳,尽可能模拟、仿照真实的时空照明、找准照明的角度与光比。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灯位应与拍摄机位同向略高,即顺光下的自然光效。在大场面夜景拍摄中,应选择华灯初上和初灭时,让画面中有一定层次,使主体与背景尽可能产生融合、统一与真实再现的效果。具体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在漆黑的背景纵深方向加灯;二是采取加反光板,把所有的灯光分别打在天花板(顶栅)上再反射到人物身上的布光方法,使主体的光照尽可能地融汇到背景中去。要把握全景应注重气氛,近景应注重效果的营造。 在日光下补3200K灯光时,在灯前加蓝色的雷登82色温纸,让其色温从3200K提升到5600K,使色温统一。在混合光下按室内灯光曝光时,统一色温的一种方法是拉上窗帘来挡掉自然光;第二种方法是窗前加上橙色的雷登85色纸来降低色温,使其色温由5600K降到3200K,从而达到色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栀子炒焦炮制技术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中遗产继承补充条款
- 夫妻双方共同债务承担及房产过户补充协议范本
- 《个性化定制离婚协议模板: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
-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待岗及薪酬保障协议
- 竞业限制及保密协议范本:离职员工竞业限制细则
- 离职员工竞业限制协议及违约责任认定范本
- 高端设备研发成果保密及技术转移合同模板
- 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合同履行环境质量担保书
- 精美的古风课件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 生物制品基础知识
- DL∕T 781-2021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PDF解密
- 【ZYJ7型电液转辙机道岔工作原理与故障维修11000字(论文)】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课件
- 2024年度企业员工信息安全培训内容
- 我国的宗教政策课件
-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
- 1、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A3正反面手填)
- 高级微观经济学
- led显示屏售后服务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