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雨花外国语初级中学电子教案课题八年级下 单元复习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开国大典的史实;知道西藏和平解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知道“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了解“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批 注考点导学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主要内容:a.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作用)b.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c.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d.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从此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5月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5、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银元投机、平抑物价、统一财经。6、抗美援朝: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开始。A.军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b.代表人物:邱少云、黄继光。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意义:抗美援朝是巩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的又一胜利。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使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必要性: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时间:1950年6月1952年底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意义: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8、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9、过渡时期总路线:(党中央制定)规定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任务。(一化三改)10、三大改造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评价: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为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而开展的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首先在农业上发动起来。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的同时,各地农村一哄而起,又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造成“共产”风。这就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在全国严重泛滥开来。结果: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后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产生原因:党对如何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国情认识不清;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经验教训: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整:1960年以后,开始降低经济指标,调整各方面政策;1961年正式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4年底至1965年初的第三届人大,经济调整的任务已基本完成。12、19561966年的经济建设成就铁人王进喜(大庆油田)两弹元勋邓稼先(原子弹、氢弹)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河南兰考)1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原因:a.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分析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式;b.党内民主和法制建设不够完善。主要史实:a.发动:1966年,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b.1967年1月,张春桥、姚文元,上海夺权,形成所谓的“一月革命”。很快发展成为“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c.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d.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e.结束: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影响:a.国家政权受到极大的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人民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b.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c.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拉得更大;教训a.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