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2008-09上册试题[1].pdf_第1页
化工原理2008-09上册试题[1].pdf_第2页
化工原理2008-09上册试题[1].pdf_第3页
化工原理2008-09上册试题[1].pdf_第4页
化工原理2008-09上册试题[1].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工业大学 2008 2009 第 2 学期 07 级 化工 材料 化工原理 上 期末试卷 A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满分 20 16 12 6 18 10 18 得分 阅卷人 答双语试题的同学 所有带 号题不做 一 单选题 每小题 1 分 总分 20 得分 1 造成流体流动时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是 A 管壁的粗糙度 B 流体的粘性 C 流体的流动状态 D 管子的长度 直径 2 如右图安装的压差计 当阀门缓慢打开时 压差计 两侧的汞面最终将 A 左低右高 B 左高右低 C 等高 D 无法确定 3 柏努利方程式中的 gz 项表示 的流体所具 有的位能 A 1m 3 B 1N C 1kg D 1mol 4 在完全湍流区 阻力平方区 粗糙管的摩擦系数 A 与光滑管一样 B 只取决于 Re C 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D 与粗糙度无关 5 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 其抗气蚀能力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 流体在圆直管内做层流流动时 阻力损失 hf 与流速的 次方成正比 阀门 A 0 5 B 0 8 C 1 D 2 7 对于非圆形管 当量直径等于 的流通截面积除以润湿周边 A 四分之一 B 一半 C 二倍 D 四倍 8 因次分析过程不一定包括 A 因次一致原则 B 定理 C 析因实验 D 正交实验 9 转子流量计 A 是恒截面流量计 B 是恒压差流量计 C 是变压差流量计 D 可测量局部流速 10 离心泵的调节阀最好安装在 A 进口管路上 B 出口管路上 C 进口管路或出口管路上 D 可以装在管路中任意位置 11 下列因素中 会影响到往复泵压头 A 活塞往复次数 B 缸体容积 C 活塞行程 D 管路阻力 12 关于范宁公式的正确叙述是 A 不适用于垂直管路 B 不适用于水平管路 C 不适用于倾斜管路 D 无论管路是垂直 水平 倾斜 都适用 13 板框压滤机中 A 框和板都有两种不同的构造 B 板和框都只有一种构造 C 框有两种不同的构造 D 板有两种不同的构造 14 若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 滤饼不可压缩 现进行恒速过滤 当滤液量 增大一倍时 A 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 倍 B 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 2 倍 C 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 4 倍 D 操作压差保持不变 15 过滤常数 K 与 无关 A 滤液的粘度 B 过滤面积 C 滤浆的浓度 D 滤饼的压缩性 16 在蒸汽 空气间壁换热器中 为强化传热 下列 在工程上最有效 A 提高空气流速 B 提高蒸汽流速 C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流速 D 在蒸汽一侧管壁上安装翅片 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液 17 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仅借分子 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 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 A 热传导 B 热对流 C 对流传热 D 热辐射 18 在列管换热器中 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 下面两项判断是否合理 甲 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蒸汽温度 乙 换热器总传热系数 K 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A 甲乙均合理 B 甲乙均无理 C 甲合理 乙无理 D 乙合理 甲无理 19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兰特准数 Pr 是表示 的准数 A 物性影响 B 流动状态 C 对流传热 D 自然对流影响 20 等于 1 的物体称为黑体 A 吸收率 B 反射率 C 透过率 D 折射率 二 填空题 每空 1 分 总分 16 得分 1 水在一段圆形直管内由 A向 C 流 动 如图 若关小阀门 E 使流量减小 则以下各量的变化是 压强 PA 压强 PC 压强差 PB PC 增 大 减小 不变 2 某设备的表压强为 190kPa 则它的绝对压强为 kPa 另一设备的 真空度为 190mmHg 柱 则它的绝对压强为 kPa 当地大气压为 100kPa 3 水在长 20m 当量直径为 40mm 的中空环形空间中流动 若摩擦系 数为 0 02 流速为 4m s 阻力损失 hf 为 J kg 4 板框压滤机采用横穿洗涤法 洗涤水流经的平均路径为滤框厚度的 倍 而过滤终了时滤液所流经的平均路径为 倍滤框厚度 5 在过滤常数测定实验过程中 过滤开始时滤液出现浑浊现象 说明 对于饼层过滤 真正发挥拦截作用的是 6 在管径为 15mm 的管道外保温 保温层厚度为 20mm 若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 0 6W m 外表面对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 为10 W m 2 A B C E u 则临界直径为 mm 与裸管时相比 保温后热损失会 增加 减小 不变 7 在套管换热器实验中 用蒸汽加热空气 蒸汽在管外冷凝成同温度 的水 则逆流和并流时平均温差的大小相比 tm 逆 tm 并 8 两层平壁导热 当 t1 t2 大于 t2 t3 时 说明第一层导热热阻 第 二层的导热热阻 若两层的壁厚相同 则必然有 1 2 9 蒸汽冷凝方式有膜状冷凝和 冷凝两种 10 无相变对流传热过程中 热阻主要集中于 中 三 简答题 任选两题 每小题6分 总分 12 得分 1 已知泵的特性曲线为 H Q 见图 若某输水管路系统要求流量为 Q0 如图中所示 1 如果采用改变阀门开度来满足生产要求 特性曲线如 何变化 2 如果采用改变泵的转速来满足生产要求 特性曲线如何变 化 分别画出示意图 并加以说明 1 改变阀门开度 He Qe H Q A Q0 H M Q 2 改变泵的转速 Q0 He Qe H Q A H M Q 2 根据过滤基本方程式说明提高过滤速率的措施 最少写出三条 过滤基本方程式 3 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Ve V r P A d dV s 1 2 四 计算题 总分 52 得分 1 6 分分 为测量腐蚀性液体贮槽中的存液量 采用图示的装置 测量 时通入压缩空气 向鼓泡观察瓶中缓慢地通入空气 在通气管上装有水银 U 形压差计 并测得其读数为 R 130mm 通气管距贮槽底面 h 20cm 贮 槽直径为 2m 液体密度为 1000kg m 3 试求贮槽内液体的贮存量为多少 m 3 R H h 压缩空气 观察瓶 贮槽 2 18 18 分 分 如图所示 用泵将水从贮槽送至敞口高位槽 两槽液面均 恒定不变 输送管路尺寸为 89 4 5mm 泵的出口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 压力表安装位置离贮槽的水面高度 H1 为 5m 当输水量为 36m 3 h 时 进水 管道全部阻力损失为 1 96J kg 出水管道全部阻力损失为 4 9J kg 压力表 读数为 2 452 10 5 Pa 泵的效率为 70 水的密度为 1000kg m 3 试求 1 泵所需的实际功率为多少 kW 2 两槽液面的高度差 H 为多少 H1 H 3 10 10 分 分 用一板框压滤机在 300kPa 的压强差下恒压过滤某悬浮液 已知过滤常数 K 7 5 10 5 m 2 s qe 0 012m 3 m 2 过滤时间为 0 5h 时 所得 滤液体积为 8m 3 设滤饼不可压缩 且滤饼与滤液的体积之比为 0 025 试 求 1 过滤面积 2 所得滤饼的体积 3 若板框过滤机每框的尺寸为 635 635mm 则至少需要多少个框才 能满足要求 每个框的厚度应为多少 mm 4 20 20 分 分 列管换热器由 100 根 25 2 5mm 的换热管组成 有效管 长为 3m 机油在管程流动 由 20 加热到 80 其流量为 5kg s 比热为 2000 J kg 温度为 110 的饱和水蒸气在壳程冷凝为相同温度的水 其 对流传热系数 0 10000 W m 2 忽略污垢热阻 管壁热阻和设备热损失 计算 1 总传热系数 K0 W m 2 2 管内机油的对流传热系数 i W m 2 3 若机油流量变为 10kg s 则其对流传热系数 i 为多少 物性视为 不变 Fill in the blanks 5 points 1 Three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 are convection and 2 A grey body at thermal equilibrium its emissivity is 0 65 its absorptivity is 3 Two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if h1 h2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U is close to 4 A fluid flows turbulently in a tube if the flow rate of fluid is increased its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 will be increased decreased unchanged Single choice 5 points 1 The flowing statements are correct 1 Radiation travels in straight lines 2 Radiation can travel through a vacuum 3 Radiation requires particles to travel 4 Radiation travels at the speed of light A 1 2 3 B 1 3 4 C 1 2 4 D 1 2 3 4 2 In figure 1 thickness of three layers are equal and the temperature of each layer is marked The sequence of thre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k1 k2 and k3 is Figure 1 A k1 k2 k3 B k1 k2 k1 k3 D k2 k3 k1 3 number is related to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 Grashof B Reynolds C Prandtl D Nusselt 4 The Dittus Boelter equation is Nu CRemPrn when fluid is heated n A 0 3 B 0 4 C 0 4 D 0 3 5 In curve of boiling liquid Figure 2 Line CD represents Figure 2 A Transition boiling B Nucleation boiling C Film boiling D Natural convection Calculations 1 In a double tube heat exchanger hot fluid is cooled from 80 to 60 and cold fluid is heated from 25 to 50 Please calculate the LMTD logarithmic m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1 Two fluids are countercurrent flow 5 points 2 Two fluids are parrallel flow 5 points 2 A low viscosity fluid pass through a pipe with inside diameter 80 mm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fluid and pipe is 200 W m 2 The Re number of fluid is Re 1 8 10 5 1 If the flow rate of fluid is doubl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