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端午节.ppt_第1页
二年级端午节.ppt_第2页
二年级端午节.ppt_第3页
二年级端午节.ppt_第4页
二年级端午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快乐的节日 樱桃老师 三角四棱长 珍珠里面藏 要吃珍珠肉 解带脱衣裳 打一节日吃的食物 中国传统文化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 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端 字有 初始 的意思 因此 端五 就是 初五 而按照历法 五月正是 午 月因此 端五 也就渐渐变成了 端午 2006年5月20日 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8年开始 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 午日节 五月节等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 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 端午节的来历 2020 1 13 纪念屈原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 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屈平 字原 屈原通常称为屈原 又自云名正则 号灵均 汉族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 今湖北秭归 人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 却屡遭排挤 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 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吃粽子的来历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 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 抗击秦国 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 反而被罢了官 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 农历五月五日这天 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 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 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 这样年复一年 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每逢端午节那天 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 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 就问他 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 您吃到没有 屈原说 你们送给我的饭 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 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屈原说 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 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 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 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 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 可是 过了端午节后 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 说 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 我吃到了 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屈原 还有什么办法呢 屈原说 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 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 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从那以后 年年端午节那天 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 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端午节的意义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 名平 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 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 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 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 楚国人 父兄均为楚王所杀 后来子胥弃暗投明 奔向吴国 助吴伐楚 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 子胥掘墓鞭尸三百 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 其子夫差继位 吴军士气高昂 百战百胜 越国大败 越王勾践请和 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 应彻底消灭越国 夫差不听 吴国大宰 受越国贿赂 谗言陷害子胥 夫差信之 赐子胥宝剑 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 视死如归 在死前对邻舍人说 我死后 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 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 夫差闻言大怒 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 父亲溺于江中 数日不见尸体 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 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 在五月五日也投江 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 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 令度尚为之立碑 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 在今浙江绍兴 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 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 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 后人为敬仰其诗 复哀其忠勇事迹 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 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秋瑾字睿卿竞雄 号鉴湖女侠 小字玉姑 浙江绍兴人 幼年擅长诗 词 歌 赋 且喜骑马击剑 有花木兰 秦良玉在世之啤28岁时参加革命 影响极大 预谋起义 开会时为清兵所捕 不屈 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二 端午的传统习俗 2020 1 13 划龙舟 吃粽子 挂艾叶 这些活动从古到今都没有改变 划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 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 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 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荆楚之人 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 为恐鱼吃掉 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 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吃粽子 17 的制作方法 粽子成品 挂艾叶 2020 1 13 在端午节 家家都以菖蒲 艾叶 榴花 蒜头 龙船花 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 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 用菖蒲作剑 插于门楣 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习俗 戴香囊这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在古代 人们迷信端午节这天是一年中最不吉利 毒气最重的日子 所以 端午节时 家家户户都要在孩子身上戴上香包 香袋 就是用多种中药粘成粉末后用纱布包扎好再放入香包中 享受天然芳香 保健身心 以辟邪驱瘟 逢凶化吉 据说在端午节一定要戴香包 这样就能为孩子祈求一年的平安 吉祥 22 戴香包 23 长命缕 三 端午节的诗词 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 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 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 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 一笑向杯盘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小试牛刀 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要求 1 内容必须与端午节有关 2 字数不少于200字 一 写作素材 1 可以写家人在一起过端午时快乐的场景或者包粽子的场景 2 可以写通过这个端午节你知道了这个节日的历史由来 3 可以专门介绍当地端午节的风俗 题目 端午节 列举 开头 正文结尾 介绍我国传统节日 引出端午节 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介绍端午节的习俗 总结全文 写作框架 你看见的 你听见 你吃了什么 我来欣赏 端午节 五月五 是端阳 门插艾 香满堂 吃粽子 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听到这首儿歌 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 每年五月初五 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端午节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 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 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 他反而被逐出宫中 屈原气得不得了 跳进了汨罗江 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 后来 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 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 因此 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 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 我的妈妈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 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 我喜欢这个传统的节日 2020 1 13 快乐习作习作要求 1 字迹清晰 书写工整 2 叙述有条理 语句流畅 标点规范 3 不少于200字 端午节知识竞赛抢答 1 爱国诗人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 秦国 B 楚国 C 魏国2 端午节是我国2000多年的旧习俗 要吃哪些食品 A 馒头 B 樱桃 C 粽子 D 栗子 d 雄黄酒3 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A 幸福吉祥 B 纪念白蛇 C 避邪驱瘟 D 祛瘟解毒4 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 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 雄黄 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 避邪驱瘟 B 一种装饰 C 治病防身 D 吉祥如意5 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A 晋代 B 春秋时期 C 南北朝时期 D 商周时期 B C D B A 6 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 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A 南北朝时期 B 春秋时期 C 晋代 D 商周时期7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 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其实 龙舟竞渡 早在 就有了 A 春秋时期 B 商周时期 C 战国时期 D 南北朝时期8 年开始 以后每年都举行 屈原杯 龙舟赛 A 1979 B 1980 C 1982 D 19859 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 其次 吃粽子还表示 A 治病防身 B 阴阳相合 C 避邪驱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