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国传统文化 曹胜高 丽丽熹慧霸 T h eC e n t m lP l a i n sC u l t u r eR e s e a r c hX 蓦秽 的当代重构 摘要 中国文化的大发展 大繁荣 传统文化的自我突破 文化传统的内在调适是必不可少的历 史进程和实现前提 文化是获得世界认同与尊敬的软实力 是以文化自立为必要条件的 我们只有 避免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审视文化 才能推动文化的现实超越 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 力和道德支撑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自我突破 内在调适 现实超越 中图分类号 G 0 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 0 9 5 5 6 6 9 2 0 1 3 叭一0 0 1 3 0 6 中国传统文化 是基于五千年文明史积淀 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在物质 社会 精神等层面 的共同认知n 1 是作为群体普遍接受的文化公 认 由于文化具有多层级 多结构和多元化的 特点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作为整体概念 宏观 意义上中华民族普遍接受的文化传统 而不是 区域性 民族性和局部性的微观视角中的作为 差异性的文化形态 以此为前提 我们审视中 国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形成 如何塑造 如何启 发当代文化 将其中有益的文化资源整合为现 代文化观念 将有效的传统更新为当代文化理 念 唯其如此 我们才找到合适的尺度 去评 判哪些传统文化是优秀的 去分析文化传统如 何保持 讨论文化如何重构 一 传统文化的自我突破 自其不变而观之 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存在 超稳定结构 2 1 形成了积习难返的文化惯性 但自其变而观之 中国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中 一直在寻求自身的突破 余英时曾用 哲学的 突破 来描述中国人文思想的进程旧1 我们不 妨进一步延展 用 文化的突破 来分析中国 社会的自我更新过程 从更为宽阔的视角来审 视中国文化何以如此而不是其他 文化的突破 是指一种成型的文化削弱 打破或超越固有结构 寻求到新的价值指向 和理论出口 对原有文化结构 文化观念和文 化逻辑进行解构 重建 文化的突破 是文化 自新的基本模式 是文化的自我超越 自我完 善和自我调整 作为历史的概念 一种文化 唯有能够实现自我的不断突破 从一种 稳定 结构 中蜕变为另一种 稳定结构 才能够实 现文化的延续 作为社会的概念 一种文化 的公认程度 取决于其能否与时俱进 在不变 更其义而调整其形式中寻求到与时代要求 社会需求契合的方式 这种文化先成为公众 认知的主流 进而成为一个时代文明的主 收稿日期 2 0 1 2 1 2 1 6 s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秦汉国家建构与中国文学格局之初成 1 2 B z W 0 5 9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曹胜高 男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吉林长春1 3 0 0 2 4 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文 学研究 1 3 万方数据 中原文化研究2 0 1 3 年第1 期 导 这就需要强化文化自我更新能力 使之 成为文化自新的内在动力 调动其自身资源 去实现自我突破 那么 中国文化是否有自 我突破的能力呢 这就需要我们来反思中国 传统文化有无自我突破的经验 以及自我突 破的方式如何 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 表面看是通过 哲 学的突破 而不断推进 而从深层分析 这些 建构恰恰是以新的文化观念来清理旧的文化 传统 观念史上的记录更容易成为历史研究 的对象 而基层社会史或者底层文化史则不容 易被发现 中国思想的重大突破 恰恰与文化 的变动同步 思想主导了文化的方向 文化则 巩固了思想的成果 殷周之际的文化变动 是以人文理性代替 巫史传统 随着 皇天授命 惟德是依 认知 而进行的 制礼作乐 强调的是 人文化成 周易正义 贲 这一突破中 人的主体性 被强化 人伦关系替代了殷商首重的天人关 系 一度形成了稳定的礼乐文化 但作为制度 附庸的礼乐文化 必然随着制度的解体而崩 坏 孔子对 礼崩乐坏 的感慨 与其说是对 礼器流散 礼制紊乱的忧虑 毋宁说是对礼乐 精神的担心 其 诗 书 执礼 皆雅言 论 语 述而 的坚持 正是对礼乐文化的坚持 其关于礼度的讨论h 则推动了礼乐要求从制 度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转换 即礼乐作为一种精 神 成为维系国家体系 行政制度 社会关系 文化形态的内在尺度 小戴礼记 大戴礼 记 易传 孔子诗论 韩诗外传 等形 成 正是从思想 精神 文化等角度对周制及 作为周制的组成部分的历史资料进行重新阐 释 这些阐释一方面提取了作为周制核心的 观念 逻辑和认知作为历史经验 另一方面概 括了制度背后所潜藏的精神 教养和传统作为 理想要求 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完成了制度 向精神的转换 作为历史经验 周制可以为制 度改革提供必要的参考 例如 周礼 的编订 和后世的托古改制 作为理想要求 则成为社 会变革 文化建构的理论支撑 如思孟学派 1 4 魏晋玄学 宋明理学的形成 我们视 百家争鸣 为中国思想的突破 这 一突破恰恰拜礼乐文化变动所赐 而中国文化 的形态亦由此次突破获得了白新的动力 即文 化不再依附于制度 而是由文化要求影响制度 形态 士爵的废弃 尚贤的要求以及士人游离 于政权边缘 彻底改变了学在官府 制由上作 的传统 文化无论作为自发还是自觉 不再依 附于行政结构 而是作为社会认知 作为传 统 风俗 习惯在社会整合和国家建设中发挥 着基础性的力量 无论皇室 贵族 士大夫 庶民 皆需符合 道 仁 义 等作为共知 的理念 殷商的部族概念 周制的诸侯意识 被新的思想公认和文化共识所打破 而国家一 统成为文化一统的必然要求 文化一统则作为 国家一统的精神纽带 周秦文化的内在突破 为汉朝的大一统提 供了必要的思想资源 周礼周乐作为制度所 提供的思想资源 经过诸子的总结和批判之 后 成为群体认知 被作为两汉文化建构的内 在理据 尤其是国家建构 社会管理和风俗实 践中 这些思想资源和观念认知成为指导性的 标准 以 禹贡 治水 以 春秋 决狱 引 诗 论政 以 易 断灾异 以 礼 为俗等 尽管带 有教条的倾向 但经过近四百年的社会实践 形成了作为民族共同认知的文化向心力 决定 了 汉 作为一个民族整体的基本特征 两汉文化一统的历史作用在于确立文化与 政权的合作方式 但缺失在于 产生于礼崩乐坏 背景下的儒家文化 本来就具有内在自足性 即 可以与支配政权的意识形态并行发展 却无法 与政权完全合二为一 汉代儒生与汉政权之间 的冲突 在于政权选取了儒家学说适宜帝制建 构和社会管理的内容 使之服务于国家要求 而 忽略了作为个体的精神自足 自我修养等内容 儒学被作为一种标准而不是作为一种精神气质 被利用 魏晋玄学借用老 庄思想来放大被遮 蔽 别忽略的天性自足成分 以自然对抗名教 试图实现群我与自我的调适 这种调适 正是 对汉儒思想的突破 恰是文化的自我突破 一方 万方数据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重构 面因为突破者皆是儒生出身 如何晏 王弼 向 秀 郭象 裴颁等 另一方面实践者亦以儒为本 如阮籍 嵇康 刘伶等 援自然矫正礼教 魏晋 思想与文化的同向突破 与殷周 周秦 秦汉期 间通过制度变革 政治变动和社会整合所带来 的文化突破不同 其更宜视为文化寻求自身的 超越 即儒 道作为两种不同特质的文化 彼 此吸收对方的长处 融通成为新的文化观念 同 时满足群体和个体的彼此需要 秦汉士人所困 惑的 士不遇 问题 在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中 初步得到了缓解 我们习惯称魏晋为中国文化的自觉时期 这一自觉的意义 在于从此中国文化的突破 不再依靠外部的刺激 而始以 自我突破 作 为作用方式 此后禅宗 理学的形成 多是循 着内部自新的要求 逐步突破既有传统的框 架 催生出新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形态 成为中 国文化不断自新的基本方式 也是传统文化延 续不绝的基本动因 文化突破的能力 可以视为决定某一文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尤 其对于具有漫长历史传统 极富思想资源的文 化发展来说 由于其内部思想资源 学说观念 社会习俗等足够丰富 且通过长期积累 彼此支 撑 共同作用形成了 超稳固 的结构 外部的浸 润或修订很难改变其属性 这是因为这类文化 有足够多的学说 观念 理论甚至实践来抵消外 部的影响 其必须从内部实现自我突破 才能不 断自新 文化 作为立足于社会个体的自我认 知 彼此认同之上所形成的多层次 多系统 多 元化的认识共同体 常常不是制度的附庸 亦非 政治的代言 很多时候无法通过顶层设计或运 动的方式自上而下地彻底改变 这就需要我们 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核心理念 作用方式进 行系统审视 鼓励 提倡传统文化的自我突破 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 二 文化传统的内在调适 中国传统文化每次寻求自我突破 都是在 历史语境下的重新阐释 这种阐释的策略 往 往是将文化传统作为流传下来并作用于当代 的思想资源 社会认同和行为方式 在新的历 史语境中寻求到适合于此时 此地 此事的文 化要素 对传统进行修订 改造和调整 使得 部分被遮蔽的文化观念得以强化 某些局部的 文化形态重新放大 梳理出文化传统中契合时 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因素 通过文化的内在调 适 实现文化传统的自我更新 文化的自我调适 是指作为一个系统类型 的文化结构 文化传统或者文化观念在历史进 程中 对其内部的理论观点 逻辑方法 认知 手段 价值指向等进行自我调节 既实现理论 框架的自足和实践行为的自主 又能契合外部 变化了的时代要求 一种文化能否成型 取决 于文化形成的早晚 规模 特色等 要从历时 性去描述 而一种文化能否发展 则取决于文 化是否具有自我调适能力 即能否在共时的多 样文化形态中保持本文化的自足和适应 唯其 如此 才能在文化冲突中保持自我 在文化多 元中坚守自我 在文化竞争中突出自我 由于古代中国的地域独特性和文明发展 的自足性 中国文化一直在自立的轨道中运 行 较少面I 临异质文化的冲击 其调适更多是 在内部完成 近代西学思潮的涌进 强烈冲击 了文化传统的自身调适模式 传统文化一度 被视为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阻碍 遭到了内 外合力的痛击 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传 统 一度被视为封建落后的代名词 甚至许多 习俗也被要求 移风易俗 放弃了自身文化 习惯和社会传统 却没有找到合适出路的中国 文化 一度面临着莫衷一是的境地 文化 是一个社会长期积累的共同认知 是潜藏在一个民族精神世界 想象空间 价值 认同 行为准则之中的群体观念和社会特征 既不能凭空创造 也不能强行改变 其要发 展 就不能失去方向 其要繁荣 就不能没有 根基 其可以更新 但绝不能凭空创造 其可 以突破 绝不能没有框架 因而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 从全球化的意义上说 是中华文明的 1 5 万方数据 中原文化研究2 0 1 3 年第1 期 伟大复兴 这其中 文化传统越来越成为基础 性的整合力量和价值性的社会导向 这就要 求我们要发展 繁荣新文化 不能粗暴地采取 运动 革命的形式矫枉过正 一竿子将所有传 统扫翻 在对文化观念和文化习惯定性之前 先要做必要的定量分析 深入研究 不仅要思 考 这是如何 更要想 何以如此 不要简单 地将一种自己没有研究 缺乏了解的文化 依 着自己的直觉 贴上 封建 迷信 落后 的标签 这种态度在过去一百年中 成为我们 面对文化传统最为惨痛的教训 毁坏的文物 容易修复 但断掉的文化传统却很难补续 失 去的历史可能永远失去 失去的价值观更难以 重建 我们必须珍惜若存若亡的文化传统 去 继承其中有益的成分 实现文化传统观念的现 代转换 若以西方近代人文理念来审视中国文化 传统 会很自然地意识到欧美所推崇的 自 由 平等 博爱 似乎仅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 物 或不加思辨地加以盲从 尊其为普世价 值 或不假思索地予以抵触 言其为不合国 情 若进行历史性地审视 中国文化传统中并 不缺少与西方价值观相媲美的思想资源和文 化行为 甚至更为丰富 儒家的 仁 提倡的 爱人 是有差别的爱 主要用于调整家族伦 理关系 墨家的 兼爱 所主导 兼相爱 交相 利 墨子间诂 非命上 推崇 天下之人皆 相爱 强不执弱 众不劫寡 富不侮贫 贵不傲 贱 诈不欺愚 墨子问诂 兼爱中 要比单 纯的博爱更宽广 在此基础上 墨子 苟 子 吕氏春秋 等提倡的 义政 更是为 兼 爱 交利 做了行政文化上的设计 使得 义 不仅成为一种社会价值 而且成为社会交往准 则 成为维系古代中国的价值共识 而老庄思想延伸出来 逍遥 既包括庄子 所崇尚的超越现实既定境遇的精神感 也包括 郭象概括的安于现实的既定境遇的心境b 1 其内涵和外延自然与西方所谓的 自由 存在 较大的差异 如若比对 似乎更接近于所谓的 自由主义 由此而产生的萧散情怀和自在 1 6 态度 也隐约存在有外于体制 甘于遗世的意 味 容易被视为社会的异端而加以禁止 如朱 元璋对明初文人的打压等 1 但这种带有逍 遥意识的个性自由 所张扬的独立个体意识 所深蕴的个体良知 所体现的人类德操n 1 却 隐含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 成为一种精神力量 和个体教养 用于安抚内心世界和自我冲突 与西方的 自由主义 和 无政府主义 有着天 然的区别 同样 根植于基督教文化的 平等 观念 也是古代中国的社会共识 按照佛学的描述 其平等观念既包括人人平等 也包括众生平 等 还包括众生与佛的平等 众生与无情的平 等n 1 这种建立在究竟意义 道德意义和境界 意义上的平等观阳1 在教义概括和教徒实践中 得到了全面的体认 这与西方仅在人权要求上 的 平等 要深广博大得多 这些蕴含在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 由于没 有实现现代转化 使得我们面对西方价值冲击 时 不得不被动反应 之所以如此 一在于我 们缺少必要的总结 过去二百多年 我们批判 得多 整理得少 抛弃得多 重建得少 二在 于我们还没有学会通过文化传统的自我调适 让文化契合时代所需而不断自新 这不仅需 要学者们去研究总结 更需要诸如教育 宣 传 传媒等部门形成合力 将符合社会需求的 传统理念推作为时代共识 实现中国传统价值 体系的现代重新诠释 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使 传统的社会共识成为新的社会理想 作为一种文化认知 价值体系反映着一个 社会最基础的共识 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总结 我们在面对异质文明冲突 外来文化交 流的过程中 既要取长补短 保持自身价值体 系的不被颠覆 又要兼容并包 实现文化传统 的与时俱进 前者是要吸取其他文化有益的 成分 契合自身发展所需 实现文化的不断突 破 后者则需要从自身文化传统中寻找到合理 的资源 实现学说要素 文化资源的重组 根 植于文化传统的本土资源 已经成为中国文化 的深层结构 其所支配的社会习惯和文化心 万方数据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重构 态 已浸润到中国社会的民俗 习惯 行为之 中 我们借助西方学者的理念去审视这些观 念时 在比较之中很容易发现其理论缺失和逻 辑断序 对其进行批判 抱怨甚至冷落 问题 在于我们所要建设的文化 是根植于我们的社 会和民众 而社会和民众又是受文化传统浸染 而来 与其缘木求鱼 不如退而结网 充分总 结 发展 提升 利用文化传统去适应新时代 新要求 新风气的要求 作为当前文化发展的 内核 作为未来文化繁荣的动力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努力推动文化传统的自我调适 充 分实现其与时俱进 与时俱化 三 中国文化的现实超越 文化的超越 是要求文化摆脱对外部的依 附 对现实的妥协 能够成为一种独立的力 量 支撑政治理念 主导经济伦理 引领社会 思潮 弥补族群隔阂 发挥其在民族精神塑 造 社会舆论引导 价值观念取向上的基础性 作用 唯其如此 才是实现文化的自立与自 信 没有文化上的自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缺 少必要的精神支撑 没有文化上的自信 末来 中国缺少影响世界的软实力 由此我们反思中国文化 其不乏自主的要 求 但在秦汉之后 却没有形成独立的品格 对外曾保持着持续的影响力 但多数是建立在 朝贡体制之中 缺少世界性的认同 我们知 道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 文化是作为一种独立 的 自足的力量在发挥作用 作为一种世界性 的共识 作为一种全球化的影响力 文化不是 依靠武力可以推行 也不能完全依赖经济实力 得以施加影响 文化影响力的大小 并不取决 于国力的强弱 而取决于其文化内核的合理性 和认同度 其在其他文化区域获得尊重 正在 于文化独特性对异质文明的弥合与补充 文化 价值观对人类的尊重和认同 文化形态对人类 文明的贡献程度等 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自立 就必须要意 识到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超越性 而这 恰恰是制约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为世界 所公认的症结所在 那就是无论是乱世时所追 求的统一还是治世所推崇的一统 我们习惯将 文化作为政策的手段加以运用 而不是将文化 作为社会的共识进行尊重 因而不由自主地以 实用主义态度来审视文化 文化实用主义 是要求文化必须为现实 服务 而不是用文化引导现实 这就消解了文 化作为社会力量和共同价值的基础性作用 而是将之压制在依附于皇权 帝制的狭窄空 问中 先秦推崇人文理性的诸子争鸣 随着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儒家 的礼乐 法家的法制被放在一统的帝制体系 国家要求中进行系统改造 依附于政治文 化 儒学的 仁义 墨家的 兼爱 道家的 无为 在国家的建构中 演化为 忠孝 清 静 等策略 作为服务国家体制的意识形态和 治理手段 强调 个性觉醒 的魏晋风流 也 是在西晋王朝的高压下和分化中转而走向名 教与自然的调和 外在的自由演化为内在的 超越 追求 众生平等 的禅宗 在五代十国 的分割中 最终依靠禅林经济超然世外 在宋 儒的儒学重构中被边缘化 成为遁世的精神 寄托 晚明追求 个性解放 的自由思潮 在 清廷以科举尊荣 以编撰拉拢 以文字狱打压 之下 没有成为文化自新的力量 反倒成了政 权防范的对象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潮的不绝如缕 一方 面证明了中国文化本身并不缺少发展为现代 文明的文化因子和逻辑结构 而且诸多理念如 仁慈 孝道 中庸 和睦 节俭等比西方的政治 学说 社会思潮 文化理念更契合当代的民众 心理和社会要求 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 中国 古代的思想资源如仁爱 兼爱 平等 自由 自 在等学说不绝如缕 却最终没有促成人文启蒙 的思潮 恰恰是因为历代王朝实用主义的文化 态度 约束了文化的超越性 将之纳入到策略 的层面进行管理 古代王朝习惯站在政统的 角度来审视文化建构 将文化视为国家制度组 成 颁律历 定郊祀 改舆服 修经书 形成一 1 7 万方数据 中原文化研究2 0 1 3 年第l 期 代又一代之文化的历史循环 由于帝制习惯 性强化君权至上 先国后家 强调群体 忽略 个体 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服从于国家建构的 历史惯性n0 问题在于 这种强化群体要求的观念 是 用于维系国家秩序 而不是对无数个体所认同 的群体价值的归纳总括 作为国家秩序 是自 上而下的统治集权 要求文化必须服务于官方 理念 而作为群体要求 则是自下而上的共 识 是遵循无数个体的自我认知 是立足于个 体生活需求的 文化在 国家主义 要求下被 强化 正是借助群体的价值共识来压制个体的 人文需求 文化自立的历史契机总被中断 文 化便失去了自立的可能 中国历史对文化的误读 正是没有意识到 文化的超越性 而将文化作为视为政治策略和 现实手段 这种实用主义的文化态度 淹熄了 中国文化的超越性 使之逐渐丧失理想精神和 独立人格 不断躬身作为制度附庸 自然也失 去了独特气质和导引作用 在权力面前俯首称 臣 但更为可悲的是 当近代中国因技术落后 而挨打时 我们却将这种历史被动归咎于文化 落后 文化成为近代中国推卸历史责任的借口 和推行政治主张的手段 帝制强大时 要求文 化服从于政权 是文化的实用主义 国家衰落 时 却又利用文化推动革新 是文化的激进主 义 百余年来中国文化运动 文化革命 没有 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就在于忽略了文化 自身的延续性 传承性 自觉性 没有意识到 文化需要现实超越 更没有尊重文化的自立 自足 自主 近代中国产生于赶超状态中的文化判断 依据 有样板可以遵循 有目标可以追求 使 得我们能够用尽可能短的时间 走完其他国家 漫长的探索之路 但当我们实现民族独立 经 1 8 济发展之后 当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时 环顾四周 再没有可资参照的发展标准 也没有可资遵循的现成道路 我们必须找到适 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这就要求我们正视中国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不再将文化建设作为手 段 而是将文化建设作为目标 推动中国文化 的自立 按照文化的规律建设文化 既要能百 家争鸣 各抒己见 不拘格套 鼓励创新 容纳 不同 不抱残守缺 又要能百花齐放 姹紫嫣 红 鼓励个性 提倡差异 不排斥异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促销活动方案策划公司
- 平台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 策划餐饮行业活动方案
- 亚运游园活动方案策划
- 班级活动策划方案公司问题
- 舟山建筑沙盘大赛方案设计
- 骨髓穿刺术的护理
- 统计工作年底工作总结
- 项目咨询方案报价明细
- 全民健身中心活动策划方案
- 公安援疆工作总结
- 湖南省益阳市2026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 第8课《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 2025秋人教版美术七年级第一单元 峥嵘岁月第1课 情感表达2
- 2025年审计部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招聘市场年中洞察报告-瀚纳仕
- 2025年大学生英语六级必考词汇表全部汇编(带音标)
- 外科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课件
- DL∕T 1867-2018 电力需求响应信息交换规范
- 版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指南PPT
- 【EHS领导力培训】安全领导力与执行力培训(8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