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网络声誉管理研究报告.doc_第1页
央企网络声誉管理研究报告.doc_第2页
央企网络声誉管理研究报告.doc_第3页
央企网络声誉管理研究报告.doc_第4页
央企网络声誉管理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央企网络声誉管理研究报告(摘要版)(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企业舆情部2012年央企网络声誉研究报告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在线一、 央企2012年网络舆情概述本研究报告从正、负面网络舆情两个维度,对2012年央企网络舆情环境进行分析。在正面舆情传播方面,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以2012年央企23个正面热点事件为样本,分析得出:1、媒体较多关注央企科技研发、外企合作、工程建设、境外投资四类话题。其中,央企的科技研发最受媒体关注,相关热点事件的数量占比30.4%。2、能源行业央企正面事件更容易被媒体关注,相关热点事件的数量占比39.1%,这表明能源行业网络舆论环境喜忧参半,尽管一直是央企负面舆情的重灾区,但其正面事件也能够得到较好传播。3、航天航空央企热点事件数量位居前3,且较少发生负面事件。在负面舆情方面,本研究报告分析了央企2012年的舆情变化态势、舆情风险类型的变化与负面舆情处置能力。在2010-2012年的舆情演变中,央企负面舆情呈现出的特点有:1、负面舆情源头多元,媒体、消费者、员工、利益相关方以及政府或协会等第三方组织机构,都可能成为央企负面消息的来源和重要传播者。其中,与企业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普通网友,是引爆央企负面舆情事件的第二源头。2、舆情演变快速化,央企负面舆情微时代到来。3、央企存在1-6天的舆情风险期,在媒体与微博两个舆论场中,央企负面舆情持续期为1-6天的事件均占比63.3%。此外,以微博为主的网民舆论场更容易存在舆情长尾,在微博舆论场中,舆情持续时间在10天以上的事件为9个,媒体舆论场的这一数字为5个。4、负面舆情关联社会敏感话题,公众的集体焦虑推动了对央企负面事件的“网络围观”,加重了对央企认知的情绪化与标签化。根据负面事件的类型,央企2010-2012年面临八类危机舆情,即投资竞争、违法违规、安全事故、内部管理、公众服务、环保、产品质量与薪酬福利。2010-2012年,这八类舆情风险呈现三种变化类型:1、递增型,投资竞争、违法违规、环境污染三类负面事件逐年增加,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7.8%、41.7%、66.7%。2、高压型,内部管理、薪酬福利、产品质量三类负面事件的数量在经过非常快速的增长后,基本保持了较高曝光频次,是央企的高压型舆情风险。3、波动型,安全事故类负面舆情事件的数量经历了“增长-降低-增长”的过程,是央企的波动型危机舆情。上述舆情风险高度聚集在能源行业。同时,波及范围扩大化,各企业及行业负面事件数量增多,负面舆情覆盖的行业明显扩大,与民生关联程度较低的行业也进入民众舆论监督视线。网络声誉管理环节,部分央企在危机意识、机制建设、应对策略与技巧方面还有不足:首先,部分央企危机意识差,仍在抱守沉默是金的旧观念,在央企负面舆情中主动放弃“信息主场”优势。第二,机制建设水平不足。1.监测机制不到位或应对决策制定过程缓慢,致使部分央企危机反应迟滞,错失最佳处置时机。2.新闻发言人制度不能及时启动和运行。国资委为推动央企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向社会公布了央企新闻发言人信息,但是2011-2012年,由官方发言人出面回应负面舆情的事件占比均不足25%且呈下降趋势。3.官方微博发展与运用情况远远滞后于中央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微博,央企是微博场域的沉默者与自媒体的落伍者。第三,应对策略与计策不够科学,部分央企仓促、随意回应媒体,出现了不重视第三方机构的声援等不当的舆情处置作为。二、 央企正面传播效果分析1. 科技研发是媒体关注的主要话题媒体对央企正面事件的关注,主要涉及科技研发、外企合作、工程建设、境外投资四类,相关事件的数量分别占比30.4%、17.4%、13%、13%。2. 能源行业央企正面事件占比39.1%尽管能源行业是央企负面舆情的重灾区,但其正面事件的数量也高于其他行业。能源行业事件有9个,数量占比39.1%,涉及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与中广核5家央企。三、 央企负面网络舆情态势分析2010-2012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梳理央企负面事件共151个151个负面事件包括2012年70个、2011年53个、2010年28个。,这些事件引起了舆论的集中关注,热度值都在10以上,且舆论批评比较尖锐。分析得出,央企负面舆情事件数量呈递增趋势,央企舆情压力逐渐增大。具体来看,央企2012年负面网络舆情呈现出如下态势:1. 负面舆情源头分散央企负面消息源头分散,有媒体、消费者、员工、利益相关方以及政府或协会等第三方组织等方式。2. 负面舆情演变快速化央企经微博曝光的负面事件共13个,占当年负面事件总量的18.6%,2011年这一比例为7.5%,表明了央企负面舆情微时代的到来。3. 微博比媒体有更长的负面舆情持续期央企舆情风险期为1-6天。数据显示,在媒体以及新浪微博舆论场中,负面舆情风险期为1-6天的事件均有19个,占比63.3%。此外,负面舆情在微博舆论场有更长的发酵时间。在媒体舆论场中,舆情风险期在10天以上的事件占比16.7%;而在新浪微博舆论场中,舆情风险期在10天以上的事件占比30%。4. 舆论情绪化与标签化与社会敏感话题有关联的事件共有46个,占比65.7%。公众对社会的集体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央企负面事件的“网络围观”,加重了对央企认知的情绪化,以及对央企形象的标签化。四、 央企舆情风险分析近几年,央企面临投资竞争、违法违规、安全事故、公众服务、环保、产品质量、内部管理、薪酬福利8类舆情风险,其在2012年的占比情况如下:央企舆情压力高度聚集在能源行业。能源行业是央企舆情重灾区,其负面事件数量占央企负面事件总量的45.7%。其余54.3%的舆情压力分散在交通运输、建筑、通信等行业。投资竞争、环境污染、薪酬福利问题,是能源央企负面舆情的三大来源,相关事件数量占比59.4%。五、 央企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通过对应对时效、信息发布、应对技巧、态度、声誉修复等指标的评估得出,在2012年央企负面舆情处置中,处置能力优异、比较好、一般、比较差、很差的事件数量分别占比30%、13.3%、26.7%、16.7%、13.3%。表2:2012年央企负面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前10)序号事件应对总分1中石化聚丙烯胶粒漏撒事件9.8 2国航客机受威胁返航9.7 3中国水电29人被苏丹反政府军劫持9.1 4武汉大雾引发武钢锅炉爆炸传言9.0 5央视315曝光中国电信纵容垃圾信息8.5 6中海油尼克森收购案遭内幕交易调查8.2 7中国石化卷入中国燃气收购风波8.2 8鞍钢下属钢厂220喷爆重大事故8.0 9网曝蒙牛“代工点”脏乱差7.3 10中国远洋巨亏百亿7.3 说明:舆情应对能力的评分标准为:危机应对能力=0.1*应对时效+0.15*信息发布者+0.15*信息发布渠道+0.15*口径+0.3*应对技巧+0.1*态度+声誉修复程度,最高分为10分,最低为0分。舆情应对能力的分级标准为:0,2)很差,2,4)比较差、4,6)一般、6,8)比较好、8,10优异。应对时效,是指从事件曝光到企业首次回应的时间间隔;信息发布者与信息发布方式,分别是指在整个危机应对过程中最高职位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