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30卷第1期韩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Vol 30 No 1 2009年2月Journal of Hanshan Nor malUniversityFeb12009 收稿日期 2008 06 11 作者简介 蔡明明 1984 女 广东潮州人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在读硕士生 从传播角度看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繁荣 蔡 明 明 西南大学 中国新诗研究所 重庆 400715 摘要 从文学传播角度看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繁荣 外来文学信息的输入是基本条件 翻译者对 文学信息的处理是根本动力 广大受众的文化需求是丰厚基础 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是基本保证 文学传 播过程诸要素的互相配合 促成了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繁荣局面 关键词 现代翻译文学 文学传播 繁荣原因 中图分类号 I20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883 2009 0120056204 翻译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方式 就其形 式而言 翻译就是一种语言的转换 但就其本 质 翻 译 是 意 义 的 传 达 是 一 种 交 流 活 动 1 P6 中国是一个翻译大国 不仅有着两 千多年的翻译历史 而且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数和 作品的数量在全世界都遥遥领先 据统计 20 世纪的最初10年 文学翻译作品占我国全部文 学出版物的五分之四 今天 各类翻译也占到我 国出版物的将近二分之一 2 P1 在中国历史上 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是有关于宗教的 就是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第二次是有关于科 学的 就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直到第三次翻 译高潮的到来 也就是五四前的西学翻译 翻译 文学才真正摆脱以往的附属地位 出现了翻译文 学的真正繁荣 关于中国的翻译文学 早在 左传 国 语 史记 说苑 汉书 后汉书 古今注 乐府诗集 等古典文献中就有零星 的记载 3 P85 东汉开始的佛经翻译就包含了丰富 的文学内容 但是传播者和受众都没有从文学的 视角传播和接收 唐代的佛经翻译者多为本国僧 人 他们精通梵语和汉语 不再节译或翻译篇幅 短小的经典 而是翻译大部头的全集 大量的翻 译佛经 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 思想方面 印度佛教思想逐渐与中国固有的老庄 思想和儒家思想结合 在词汇方面 出现了 轮 回 因果 终生 姻缘 等一类新词语 在文体方面 促进了志怪小说的成熟与繁荣 佛 经翻译在中国延续千年以上 它起自汉魏 盛于 隋唐 续至宋元 对于中国文化 举凡哲学 宗 教 文学 音韵学 语言文体 音乐舞蹈 绘画 雕刻等各个方面 无不发生深远影响 4 P13 清末是中外文学交流的重要时期 也是中国 人文学翻译自觉的开始 翻译文学对于文学创 作 文学观念 文学变革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 时 各种文学期刊 出版社等纷纷发表和出版翻 译小说 仅1902 1907年 翻译小说就达四千 余种 数量远远超过了创作 5 P157 出现了像王 韬 林纾 苏曼殊 严复等一批翻译家 可惜他 们翻译作品多是意译 甚至是改写 这导致在文 学传播中 读者也无法分清楚他们是创作者还是 翻译者 直到 五四 时期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才以 主体姿态出现在文坛上 五四之后 翻译文学出 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6 P88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繁 荣得力于文学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 包括新文化 65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启蒙运动的强力推动 新文学开创者对于信息的 急切需求 留学生域外的广泛接受 新闻出版业 和新式教育的迅速发展等 可见 文学传播的发 展是中国翻译文学繁荣的先决条件 一 外来文学信息的输入 翻译文学中的信息主要是指文学创作的原 本 作为一种文学信息 除了认识文学原本之 外 还应该包括与认识文学原本有关的音讯 消 息 情报等内容 这些信息包括了作品的作者 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 以及作品涉及的政治 历 史 文化 文学思想等相关信息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繁荣与外来文学信息的 大量输入有极大关系 20世纪初 西方列强入 侵 中国国门洞开 外来文化大量输入 西方列 强派遣传教士来到中国 建立教堂 兴办学校 传播宗教思想 科学技术 还在中国兴办报刊 杂志 出版书籍等 此外 其他的交流活动 如 外交活动 商业活动等也都成为信息输入的有效 手段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西方的文化信息像洪 水一般涌入中国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学信息 外国语言的教学和文学作品的阅读 这是对人的 思想产生影响的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 外国人将 很多文学作品带到中国 连同与作品相关的异域 文化背景 文学意识 文学思潮等等也传入中 国 在西方文化信息输入的同时 开明的中国人 也开始主动汲取西方的文化信息 清王朝政治统 治的衰微 传统文化价值的崩溃 使有志的中国 人开眼看世界 努力汲取外来文化信息 近现代 出现了留学外国的热潮 很多留学海外的学子成 为外来文学信息传入的重要传播者 他们作为接 受者的一方对于外来文学信息输入和文学信息传 播都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外来文学信息输入的过程中 既有西方人 的积极输入 也有中国人的主动汲取 他们共同 造成外来文学信息的大量输入 从而构成中国现 代翻译文学繁荣的基本条件 二 翻译者处理信息的特征 五四时期 中国翻译文学的译者几乎都是作 家 从新文学的发起人胡适 现代文学主将鲁 迅 还有林语堂 郭沫若 巴金 瞿秋白等 他 们既是载入史册的文学大家 也都是杰出的文学 翻译家 他们对于外来文学信息的接受和传播具 有重大贡献 这种文学信息的接受与传播具有其 独特性 在外来文学信息的接受上 这些翻译者往往 具有直接性的特征 他们都有留学海外的经历 直接受到域外文学的影响 他们能够直接阅读原 著 在理解文学原本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对 作者人生经历 创作经历 作品的社会 政治 思想 文化背景的感受上 他们也能够直接获取 相关信息 他们往往身处文学信息量丰富的异 域 对于文学原本的获取途径多而直接 选择文 学原本的空间很大 加上他们渴望向国内的读者 提供新的文学信息 大大增加了他们文学翻译的 数量 他们在国外积极从事文学翻译 归国之后 往往也继续翻译工作 所以 这些翻译者获取文 学信息的直接性特征 对于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 繁荣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翻译文学属于二度传播 现代文学翻译者既 是文学信息接受者 又是文学信息传播者 他们 在文学信息传播中具有明确的功利性特征 正如 鲁迅在 域外小说集 序 中表明的 我们 在日本留学的时候 有一种茫漠的希望 以为文 艺是可以转移性情 改造社会的 因为这意见 便自然而然想到介绍外国文学这一件事 倘 使这 域外小说集 不因为我的译文 却因为他 原来的本质 能使读者得到一点东西 我就自己 觉得是极大的幸福了 7 P161 163 可见 鲁迅从事 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 并不是兴之所至 或 为翻译而翻译 而是为改造社会服务 6 P132 文学传播的功利性是中国现代文学翻译者的 普遍特征 在封建文化价值观念崩溃之后 中国 文人的精神家园已经彻底垮塌 翻译者们自觉地 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 积极接收西方文化中的民 主 科学 自由的观念 郑振铎说 翻译者在 一国的文学史变化更急骤的时代 常是一个最需 要的人 8 P15 他们自觉地接受异域的文化和思 想 利用文学翻译来构建自己的文学家园 并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走向成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文学接受者 又是文学解读者 他们根 据自身的文化需求 对于外来文学的选择有着明 75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确的目的 郑振铎非常注重翻译文学对于精神建 设的重要价值 他认为选择翻译文学作品必须有 利于中国文学精神建设的需要 沈雁冰也指出 介绍西洋文学的目的 一半是欲介绍他们的文 学艺术来 一半也为的是欲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 而且这应是更注意些的目的 9 P13 胡适主 张 赶紧多多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 范 10 P25 当时 中国作家学习外国作家已经蔚 然成风 郭沫若学习惠特曼 歌德 鲁迅与摩罗 诗的关系 徐志摩与英国作家的紧密联系 李金 发对于法国象征主义的引入 易卜生热在中国的 景象 泰戈尔对于中国小诗的影响 瞿秋白 蒋 光慈等与红色苏维埃文学的关系 适应当时社会 文化需要 翻译者们用外国的新思想来构建中国 文学的阵营 他们利用翻译文学来倡导文学改 革 从而使文学翻译出现繁荣的局面 文学翻译者是文学原本的直接接受者 又是 文学的主动传播者 他们的文学翻译工作具有明 确的社会文化目的 这自然成为推进现代翻译文 学繁荣的最根本动力 三 二度传播中受众的文化需求 乐黛云先生指出 翻译文学的二度传播 使原作的转世再生 作家 译者是它的生身父 母 11 P146 二度传播 受众接受的文本属于 译本 这个过程的直接传播者是翻译者 而二度 传播中受众的文化需求是翻译文学繁荣的重要因 素 有了这些文化需求才需要大量翻译作品的供 给 才使更多人加入到翻译队伍中来 从而促使 翻译者译出更多更好符合受众文化需求的作品 近代翻译文学以政治小说 科幻小说 消遣 小说为主体 五四新文化之后 世界名著和现实 主义作品的翻译成为了翻译文学的主流 在中国 现代文学的初期 由于时代的急剧变化 国内文 学创作还无法满足广大受众的需要 于是翻译文 学成了满足广大受众文化需求的主流 据统计 当时单单翻译小说的发表 就占了全部发表小说 的五分之四 6 P88 在当时 中国处于黑暗时期 翻译活动的目的和功能就是要使人心向上 促进 本国文学创作 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广大受众所处的具体环 境的不同 文学翻译也出现了不同的景观 在沦 陷区 特别是沦陷日本之手的上海 当时称为 孤岛 据有人回忆 当时 译报 在上海青 年心目中就是最突出 最坚决 最光辉的抗战堡 垒 人们公开地称 译报 是共产党报 甚至把 在编辑部工作的人都看作共产党人 译介活动对 抗战宣传产生了巨大影响 6 P214 从莎士比亚到 罗曼 罗兰 从高尔基到石加普斯 在1937 1941年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 翻译的外国文学作 品就多达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尤其是苏俄和西方 的名著更是不受限制的翻译过来 给予在黑暗中 对国家前途忧心忡忡的人们以希望 在国统区 即使国民党的统治非常森严 也 仍然阻挡不了人们对文学的渴望 这个时期仅出 版苏联的文学作品就有800万字左右 形成了翻 译文学的高潮 那时 俄罗斯文学的爱好 在 一般知识分子中间 成为一种风气 俄罗斯文学 的研究 在革命的知识分子中间 成为一种运 动 12 P8 由于广大读者渴望了解苏联人民群众 的革命斗争生活 希望通过苏联文学作品来认识 和了解苏联 所以 翻译出版苏联文学作品 也 的确给读者提供了了解苏联的有利条件 6 P231 在解放区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 派的封锁 翻译作品相对较少 但还是翻译出一 些优秀的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如 静静的顿 河 前线 恐怖与无畏 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 等等 当时从事这些翻译工作的人很多都 是从沦陷区或国统区来到延安的进步青年和作 家 他们以满腔的热忱从事文学翻译 给当时心 灵充满着渴望的人们以精神粮食 激励了广大群 众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那个特殊年代里 广大受众的文化需求直 接刺激了翻译者们的工作热情 他们主动接受 积极传播 为现代翻译文学繁荣做出了巨大贡 献 如上海 孤岛 时期有戏剧文学的翻译家李 健吾 国统区有巴尔扎克小说的著名翻译家傅 雷 普希金诗歌翻译的集大成者戈宝权 解放区 则有萧三对于苏联文学的翻译 他们满足广大受 众的文化需求 创造了翻译文学的繁荣 从而给 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为现代文学发展注 入新鲜血液 归根结底 广大受众的文化需求始 终是翻译文学繁荣的丰厚基础 成为翻译家从事 翻译工作的动力 85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四 文学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 文学传播离不开传播媒介 好的传播媒介是 文学传播的有力载体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繁 荣 也有着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 现代中国出版 业有很大进步 各种报刊 杂志发展迅猛 这些 纸质媒介是文学传播的最好途径 它流传广泛 又利于保存 可以反复地供读者阅读 在 五 四 之后 各种报刊出现了许多 译文 译 丛 译述 名著 等专栏 出现了各种推 荐外国名著的 专号 专辑 这些都推动了 翻译文学的发展 为传播外来思想 文化发挥了 积极作用 说到文学传播媒介的作用 便要提起 五 四 时期的 新青年 新青年 一创刊 便 开始了对西方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的翻译和介 绍 揭开了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的序幕 在 新 青年 上 刊载了屠格涅夫 王尔德 莫泊桑 易卜生 泰戈尔 安徒生 显克微支 武者小路 实笃等作家的作品 很多翻译外国作品的专栏更 是引起不少的轰动 例如 易卜生专号 的刊 出 引起极大的轰动 后来 还将易卜生的作品 搬上了戏剧舞台 易卜生的作品因为戏剧舞台这样 一个更能吸引受众的媒介而进一步广泛传播开来 当时 文学社团在文学翻译方面也做出了重 要贡献 如沈雁冰 郑振铎 周作人 耿济之等 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 郭沫若 郁达夫 成仿 吾 张资平等人发起的创造社 鲁迅 韦素园 曹靖华 李霁野等人组织的未名社 胡适 梁实 秋 徐志摩等人筹建的新月社 这些新文学团 体 设有文学翻译机构 特别是文学研究会和未 名社 在翻译 介绍外国文学方面贡献尤为突 出 6 P88 在这些文学社团属下的 文学研究会 丛书 小说月刊 文学周报社丛书 少 年中国丛书 中 翻译文学占有很重的分量 此外 还有一些翻译文学丛书竞相问世 如 未名丛刊 北新书局 未名社等 近代世 界名家小说 北新书局 欧美名家小说丛 书 北新书局 世界名著选 创造社出版 部 小说世界丛刊 商务印书馆 世界文 学名著 商务印书馆 上海金屋书局 北新书 局 共学社丛书 俄罗斯文学丛书 商务印 书馆 等等 翻译及其阅读外国作品成为一种时 代风尚 发表与出版翻译文学成为新闻出版业的 生财之道和与时俱进的表征 3 P90 特别值得一提 的是 小说月报 他们不仅发表大量译作 而且培养了很大一批翻译工作者 据统计 从 1921年出版的第12卷第1期至1926年12月10 日出版的第17卷第12期 小说月报 发表的 译作仅俄国文学就有33种 法国文学27种 日 本文学有13种 印度文学有6种 英国文学有8 种 6 P9 由此可见 对于现代翻译文学 报刊 媒介的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传媒机构的积 极活动是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繁荣的基本保证 总之 从文学传播角度探讨中国现代翻译文 学繁荣的原因 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文学传播过程 中各种因素的重要作用 信息的形成 传播者 受众 载体等各个方面的配合 才共同促进了现 代翻译文学的全面繁荣 参考文献 1 许钧 传统与创新 代引言 M 许钧 文学 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翻译对话录 南京 译林出版 社 2001 2 乐黛云 中国翻译文学史 序 M 孟昭毅 李 载道 中国翻译文学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 秦弓 五四 时期翻译文学的体认及其效应 J 天津社会科学 2005 4 4 王克菲 翻译文化史论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1997 5 日 樽本照雄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 M 王 宏志 翻译与创作 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6 孟昭毅 李载道 中国翻译文学史 M 北京 北 京大学出版社 2004 7 鲁迅 域外小说集序 C 鲁迅 鲁迅全集 第 10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8 郑振铎 翻译与创作 J 文学旬刊 1923 78 9 沈雁冰 一年来的感想与明年的计划 J 小说月 报 1921 12 12 10 胡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J 新青年 1918 4 4 11 张联 翻译文学的传播分析 J 当代作家评论 2007 2 12 茅盾 果戈理在中国 J 文艺报 1952 4 下转第85页 95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2subjectivity in Reading Interaction WU Zi2x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Hanshan Nor m al University Chaozhou Guangdong521041 Abstract Reading is the process of associating the authorwith the reader through the text Whether the readers and writers are properly associated directly affects the interaction of reading Inter2subjectivity is a new treatmentmode It establishes in the differences of communication develops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and gains perfection in reaching common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reading interaction inter2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 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储银行泸州市合江县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荆州市江陵县2025秋招笔试思维策略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山南市错那县2025秋招笔试管理营销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2025秋招笔试银行特色知识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重庆市云阳县2025秋招笔试数量关系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广西贺州市商务局公开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德曼节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法士特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甘肃甘南临潭县人民法院招聘司法辅助警察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fan-note-课件教学课件
-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
- 【政史地 江苏卷】2025年江苏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高考真题政治+历史+地理试卷(真题+答案)
- 物业工程部库房管理规定
- 奶茶店消防应急预案
- 散文集《皮囊》读书分享PPT模板下载
- GB/T 17554.1-2006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
- GB 17790-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配套教学课件
- 喷砂检验报告
- 小学家长会校长发言课件
- QC小组活动记录完整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