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doc_第1页
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doc_第2页
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doc_第3页
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doc_第4页
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人工流产150例的门诊病历,与金属吸引管人工流产165例的门诊病历作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及术中疼痛分级。结果: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人工流产组术中出血量168ml,金属吸引管人工流产组术中出血量2311ml,P0.01。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人工流产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2.7%,金属吸引管人工流产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8.5%,P0.05。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人工流产组0、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8.7%、62.0%、18.0%、1.3%,金属吸引管人工流产组0、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7%、31.5%、41.2%、17.6%,P0.01。结论: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人工流产可减少术中出血、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及减轻疼痛,术中全程心理护理有利于受术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 护 理自2007年11月我院开始采用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进行人工流产配合全程心理护理,有效地减少了出血量,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及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的妇女315例,年龄2540岁,已顺产一胎,停经4060d。经阴道B超,确诊宫内妊娠,孕囊平均直径为1.03.0cm,宫腔术前深度≤12 cm。随机分成两组:减压式吸引管组150人,金属吸引管组165人。1.2 方 法1.2.1 一般方法:人工流产术前常规妇科检查,白带常规,血常规,心电图及阴道B超,无人工流产禁忌。由我院妇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室指定专人进行操作,全程心理护理,术中均心电监护。减压式吸引管组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的一次性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由北京元皓华信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医疗器械厂提供,本品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金属吸引管组:采用常规人工流产吸引术的传统金属吸引管。两组均不给任何辅助药物,不做对症处理,观察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及疼痛分级。1.2.2 术中出血量的判定:用容积法,滤出蜕膜组织及绒毛后获得的血液用量杯测量,单位ml(s)。1.2.3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诊断标准:人工流产综合反应诊断标准:心率60次/min以下;血压下降至10.67/8 kPa(80/60mmHg)以下;出现全身症状,即恶心、呕吐、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出现二项者即可诊断1。1.2.4 疼痛分级标准:按WHO疼痛分级标准判定2。分为四级,0级:无痛,腰腹酸胀,稍感不适;级:轻痛,腰腹酸胀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级:明显腰腹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仍可忍受;级: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喊叫,烦躁不安。1.3 统计学方法:采用u检验及X2检验。α=0.05。2 结 果2.1 术中出血量:减压式吸引管组术中出血168ml,金属吸引管组术中出血2311ml,两组出血量有显著差别(P0.01),减压式吸引管组出血量明显少于金属吸引管组的出血量。2.2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减压式吸引管组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2.7%(4/150例);金属吸引管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8.5%(14/165例),两组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 ),减压式吸引管组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低于金属吸引管组。2.3 术中疼痛分级比较,见表1。表1 两组疼痛分级比较T最小理论频数=150×31/315=14.8X2=n(∑A2/nRnC-1)=55.5故P0.01,两组吸引管的疼痛程度有显著性差别,减压式吸引管组术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金属吸引管组。3 护 理3.1 术前护理3.1.1 心理护理:受术者普遍存在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计划生育专职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受术者,首先交待术后注意事项,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通过近距离交流,注意观察受术者的心理反应,鼓励患者说出心理担忧,引导受术者正确对待本次手术。3.1.2 术前准备:在行人工流产前,阴道的准备是很重要的,术前要作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查,如发现有滴虫或霉菌感染者应先行治疗,阴道清洁度度者应先行1%碘伏溶液阴道擦洗3d,避免因阴道炎症在手术过程中造成的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并发症的发生。3.2 术中心理疏导和信息交流:首先向受术者说明操作过程,打消其恐惧心理,并告之在手术过程中稍有不适是完全正常的,使其能顺利地接受手术。3.3 术后护理:手术完毕后,护送至休息室休息,再次介绍术后注意事项:术后一周内有少量出血为正常现象,如出血超过月经量或有腹痛、发热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复诊。术后按医嘱休息,不要因术后无不适就不休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术后一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注意外阴清洁,以免发生感染。术后坚持避孕。术后一月内应随访一次,如有异常情况,随时就诊。4 讨 论子宫有丰富的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及向心传导的感觉神经,大部分位于子宫颈,故人工流产术中的牵拉和扩张宫颈极易引起疼痛3。在避孕失败而终止妊娠时,极希望采取无痛的方法来终止妊娠,如药物流产、宫颈旁阻滞麻醉、全麻等,但均有其不足之处。药物流产有1%的失败率,约有35%的不全流产率,药物流产者普遍存在出血较多,出血时间长,长期出血淋漓不尽,有不足1%的药物流产者可发生大出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需要急救,也有极少数的受术者发生感染需要积极治疗,还有极少数药物流产者流产后发生输卵管粘连堵塞而致不孕4。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可抑制子宫颈管处神经末梢对压力感受器的反射,使子宫颈平滑肌松弛变软,减轻扩宫器、吸引管通过子宫颈时引起的机械性刺激,起到镇痛作用,但单用时镇痛效果不好,对吸宫及术后疼痛缓解作用较差5。 麻醉药物无痛人工流产,是在传统人工流产的基础上施以全身麻醉。它虽然解决了疼痛问题,但研究证实,异丙酚无明显扩张宫颈及子宫收缩作用,手术刺激易出现肢体扭动,增加手术风险。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 ,需进行呼吸支持,必要时气管插管,术前必须备妥抢救药品及设备,麻醉师全程监护。且无痛人工流产费用较高。鉴于上述各种人工流产技术的利弊,我们开展了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人工流产配合心理护理技术,初步结果显示: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人工流产组术中出血量168ml,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2.7%,疼痛程度分级0、级发生率分别为18.7%、62.0%、18.0%、1.3%,均明显较金属吸引管组有改善。探其原因有:双腔减压式吸引管是在原吸管内增加一个副管,主管吸引胚胎组织,副管连通宫腔和体外向外排液,起到减压作用;由于宫腔压力降低,使子宫壁的紧张状态有所松弛,因此在吸引术中减少了对宫壁的刺激,有利于血窦闭合,减少吸引过程的出血量;以及由于宫腔压力的降低,再加上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特别是术前的心理疏通,使受术者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减低,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可减轻受术者的痛苦,可预防和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38.2 白志杰,赵桂芝.安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11(1):44.3 曹菊,李岚,葛海涛.微电脑疼痛治疗仪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13(3):181-182.4 韩向阳,孙敬霞,韩燕燕.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种类处理和预防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