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分析.doc_第1页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分析.doc_第2页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分析.doc_第3页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分析.doc_第4页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池州论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分析论文摘要: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分析-论文网论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规模的扩张、业务领域的扩宽,服务功能的扩大,同业竞争的加剧,尤其是网上银行的兴起、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这些变化对于当今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的改革有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比较晚,虽然近年来其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异,体现在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比较单一,经营管理体制落后,资产负债管理手段落后、利率变动风险大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提高竞争力,规避风险有着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相关理论入手,通过整理四大商业银行指标数据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管理的建议。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一)资产管理理论该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完善和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该理论强调将经营管理重点放在资产业务上,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和经经营业务的发展,该理论演进了三个阶段: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二)负债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不必要保留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可以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扩大从借贷市场上借款的渠道和途径,满足多样化的资产需求,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三)多元化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忽视了赢利性;而负债管理理论解决了赢利性,但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该理论认为需要通过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共同管理,才能达到商业银行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协调发展。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进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较晚。1984年以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下的信贷资金体制,银行的资金由国家分配。1985年起,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实行实贷实存管理体制,把资金与规模分开,实行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的管理体制。1987-1994年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对资本和资产风险权数做出了暂行规定,根据一般国际惯例和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规定了9项指标,标志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实施。199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公布了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该通知对94年通知的资产负债比例指标进行修订,主要补充了境外资金运用比例、国际商业借款指标,增加了六项监测性指标,并把外汇业务、表外业务纳入考核体系。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国有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各商业银行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管理体制。2000年来,随着我国监管机制不断向新巴塞尔协议靠拢,各商业银行开始学习国外管理经验,开始引入缺口管理、持续期管理等模式,采用先进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手段提升我国银行业经营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能力,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己经逐步建立了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体系,反应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质量、市场风险以及资产赢利性。近几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开上市,为满足上市披露、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要求,更是需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现通过对07-09年四大商业银行六项资产负债管理比例指标的考查,进一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现状。(一)流动性指标表1:2007-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情况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资产流动性200720082009200720082009200720082009中国工商银行653960957818100260224401492876330326580526.8033.3030.70中国银行113871487018214.4434929304704020832.6048.8045.30中国建设银行58816967848542924436075886513.7015.9814.41交通银行48587174695317947181062498627.0739.6227.83资料来源:四大商业银行2007-2008年报财务报表资产流动性=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 商业银行由于其业务性质的特殊性,必须保持相当的流动性。通常用银行年报中统一披露的资产流动性、存贷款比例指标来反映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与负债需要期限上匹配,过低的资产流动性,可能会使银行面对负债到期无法偿还的流动性风险。结合表1、图1可见,四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从2007年到2008年都得到巨大的提高,其增长程度高于同年流动性负债的增长,使得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都有显著的提高。但到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增幅降低,资产流动性出现下降。由图2可见,四大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从07-09年基本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为避免流动性风险,各大银行以牺牲资产利用程度来保留资产流动性。随着金融市场运行趋于平稳,市场流动性充裕,各大银行开始提高资产利用率,存贷款比例也逐渐提高,降低资产流动性,来扩大收益。 (二)安全性指标由于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很小,实行负债经营,在经营中商业银行会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同时,商业银行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其风险造成的损失大,涉及面更广。因此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就要求银行要避免经营风险, 保证资金的安全。用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资产率来反应银行自有资本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以及银行贷款质量。由图3-5可见,三个指标都在逐年下降,但都在监管标准内,其中交通银行三年内资本充足率下降幅度较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原因是加权风险资产增幅高于扣除后总资本增幅,由于表内资产的增长和大量的表外业务的开展,增大了银行资产风险,使得风险资产增大。其中建行在2009年在全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次级债券也增加了资产的风险。面对复杂的金融环境,各大银行进一步推进自身信贷结构调整,对信贷资产的风险进行排查,主动防范风险,加快不良贷款的处置,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进一步降低不良贷款率。 (三)赢利性指标近年来,各项贷款一直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资金运用)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图6为中国工商银行2003-2009年以来贷款总额情况,在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工商银行在有效控制风险基础上,逐年增加放款总额,加大对重点客户、重点项目的贷款投放规模,2009年贷款总额为57286亿元,较08年增长25.3%。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逐步加大债券投资、中间业务等无业务的发展力度,佣金、手续费净收入在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但从表2可以看出,各商业银行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是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占其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利息业务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利润对市场利率的敏感度,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率的变动会对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带来影响。 表2:2007-2009年工商银行营业收入情况年份营业收入净收入手续费净收入利息净收入/营业收入手续费比率中国工商银行20072555.562244.6538487.8315.0320083094.542630.3744085.0014.2220093097.582283.4155173.7217.79中国银行20071941.951527.45355.3578.6618.3020082282.881629.36399.4771.3717.5020092321.981588.81460.1368.4219.82中国建设银行20072194.591927.75313.1387.8414.2720082675.072249.2384.4684.0814.3720092671.842118.85480.5979.3017.99交通银行2007623.22537.4271.8886.2311.532008766.6656.3688.3785.6211.532009809.37665.64113.9982.2414.08资料来源:四大商业银行2007-2009年年报五、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在管理方法上,我国各商业银行己经建立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该方法增强了银行资本金意识,保证银行的流动性,防止过度短借长用;在资产业务开展上,逐步加大证券投资业务,投资国债的资金增加;贷款结构方面,开始增加对个人的消费性贷款等。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近年来在提升,但仍然与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单一。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很多,包括资金流动性管理方法、利率敏感性管理方法、缺口管理方法、持续期缺口分析等。而我国在资产负债管理上还侧重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管理手段落后,真正实施、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持续期以及风险模型管理方法的商业银行很少,缺乏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尤其在我国利息收入占主要营业收入比例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利率风险。二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比较单一,并且资产和负债在规模和期限上缺乏匹配。在我国,存款总额占银行负债的比重很大,而且各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其他资金借款的比较少。在资金运用上,虽然中间业务在扩大,但贷款比重过大,且我国由于金融产品种类较少,缺少利率风险管理的衍生产品的购买,形成了我国商业银行被动负债比例较大,主动借款比例较小。资产结构的单一降低了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负债结构的单一性提高的成本,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三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意识淡薄。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不够。大部分商业银行缺乏专业、完整的基础业务数据系统,不能实时地进行市场风险识别、计量和管理。六、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些建议(一)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避免利率风险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三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款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入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整合表内表外业务,创新中间业务,提高非利差的收费业务,降低对利息收入资产的依赖。(二)组成资产负债管理精英团队。积极引进现金经验和技术,专门负责资产负债的匹配、风险评估和管理运作,通过专业化人员的管理,完善预警、预报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