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美术鉴赏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单元第六课5学时数: 50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从传统到现代是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主要讲述中西方美术的“现代化”问题,了解东西文化的碰撞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中国美术走向“现代”的一些主要表现形式;了解中国美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以及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学会用个案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绘画作品。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欣赏、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与辨析能力。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对于美术学科存有纯娱乐心理,对美术基础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技能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因此,在教学的难度设计上不宜太大,我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逐步渗透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与学科的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2、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画有一定的接触,在前面的课上也欣赏了一些古代中国画,本课主要是抓住“现代”二字感受现代中国画的变革,高一的学生还缺少深入分析作品的能力,对现代中国画在变革中表现出的新的创作方法,绘画语言等缺少理解分析的能力,所以在理解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中国画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中从观念到表现手法、表现内容发生的具体的变化的认识和理解时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通过古代与现代作品的比较分析,让学生直观的感悟到现代中国画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及新的绘画语言的运用。3、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偏重理论,又缺乏理论的深度,如果只由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体验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由于受西方文化影响,中国20世纪绘画在传统绘画基础上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个案分析愚公移山,了解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和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及观念,能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富春山居图与情感体验吴冠中的形式画法,了解画面记录的时代变迁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感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教学重点: 重点: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学习画家如何用艺术手法表达爱国主义情感。 难点:体验现代美术的形式变化和绘画技法。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内容1、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欣赏:2016年1月云端上的中国(美丽乡村桐庐)被点名师:这已不是桐庐第一次上电视,2012年6月CCTV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2016年3月中央台乡约走进阳山畈及多部当红影视剧在桐庐取景,2012最美的时光2014美味男女2016陈乔恩、王凯等等大腕明星也驻足流连桐庐的美景.那600年前的桐庐是什么样的呢?情景带入通过直接感受法,带学生进入一个熟悉的环境,产生共鸣,也给接下去的内容做一个铺垫。新授: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和叶浅予富春山居新图的介绍,对比引出课题2、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视频播放,介绍这幅画的内容及形式,传统的文人山水画是怎样的?传统的长卷构图,用最清雅的写意笔墨挥毫,诗书画印齐全展现的是传统的文人画的情怀。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苍莽秀逸,澹远宏浑,淋漓尽致,精美绝伦。3、那现代的桐庐风貌如果呈现在画面上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欣赏桐庐籍画家叶浅予的富春山居新图,这是反应富春江现代的生活风貌。师:相比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幅画有何不同?生:色彩师:希望有更多的时代气息,甚至不惜加入更多的“俗”味而赢得更多的观众。古代敦煌艺术的色彩和民间工艺品的色彩,对比强烈,鲜艳夺目。叶老决定在画第三稿时,易水墨面而敷重彩,以期获得雅俗共赏的新意。简介:叶浅予继承和发展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绘画传统,画卷全长15米,以春夏秋冬为序,借树山雨雪分隔画面,细绘了从杭州六和塔起至梅城的沿江景色,处处充溢着人间烟火味。真是揽富春山水为一处,集四季胜景于一卷。叶浅予在富春山居新图的题跋中说:“黄子久山居图是小桥、茅屋、风帆、钓艇,恬静、淡雅,古意盎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富春江畔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如今的富春江两岸,是长桥飞架、高坝截流、马达声声、车轮滚滚。一扫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萧瑟冷落之气,在“昔日子久凝神处”,展现“江岸处处换新装”,抒发自己对故乡对祖国大地的深情。4、 同样是富春山居图,传统的语言和现代的语言表达同一个题材,呈现给我们的画面确实截然不同的,传统形态为什么要转变成现代形态呢?二、今天跟着老师一起走进从传统到现代,来看看原因是什么?1、从两幅富春山居图我们可以看出原因一:历史时代的变化。由于时代的变化所导致社会环境,审美,创作形式和手法都相应的改变了。学生参与讨论两者的不同之处,直观的理解时代改变所带来的直观感受是不同的。学生欣赏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古意盎然和叶浅予山居图“两岸处处换新装”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时代变迁给美术形式展示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所影响的审美、情感、和技法等等。学生的直观感受,思考。通过两幅作品的对比分析,得出传统到现代的第一个原因。自然的课题引入新授:中西融合徐悲鸿愚公移山个案分析2、师(提问设疑):这是社会性的体现,那还有什么原因呢?(1)、请同学们以1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p42页上的内容,来看看原因是什么?西学东渐是当时的大时代背景,那到底是如何的呢,请同学们观看一个微课动画?有一位画家他是当时第一位公费留学的,他以画马为名,他是“徐悲鸿”。西学东渐是如何体现在徐悲鸿的作品中的呢?(2)、我们来欣赏这幅一幅作品 1940年 徐悲鸿愚公移山请同学们分片段讲解你看到的最喜欢的场景 (3)、画面是用怎样的方式呈现的?(艺术语言)活动一: 请同学们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分析这一幅画(构图、材料、造型手法、空间、内容等方面分析)。可参考课本P45页林风眠的个案分析。构图:长卷照相式 造型:真人模特写生(大量印度男模)学习西方写生真人模特的理念,追求真实的客观物像。技法:用传统白描工笔写意的手法来表现衣纹,山石,草木等。色彩:水墨设色体积:西方素描的写实手法(明暗、结构、骨骼等)透视:焦点透视(有别于传统的散点透视)内容:历史传统题材 受法国学院派画家,也是他的老师的影响。(4)为什么要画这一幅画?借古喻今,表达徐悲鸿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艺术态度。(5)师总结:学习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艺术,在继承古典艺术严谨完美的造型特点的同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回国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会贯通成一体,独创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徐悲鸿从传统到现代的探索之路: 中西画法相结合,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历史和当代相结合,现实与浪漫相结合。 3、传统形态为什么要转变为现代形态的原因二:中西文化的交融。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课本内容发现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学生表述,带入画面设置的情景中。学生讨论合作学习个案分析1、 通过熟悉教材,学生发现西学东渐的大时代背景2、 插入微课,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西学东渐的意思,也更好的引入到徐悲鸿的作品上。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4、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学会对作品的个案分析,能够深入感受当时西方文化所带给我们的直接影响,总结中西融合的理念。5、 总结这幅作品的意义,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深层含义。6、总结得出第二个原因:中西文化的融合。拓展体验中西融合的深度影响(吴冠中的中西抽象的形式写意)三、学习了徐悲鸿的这种写实求真的风格,那我们来实践一下,老师这有一张苏州园林的照片,请两位同学上来试一试画一画!这是我们同学感受所创作的,有一位艺术家也画了一幅他眼中的狮子林,他是吴冠中,他用的是抽象的形式画法。吴冠中作品简介 作品通过点、线,或是面,或是色彩,也可以是明暗,来变现我们所看到的客观物象。他的画面极具形式主义和浪漫的情怀!学习的是西方抽象主义:抽象主义介绍(现代绘的画兴起也伴随着抽象主义的成长进步,正如我们熟知的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等奠定了抽象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给予了抽象艺术广阔的发展前途。使人们能够从简单的因素里获得更多的更丰富的造型可能。)然而吴冠中他的形式美和抽象美是和形象在一起,要形式美与抽象美但不要抽象画:吴冠中从传统到现代的探索之路: 追求表达自身感情和形式美感,吸收了西方抽象艺术的绘画技法和创作观念。同样也走出了一条精彩的路。四、活动三:学一学体验吴冠中形式写意(形式美和抽象美但又不是抽象画)的画法,请同学写生照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再画富春山水图 作业展示和点评根据画照片让学生融入课堂,并感受和体验写实和抽象的不同。1、 根据学生的画照片的效果承上启下。写实的和抽象的是不同的。2、吴冠中作品的分析,更好的说明当时候大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中西融合的多种形式。通过学习吴冠中的形式并直接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现代美术的变化。课堂总结2五、师:中国美术现代化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内容、题材、形式、技法等因素中)六、师总结:中国美术现代化主要表现在:绘画技巧和形式上借鉴西方的写实主义,内容上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不是传统的花鸟、山水题材,在中西方文化的双向交流中,中国美术正融入世界艺术潮流,并显示民族的、时代的特色和个性特征,也正是你们新一代的力量继承和创新!学生一起回答回顾本课,对所学内容作总结,学生再回忆一遍,加深印象四、教学反思中国传统美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征,追求含蓄之美,在20世纪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