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pdf_第1页
《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pdf_第2页
《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pdf_第3页
《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pdf_第4页
《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 测验主要考查作为人民警察的考生所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测验主要考查作为人民警察的考生所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考试时限为考试时限为 9090 分钟分钟 请开始答题请开始答题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警察专业知识警察专业知识 参考时限参考时限 4040 分钟分钟 1 关于警察的起源 正确的说法是 b A 警察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 B 警察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C 警察将与人类社会共存 D 首先产生国家 然后产生警察 2 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 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 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 2 A 上级公安机关 B 人民检察院 C 人民法院 D 同级政法委 3 3 是我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 A 贺龙同志 B 张云逸同志 C 罗瑞卿同志 D 杨奇清同志 4 下列关于询问证人的叙述 错误的是 4 A 询问证人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 B 侦查人员在询问时必须出示侦查机关的证明文件 C 询问不满 18 周岁的证人 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D 询问证人只能在公安机关进行 5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可能判处 2 刑罚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采取取保 候审 监视居住等方法 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 而有逮捕必要的 应立即依法逮捕 A 管制以上 B 拘役以上 C 徒刑以上 D 3 年有期徒刑以上 6 关于公安机关性质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 下列哪一选项的表述最准确 3 A 公安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治安行政机关 B 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工具 C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D 公安机关是打击犯罪的重要工具 7 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是 3 A 生产力的发展 私有制的产生 B 国家的形成 C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D 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 要 8 2 是衡量公安工作地最高标准 A 领导满意不满意 B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 C 主管部门满意不满意 D 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 9 关于公安机关的职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 A 人民警察只能在工作时间内履行 B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内也要履行 C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内不能履行 D 在特殊情况下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内也应当履行 10 按照 1 的原则和 革命化 年轻化 知识化 专业化 的方针 选好各级 公安机关的领导班子 以一流的班子带出一流的队伍 一流的队伍干出一流的工作 一流的 工作创造一流的业绩 确保人民的安居乐业 国家的长治久安 A 依法治警 从严治警 B 抓班子 带队伍 促工作 保平安 C 德才兼备 任人唯贤 D 一手抓业务 一手抓队伍 11 在我国 公安工作是由人民警察以 1 名义按国家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社会行 政管理 执行国家意志 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活动 A 国家 B 人民群众 C 中国共产党 D 中国政府 12 人民警察录用的最低年龄是 2 A 16 周岁 B 18 周岁 C 20 周岁 D 25 周岁 13 人民警察文化程度的最低要求是 1 A 高中毕业 B 大学专科 C 中专文化 D 大学本科 14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 第三条规定 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予 以辞退 连续 4 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 天 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 天的 A 1 15 30 B 2 30 60 C 1 30 60 D 2 15 30 15 我国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4 A 维护国家安全 B 维护社会治安 C 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D 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16 3 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A 上级领导的支持 B 同级党委的支持 C 人民群众的支持 D 同级权力机关的支持 1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最基本的要求是 4 A 人民群众喜欢什么就做什么 B 帮助人民群众做好事 C 帮助人民群众抓罪犯 D 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18 关于警察的两种基本职能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4 A 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B 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 C 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基础 D 警察的两种基本职能处于同等地位 19 关于警察和国家 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1 A 有了警察 同时也就有了国家 B 统治阶级内部 当权者为了对付政敌 也直接需要警察力量 C 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 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是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 D 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 20 关于近代警察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 A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 也没有专职的警察队伍 B 近代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制度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 C 由于受英 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 各国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警政管理体制 D 近代警察没有专门的服装 21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后 南京临时政府将 1 改为警察 A 巡捕 和 巡警 B 巡警 和 军警 C 捕快 和 巡捕 D 警督 和 督察 22 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4 A 国家政治保卫局是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 B 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 C 1949 年 7 月 中央决定在华北社会部和华北公安部的基础上组建中央军委公安部 D 1949 年 10 月 9 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杨奇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公安部部长 23 公安工作地基本方针是 1 A 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方针 B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 C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 D 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的方针 24 侦查试验必须是为了查明案情 在必要时 并经 4 以上侦查机关负责人批 准才能进行 A 公安部 B 省级 C 地 市级 D 县级 25 取保候审由 1 执行 A 公安机关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看守所 26 对被拘留的人 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 应当在拘留后的 内提请人民检 察院审查批准 A 1 日 B 3 日 C 5 日 D 10 日 27 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 应当在拘留后 1 以内进行讯问 A 12 小时 B 24 小时 C 36 小时 D 48 小时 2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 A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 不予处罚 B 又聋又哑或者盲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不予处罚 C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 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安全有威胁的 应当将其约束到 酒醒 D 一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分别裁决 合并执行 29 劳动教养人员在劳动教养期间进行违法活动 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 可以延长劳 动教养期限 但累计不得超过 A 1 年 B 1 年零 6 个月 C 2 年 D 3 年 30 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1 A 从严治警 依法治警 B 高效务实 加强监督 着眼基层 C 公正廉明 英勇善战 D 无私无畏 雷厉风行 31 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 保卫国家安全的 3 A 国家军事力量 B 国家司法力量 C 国家行政力量 D 国家执法力量 32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是 3 A 湖南警察局 B 湖南巡警局 C 湖南保卫局 D 湖南公安局 33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是 1 A 巡警局 B 警察局 C 保卫局 D 巡警部 34 关于警察的本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 制度不同 警察的本质也不同 B 阶级基础不同 警察的本质也不同 C 管理体制不同 警察的本质也不同 D 世界各国警察的本质是共同的 35 警察的职能是由 2 决定的 A 机构设置 B 国家的职能 C 管理体制 D 上级领导 36 警察的阶级性表现在它的 4 上 A 社会管理职能 B 文化服务 C 行政管理 D 政治镇压职能 37 在警察的两种基本职能中 4 通常置于首要地位 A 政治镇压职能 B 社会管理职能 C 惩处犯罪 D 维护社会治安 38 3 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 A 中央保卫局 B 中央特委 C 政治保卫局 D 中央特科 39 1 是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 A 中央特科 B 国家政治保卫局 C 中央警卫团 D 中央公安总局 40 4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 A 中央警卫团 B 中央特科 C 政治保卫局 D 延安市警察队 41 对车站 码头 机场 文娱或体育场所 商场 集贸市场 展览馆场 以及公园 风景区等场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属于 2 A 特种行业管理 B 公共秩序管理 C 边防工作 D 交通安全管理 42 下列物品不属于民用危险物品的是 4 A 可卡因 B 剧毒物品 C 管制刀具 D 放射性物品 43 犯罪分子是在不同时空出现的 这就决定了公安工作的 A 集中性 B 集中性与分散性并重 C 以集中性为主 以分散性为辅 D 分散性 44 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A 法律是政策的灵魂 B 法律是制定政策的依据 C 政策是法律的定型化 条文化 规范化 D 公安工作是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的一 项工作 45 阶级性 即警察与国家一致的特点 这是各国警察共有的特性 在我国 尤其要求 公安工作必须 4 相一致 A 与国体 B 与政体 C 与国家意志 D 与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 46 公安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工作对象的复杂性 决定了公安工作具有 2 A 复杂性 B 艰苦性 C 危险性 D 隐蔽性 47 在依法执行公务的过程中 当事人因某些个人利益被触及 产生对立情绪 致使人 民警察经常遭遇无理的指责 谩骂 甚至遭到攻击 特别是有些人依仗权势 非法干预 阻 挠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 有的还对人民警察进行打击报复 威胁人民警察的生命安全 这 体现了公安工作的 1 A 复杂性 B 艰苦性 C 危险性 D 隐蔽性 48 采取强制的 暴力的手段制服正在实施暴力犯罪的犯罪分子 对付犯罪分子的暴力 反抗 拒捕 报复 袭击等 在处理治安案件或事件中受到不法分子的殴打伤害等 这体现 了公安工作的 3 A 复杂性 B 艰苦性 C 危险性 D 隐蔽性 49 人民警察在工作中经常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和丑恶现象 一些违法犯罪人员常常金钱 物质 美女等各种手段进行腐蚀拉拢 在公安队伍中寻找他们的代理人或保护伞 这些对人 民警察的腐蚀性极大 这体现了公安工作的 4 A 复杂性 B 艰苦性 C 危险性 D 易受腐蚀性 50 公安民警依据 和 2 构成上下级和同级关系 A 工作年限 行政职务 B 行政职务 警衔 C 工作年限 警衔 D 从警年限 警衔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法律专业知识法律专业知识 参考时限参考时限 4040 分钟分钟 1 法律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 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 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 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具有概括性 普遍性 严谨性 特征的行为规范是 A 宗教规范 B 道德规范 C 法律规范 D 政党行为规范 3 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下列选项中 属于法律的社会作用的是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强制作用 D 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A 国务院以法律规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法律规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 法律规定 5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 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A 国务院 B 国家主席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 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结合在一起的 下列 选项中 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A 劳动权 B 依法纳税 C 依法服兵役 D 遵守宪法和法律 7 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一份买卖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 并提起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 甲 公司提供了一盒能证明两公司买卖合同内容的录音带 但法院认为该录音带不是按法定程序 收集的 不予认定为案件的证据 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 A 客观性特征 B 关联性特征 C 合理性特征 D 合法性特征 8 甲因打架斗殴应被行政拘留 下列选项中 有权对甲进行行政拘留的是 A 公安机关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9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 属于行政法的 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10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 有的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有的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下 列企业形式中 应承担无限责任的是 A 有限责任公司 B 国有独资公司 C 股份有限公司 D 个人独资公司 11 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 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侧面来理解 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 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 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A 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 在我国 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 C 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 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 D 我国古代法律是 诸法合体 没有部门法的划分 不存在法律体系 12 甲看中了乙的一套房屋 乙同意将此房屋以每月 1000 元的租金租给甲 为此甲付 给乙 200 元定金 并约定 3 天后双方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但在甲 乙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之前 丙愿意每月出 1300 元租此房屋 乙便把房屋租给了丙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的有关规定 乙应返还给甲 A 200 元 B 400 元 C 600 元 D 800 元 13 甲将自己的一辆汽车委托给乙保管 在保管期间 乙擅自将汽车租给了丙 获租金 1000 元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的有关规定 这 1000 元租金应当 A 归甲所有 B 归乙所有 C 追缴归国家所有 D 返还给丙 因租赁合同无效 14 甲公司向乙公司提出购买 15 部手机 单价 2000 元 乙公司同意卖手机给甲公司 但认为价格偏低 要求每部手机增加 100 元 甲公司表示同意 乙公司的行为是 A 要约 B 承诺 C 要约邀请 D 撤销要约 15 甲冒充著名记者乙之名 招摇撞骗 从民法的角度看 甲的行为侵害了乙的 A 荣誉权 B 署名权 C 姓名权 D 名称权 16 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方面采取的原则是 A 从重原则 B 从新原则 C 从新兼从重原则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17 按照狭义的解释 下列哪一行为属于法的适用 A 某人认为自己未达到法定婚龄而拒绝同女友结婚 B 海关工作人员认为某人有走私嫌疑而查办该案件 C 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 D 审判员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口角 而依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 18 下列哪种行为在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体系中 属于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 A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B 纪检 监察部门对某法官的违纪行为进行审查 C 法院对某检察员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 D 检察院对某公司经理的贪污犯罪行为起诉后 向该公司提出司法建议 19 张家为孙子张明过生日 却为确定出生日期犯愁 张明的母亲记得儿子是 8 月 28 日出生的 医院的记录簿上记载的是 8 月 29 日 出生证上记载的是 8 月 30 日 而户口簿上 记载的是 9 月 1 日 依照有关法律 张明出生时间以哪一日为准 A 8 月 28 日 B 8 月 29 日 C 8 月 30 日 D 9 月 1 日 20 张大来的原户籍所在地在杨村 1994 年张大来从杨村开出迁出证 迁往李村 但 在李村登记前 张大来得病 在县城关医院住院一年零三个月 病愈后张大来前往北京打工 并在某区办理了暂住证 居住期限为 6 个月 现住在某区某街道某号 现问 张大来的住所 应确定为 A 杨村 B 李村 C 县城关医院 D 北京某区某街道某号 21 村民甲 18 周岁 路过村民乙家门口时 用一块石头向乙家所养且卧在乙家门口 的狗打去 该狗立即扑向甲 甲因跑得快未被狗咬 狗咬伤了甲旁边的行人丙 丙因躲避 将路边丁所卖的西瓜踩碎三个 丙因治伤支付医药费 60 元 丁的三个西瓜价值 16 元 则 A 丙的损失由甲赔偿 丁的损失由丙赔偿 B 丙的损失由乙赔偿 丁的损失由丙赔偿 C 丙 丁的损失均由乙赔偿 D 丙 丁的损失均由甲赔偿 22 某甲立有书面遗嘱 在他死后 其遗产将由其独生子乙继承 乙先于甲死亡 留有 幼儿丙 后甲死亡 丙继承甲的遗产适用 A 遗嘱继承 B 转继承 C 代位继承 D 第二顺序人继承 23 村民陈某的狗叼走黄某肉铺里的一块肉 黄某用木棒将狗打跑 狗在逃跑中撞在一 正在街上走的猪 猪因此受惊吓将此间行走的七旬老太叶某撞倒 致使叶某坐骨脱节 经治 疗花去医疗费 4000 多元 叶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A 应由打狗人黄某承担责任 B 应由养狗人陈某和养猪人分担民事责任 C 应将打狗人 养狗人 和养猪人列为共同被告 按各自责任大小分担责任 D 应由打狗人 养狗人和养猪人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负连带责任 24 甲被宣告死亡后 其妻乙改嫁丙 丙死亡后一年 甲重新出现并向法院申请撤销原 死亡宣告 甲的死亡宣告撤销后 甲与乙的婚姻关系 A 自行恢复 B 并未自行恢复 C 视为自行恢复 D 经甲同意自行恢复 25 甲不慎碰翻乙置于闹市街口的油锅 被烫伤 一年零六个月后到法院起诉 要求乙 赔偿其损失 A 法院不予受理 因为甲的理由不充分 B 法院不予受理 因为该案过错责任不清 C 法院依法受理 D 法院依法不予受理 因为已超过诉讼时效 26 张甲欲开一饭店 便与高级厨师李乙商量 欲请李乙加盟 并说 你无需投资 店 面 餐具和资金由我负责 你只管负责炒好菜 利润三七分成 我七你三 李乙答应 第一 年 饭店获利 按分成 张甲获利 21 万元 李乙获 90000 元 第二年饭店出现中毒事件 顾客索赔 70 万元 该案中顾客 A 只能向张甲索赔 B 应首先向张甲索赔 不足部分才向 李乙索赔 C 应向张甲索赔 49 万元 向李乙索赔 21 万元 D 可向张甲 李乙共同索赔 70 万元 27 杜某上班途中拾得一个皮包 包内有提货单 现金等财物 杜某在现场等候了一会 未见失主 就携包上班 次日杜某见到报纸上登了一则启示 写明 如有拾得者 酬谢 2000 元 杜某见失主所寻的正是自己拾得的皮包 便将皮包返还给失主 但杜某向失主请求酬 金被失主拒绝 杜某应当 A 无偿归还拾得物 因为我国法律未规定拾得人有获得报酬的权利 B 无偿归还拾得物 有权要求失主支付因此而支出的费用 但无权获得报酬 C 归还拾得物 且无权要求失主给与报酬 D 归还拾得物 有权要求失主支付 2000 元的报酬 28 一名日本人在泰国贩卖毒品 后进入我国境内 我国法院对这名日本人进行了定罪 判刑 该案所适用的原则在刑法上称为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普遍原则 29 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 A 应当负刑事责任 B 不应负刑事责任 C 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应当减轻处罚 D 经法定程序鉴定 确认是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 不负刑事责任 30 在下列人员中 不适用缓刑的对象是 A 主犯 B 教唆犯 C 累犯 D 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 31 甲与乙为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纠纷 引起殴斗 在殴斗过程中 甲拿刀朝乙肚子上 猛刺一刀后逃走 致乙死亡 甲对乙的死亡在主观上属于 A 过于自信的过失 B 疏忽大意的过失 C 直接故意 D 间接故意 32 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 盗得财物后 甲离去 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 顿起 歹意 将少女强奸 对于强奸罪 A 由乙独立负刑事责任 B 甲构成未遂 乙构成既遂 C 甲构成中止 乙构成既遂 D 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33 甲乙因琐事发生口角对骂 引起多人围观 丙见二人争吵不休 便在外喊 打啊 后便离去 甲见有人起哄 便向乙打去 将乙一只眼睛打瞎 丙的行为属于 A 教唆犯 B 实行犯 C 帮助犯 D 不构成犯罪 34 关于正当防卫 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制服不法侵害人后 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 成立故意犯罪 B 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后 对抢劫犯立即进行追击的 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 属 于合法行为 C 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 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 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 不是不 法侵害 D 基于过失而实施的侵害行为 不是不法侵害 35 甲遭乙追杀 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 丙被摔骨折 乙开车继续追杀 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 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 关于甲行为的说法 下 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属于正当防卫 B 属于紧急避险 C 构成抢夺罪 D 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毁 坏财物罪 36 甲因父仇欲重伤乙 将乙推倒在地举刀便砍 乙慌忙抵挡喊着说 是丙逼我把你 家老汉推下粪池的 不信去问丁 甲信以为真 遂松开乙 乙趁机逃走 关于本案 下列 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B 甲成立故意伤害罪中止 C 甲的行为具有正当性 D 甲成立故意伤害罪未遂 不能犯 37 民事诉讼当事人魏武委托律师肖长江代理其进行民事诉讼 魏武提交给人民法院的 授权委托书中写明肖长江的代理权是 全权代理 依此授权书 肖长江代理魏武的诉讼中 有权代理魏武进行哪些诉讼活动 A 提供证据 B 放弃诉讼请求 C 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和解 D 提起上诉 38 王某是个体户 其经营宏大维修店 一日借用维新公司合同专用章和张某签定维修 摩托合同 该维修店雇佣的刘某在维修过程中 不小心摩托倒下砸上方某 方某提起诉讼 则有关他们诉讼地位 正确得是 A 方某是原告 王某和刘某是被告 B 方某是原告 宏大维修店和维新公司是被 告 C 方某是原告 王某和维新公司是被告 D 方某是原告 宏大维修店和刘某是被告 39 李平 女 与王坚 男 二人于 1993 年在 A 市甲区某街道办事处登记结婚 婚后二人 一直居住在 B 市乙区 1997 年李平与王坚在 C 市从事假烟生产被公安机关查获 C 市丙区人 民法院于同年 12 月以生产假冒产品罪判处李平与王坚有期徒刑 5 年 判决生效后李平与王 坚被关押在位于 C 市丁区的监狱 2000 年 5 月 李平拟向法院起诉离婚 请问下列哪个法 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A A 市甲区法院 B B 市乙区法院 C C 市丙区法院 D C 市丁区法院 40 甲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民事诉讼案件 后发现自己对本案无管辖权 于是 将该案移送甲市西城区法院 西城区法院则认为对该案有管辖权的应当是甲市南城区人民法 院 在此种情况下 西城区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 将案件移送南城区人民法院 B 将案件移送到东城区人民法院 C 由自己对案件进行审理 D 将此案报甲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41 你认为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检察院可以监督原告的诉讼行为 B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均实行两审终审 制 C 人民法院不可以限制外国人的诉讼权利 D 市政府可以支持公民起诉 42 张先生与其妻子去世后 他的五个儿子因遗产继承发生纠纷 小儿子张五向法院起 诉 认为大哥张大侵犯了他的合法继承权 法院受理案件后 通知张先生其余的儿子参加诉 讼 其中张二表示放弃实体权利 不参加诉讼 张三则未表态 张四表示愿意参加诉讼 在这种情况下 本案应将谁列为原告 A 张五 B 张五与张四 C 张三 张四与张五 D 张二 张三 张四与张五 43 下列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正确的是 A 诉讼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有权申请人民陪审员参与诉讼 B 人大代表不能成为人民陪审员 C 人民陪审员只能在基层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 D 人民陪审员的任免由当地人大常委会决定 44 关于证据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