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看云去 导学案.doc_第1页
走,看云去 导学案.doc_第2页
走,看云去 导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秋八年级(上)导学案云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词语。2.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优美的语言。3.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二.目标链接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借物喻人相似,都是借别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走近作家:欧阳斌,男,汉族,1954年12月生,湖南耒阳人。1973年参加工作,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毕业于湖南省邵阳师专中文系,历史学博士。历任湖南省邵阳纺织厂工人,湖南日报社记者,长沙县委副书记,邵阳市常务副市长,湖南省农办副主任,湖南省政府副秘书长。2000年4月任怀化市委书记。2006年3月任湖南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2008年1月当选湖南省政协秘书长,2008年3月任省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2008年5月兼任省政协机关党组书记、办公厅党组书记、主任。八届、九届湖南省委委员,第八届湖南省人大代表。著有生命的风景、人生顿悟还有 生命的暗示 等。第一环节:结合十注 带疑初读1、 从文中找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至少10个,并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 2、初读感知:(1)这篇写云的散文有很多描写云的精彩语句,试从文中找出并小组交流、熟读之。(2)根据段落提示,概括大意,梳理文章内容结构。 (3)本文表达了一个什么主旨?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阐释吗?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 质疑探读1. 文章语言丰富,你可以从修辞、动词这两方面品味它吗?仿照例句和小组同学一起展开学习吧!如:有那么一片温柔如绒的草地在绿绿地等待我们,有那么一片阳光在艳艳地诱惑我们,还由于什么呢?(运用了 修辞方法,有 的表达效果) 沿一路柳丝轻拂的长堤,我们潇洒地逃出喧闹的都市。(逃是 意思,为什么逃呢?表达了对喧闹城市的 ,也反映出我们追求青春的冲动。) 2.文中说:“ 懒散的慵倦不属于我们,发霉的记忆不属于我们,畸变的生活不属于我们,虚假的面具不属于我们。”那么,属于我们的是什么呢? 、 、 、 3. “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有了一颗年轻的心灵,生活便永远鲜嫩!”这句话仅仅是对云的赞美吗?练习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本文写云,实际是借助云写 ,这样的写法叫做 ;文章开头召唤我们去看云,结尾又召唤我们去看云,这种写法叫做 。5、新语文活动:议一议:作者赞美少男少女的有活力有追求,那你觉得怎样的人才算是有活力有追求的人呢?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练一练:根据你的体会和记忆,以走,看雨去为题,仿写一个片段。 第三环节 质疑问难 解疑答惑。 第四环节:紧扣目标 发展拓读 庐山观云(张绪佑)我喜爱观云。孩提时牧牛,仰卧于河滩草地,望空中白云游弋,自由自在,幻想着化成云朵,闲逸飘盈,该有多美? 时届不惑之年,数登庐山,忽而想起欲识庐山真面目,领悟人生的真谛妙心,莫过于登庐山去观云。 虽非在“五岳”之列,却有“庐岳”之誉的千古名山,绝少有无云之日,这正是无与伦比的庐山美色。恰如无纱巾则无少女之美,无云雾则无庐山之秀。庐山观云,可怡情自得,静心养志。 庐山的云瞬息万变。时而团团如轮,时而飘飘如丝,时而绵绵如雪,时而漫漫如絮,千姿百态,妙不可言。假如独伫立于含鄱口(庐山的著名景点之一编者注)之间,观万里绵云,其白如雪,其光如银,其阔如海,在阳光下涌动翻腾,此刻有如行舟大海,四面波涛,只觉心情自由任去来,不复有别的世界。 登上文殊台,抚松坐石。但见碧天白云,微风东来,云气舒卷,动或如烟,静或如练。在松石之间穿梭染织,不为山风所动,这使人想起禅宗的一句话:“八面风吹不动天边月”。人间的兴衰、毁誉、苦乐,又岂能动摇得了一个人的真正意志? 庐山的云美而不妖。锦绣谷的云更是洁白轻盈,美不能誉。舒逸如仙女天使,淡泊如隐士逸人。但见那数十里峡谷,白云出岫(),山气横溢,忽而奇峰兀见,忽而绝壁洞明,忽而千峦中断,忽而万壑合冥。漫游在山谷之中,一路与云相抚,有如天上同行,恍惚云就是我,我就是云。只是云静静地飘在天上,我静静地活在世上罢了。 庐山的云美而不俗,陶公采菊见南山时,叹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面对庐山的云,任何心境都是可寄托的。“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白居易所见庐山的云,是休闲的;“宗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慧远大师见的庐山云,则是悠悠神游的了。春秋公羊传里称,云是石头吐出来的气。庐山的云虽从洞里来,却能无拘无束,任意挥洒,达到忘我境界。此刻我与云相抚相行,默默无语,却似乎“言而无言,无言而言”,一脉相通。欧洲有位哲学家说过: “人的语言由沉默而来,并且又回复到沉默。”默是自然的本来面目,静是难得的人生意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