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学考研复试指导 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一般也分笔试和面试。早期的研究生复试多只是一种形式,但从2006年起研究生招生加大了复试的权重,有的招生单位甚至把复试的权重加大为百分之五十,这就要求考生具有真才实学并具备更高的应变能力。本书拟从法学院研究生复试概况、复试分数线、复试内容和方式、复试试题、复试英语、复试技巧、调剂指导等方面来向读者介绍法学研究生复试情况。一、法学院研究生复试概况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并阅卷完毕之后,由法学院召开本单位招生领导小组会议,制定本单位的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并在不低于学校各学科复试基本分数线和 1 : 1.2 差额复试比例原则下进一步确定本单位各专业复试分数线。 复试一般安排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将在招生网和各相关院系的网页上公布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名单及相关复试要求,不再另行寄发书面的复试通知书。具体复试时间和各专业的复试要求读者应及时关注招生办及法学院网站的相关通知。在复试工作的组织管理方面,将成立学校和学院两级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复试和录取的各项工作。学院的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院长、各系分管研究生教育的主任、学院党委(总支)负责纪检工作的领导组成。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院长任组长。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成立若干复试小组。复试小组具体实施对每位考生的复试考核。每个复试小组应由不少于 5 名办事公正和责任心强的教师(研究生导师一般不少于 3 人)组成,并设立组长一名。 (一)复试的具体实施办法以下是复试的具体实施办法 1、所有拟被录取考生均须参加复试考核。推免生和往年保留录取资格生若已经复试过且所在院系同意不再复试的考生可予免试;如果尚未参加复试或参加过复试但所在院系认为有必要再次复试的考生由院系通知参加此次复试。 2、复试比例。各院(系、所)应根据招生办下达的招生计划数实行差额复试(生源不足的院系和专业除外),复试比例一般为 1 : 1.2 左右。3、复试内容和复试方式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 (1)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内容包括:创新精神和能力;本专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考生运用本学科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行为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外语测试。含外语听力测试、外语口语测试和专业外语测试等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双证)研究生的复试:按照教育部提出的 “ 分类复试,分别进行,各有侧重 ” 的原则和要求进行。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复试方式主要分为: (1)笔试。主要为专业课测试。 (2)实践(实验)能力考核。主要测试实验和操作技能,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面试。具体要求:每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每个面试小组成员不少于 5 人;参加复试的教师须独立评分;须对每位考生的复试进行记录和录音。就法学院而言,面试的20分钟分为两部分,一为外语口试,时间为5分钟, 一为综合知识口试,时间为15分钟。两部分面试分别进行,合计时间20分钟。各招生单位还可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特点增加其他的复试方式。 特别注意的是 ,全国统一外语初试中没有听力测试,各单位在复试中应加强对外语听力的考核。考核的形式由各单位自定,但要提前向考生公布。 4、复试成绩的使用。复试成绩满分为 100 分。各单位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确定各部分的成绩比例,原则上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成绩不少于 30 分,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成绩不少于 30 分,外语(含专业外语、听力和口语)成绩不少于 30 分。复试成绩的权重为:占总成绩的 30% 50% ,具体权重按各招生院系在招生办网页上公布的比例执行。就法学院而言,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为40%,复试满分为100分,其中专业知识为70%(笔试),综合知识20%(口试,限所报考专业知识),外语10%(口试,听、说能力)。5、录取。按照考生总成绩(总成绩=初试成绩5权重+复试成绩(百分制)权重)排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复试成绩不及格(60分以下)者不予录取。政审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不及格者不予录取。拟录取结果一般可于复试完毕后两周之内上网查询。正式的录取通知书将于 6 月寄出。 (二)复试的要求: 1、复试要有试题,口试要有详细的考试提纲,并做好记录和录音(磁带或其他录音设备由各院系自备)。复试考核小组须填写每位考生的评语和给出评定的成绩。复试完毕后试卷、考试提纲、录音磁带及复试记录在各院(系、所)保存三年(未录取者保留一年)。 各招生单位应建立复试试题题库。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复试试题及其标准答案均系国家机密材料,请各单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安全保密工作;各招生单位应建立复试试题题库。 2、对同等学力考生,除统一规定的复试内容之外,还需加试 (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可予免试) 。加试科目为所报考专业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且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的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每门 3 小时,每门课程满分为 100 分。加试课程不计入总成绩,但任何一门加试科目成绩达不到 60 分者,视为整个复试不及格。 3、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与统考生一起参加复试。 4、复试结束后各院(系、所)应将复试成绩及结果及时通知考生本人并报招生办备案。 二、复试分数线 达到复试分数线,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的最低要求标准。复试分数线有三种类型,各个类型的意义不同。以下将详细介绍。(一)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一类是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这是国家划定的、被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作为招生必备条件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就是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亦是指考生口中所说的“考研国家分数线”、“全国考研分数线”、“考研国家分数线”、“考研国家线”、“国家复试分数线”、“国家分数线”、“考研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分为专业课、公共课两种,依据不同地区,分数线标准有所差异,是考研调剂的最重要依据,未达到国家复试分数线者,将不具备参与校际调剂的基本资格。2010年法学专业的国家复试分数线见下表:门类(专业)A类考生*B类考生*C类考生*备注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法学03310436530040602903756*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C类考生: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二)自行确定的法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另一类指的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包括在内的34所高校自行确定复试分数线。将结合本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报考生源情况,自行确定最低复试分数线。即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比如2010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见下表:学 科 门 类政治外语业务课1业务课2总分法学01(法学院各专业)55559090340只有报考本学院法学硕士并且成绩达到公布的法学硕士基本复试线以上(含340分)的考生,才有资格申请校内调剂,包括调剂至法学院其他专业、或调剂至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和知识产权研究院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或调剂至其他学院,比如台湾研究院。(三)法学院各专业的具体复试分数线第三类分数线,是法学院各专业的具体复试分数线。该分数线是按照1:1。2的复试比例,结合报考该专业考生的成绩和学校公布的法学硕士基本复试线来确定的。是否达到该分数线,直接决定了考生是否有资格参与所报考专业的复试。如果考生未达到该复试分数线,但是达到了法学硕士基本复试线,可以申请校内调剂或校际调剂。比如,法学院2010年各专业的具体分数线见下表:专业招生计划复试分数线法学理论10340法律史学3340宪法与行政法学10351刑法学5354民商法学23341诉讼法学9340经济法学1434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6340国际法学30352合计:110(四)20062009年法学硕士生报考和录取情况本书在此向读者介绍一下20062009年法学硕士生报考和录取情况,见如下统计表:专业名称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最低分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最低分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最低分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最低分法学理论768350621334963123357013330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151735093934982113351039342刑法学1141335119215347150173391327351民商法学30632354373283543092734133219361诉讼法学861135397113478510342839345经济法学1893235023724345227223372301634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194352353337465330国际法学43060350412383603273933638038342法律史234330三、复试内容和方式下表为2010年法学院研究生复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历年的复试情况来看,历年的复试指定书目都较为稳定,变化不大。读者在初试完毕之后,可以直接参照该书目准备复试。同时,应时刻关注法学院网站的最新复试指定书目信息,并根据最新指定书目准备复试。专业名称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3050)复试内容(满分100分)及各部分所占比例复试方式复试参考书目法学理论40%专业知识(70):法理学笔试1、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宪法学原理,朱福惠主编、郑琼现副主编,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综合知识(20):限所报考专业知识口试外语(10):听、说能力口试法律史学40专业知识(70):中国法律史笔试中国法制史,张晋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综合知识(20):限所报考专业知识口试外语(10):听、说能力口试宪法与行政法学40%专业知识(70):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笔试1、 法理学(第二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宪法学原理,朱福惠主编、郑琼现副主编,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综合知识(20):限所报考专业知识口试外语(10):听、说能力口试刑法学40%专业知识(70):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笔试1、理论刑法学,陈晓明、何承斌、童伟华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刑法分则的理论与实践,陈立、李兰英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或2007年版;3、刑事诉讼法学,陈立、陈晓明主编,出版社2004年版;或者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教材均可。综合知识(20):限所报考专业知识口试外语(10):听、说能力口试民商法学40%专业知识(70):民法和商法笔试1、民法总论(第三版)柳经纬主编,出版社2008年版;债权法(第二版),柳经纬主编,出版社2005年版;2、物权法(第三版),柳经纬主编,出版社2008年版;3、商法(第三版),柳经纬主编、刘永光副主编,出版社2006年版;4、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第三版),蒋月、何丽新著,出版社2008年版;5、知识产权法(第二版),丁丽瑛著,出版社2007年版;6、民事程序法(第七版),齐树洁主编,出版社2008年版。综合知识(20):限所报考专业知识口试外语(10):听、说能力口试诉讼法学40%专业知识(70):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笔试1、民事程序法(第七版),齐树洁主编,出版社2008年版;2、民事诉讼法(第二版),齐树洁主编,出版社2008年版;3、民事司法改革研究,齐树洁主编,出版社2006年版;4、刑事诉讼法学,陈立、陈晓明主编,出版社2006年版。综合知识(20):限所报考专业知识口试外语(10):听、说能力口试经济法学40%专业知识(70):经济法和商法笔试1、经济法(第三版),朱崇实主编,出版社2007年版;2、金融法教程(第二版),朱崇实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3、现代财税法学要论,廖益新、李刚、周刚志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4商法(第三版),柳经纬主编、刘永光副主编,出版社2006年版。综合知识(20):限所报考专业知识口试外语(10):听、说能力口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40%专业知识(70):环境法笔试1、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四版),韩德培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2、环境法学教程,蔡守秋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3、国际环境法(第二版),王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综合知识(20):限所报考专业知识口试外语(10):听、说能力口试国际法学40%专业知识(70):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笔试1、国际经济法学(第三版)陈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国际法,邵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国际私法,韩德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综合知识(20):限所报考专业知识口试外语(10):听、说能力口试四、复试英语法学院的复试中,外语占复试成绩的10%,考核方式采用口试而非笔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听、说能力。考核时间为5分钟。如前所述,每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该20分钟分为两部分,一为综合知识口试,时间为15分钟,一即为外语口试,时间为5分钟。两部分面试分别进行,合计时间20分钟。 外语口试一般而言即是英语口试,也包括其它小语种的口试,比如日语、俄语等等。由两名教师参加口试工作,一名教师主持口试,与考生交谈并评分;另一名教师专事评分,不参与交谈。两名口试教师所给的分数各占口试成绩的50%。考核的具体方式采用抽题并回答。考生进入考场入座后,从档案袋中抽取一道题目,然后开始答题。在回答完所抽题目之后,即离开考场。虽然外语仅占复试成绩的10分,最后总成绩的4分,但是在分分必争的复试阶段,是否占领一定的外语优势,可能就是一等奖学金与二等奖学金的区别。因此,在对专业进行复试准备的同时也要抽出时间对英语口语做认真的准备。如果考生口语基础好,在复试前也不能大意。每年不乏一些学生为了初试埋头于书山题海,而将英语口语的练习丢到了一边,从而放弃英语口语交流的机会。因此,在此情况下,针对此类考生,在复试之前的最后关头找回英语交流的感觉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考生一定要加强口语的强化训练,并确保能做到表达的流畅自如。如果考生口语基础欠佳,这个时候加强口语的练习可能是考生最关键的工作了。毕竟如果复试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过关,都有可能遭受残酷的一票否决。一般而言,英语口语的评价标准,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评判指标: (1)语言准确性。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语法结构的复杂性、词汇的丰富程度、发音的准确性),(2)话语的长短和连贯性。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的连贯性、寻找合适词语而造成的停顿频率及长短、表达思想的语言长短等;(3)语言的灵活性和适合性。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语言表达是否灵活、自然,话语是否得体,语言能否与语境、动能和目的相适应。那么复试前,考生应该如何准备呢?对此,本书为读者提出如下建议:1、首要任务熟悉地形应提早积极了解外语口试的流程和内容。如前所述,外语口试采用抽题的方式进行。而题目材料的选取可能有关日常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等问题。考生有必要预先准备一些有关自己情况的话题,如来自哪里,毕业学校、所学专业、业余爱好、家庭基本情况等信息。也有可能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如气候特征,特色食品,婚庆习俗,重大节日,名胜古迹,休闲娱乐等。也可能是关于专业发展方向、科研成果之类的话题。所以建议考生平时多扩展知识面,阅读相关的杂志期刊,收看相关的节目。读者还可以向往届、尤其是去年参加了复试的师兄师姐们咨询,或者在网络上寻求“知情人”或者“过来人”的支持,最大程度上了解本专业外语复试的模式。2、临阵磨枪有备而去在弄清楚考试具体形式之后,当然就要做一些针对性准备了。特别强调的是两点:自我介绍和常考问题的应对。因为自我介绍是几乎每个学校、院、系都会涉及的必考题,请大家务必在上场前写好文字稿,演练到流利而不见背诵痕迹的境界。内容大约可以涵盖家乡、家庭、专业、大学生活、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英语能力、未来打算、人生目标等方面。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这个部分既有可能是以个人独白的方式要求你个人完成,也有可能是考官用问答的方式陪伴你完成,这时候,你就要仔细听题,从容面对了。确定你的自我介绍文档是可以拆分组合的,而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回答之中每一个部分的内容和其所针对的问题。不要出现一旦自我介绍被打断,就找不到自己在文档中坐标的尴尬局面。(这在以往的复试场上发生过!)另外,一些极为常考的题目,也希望大家做到有备而去,比如: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hometown (or family, hobbies, college life, life goal). / Why did you choose this university (or major) for your further education? / Where do you see yourself in five years time? / 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 own personality traits? / What are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如上述,外语口试考核的内容既有日常生活,也有社会问题,还有专业问题。对于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两类,考生应该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要确保达到流利的程度,考生可以考虑购买一本专门指导英语复试的书籍,以减少自己搜集资料的烦劳。对于专业问题,考生应多了解自己专业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储备专业词汇,以便能准确理解题目内容,并在回答中以专业词汇来表述自己的想法。考生可以考虑购买一本法律英语,以对法律专业词汇有一个基本的掌握。用英语问专业问题,没有一个老师会期待你有一个很好的回答,因为老师知道一个本科生是没有办法用英语来表述专业问题的。基本上大家都跟你一样的,不会回答的很好。不过,同学们只要动脑筋,用智慧,在参加复试之前的时候,一定要自己用英语准备至少三个专业的问题以及它的回答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3、勤加练习熟练听说法学院的复试一般在4月初举行,也就是说,初试完之后,大家距离上场还有两个来月时间,根据这个时间表,大家要酌情安排好踏踏实实的每日浸泡式复习计划,让自己的耳朵和嘴巴逐渐进入到最佳的竞技状态。大家都知道,语言的感觉是和对于该语言的接触和应用,直接成正比关系的。在备考的这个并不太长的时间内,请大家务必选择好的素材,大量地“听进去”,大量地“说出来”。每日至少半个小时的(也无需超过两个小时)接触和练习是大有好处的。可以从听力文本的模仿、复述开始,要求自己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自言自语,同伴对话、英语角聊天都行。还建议大家把自己的答案录下来,自己听,或者请同学、老师或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听,请他们帮助你指出和纠正还存在的发音、语法、句型或词汇使用上的错误和问题,这是相当有帮助的,因为有些错误我们一直在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Practice makes perfect! 你的这些努力,都会收到丰厚的回报的!4、展示自己气势如虹最后再强调下复试当天应该特别注意的一些至关重要的non-verbal communicative skills(非言语交际策略),包括:目光交流、面部表情、肢体语言、音量声调、停顿强调、情感反应、注意集中、仔细倾听、自信热情、礼貌积极等。首先,保持良好的目光交流很重要,因为它传达的信息是,你开诚布公、充满信心,并且对于面谈兴致勃勃。避免直勾勾地盯着面试官,这会让人觉得具有太多对抗性。眼神交流不够也会导致负面影响,比如眼睛向下,表明羞涩和不自信;眼睛旁视则表明心神不宁、过度紧张等。面部表情要能配合你所谈论的内容,而不要“一说英语,就毫无面部表情可言”,这还是说明说英语机会不够多,还没有达到自如的境界。不管怎样,场上的“气势”都很重要。平常练习的时候,就可以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尽量要求自己能在说英语的时候拥有说汉语时一样的表情。肢体语言,即手势语和体势语,如果运用得好,都可以配合表述我们的观点。所以我们赞成用适量的手势辅助表达思想。声音不要太小,因为这个事实本身就是你不自信的表现。也不要过大,让考官觉得你处于不正常的言语交际状态。适当的,也就是自然的音量和声调会给你的语言加分。要会运用停顿和强调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语言把握能力。还有相应的情感反应,也是如此。一般来讲,我们认为能熟练使用pause, stress和emotion到英语表达中的学习者,已经是好的speakers! 在面试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仔细倾听指令、问题等,都能给考官留下美好的印象。另外,要表现得有礼貌,进入考试场地,可以热情、积极地打招呼,问候考官,被告知坐下时,可以优雅地说个“Thanks!” 要展示出你自信的一面,我们建议你面带微笑,没有那个人会不被真诚的微笑所打动的。以前曾有参加考研复试的考生紧张到面部肌肉抽搐、满头大汗淋漓,这是完全不必要的。这里也特别请大家在考前调整心态,放宽心,不要自己吓自己。在做好自己该做的准备后,就要相信其实考官们(老师们)都是很可爱的。这个心态的保有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一个很有用的tip就是,遇到没有听清楚的问题,可以请求考官重复或进一步澄清,而不要胡乱猜测,因为这会给考官留下不诚实的印象,何况,请求澄清,原本就是一项正常的交际手段。最后,复试那天要记得准时到场(前一晚休息好),衣着得体(干净、整洁、大方),这些都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5、掌握技巧如虎添翼外语毕竟不是大家的母语,临时抱佛脚速成的英语必然会运用不甚熟练,因此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极为重要。而且考试中存在一定得运气,你可能抽到很常见的问题,也可能抽到比较难回答的题,比如对一些重大热门事件的看法评价或者进行即兴演讲等,不论如何,当你拿到一个话题之后,一定不要着急,拿到题目之后,不管什么题目,张口就说,你把眼睛睁大一点,做惊喜状,比如先说一句这是一个好问题,继续,这种语言很多的。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很久了,再比如说还有据我所知之类的,其实你会发现,这些话可以用到任何一个话题,不管什么话题都可以这么说,所以说这是属于万能的话。利用这些话的时间使自己的思维尽快切入正题。总之,在考试过程中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轻松应对复试竞争!附历年英语口试题目:1、What do you think about water shortage? 2、On the problem of population explosion, what is your solution? 3、Please list 10 human rights issues you know? 4、whats your reason and consideration why you choose to study law during your post-graduate rather than other ?5、Whats your views on the fate of Chinese medicine?6、Whats your views on the Self-confidence to the success?7、How do you communicate with parents?8、What do you think about gender discrimination?9、What do you think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10、Please introduce us a book you like? 11、What do you think abou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12、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Only Child problem? 13、Do you have any work experience, ideal job, and work plan? 14、Whats your views on the part-time job of university students?15、How do you arrange your time effectively?16、Who is your favorite movie star?17、How to regard attorney the occupation?18、Whats your views on 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19、Talk about your views of the tourism?20、how to celebrate your parents birthday?21、How to improve urban traffic?22、Whats your views on the happiness?23、What kind of life is high quality life?五、复试技巧及经验(一)初试完毕后仍须精心准备复试,切忌浮躁初试完,便是热闹的春节。不少同学在初试结束后终于长吁一口气,马上投入轻松的寒假假期。愉快、热闹的春节过后,相信很多同学会感觉生活好像突然没有了目标,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有点不知所措的茫然。 许多同学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习惯了每天复习复习再复习,现在考完了,突然轻松下来,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生活好象没有了目标,真有点不知所措。考研之前,因为每天都要看书、复习,饭后坐在书桌前也已成了习惯。可现在一坐下来又很排斥,根本看不进书,不看书又觉得像缺了点什么。为此,建议广大同学:考研还未真正结束,在适当的放松之后,同学们应及时调整状态,而不是一味打游戏、睡觉,过分放纵自己。在大概估计自己的分数后,考生应提前着手准备复试,开始新一轮的奋斗。首先,专业课知识的复试是重头戏,占复试成绩的90%。在初试结束后,同学们就应及时了解历年复试的指定书目并早早购买,进行提前准备。如前所述,复试指定书目一般较为稳定,可以依照历年指定书目复习。同时应随时关注法学院的最新消息,以防书目有变。因为复试本身就是考察应试者的知识积累能力以及自身发展潜力,想要给导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就必须对所报专业的情况十分熟悉,其中包括研究现状以及进展情况。而且法学院各专业的复试指定书目一般都不同于初试,而且数量也不少于初试,甚至比初试考察的内容还要多,比如民商法专业复试指定书目达到六本之多,如果不提前早早开始准备,必然将手足无措,败走麦城。其次,英语口语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法学院的英语口试一般为5分钟左右。虽然面试时间才5分钟,但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英语口试取得好成绩,同学们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口语训练。在信息化的21世纪,倘若你若不能先竞争对手一步掌握可靠信息,那你就会注定永远徘徊在失败的悬崖。因此,在这一阶段,积极地通过网络、师兄师姐、学院老师等各种各样的途径来了解相关的院校录取、导师和专业知识的信息也是十分关键的。掌握了一手的信息,那就意味着你比别人多了一份成功的机会。(二)复试面试注意事项 考研复试阶段,同学们在准备专业课笔试和英语听说能力测试的同时,要兼顾面试准备。同学们可以上网搜索关于面试的注意事项,找工作的一些面试经验同样可以适用于考研复试。本书在此主要提醒同学要注意5点。 1、衣着整洁,注意礼貌面试考官不是时装设计师,考生也不是时装模特。因此,考生穿奇装异服去面试,非但不能让考官刮目相看,而且可能招致反感。着装只要整洁得体就好,不用煞费苦心。进入考场后,为表示礼貌,考生要向老师问好。2、勿缄勿滥,作答适度有的考生在面试中过于腼腆,半天说不出一个字。还有的考生遇到拿手问题,就滔滔不绝说个不停。这两种倾向都要尽量避免。考生话太少,老师很难判断你的学习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否适合读研究生;话太多则容易给考官留下过于炫耀的印象,所以考生作答要适度。3、遇到不懂,虚心诚信如果考生一时不能理解考官的问题,一定不要不懂装懂地解释。考官既然问了那个问题,表明他们已有不错的想法了,换句话说,考生靠蒙是不能过关的。这时,考生可以坦诚地告诉考官自己不知道。不过,这并不是最佳的方法。最佳的方法是,考生在告诉考官不懂之后,尝试着对问题进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这样老师会感觉,这个学生虚心诚实,善于思考。4、思维第一,知识第二面试老师都是各领域的专家,他们最关注的是考生有没有发展潜力,而不仅仅是知识是否渊博,因为知识可以通过读书来获得,而思维方式则是真正见功底的。答题时,考生思维要缜密,表达要流畅,注重逻辑性,在此基础上,再去发挥你的知识面广的优势。5、常见问题,事先准备虽然面试考官的提问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但并不是完全猜不到的,有的问题,许多院校面试都会问到,例如,你的研究兴趣是什么,你打算如何进行研究等。一定要事先准备,别去想以后会不会真正从事这个研究。事先准备充分了,考场上肯定就会答得理想一些,考官也会认为考生有想法,有思路。(三)复试中导师常问的问题及对策考研复试中,面试不仅考查专业知识,还涉及相关的语言表达、修养和谈吐。有的考生在笔试中很占上风,但是遇到面试就偃旗息鼓,如何克服这尴尬的境况?如何在复试的面试中取得好成绩?本书在此搜集了法学院复试过程中常问的一些问题,并列举了对策,供同学们参考。 一般专业课面试过程中,考查考生的角度有:专业知识、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发表论文等,因此对考生的提问也按照这几个方面进行。1、专业知识考研面试中对专业知识的考察更灵活,例如老师可能会问一些行业内的一些热点新闻,要求你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谈谈对这些热点事件的理解。对策:由于研究生教育避免的是纸上谈兵这样,因此考生一定要避免就事论事,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也不能空谈理论,而是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或将实践总结提升为理论。2、研究方向很多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研究方向分的非常明确,考查的内容也大相径庭,对于研究方向上的准备,考生最好的参考就是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方向反映了这阶段他关注的焦点,面试的时候他的兴趣点,也很可能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对策:对此,考生平时要多看相关专业领域的一些权威期刊,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特别提醒:如果你的观点和导师的一致或者可以在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那他一定会对你留下不错的印象。3、毕业论文如果是考大学本科专业的研究生,那么很多老师都会问及考生本科的毕业论文。因为它是大学4年专业学习的一个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考生的研究能力。对于跨专业考生,本科毕业论文方向的选择会反映考生在论文上的敏感和专业上的偏好,也是导师关注的重点。对策:在面试前一定要好好把握毕业论文的内容,一旦老师问起,不至于说不清楚。还有,考生可以讲本科论文和研究生专业有结合点的地方好好准备一下,到时候有话说。4、发表论文及著作有的导师在面试过程中会问考生是否有论文发表,尤其对于同等学力考生来说,可能是必须的,因此对于论文和著作这方面,也是有必要准备的。对策:有论文和著作的,最好提前复印一下当面给老师留下,没有的话,可以围绕自己对科研的设想具体讲述一下。5、阅读的著作请你介绍一本自己阅读过的专业书籍,这几乎是文科专业面试时的必考题。这是导师了解考生的一个窗口。对策:这个问题考生完全可以在平时的复习中解决。阅读相关专业著作不仅可以让你在枯燥的复习中得到读书的乐趣,而且学者们的智慧又能给自己以启迪。总体来说,很多考生在面试时会由于紧张而语无伦次,因此回答问题之前,本书提醒大家,一定要理清思路,把要回答的问题迅速整理出一二三点来,然后根据顺序进行简要回答。回答过程也不能图长,简单为好!(四)是否须在复试前联系导师及方式方法 许多进入复试的同学,尤其是外校考研的同学都很想与所报考专业的导师尽早联系,以便加深导师对自己的印象,从而意图在复试面试中拔得头筹。但是,是否必须在复试前联系导师呢?如果联系,又如何进行?本书将作详解。1、是否必须在复试前联系导师?须首先说明的是,法学院并不是在复试时确定导师的,而是在入学以后由同学填写报考导师申请,同时由导师对申请进行遴选,双向选择之后才确定学生的导师,大约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初才最终确定导师。因此,如果同学们为了选择导师,而在复试前即与导师联系,则大可不必,完全可以在复试通过之后,再与导师进行联系。在复试前与导师联系的唯一目的,即是在复试前事先给导师一个好印象,以便在复试时能够具有一定优势。其实,作为导师,也希望考生能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基本了解,这样对招收学生与指导他们的学习更为有利一些。但是,招硕士与招博士不同。大多数导师招收博士生,会将考生限制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中选择,事先通过各种渠道对应考学生进行了解,甚至还要求考生将已发表或未发表的论文寄来阅读,以便确认其有无培养前途。而招收硕士生情况则大不相同,若非考生,导师无法知道究竟有多少学生报考、无从确切了解报考者的基本情况,师生双方在复试前都十分陌生,既不利于导师选择学生,也不利于学生正确“推销”自己。因此,为了事先给导师一个好印象,同学们可以考虑在复试前先联系导师,在上一附录中已经向大家介绍了法学院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的联系方式,大家可以依照上述联系方式与导师进行联系。同时,因为不知道复试时面试老师的组成,大家可以采取普遍撒网的方式与导师联系,但是应对各个导师都有一定的针对性。2、联系导师要注意方式、方法考生虽然确实有必要与导师联系,但一定要注意方式。例如,一些求学心切的学生会反复打电话与导师联系,假如有若干位这样的同学与一位导师联系,那么就会影响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乃至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比较合理的联系方式是电子邮件通信。学生可在信中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毕业学校(历届生可介绍工作单位与经历)、本科所学过的主要课程、毕业论文题目与要点、曾经阅读过的主要书籍等。若导师有兴趣,便会与你联系,一旦该考生进入到复试阶段,成功率会高一些。一些考生通过种种途径得知导师的联系方式,便会想方设法了解某些信息。作为导师来说能理解考生迫切的求学心情,但决不能容忍过分的要求。例如,一些初试合格的学生,会通过电话、邮件、乃至导师的同事、熟人来了解复试的内容、复试导师的组成等等。绝大多数导师对此是反感的,因为这不利于了解考生的正确情况、不利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生、干扰了正常的招生工作。据了解,大部分导师不但不会泄漏复试内容,反而对这些考生会有一些抵触反感情绪。还有一些考生反复询问复试的方式、复试的项目、复试参考用书等,其实这些内容在招生简章上都十分明白地刊登着,考生自己不查,反而要求导师来解答或告知。这对考生是十分不利的,因为你自己都不会查阅有关公开的、十分容易查阅到的资料,今后如何去查找更为难找的资料呢?这类学生的能力往往会受到导师的怀疑。而到了复试阶段,考生最好不要与导师联系,凭自己的真实本事来竞争最好。也有个别考生还会打听该专业毕业后寻找工作的情况。自然,寻找工作确实是考生的“头等大事”,但作为导师来说,更注重考生对学术的追求,因为他们是知识传授者而非工作介绍者,如果读研就是为了留在大城市、为了寻找工作,那么你不必来参加考试,你干脆直接去找个工作得了。综上所述,考生在与导师联系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弄巧成拙。与导师事先联系,相当地费时费力还费神,同时还须具备相当的技巧,如果同学复试时间紧张,无暇顾及,或没有比较好的方式方法的,建议同学可以不必与导师事先联系,专心地准备复试。考研是很公平的,只要表现优秀的同学,都能顺利考上。六、调剂指导考研成绩揭晓,成绩不理想怎么办?除了再复习一年之外,也可以考虑通过调剂手段读研。考研环节中的调剂问题,你知道多少?还有多少不了解?下面为广大考生列出相关信息,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调剂的机会。(一)考研调剂政策概述教育部规定,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调剂。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有些考生虽然达到分数线,但并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对这些考生,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单位,这个过程即称为考研调剂。法学院的调剂有校内调剂和校际调剂两种,校内调剂又可以分为法学硕士内部调剂、法律硕士调剂、校内跨院系调剂。如前所述,复试分数线有三种类型,达到不同的分数线,可以参加不同类型的调剂。以下将详细介绍。(二)调剂类型及具体操作程序1、法学硕士内部调剂参加法学硕士内部调剂的条件如下:第一,法学院有的专业上线人数不足,未能完成招生计划,亦即必须存在需调剂专业及调剂参加复试的名额。比如2010年法学硕士即有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三个专业生源不足,需调剂,而且名额分别是5人、9人、2人。调剂名额多达16人之多。因此同学们如果未能达到报考专业分数线,应时刻关注法学院的相关调剂信息。第二,调剂对象:从报考本学院法学硕士并且成绩达到公布的法学硕士基本复试线以上的考生中进行调剂。原则上已进入各专业复试名单的考生不能申请此次调剂。比如,2010年法学硕士基本复试线为340,如果考生总分达到340,而且符合单科成绩线的,但是未达到报考专业分数线的,那么该考生有资格报名参与法学硕士内部调剂。第三,调剂规则:(1)每位考生可以填报两个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2)各需调剂专业首先从第一志愿申请调剂入本专业的考生中按照初试总分高低顺序依次接受申请;第一志愿申请调剂生不足,再依据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按照初试总分高低顺序依次接受申请。第四,调剂程序:(1)符合以上调剂要求的考生须至法学院网站下载统一的调剂申请表,填妥后于规定日期之前以下列方式送交负责人。(2)法学院院对材料进行初审,规定日期前后将电话通知初审合格的考生参加相应专业的复试。2、法律硕士调剂从2009年开始,开始开设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和知识产权研究院法律硕士(法学),供本科为法学专业的考生报考。近几年,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和知识产权研究院法律硕士(法学)专业都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生源缺乏,需要许多调剂名额。该调剂的条件和程序如下:(1)申请调剂对象:校内:从报考法学院法学硕士各专业(本科为法学专业)并且成绩达到公布的法学硕士基本复试线以上,并符合单科成绩线的考生中进行调剂。比如2010年即是从总分340以上(含340分)、外语和政治各55分以上(含55分)、专业各90分以上(含90分)的考生中进行调剂。值得注意的是,该调剂仅适用于本科为法学专业的报考法学院法学硕士的考生。如果考生本科为非法学专业,则没有申请该调剂的资格。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在就业前景、学费和奖学金制度、学校的重视程度都有所不同,当然相应地申请法律硕士调剂成功的机率也相应大得多,因此考生应当慎重考虑。校外:i、原报考范围:法学【0301】(不含法律硕士【030180】);ii、凡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无锡市妇联实验托幼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粤规科技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活动的感想
- 资阳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一般员工市场化招聘(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标语课件
- 线上线下数据联动-洞察及研究
- 2025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劳务派遣工勤人员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版男科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技巧
- 运动饮食养成之道
- 发动机轻量化设计-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大学门户网站及站群管理系统规划与建设指南
- 中学生青春期恋爱教育主题班会
-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
- 叙事护理案例汇报
- 2025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卷(含2025年答案及考点分析)
- 债务加入还款协议书
- 《纯电动汽车构造与检修》课件-任务2 比亚迪E5电机驱动系统构造与检修
- 2024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 年版2025年01月修订)-(2025 0323)
- 母女亲子断绝协议书范本
-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项目总结报告范文
-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套流程图(可编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