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绪论0.1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斯蒂格利茨甚至说:新技术和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影响21世界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0.2现代城市环境及城市绿地建设概况绿地城市环境存在的原因:绿地构成不合理,公共绿地所占比例过低。陆地布局不平衡,大量绿地地集中于城市某以区域,而其他大部分区域缺乏绿地。绿地统计口径不科学,或者是统计中的偷梁换柱。0.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学科与工作概述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6.1城市绿地的分类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城市绿地的分类是国际上无统一标准。6.1.1国外城市绿地的分类1) 苏联城市绿地分类情况: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公共使用绿地局部使用绿地特殊用途用地。2) 日本城市绿地的分类情况种类面积/h服务半径/m住区基干公园街区公园0.250.25近邻公园20.5地区公园41都市基干公园综合公园1050市区运动公园1575市区特殊公园-市区广成公园50跨行政区休闲公园1000都市圈国营公园300跨县级行政区缓冲绿地-都市绿地0.1绿道宽1020m6.1.2 我国城市绿地分类1)我国城市绿地分类回顾1961年:高等学校教科书城乡规划将城市绿地分为城市公共绿地、小区及街坊绿地、专用绿地、风景游览和修疗养区的绿地。1963年:建筑工程部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若干规定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特殊用途绿地和景区绿地。1979年:城建总局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风景区和森林公园。1982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城市园林绿化暂行条例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1993年:建设部在编辑城市绿化条例释义及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2)我国目前的城市绿地分类类别代码类别名称内容与范围备注大类中类小类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G11综合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且规模较大的绿地。G111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G112区域性公园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剧名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G12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G121居住区公园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半径:0.50.1kmG122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半径:0.30.5kmG13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G131儿童公园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伙同,有安全、完善设施的绿地。G132动物园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赏观、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G133植物园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G134历史名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G135风景名胜公园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位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绿地。G136游乐公园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较好的绿地。绿化占地比例应总面积的65G137其他专类公园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包括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绿化占地比例应总面积的65G14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G15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绿化占地比例应总面积的65G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地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G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G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的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G41居住绿地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G42公共设施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G43工业绿地工业用地内的绿地G44仓储绿地仓储用地内的绿地G45对外交通绿地对外交通用地内的绿地G46道路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G47市政设施绿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内的绿地。G48特殊绿地特殊用地内的绿地。G5其他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河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额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城市绿地的定义: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城市绿地分类原则:以主要功能分类的根本依据与原有分类系统有一定的根本依据应具有可比性应具有前瞻性。城市绿地分类:5大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13中类(公园绿地中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附属绿地中的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特殊绿地)11小类(综合公园中国的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中的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专类公园中的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园、其他专类公园)。3)城市各类绿地的特征公园绿地:综合公园(全市性公园、区域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园、其他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 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特殊绿地。绿地新增加类型的原因: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实现呈现建设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仅仅依靠市区范围内的绿地系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市郊绿色生态系统的支撑,只有将城市绿化一体化综合考虑,即将市区绿地系统建设放到城乡一体的环境背景下进行统筹规划,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综合效益。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加和出行能力的增加,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城市规划区范围之内,生态、景观河游憩环境较好、面积较大、环境类型多样的区域开始承担起居民游憩的功能,至市区和周边环境的结核更加有机。6.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及原则6.2.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和任务1) 城市绿地熊的规划概念:在充分认识城市自然条件、自然植被及地方性园林植物特点额基础上,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和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将各级各类绿地按合理的规模、位置及空间结构形式进行布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6.2.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城市概况及城市绿地现状分析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及原则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等。编制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结构和布局编制城市各类绿地规划:公园绿地、生产和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生态景观绿地、居住区绿地及单位附属绿地等,确定其性质、位置、范围和大小等,做到定点定位,不能定点定位的,定出相关指标。编制城市树种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编制城市绿地系统其他专项规划,避灾绿地规划、景观绿地规划。城市绿地分期建设目标和近期的年度实施计划,并对近期建设目标所需资金进行概算。制定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编写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则。对重点公园绿地提出规划设计方案6.2.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一般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系统整合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家庭核心化、生活休闲化、人口老龄化是下奶城市的三大特点。6.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和指标6.3.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近五年目标:根据城市绿化现状和城市发展规划,量力而行,科学制定。 远期目标:规划最终现实后的目标:为建立数量适宜、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6.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标1)城市绿化指标的作用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高低衡量城市绿化质量的好坏估计城市绿化投资,保证绿化建设按规划实施利于在统计和研究工作中统一计算口径,为科学研究累计可靠数据2) 城市绿化指标的选取:传统指标 新指标(叶面积指数、绿化三维量、绿化结构指标、游憩指标、绿化计划管理指标)3) 城市绿化指标的计算城市绿化指标的就算原则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的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股规划人口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绿地应以绿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绿地计算的所用图纸比例、计算单位和统计字数精确度均应与规划相应阶段的要求一致。城市绿化指标的计算城市绿地绿:城市各类绿地总面占城市面积的比率。城市绿地率(%)=【(Agl+Ag2+Ag3+Ag4)/A0】X100% 式中g绿地率,%Ag公园绿地面积,Ag2生产绿地面积,Ag3防护绿地面积,Ag4附属绿地面积,A0城市的用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X100%绿化覆盖面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屋顶绿化覆盖面积和零散的树木覆盖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公园绿地的面积。 Agm=AglNp式中 Ag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Agl公园绿地面积, Np城市人口数量,人6.3.3 城市绿化指标相关标准的制定1)影响城市绿化指标的因素国民经济水平 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城市自然条件 城市中已形成的建筑物 园林绿化的现状及基础 其他因素城市性质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时间年风景旅游城市桂林37.1940.36.8.512008风景旅游城市杭州35.2438.5612.082007风景旅游城市苏州3844.2142007钢铁工业城市包头36.237.311.22008钢铁工业城市马鞍山40.4142.0713.232007交通枢纽城市郑州33.5836.749.982007休疗养城市青岛35.3741.5132008休疗养城市秦皇岛36.741.99.22007历史文化名域西安31.8940.337.82008沿海开放城市深圳39.14516.12007沿海开放城市厦门34.738.415.620082) 城市绿化指标的确定方法:碳氧平衡法;游憩空间定额法; 污染荷载量法 模型计算法;在综合确定法;其他方法。3) 城市绿化标准的规定国外城市绿化指标的规定我国城市绿化指标的规定: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经历一下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城市人口必读较高,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城市绿地极为匮乏 19591965年,建设速度减缓,强调普遍绿化和园林现结合,出现了公园农场化和林场化的倾向。 1976年6月,国家城建总局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规定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的有关指标。城市绿化指标规定相反差异1982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市园林绿化暂行条例绿化覆盖应达到30%;公共绿地面积达到每人35;城市新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面积30%,旧城改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面积的2%。1993年城市绿化规划监视指标的规定人均建设用地/(人)人均建设用地/(人)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2000年2010年2000年2010年2000年2010年7556303525307510567303525301057830352530居住绿地:新建不低于30%,旧建不低于25%道路绿地: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底面积比率不小于20%,次干道15%。单位绿地:不低于30%,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不低于20%;生产有害气体及污染工厂不低于30%;并设立不低于50m的防护林带;学校、医院、机关团体、休疗养院、公共文化设施、部队不低于35%。生产绿地:不低于2%2001年国务院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通知2005年,全市规划建设城区绿地和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以上,2010年,城市规划建设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以上。2000年,建设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并制定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指标城市位置100万以上人口城市50100万人口城市50万以下人口城市人均公共绿地/秦岭淮河以南7.589秦岭淮河以北77.58.5绿地率/%秦岭淮河以南313335秦岭淮河以北293134绿化覆盖率?%秦岭淮河以南363840秦岭淮河以北343638国家声带园林城市标准:2004年,建设部确定了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示范城市,并制定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序列指标标准值1综合物种指数0.52本地植物指数0.73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504城市热岛效应程度/2.5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6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127建成区绿地率?%386.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6.4.1 市域绿地的概念和特点1)市域绿地的概念:广义和狭义之分1、 广义:城市行政管辖额全部地域内的绿地。2、 狭义:城市行政管辖区域内、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全部绿地。2) 市域绿地的特点:以自然绿地为主;面积广大;生态功能突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6.4.2 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充分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态系统网格,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对生态敏感区的控制盒管理,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彰显地域文化特色。6.4.3 分类规划要求1) 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侵蚀保护区。2) 海岸绿地 3) 河湖绿地4) 风景林地5) 缓冲绿地6) 特色绿地6.5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6.5.1 城市绿地布局的目的及要求满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满足尘世居民日常生活及休闲游憩的要求城市公园的合理服务半径公园类型面积规模/hm服务半径/m居民步行来园所需时间标准/mm市级综合公园202 0003 0002535区级综合公园101 0002 0001520专类公园58001 5001218儿童公园27001 0001015居住小区公园1500800812小区游园0.5400600510满足工业生产防护、安全卫生的要求满足美化城市的要求6.5.2 城市绿地的布局形式3、 布局原则:结合城市其它部分的规划总和考虑,全面安排。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公园绿地应均匀分布,服务半径合理。4、 布局目的:满足全市居民方便的文化娱乐、游憩游览的要求。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要求。达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满足城市景观艺术的要求。5、 布局形式:绿地分布的基本模式:点状布局(主要出现在旧城改建中,利用一些宝贵的空间进行绿地化)环状布局(绿地和城市用地市中心一层一层分布出去)网状布局(由城市中的道路、水系等一些线形要素的绿化相互交织而成的)偰状布局(由郊区伸入城市中心的由宽到窄的绿地。可增加城市通风)绿地系统的标准形态:中心绿地、环状绿地(点状绿地)、偰状绿地、郊区大面积绿地。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可归纳为4种: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偰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点线面相结合)。世界各国城市绿地布局形式:点状、环状、网状、偰状、放射状、放射环状、带状、指状。6、 布局要求:公园绿地布局首先应满足居民游憩需要,城市各级综合性公园和专类公园的布置,应符合均布率要求,千米均布率应覆盖全市居住区。 城市带状花园绿地的设置应满足道路景观、滨河景观、铁路景观以及生态保护布局要求。 城市防护绿地应满足工业卫生、生态保护、交通地带和城市组团的防护要求。 楔形绿地的布置应利用自然地形、水系等条件,满足减少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等要求,搞好楔形绿地建设。结合上述绿地布置,在城市中建立各绿地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结构。 城郊各类生态绿地宜根据城内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要求,充分利用农业用地及现状、山水地形与植被等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地确定城郊生态绿地布局。6.5.3 国内外部分城市绿地布局规划实例1) 国外部分城市绿地布局规划伦敦:早在1580年,为限制伦敦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伊莉莎白女网第一次提出了规划绿带的想法。莫斯科:莫斯科绿地系统规划较全面地吸收了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墨尔本: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平壤:朝鲜首都平壤自然条件优越。广州: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布局,规划为“一带、两轴、三块、四环”。上海:根据绿地生态效应最优以及与城市主导风向频率的关系“环环形绿化、楔楔形绿地、廊防护绿廊、园公园绿地、林大型林地”。北京:在市域层面,确定了“青山环抱、三环坏绕、十字绿轴、七条楔形绿地”的生态绿化格局。苏州:根据城市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及人文景观,形成了“五片八园、四楔网格式布局、一环九溪”的布局结构体系。合肥:以景观生态学整体优化原则为依据,依托市域丰富的山、水、林等的自然生态资源,形成“一核、四片、一带、多廊”的绿地系统结构。徐州:运用景观生态学的边界、斑块、廊道和基质原理,构建“一圈、四带、六环、十九廊、十四核”的城市绿地结构。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章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第一节 总说(时代背景)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1、囿 狩猎再现祖先生活方式的一种娱乐活动; 栽培便于禽兽生息和活动。“囿”可看作是一座多功能的天然动物园。2、台 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山的象征)。登高可以观天象、通神明;登高远眺,观赏风景。3、园圃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2、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协和”思想。即既要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使其造福人类,又要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及其生态。君子比德思想:导源于先秦儒家,从功利、伦理德角度来认识大自然。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秦汉。第三节 贵族、皇家园林一、贵族园林奴隶社会(殷、周)殷、周时的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可通称为“贵族园林”例:1、商纣大修闻宫别馆,称朝歌。2、西周宫室制度趋渐完备:囿人分职定责:作为园林之囿,周人已有明确、具体的管理人员,周人囿人记载了囿中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额;囿、台、沼山、水、植物的完美结合。3、从囿到苑的发展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如:楚国的章华台、吴国的姑苏台二、皇家园林始自秦始皇时代1、秦代宫苑园林的发展与新兴皇帝独裁政体的政治体制相适应,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此时期的主要皇家园林建设:大咸阳规划按天上的星座的布列来安排地上皇家宫苑的布局,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帝都规划上的具体表现。秦代有代表性的离宫、御苑上林苑 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群是阿房宫。上林苑内有专为圈养野兽而修筑的兽圈,如“虎圈”、“狼圈”等,并在其旁修建馆、观等建筑以供皇帝观赏动物和狩猎之用。上林苑内森林覆盖,天然河、人工河等河流纵横。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重要地位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界,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一求仙功能。2、西汉宫苑汉武帝时期皇家造园活动达到空前兴盛的局面。西汉代表性宫苑: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等。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内容山水植物、动物 上林苑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天然植被丰富是一座特大型的植物园。苑即园林 长安志引关中记:“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即三十六处“园中之园”。宫 宫殿建筑群台观 汉代对体量比较大的非宫殿建筑物的通称。生产基地综上所述:上林苑是一个范围极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上林苑内的建筑密度较稀疏;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3、东汉宫苑东汉建国初期,朝廷崇尚简约,反对奢华,宫苑兴造不多,后期统治阶级日益追求享乐,形成东汉皇家造园活动的高潮。东汉皇家园林称“宫苑”,有宫、苑之别。同时也有称之为“园”的。总的看来,东汉的皇家园林相对较少,但园林的游赏功能已上升到主要地位。第四节 私家园林两汉私家园林:非国库开支所建的为私人独家所有的苑囿。秦代,因秦始皇晚年滥用民力财力,私家园林未见端倪。两汉时期,是私家园林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的时期,它包括王侯官僚、富豪的苑囿和文人的宅园。一、王侯官僚的园林 以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兔园和东汉梁冀的苑囿为代表。1、梁孝王兔园兔园后称梁园,也称梁苑。位置:西京长安,另说在淮阳城东。据历史记载,兔园以建筑为主,但山水、动植物已占很大比重。园中以土为山,以石叠岩,这种土石结合的假山在中国园林史上为首创。由于受文士影响,园中布景、题名已开始出现诗画意境。这是我国古代园林中值得关注的发展倾向,文化因素对苑囿的影响由来已久。2、梁冀苑囿特点1、宅园中堆置了形似二崤绵延起伏的山丘,山上有大片树林,山下有深陡的溪涧,山林间放养奇禽驯兽。2、范围大,似现今的大型自然公园。梁冀苑囿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豪华的私家园林。二、富豪巨贾苑囿以西汉时茂陵袁广汉为代表。三、文人宅园隐士庄园主多半为文人出身。如西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就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致仕归田隐士。小结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就园林本身的发展情况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殷、周;二、秦、西汉;三、东汉其中:殷、周为生成期的初始阶段;秦、西汉为生成期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东汉是园林生成期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过渡阶段第三章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第一节 总说(时代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以很大的发展。一、社会动荡、民生凋蔽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63年,魏灭蜀。两年后司马氏篡魏,建立晋王朝。公元280年吴亡于晋,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中国又恢复统一,史称西晋。西晋之后,由于庄园经济和豪强势力日益壮大,并转化为门阀士族,士族拥有自己的庄园和世袭特权,足以跟皇室抗衡,导致皇家、外戚、士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促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有权势的人争权夺利,贪婪奢侈。二、思想解放、文化多元与贪婪奢侈相对的另一个极端,则是玩世不恭。名士们以任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的舒服,寻求个性的解放有两种表现:1、饮酒、服食、狂獗的具体行动;2、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作风,即当时的“魏晋风流”。例如比较有名的有:竹林七贤、白莲社等。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也导致知识分子阶层对大自然山水有了更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也成了一种浪漫风习。三、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魏晋六朝长期处于动乱年代,而思想、文化艺术十分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现,几种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第二节皇家园林此时期的典型代表皇家园林:北方的邺城、洛阳,南方的建康。一、邺都园林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城池之一。从城市规划上,结构严整,以宫城为全盘规划的中心。有代表性的园林:铜雀园、华林园1、铜雀园在邺都城内西北,长3里,宽2里。园内修筑铜雀、金虎、冰井三台。铜雀园紧邻宫城,已略具“大内御苑”的性质。2、华林园(华林苑)位于城北面。二、洛阳园林曹操时期的都城。代表园林有芳林园。魏明帝时期在东汉旧苑基址上重新建芳林园。是当时最重要的一座皇家园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画颜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根雕凳子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广告开瓶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中药专业知识模拟习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备用油箱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培训试题(答案)
- 公路项目资金筹措与管理方案
- 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案
- 电气试验工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石油钻采专用设备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基于ARM Cortex-A9和Linux 课件 第10章 ARM-Linux软件开发基础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 颅脑外伤麻醉病例分析
- 疗休养基地管理制度
- 煤气设施检查管理制度
- 电针参数优化研究-洞察及研究
- 头皮按摩的好处促进头发生长
- 蛇咬伤急救处理流程
- 陕西省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2025年)
- 货款转让协议书
-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