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pdf_第1页
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pdf_第2页
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 刘洪翔 南昌大学 教育学院 南昌 330027 摘 要 高中数学教育蕴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质之双重教育价值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素养 教育评价 教材教法等方面存在不足 降低了数学人文教育价值的实效性 正确认识高中数学教育中人文素质 培养的目标定位 培养途径的特殊性 把高中数学教育真正引向生活化 个性化 健康化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人文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1432 2005 05 0082 03 关于在数学教育中关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 我 国数学教育界很早就有过认识和研究 有关这方面的著作 文献也颇多 但是 以往的文章多停留在论证其重要性上 没有在具体实施上做进一步研究 从全国大面积范围来 看 我国高中数学教育中究竟对数学的人文价值重视与 否 学生与教师对此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数学教学中有 妨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因素存在吗 笔者带着这些问 题 对我国七所中学的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 查 本文就调查的结果及上述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 讨 求教同仁指导 批评 1 调查的对象 本次调查中 调查对象为浙江省海宁二中 江西省赣 县中学 福建省毓英中学 江西省信丰中学 湖南省雷锋学 校 长沙市稻田中学 湖南师大附属中学的 500 名在校高 中生 以及这些中学的 35 位教师 发出学生问卷 500 份 收回 493份 发出教师问卷 35 份 收回 10份 2 调查的工具与方式 针对学生的调查以问卷法为主 使用的是5 高中数学 教与学0问卷调查表6 该表共有 13 道题目 主要调查学生 对数学本质和教育功能的认识 喜欢或不喜欢数学课的原 因 对数学教材的看法和编写建议等 从收回的问卷来看 有 98 的学生给予了良好的支持与协作 针对教师的调 查 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3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 1对学生方面的调查 表 1 学生对数学认识方面的调查项目与结果 项 目结 果 数学是什么 神秘不可 理解 9 枯燥无味的符 号体系 11 9 有乐趣 使人 明智 72 1 看课外书情况 经常看 14 6 从不看 2 5 看不看无 所谓 5 数学的 主要用途 提高运算 能力 12 3 使大脑聪明 53 4 改善心理 素质 30 对数学 美的看法 没听过 11 6 不好理解 无 关的 24 2 应多接触 70 7 解不出题 的反应 请教别人 72 怀疑题目 有误 4 6 大胆猜想验证 假设 19 5 教材补充 内容的考虑 为了高考 64 6 激发兴趣 12 将来运用的 需要 23 表 2 学生对数学教与学的调查项目与结果 项 目结 果 喜欢数学 课的原因 喜欢解完题 后的感觉 38 靠理解机械 记忆少 37 5 成绩好 受表扬 0 91 教师讲得好 6 1 不喜欢 数学课 的原因 解不出题 心情不好 64 9 教材无味 脱离生活 81 练习太少 课外活动 少 17 1 教师讲 得不好 6 4 对教材的 满意度 很满意 13 比较满意 29 8 基本满意 32 不满意 14 6 从表 1 可知 1 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认识数学学 科的本质 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片面性 2 高中生对数学 82 第 10 卷 第 5 期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10 No 5 2005 年 10 月JOU RNAL OF ZHU ZHOU TEACHERS COLLEGEOct 2005 收稿日期 2005 04 07 作者简介 刘洪翔 1977 男 江西赣县人 南昌大学助教 教育学硕士 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E mail l i uhongxiang771112 126 com 美的接受和理解有一定困难 但还是表现欣赏数学美的兴 趣和需要 3 高中生对数学的猜想和质疑意识不强 4 高中生对教材补充内容的考虑主要是为了高考 表 2 说 明 1 学生在解数学题时遇到困难产生厌烦情绪是学生 不喜欢数学课的主要原因 2 较多数学教师不习惯或不 善于赞扬学生取得好成绩 3 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低 评 价一部教材的优劣以是否有利于高考为出发点 3 2 数学教师是如何认识和处理数学的 人文价值的 对于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 半数 以上的教师是持积极适应的态度 从收回的问卷情况来 看 还是有半数以上的老师没有作答 有的表示对此不了 解 不知道新课程标准已出台 也有的表示只是略有了解 但学校没组织学习和讨论 有 12 的教师对此次课程改 革持消极态度 如认为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关注数学的 人文价值0无多大必要 不切实际 认为新版教材不如旧版 教材好 而在赞同要关注人文素质培养的老师中 比较集 中的观点是认为现行教材中有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内容 但份量太少 且专业化程度高 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用 不大 要改变现状 首先要改革高考 改革教育评价机制 4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妨碍学生人 文素质培养的因素分析 4 1 考试文化0对高中数学教育的影响 无论哪个国家 考试作为教学评价和选拔人才的一种 手段 一直有其独特的地位 对于高考 虽然我国多次进行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进入大学学习的比例和机会大大 增加 但事实上 正是由于高校扩招给毕业生带来的就业 压力 反而加剧了升学的竞争 大家都想方设法挤进重点 大学 数学又是高考中十分重要的一门 成绩好不好关键 在于考场上答题数量与质量 有多少人会去关注试卷之外 学生所获得的成功与进步呢 我国的数学教育 有 80 以上的时间是用来传授解题技巧 培养运算技能的 本文 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提到 有 40 5 的学生认为如果要 补充数学内容 其出发点是为了高考 这说明 考上满意的 大学仍然是学生最大的心愿 4 2 一些学校数学教师素养不高给数学 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带来困难 新的5高中数学课程标准6对高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师的素养与要求 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华中师范大学桂林同学对武汉 市 10 多所高中的 126 名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现 了该市数学教师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 对于新一轮高中数 学课程改革 有 9 6 的教师持不关心的态度 对于数学 专业知识 15 的教师对微积分 概率统计 矩阵的内容不 了解 约有一半的老师对数据处理 数学建模和数学文化 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 开展科研活动情况 只有 12 的教 师经常进行教学研究 有 25 6 的教师从未进行过 1 从上述数据及本文对教师问卷调查的情况可知 部分 教师的科学素养 人文素养不高仍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阻力 所在 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 数学专业素质的高低 必定影 响学生对数学思想 方法的理解 数学教师的人格修养与 教学艺术则是中学生数学学习外部动力的重要源泉 4 3 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关于 数学文 化0内容份量不足 笔者翻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几年出版的高中数学 教材 发现教材中关于数学史 数学美学 数学家传等方面 的内容很少 2001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教 材第二册 下 只有两篇阅读材料 2003 年 6 月人民教育 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 上 也只有四篇阅读 材料 从阅读材料的内容上看 也确实如一些教师所说的 专业性太强 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用不大0 而 2000 年 以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5代数6 5平面解析几 何6 5立体几何6有关数学文化方面的内容根本就没有 数 学教材中缺乏这方面的内容 如果要教师去准备 就难以 真正落实了 一是因为数学教师本身的素质会影响到选 材 二是受学校的图书资料及校园网等教学设备的限制给 教师查阅带来困难 三是数学教师本身所固有的惰性 使 得很多数学教师只想照本喧科 不愿花精力去钻研新内 容 4 4 我国高中数学教育评价不够关注学 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状况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学生评价及教师的评价都是数学 教育评价的主要对象 目前 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评价在 实践中表现出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如 在评价目的 或时机上 我国高中数学教育比较注重终结性评价 对诊 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不够重视 在评价的价值标准上 重视相对性评价 强化比较与甑别的功能 对绝对性评价 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不够重视 评价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内容 上基本上是一张考卷测试学生的解题技能 如果要去综合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 情感 价值观 人文 素养 很多教师认为比较麻烦 主要因为这些指标难以量 化 不能精确地区分孰优孰劣 另外 一些教师认为这些不 是数学评价所要关注的 评价这些方面对学生今后成长与 学习的意义不大 事实上 很多教师自己都不知如何地去 把握 人文素质0的内涵 再由于人文素质的形成是一种长 期的 隐性的 它表现为一种综合素质 评价起来不好操 作 自然 在数学教育评价上就没有它的地位了 5 给高中数学教师的几点建议 5 1 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教学水 平 正确认识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 质的目标定位问题 教师如果自身不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 很难塑造出具 有一定人文素质的学生来 比如说 数学教师是否能尊重 83 刘洪翔 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 并赞赏学生在解题中表现出的独创性见解 数学教师如 何教育在学习上屡犯错误的学生 是否在教学中常常引 导学生欣赏数学美 在讲解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题 时是否也同时关注到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 和谐发展问题 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从教师的这些处事 方式中可以反映出其人文素质 数学课程由于它自身的特 点 教师教得好 它不仅能改善学生思维品质 提高其审美 能力 净化其心灵 使学生热爱生活 在全面的素质教育 中 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教得不好 它就成了妨碍学生思维 发展 绞杀学生灵性 直觉 快乐的工具 因此 笔者建议 数学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 具备宽广一些的人文知识 提 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积极吸取新的教育理念 把高中数学 教育真正引向生活化 个性化 健康化的道路 高中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在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 目标定位问题 有些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停留在老观念上 认为不必要 高中教学教育重在形成数学基本品质 关于 人文素质培养有人文学科的教学就够了 另外一种认为尽 管必要 但实际上不可行 笔者认为 教师所提出的顾虑和 困难是实际存在的 但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不要把培养高中生的 数学素养0和 人文素养0对立 起来看 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并不排斥培 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在终极意义上 数学素养与 人文素养是互相统一 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的 二是对待高 中数学教育的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不应以急功近利的眼 光去看待 因为其价值并不能立竿见影般彰显出来 人文 素质的含义相当宽广 要形成较好的人文素质不仅需要一 种良好的人文环境 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有一个 内化0的 过程 教育的作用在于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 促进0他们 养成 所以其效果有一定的内隐性 长期性 第三是要注意 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从知识的传授上 从 师生的教学交往方面 都自觉地关注学生求真 从善 爱美 的教育 不可生搬硬套 机械地灌输做人的教育 教师要自 觉地加以关注 尽量去避免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数学教 育与人文教育的配合 不是两种教育的简单相加 也不是 一个简单的比例关系 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 5 2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 发 问0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猜想 学问0会使人更有学问 学问0 会使人更富有创造 性 学问0应该像学问本身一样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 内容 可是 事实上教学生 学问0者并不多见 很多教师习 惯于在课堂上自问问答 或问一些很简单有固定答案的问 题 这样的 问答0教学法是不利于学生创新和质疑精神培 养的 笔者在教学中就曾被学生问过 8P是多少 0 你怎么 解释理发师悖论 0 空集为什么要用 表示 0有些问题或 许你根本就没考虑过 有时候学生就是要想方设法把你 问倒0 教师是否能正确引导他们 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呢 当学生对教师的解答提出质疑时 教师是不予理睬还是鼓 励学生把想法说出来 当学生最终发现质疑没有道理 教 师又如何看待学生的质疑精神 教师对上述问题处理得 好 学生将更愿意发问 问得自由一些 广泛一些 甚至怪 异一些 而这些都有利于给他们带来更深刻的体验 高中数学教师应善于教学生猜想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 在5数学与猜想6一书中向教师们呼吁 让我们教猜想吧 发问 猜想 直觉三词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郑毓信先生认 为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猜想和直觉能力 我们不仅不 应少问 而是应多问几个 为什么0 当然 这里的 问0应该 运用得当 而不应 每一步 每一问 题都问几 个 为 什 么0 2 为了使孩子具有全面的数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使他 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在数学教学 中应给予教学生发问以足够的重视 如果我们的数学教育 是没有忽视直觉力培养的 那么 不仅可以使青少年的学 习是创造性的 而且在他们学好数学的同时变得更聪明 5 3 建议数学教师适当弱化对学生的解 题训练及数理知识的传授 防止用 开拓数 学视野0来代替 人文素质教育0 我国的中学数学教育由于十分强化学生的解题训练 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以牺牲学生的时间和创造力为代价 博得 中国学生计算能力世界第一0的美誉 这种数学教育 上实施精英教育的做法 却使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 恐惧和疲惫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