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竹材软化处理技术的改善Rui-xiang Cheng Qi-shengZhang Shu-juanSui摘要:在制造竹单板时,为了提高竹块软化效率,通常采用在竹材软化处理期间加入化学试剂(例如NaHCO3)的方法。但是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的结果显示,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光谱与没有经过软化处理或没有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光谱比较,其木聚糖中C=O 的伸缩振动在1733cm-1处的谱带强度有所降低。也就是说,用NaHCO3软化处理后,竹材的半纤维素破坏了,这就意味着用NaHCO3软化处理竹材不是一个理想的软化处理方法。因此,本文中采用在120密闭容器中处理30分钟的软化技术。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结果显示:没有经过软化处理的竹材的FTIR光谱和在120条件下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材的光谱相比几乎没有区别,这就意味着在120条件下软化处理30分钟对竹材的成分没有影响。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的结果显示:未经过软化处理的竹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120,在120条件下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88。在120条件下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的减少了26.7%。测量的硬度结果显示:在120条件下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条比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的硬度降低了42.0%54.6%。硬度和DMA的结果显示:竹材在120条件下处理30分钟的软化处理是有效的。引言背衬无纺布的刨切竹单板展示了一种竹材开发与发展的新方法。这种通过无纺布加强的竹单板有许多特点,例如高附加值,方便使用以及在国内外有巨大潜在的市场。背衬无纺布的刨切竹单板有许多用途。可以用它作为家具表面的装饰材料。由于竹材具有独特的纹理和良好的耐磨性,也可以用作室内装饰材料。例如,它可以用作墙板、地板、天花板等的装饰表面材料。竹单板的装饰效果有一种特殊的乡土风格。此外,由于它的良好的可塑性,可被用来做手工艺品。通常用不同的模具把它制作成各种具有独特形状的手工艺品,例如,竹餐盘、竹果盘、竹筛子等。刨切竹单板的工艺流程如下:在制造刨切竹单板的时候,有必要使竹块完全软化,以便获得高表面质量的竹单板。常用的竹材软化过程如下:首先,把竹块浸在40-50热水里6-10小时;然后使水温逐渐升到80-120,保持1-2小时;最后,自然冷却到50-70(Li et al. 2001)。因为竹材吸水很慢,用这种常规软化方法的竹块的软化时间持续很久。通常,为了快速软化竹材,在沸水中加入10%的NaHCO3(He et al. 2001; Li 2000; Li and Huang-Pu 2001; Li et al.2003)。因为Na能快速进入竹材内部,使竹材水分增加二到三倍,竹材的塑性也同样增强。本文的目的是检测NaHCO3是否改变了竹材的成分。因此,在本文中研究了一种良好的软化处理方法。材料与方法材料:本实验中使用的竹材是5年生的毛竹。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的效果把竹子劈成尺寸为70mm20mm6mm的竹条。然后从同样的竹条中劈三段,分别编号1、2、3。把这些试件分成三组:一组是控制组,编号1;一组是不加NaHCO3在100水中软化2小时,编号2;最后一组是加NaHCO3在100水中软化2小时,编号3。所有的试件在1032的烘箱里干燥直到绝干,然后磨成粉末状使其能通过60目的筛子。把过滤下来的木粉保留用于做红外光谱分析。在MAGNA-IR560光谱仪上进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MAGNA-IR560光谱仪产自美国Nicolet公司。用溴化钾压片技术记录光谱。在采集光谱之前,把干竹粉和溴化钾混合来制作压片。本文中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的谱带范围为4000-400cm1。在密闭容器中确定高温软化处理的时间的测试方法在竹地板厂,为了使竹条炭化,通常把竹条放进一个密闭炉内,然后向炉内通饱和蒸汽直到内部温度达到130-160。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竹条的颜色变成棕色(Fu 2001)。为了避免竹材炭化,首先要考虑密闭炉内合适的温度和压力。如果密闭炉内蒸汽压太高,竹材很容易炭化变成棕色。因此,考虑到平衡竹块的软化处理效率和炭化的因素,本文采用120的软化温度。竹材弹性模量(MOE)的测试方法依据GB/T 176571999,准备好150mm20mm6mm规格的竹材试件。把试样分成两个系列,一个是经过120软化处理的,另一个作为对照组。120软化处理的时间为20、30和45min。在软化处理之后,把试样从水中取出擦干。然后马上测试弹性模量。在ANS万能力学试验机上分别测试对照组和在120软化处理的竹材的弹性模量,ANS万能力学试验机产自中国深圳Xin San Si计算有限公司。本实验采用中点挠度测试。标距是120mm;在试件中间区域加载荷。在测试时,竹条的竹青厚度方向朝下。从万能力学试验机中直接读出载荷和变形值。然后计算弹性模量值,填入表1。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测试竹材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温度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效果把控制组试样和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试样放进1032的烘箱干燥直到绝干,然后磨成能通过60目筛子的粉末。在采集光谱之前,把干竹粉和溴化钾混合来制作压片。本文中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的谱带范围为4000-400cm-1。用DMA测试竹材在一个120密闭容器中软化处理30分钟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把试样分成对照组和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组。两组试样是从相同的竹条中劈出,分别标上1、2。记号1的试样是对照组;记号2的是在一个120密闭容器中软化30分钟的组。然后把所有试样放在1032的烘箱干燥直到绝干。准备好尺寸为60mm8mm5mm的竹材试样。在本试样中用到的动态力学仪器是一台德国制造的的NETZSCH DMA 242,该仪器有控制冷却配件。用三点弯曲模式对竹材进行试验。对于所有的动态试验,在试件上加载4N的动态应力。所用的频率为3.3Hz。温度范围为35-200。升温速率为5min-1。竹材硬度测定的测试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T 19411991(测定木材硬度的标准测试方法)制作测定竹材硬度的试件。试件尺寸为70mm20mm6mm,其长轴平行于竹材纹理。把试件分成两组:控制组和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组。由于竹条的尺寸小,如果用普通直径(11.28mm)的钢半球,在加压的时候很容易劈开,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精度。因此,在本文中测试竹条硬度时采用直径4mm的非标准钢半球。竹材硬度通过用静载荷把直径4mm的钢半球压进竹材读取载荷最高值获得。硬度单位为N。测定竹材硬度的试验方法如下:把试件放在万能力学试验机的端点支承上,直径4mm的钢半球正对着试件中部,钢冲头以3-6mm/min的速率压进竹条2mm深,读取载荷值,精确到10N。本试验的硬度数据填入表2。竹材硬度测量在木材万能试验机上完成,万能试验机是由SIBER HEGNER Co. Ltd制造。结果与讨论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用NaHCO3软化处理竹材的效果图1显示了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未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的FTIR光谱图。和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相比,未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与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的在1634cm-1附近的谱带增加了。在1634cm-1区域吸收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试验中水分子的HOH的弯曲振动(Harrington et al. 1964; Li 1994),由于干纤维素对水分的吸收非常快速,导致HOH弯曲振动不能移动。未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与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在1634cm-1附近的谱带强度增加的原因是竹材中抽提物减少,使竹材在软化处理之后容易吸湿。由于C=O伸缩振动(Khan et al. 1993; Cao et al. 1996; Michell 1988),与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比较,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在1733cm-1附近的谱带减少了。那是因为半纤维素中的木聚糖降解成低聚合度的聚合物,甚至是单糖。竹材中1597cm-1附近的谱带,是由于木质素中著名的苯环的拉伸模式(Rodrigues et al. 1998)。当与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比较时,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在1597cm-1附近的谱带几乎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用NaHCO3软化处理对木质素没有效果。主要的谱带分配陈列在表1中。用NaHCO3软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毁坏了竹材的半纤维素。同时,因为竹材吸水较慢,用常规方法竹块的软化时间持续更长。并且,这种化学软化方法经常容易导致水污染。因此,在接下来研究中,将要采用一种有效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竹块在高温密闭容器中软化。在密闭容器中测定软化处理的时间的试验方法表2 显示了竹块在高温软化处理前后的弹性模量。表2可看出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的平均弹性模量是8912MPa,在高温软化处理之后竹材的平均弹性模量大大降低。竹材在120软化处理45分钟的平均弹性模量降低到5426MPa,这就意味着高温软化处理能提高竹材的塑性,保证单板表面质量。图2表明延长软化处理时间,竹材含水率增加。从含水率增加角度考虑,高温软化更长时间对竹材是有利的。但是在高温软化处理30分钟之后,竹块含水率增加非常慢。而且,延长高温软化处理时间,竹材更可能变色。因此,额外的高温软化处理时间是不合适的。考虑到这些因素,确定了120软化处理时间是30分钟。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检测在密闭容器中竹材高温处理的效果图3显示了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和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材的FTIR光谱。图3的曲线表明在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和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材之间的FTIR光谱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这就意味着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对竹材的化学成分几乎没有影响。在密闭容器中软化处理后竹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图4显示了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和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材的DMA的tan对温度的曲线。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120,而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88。与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相比,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了26.7%。竹材硬度的测定表3显示了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条和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条的硬度。表3的结果显示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之后竹材的硬度大大减少,在靠近竹材外部和内部附近的表面硬度分别降低了42.0%和54.7%。竹材硬度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后大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子进入到竹材纤维素的无定形区,使其变湿并且使竹材纤维膨胀。因此,这个处理方法有好的软化效果。结论(1)FTIR的结果显示由于木聚糖中C=O的伸缩振动,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光谱与没有经过软化处理或没有用NaHCO3软化处理的竹材光谱比较,在1733cm-1出的谱带强度减少。也就是说,竹材的半纤维素在用NaHCO3软化处理后毁坏了;因此,本文采用在120处理30分钟的软化方法。(2)FTIR的结果表明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和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材之间几乎没有区别,这表明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对竹材的化学成分没有什么影响,和普通的用NaHCO3软化处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3)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120,而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88。与未经软化处理的竹材相比,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的竹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了26.7%,这意味着软化效果是明显的。(4)本试验的硬度数据显示在120软化处理30分钟之后,靠近竹材外部和内部附近的表面硬度分别降低了42.0%和54.7%,这就意味着软化效果是有效的。参考文献Cao Z-R, Yan W-P, Guo W-L (1996) Studies on bonding mechanism of dry-press binderless fiberboard. Part FTIR study of binderless fiberboards. China Wood Ind 10(5):36Fu F-J (2001) The effect of chemical treatment on bamboo carbonization. Forest Sci Technol26(6):4344Harrington KJ, Higgins HG, Michell AJ(1964) Infrared spectra of eucalyptus regnans F.Muell. and Pinus radiata D.Don. Holzforschung 18(4):108113He D-F, Cui C-F, Zeng Q-J, Song J (2001) Preliminary study on bamboo veneer peeling. China Wood Ind 6:2930Khan MA, IdrssAli KM, Basu SC (1993) IR studies of wood plastic composites. J Appl Polym Sci 49:15471551Li D-Q (2000) Study on bamboo veneer peeling technology. Forest Mach Wood Process Equip 12:2122Li X-G, Wang D-L, Zeng Q-J (2001) Brief study on bamboo veneer peeling technology. Wood Process M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氢站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复分及答案解析
- 协议客户抽查方案范本
- 农村水湾改造方案范本
- 河道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 受灾群众交房方案范本
- 水果店围挡施工方案图
- 特鲁索综合征护理
- 机房配电规划方案范本
- 家装施工方案哪家不错
-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2025-2030船用内燃机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 《新编日语泛读教程学生用书1》课件-新编日语泛读教程 第三册 第1课
- JG/T 26-2002外墙无机建筑涂料
- 护理实习生安全协议书10篇
- 九年级英语情境教学实施计划
- 巨人的陨落介绍课件视频
- 无人机测量课件
- 2025年全国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55题)
- 党务工作论述知识课件
- 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变化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