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 绪论12 传感部分32.1传感器32.1.1传感器定义32.1.2传感器分类32.1.3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42.2温度传感器52.3烟雾传感器83 自动灭火器和排风扇93.1自动灭火器93.1.1自动灭火器原理93.1.2自动灭火器的安装93.2排风扇93.2.1排风扇的作用93.2.2排风扇的规格94 控制和定位114.1 PLC的控制114.1.1 PLC简介114.1.2 PLC的基本结构114.1.3 PLC的工作原理124.2指示灯的火情定位134.2.1火情定位原理134.2.2指示灯火情指示135 基于PLC的六层楼防火控制145.1 PLC硬件设计145.1.1 硬件选择145.1.2 PLCI/O地址分配145.1.3 PLC硬件接线155.2 PLC软件设计155.2.1 PLC梯形图(附录)155.2.2 PLC语句表155.2.3 程序说明175.2.4 PLC系统仿真18结论20致谢21参考文献22附录23附录 排风扇换气次数23附录 PLC 梯形图2421 绪论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范围也不断向高楼聚集。所以,人们对火灾发生后火情蔓延的控制和消防工作的开展要求越来越高。而本套系统完全采取了自控化脱节控制,每一个系统都能够独立完成自身的任务,系统之间又能互相配合传送和接受相应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即使在火灾发生后恶劣环境下也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报警和引导人们逃生。如果发生火灾必将造成较大社会影响。以我国城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高层建筑有1万多幢,其中超高层300多幢。2000年以来,上海市共发生1213起高层起火事故,年平均发生152起火灾,死亡8人,伤15人,造成财产损失1131.3万元。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在近年频繁发生,2009年2月9日20时20分许,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在建大楼发生火灾,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20时27分接警后迅速调集27个消防中队、85辆消防车、595名官兵赶赴现场扑救,大火于10日4时01分被彻底扑灭。起火建筑为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在建大楼,共30层,高159米,建筑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火灾原因认定为业主违规燃放礼花引发火灾。2008年2月13日晚20时05分,广西南宁市园湖路5号的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建的科技业务楼高楼突发大火,该楼高近90米,地上25层,地下1层。当晚,该楼楼顶25层处突然着火,楼顶火势顺着建筑物防护网迅速向下蔓延。南宁市消防支队接警后先后调集4个中队17辆消防车、105名官兵到场扑救。由于调集力量及时,科学指挥,战术措施得当,开展疏导工作到位,没有造成二次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教训十分深刻,引起了各级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火灾也引起了全国消防部队对整治在建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研究在建高层建筑火灾预防扑救的重视和思考。由于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多,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国内外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和安全管理有严格规定。我国现行的高层建筑防火法规是年颁行的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该规范的条文严谨细致,在耐火等级、平面布置、安全疏散、消防给水、防(排)烟和电气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兼顾防火安全性和投资合理性,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有时达不到法规要求,这就留下了安全隐患。近年来,建筑工地火灾频发,这与大量保温防水易燃材料的堆积和暴露在外有关,同时也由于高楼自身消防设施还没有完工。有专家称,有必要通过尽快制订、修订有关建筑工地的防火管理规范,填补在建建筑防火薄弱的空白,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工地火灾多发现象。2 传感部分2.1传感器2.1.1传感器定义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温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2.1.2传感器分类可以用不同的观点对传感器进行分类:它们的转换原理(传感器工作的基本物理或化学效应);它们的用途;它们的输出信号类型以及制作它们的材料和工艺等。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二大类 :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分类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诸如压电效应,磁致伸缩现象,离化、极化、热电、光电、磁电等效应。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都将转换成电信号。化学传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学吸附、电化学反应等现象为因果关系的传感器,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也将转换成电信号。有些传感器既不能划分到物理类,也不能划分为化学类。大多数传感器是以物理原理为基础运作的。化学传感器技术问题较多,例如可靠性问题,规模生产的可能性,价格问题等,解决了这类难题,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将会有巨大增长。常见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工作原理列于下表。1.按照其用途,传感器可分类为:压力敏和力敏传感器 位置传感器液面传感器 能耗传感器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射线辐射传感器 热敏传感器2.按照其原理,传感器可分类为:振动传感器 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真空度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等。3.以其输出信号为标准可将传感器分为:模拟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模拟电信号。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包括直接和间接转换)。膺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信号量转换成频率信号或短周期信号的输出(包括直接或间接转换)。开关传感器当一个被测量的信号达到某个特定的阈值时,传感器相应地输出一个设定的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 2.1.3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在生产过程和科学试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查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征,即输出输入特征。传感器的基本特征通常可以分为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下面分析传感器的特征耶同样使用于测量系统。1.传感器的静态特征静态特征是指输入的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缓慢时,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关系。它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和迟滞等。线性度。线性度指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输入与输出关系可以分为线性和非线性特征。从传感器的性能看。希望具有线性关系,即理想输入输出关系。但实际遇到的传感器大都为非线性。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标定和数据处理的方便,希望得到线性关系,因此引入各种非线性补偿环节,从而使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关系为线性或非常接近线性。但如果传感器非线性不明显,输入量变化范围较小时,可以用一条直线近似地代表实际线性的一段,是使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线性化,所采用的直线称为拟合直线。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特征曲线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L|与输出量程范围之比。线性度也称为非线性误差,用V表示,即 (2-1)其中:|最大线非性绝对误差输出量程范围灵敏度(S)。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定工作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增量y与被测量增量x的比值,即S=y/x。它是输出-输入特性曲线的斜率。如果传感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是线性关系,则灵敏度S是一个常数。灵敏度的量纲是输出、输入的量纲之比。例如,某位移传感器在位移变化1mm,输出电压变化50mV时,则其灵敏度应表示为50mV/mm。当传感器的输出、输入的量纲相同时,灵敏度可理解为放大倍数。分辨力。分辨力是指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检测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的能力。只有当输入量变化超过了分辨力量值时,其输出才会发生变化。分辨力越小,表明传感器检测非电量的能力越强。分辨力的高低从某一个侧面反应量传感器的精度。对于模拟(指针)式仪表,分辨力就是面板刻度盘上的最小分度(一格),而对于数字仪表,分辨力就是仪表上的最小显示数字的一个单位字。迟滞。传感器的迟滞是指传感器的正向特征与反向特性的不一致程度。产生迟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感器的机械部分不可避免存在着间歇、摩擦和松动。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传感器要检测输入信号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传感器的特性应能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这样才可以获得准确的输出信号。如果输入信号变化太快,传感器就可能跟不上。这样跟踪输入信号变化的特性就是响应特性,即动态特性。动态特性是传感器的重要特性之一。感烟火灾探测器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光电传感器,SMD贴片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灵敏度高、稳定可靠、低功耗、美观耐用、使用方便等特点。电路和电源可自检,可进行模拟报警测试。2.2温度传感器温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自然界中的一切过程无不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的一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传感器。从17世纪初人们开始利用温度进行测量。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与之相应,根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相继开发了声学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两种不同材质的导体,如在某点互相连接在一起,对这个连接点加热,在它们不加热的部位就会出现电位差。这个电位差的数值与不加热部位测量点的温度有关,和这两种导体的材质有关。这种现象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出现,如果精确测量这个电位差,再测出不加热部位的环境温度,就可以准确知道加热点的温度。由于它必须有两种不同材质的导体,所以称之为“热电偶”。不同材质做出的热电偶使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它们的灵敏度也各不相同。热电偶的灵敏度是指加热点温度变化1时,输出电位差的变化量。对于大多数金属材料支撑的热电偶而言,这个数值大约在540微伏之间。热电偶传感器有自己的优点和缺陷,它灵敏度比较低,容易受到环境干扰信号的影响,也容易受到前置放大器温度漂移的影响,因此不适合测量微小的温度变化。由于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材料的粗细无关,用非常细的材料也能够做成温度传感器。也由于制作热电偶的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这种细微的测温元件有极高的响应速度,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过程。温度传感器是五花八门的各种传感器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现代的温度传感器外形非常得小,这样更加让它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中,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数的便利和功能。 温度传感器有四种主要类型:热电偶、热敏电阻、电阻温度检测器(RTD)和IC温度传感器。IC温度传感器又包括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两种类型。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分与被测对象有良好的接触,又称温度计。温度计通过传导或对流达到热平衡,从而使温度计的示值能直接表示被测对象的温度。一般测量精度较高。在一定的测温范围内,温度计也可测量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但对于运动体、小目标或热容量很小的对象则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常用的温度计有双金属温度计、玻璃液体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和温差电偶等。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使用这些温度计。随着低温技术在国防工程、空间技术、冶金、电子、食品、医药和石油化工等部门的广泛应用和超导技术的研究,测量120K以下温度的低温温度计得到了发展,如低温气体温度计、蒸汽压温度计、声学温度计、顺磁盐温度计、量子温度计、低温热电阻和低温温差电偶等。低温温度计要求感温元件体积小、准确度高、复现性和稳定性好。利用多孔高硅氧玻璃渗碳烧结而成的渗碳玻璃热电阻就是低温温度计的一种感温元件,可用于测量1.6300K范围内的温度。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互不接触,又称非接触式测温仪表。这种仪表可用来测量运动物体、小目标和热容量小或温度变化迅速(瞬变)对象的表面温度,也可用于测量温度场的温度分布。最常用的非接触式测温仪表基于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称为辐射测温仪表。辐射测温法包括亮度法(见光学高温计)、辐射法(见辐射高温计)和比色法(见比色温度计)。各类辐射测温方法只能测出对应的光度温度、辐射温度或比色温度。只有对黑体(吸收全部辐射并不反射光的物体)所测温度才是真实温度。如欲测定物体的真实温度,则必须进行材料表面发射率的修正。而材料表面发射率不仅取决于温度和波长,而且还与表面状态、涂膜和微观组织等有关,因此很难精确测量。在自动化生产中往往需要利用辐射测温法来测量或控制某些物体的表面温度,如冶金中的钢带轧制温度、轧辊温度、锻件温度和各种熔融金属在冶炼炉或坩埚中的温度。在这些具体情况下,物体表面发射率的测量是相当困难的。对于固体表面温度自动测量和控制,可以采用附加的反射镜使与被测表面一起组成黑体空腔。附加辐射的影响能提高被测表面的有效辐射和有效发射系数。利用有效发射系数通过仪表对实测温度进行相应的修正,最终可得到被测表面的真实温度。最为典型的附加反射镜是半球反射镜。球中心附近被测表面的漫射辐射能受半球镜反射回到表面而形成附加辐射,从而提高有效发射系数:式中为材料表面发射率,为反射镜的反射率。至于气体和液体介质真实温度的辐射测量,则可以用插入耐热材料管至一定深度以形成黑体空腔的方法。通过计算求出与介质达到热平衡后的圆筒空腔的有效发射系数。在自动测量和控制中就可以用此值对所测腔底温度(即介质温度)进行修正而得到介质的真实温度。 非接触测温优点:测量上限不受感温元件耐温程度的限制,因而对最高可测温度原则上没有限制。对于1800以上的高温,主要采用非接触测温方法。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辐射测温逐渐由可见光向红外线扩展,700以下直至常温都已采用,且分辨率很高。2.3烟雾传感器火灾的起火过程燃烧产物。在火灾初期,由于温度较低,物质多处于阴燃阶段,所以产生大量烟雾。烟雾是早期火灾的重要特征之一,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就是利用这种特征而开发的,能够对可见的或不可见的烟雾粒子响应的火灾探测器。它是将探测部位烟雾浓度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实现报警目的一种器件。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有离子感烟式、光电感烟式、红外光束感烟式等几种型式。离子感烟式探测器是点型探测器,它是在电离室内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可使电离室内空气成为导体,允许一定电流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空气中通过,射线使局部空气成电离状态,经电压作用形成离子流,这就给电离室一个有效的导电性。当烟粒子进入电离化区域时,它们由于与离子相接合而降低了空气的导电性,形成离子移动的减弱。当导电性低于预定值时,探测器发出警报。光电感烟探测器也是点型探测器,它是利用起火时产生的烟雾能够改变光的传播特性这一基本性质而研制的。根据烟粒子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光电感烟探测器又分为遮光型和散光型两种。根据接入方式和电池供电方式等的不同,又可分为联网型烟感,独立型烟感,无线型烟感。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是线型探测器,它是对警戒范围内某一线状窄条周围烟气参数响应的火灾探测器。它同前面两种点型感烟探测器的主要区别在于线型感烟探测器将光束发射器和光电接受器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使用时分装相对的两处,中间用光束连接起来。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又分为对射型和反射型两种。感烟式火灾探测器适宜安装在发生火灾后产生烟雾较大或容易产生阴燃的场所;它不宜安装在平时烟雾较大或通风速度较快的场所。83 自动灭火器和排风扇3.1自动灭火器3.1.1自动灭火器原理在火灾发生时,控制室的PLC系统得到传感器传来的信号,通过PLC软件系统控制自动灭火器,使其自动在火灾发生时自动灭火。3.1.2自动灭火器的安装1.自动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存在火灾隐患比较严重的地点,而且还不得影响安全疏散。2.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3.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4.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3.2排风扇3.2.1排风扇的作用排风扇一般都是使室内空气流通的,这个问题放化学里来问,那应该是使室内溶剂挥发后能迅速排除,以免造成室内空气中溶剂含量过高,从而引起爆炸或中毒。在高楼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排风扇的合理安装消除火灾引起的灰尘同时给楼内洁净的空气。3.2.2排风扇的规格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又称通风扇。换气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温度、湿度和感觉效果。排风扇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1958年排风扇在日本投产。早期的产品只能单向排气,称为排气(风)扇。1964年出现百叶窗式排风扇。中国广东省江门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于1974年首次生产200mm开敞式排风扇。沈阳市排风扇厂于 1976年开始生产300mm金属型百叶窗式排风扇,1979年生产300mm双向百叶窗式排风扇。分类排风扇按进排气口分为隔墙型(隔墙孔的两侧都是自由空间,从隔墙的一侧向另一侧换气)、导管排气型(一侧从自由空间进气,而另一侧通过导管排气)、导管进气型(一侧通过导管进气,而另一侧向自由空间排气)、全导管型(排风扇两侧均安置导管,通过导管进气和排气)。按气流形式分为离心式(空气由平行于转动轴的方向进入,垂直于轴的方向排出)、轴流式(空气由平行于转动轴的方向进入,仍平行于轴的方向排出)和横流式(空气的进入和排出均垂直于轴的方向)。排风扇的换气方式有排出式、吸入式、并用式三种。排出式从自然进气口进入空气,通过排风扇排出污浊空气;吸入式通过排风扇吸入新鲜空气,从自然排气口排出污浊空气;并用式是吸气与排气均由排风扇来完成。 换气量不同场所需要换气量和换气次数不同。一个人或每平方米所需的新鲜空气量,称为所需换气量。在1小时内更换新鲜空气的次数,称为换气次数(附录)。结构百叶窗式排风扇是使用最广泛的排风扇,主要由电动机、扇叶、风框、面板、百叶窗以及专用的拉线开关等附属元件组成。电动机一般采用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 150mm规格以下的排风扇也采用罩极式电动机。扇叶一般用 ABS、AS塑料注塑成型,重量轻而强度高。风框通常用薄钢板冲压和点焊制成,也有采用塑料注塑成型。面板采用塑料注塑成型。百叶窗通常采用薄钢板或马口铁冲压成型。排风扇的规格,按其扇叶直径分为 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mm。104 控制和定位4.1 PLC的控制4.1.1 PLC简介PLC,俗称“电力线上网”,英文全名为Power Line Communication,主要是指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和话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4.1.2 PLC的基本结构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1.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2.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3.电源PLC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得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得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4.1.3 PLC的工作原理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1.输入采样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3.输出刷新阶段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同样的若干条梯形图,其排列次序不同,执行的结果也不同。另外,采用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结果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硬逻辑并行运行的结果有所区别。当然,如果扫描周期所占用的时间对整个运行来说可以忽略,那么二者之间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一般来说,PLC的扫描周期包括自诊断、通讯等,如下图所示,即一个扫描周期等于自诊断、通讯、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等所有时间的总和。由于每层楼都安装了温度传感器、自动灭火器和排风扇等装置,利用火灾发生时他们自动工作然后将信息传递到PLC上,在通过PLC上的楼层指示灯确定火灾发生地点以及蔓延但什么地方。4.2指示灯的火情定位4.2.1火情定位原理由于每层楼都安装了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自动灭火器和排风扇等装置,利用火灾发生时他们自动工作然后将信息传递到PLC上,在通过PLC上的楼层指示灯确定火灾发生地点以及蔓延到什么地方。4.2.2指示灯火情指示在选择指示灯的时候我们选择三种色彩即红色、黄色、绿色的灯。不通的颜色表示不通的火情严重情况如下:绿色:不严重,允许非消防人员进入。黄色:严重,只允许消防人员进入。红色: 很严重,不允许任何人进入。265 基于PLC的六层楼防火控制5.1 PLC硬件设计5.1.1 硬件选择根据前面对各硬件的参数说明选择适用、价廉的元件。1.输入部分传感器选用PL100型的温度传感器和MQ-2型的烟雾传感器。2.控制部分PLC选用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CPU226。3.输出部分排风扇、灭火器选用HK-1型号的排风扇和干冰灭火器。5.1.2 PLC I/O地址分配表5-1 PLC I/O分配表形式序号名称编号地址输入11楼温度传感器K1I0.021楼烟雾传感器K2I0.132楼温度传感器K3I0.242楼烟雾传感器K4I0.353楼温度传感器K5I0.463楼烟雾传感器K6I0.574楼温度传感器K7I0.684楼烟雾传感器K8I0.795楼温度传感器K9I1.0105楼烟雾传感器K10I1.1116楼温度传感器K11I1.2126楼烟雾传感器K12I1.3输出11楼指示灯KM1Q0.022楼指示灯KM2Q0.133楼指示灯KM3Q0.244楼指示灯KM4Q0.355楼指示灯KM5Q0.466楼指示灯KM6Q0.571楼自动灭火器KM7Q0.682楼自动灭火器KM8Q0.793楼自动灭火器KM9Q1.0104楼自动灭火器KM10Q1.1115楼自动灭火器KM11Q1.2126楼自动灭火器KM12Q1.313报警器KM13Q1.414排风扇KM14Q1.55.1.3 PLC硬件接线图5-1 PLC硬件接线图5.2 PLC软件设计5.2.1 PLC梯形图(附录)5.2.2 PLC语句表NETWORK,COMMENTSLD I0.0O I0.1O Q0.0= Q0.0= Q0.6NETWORK 2LD I0.2O I0.3O Q0.1= Q0.1= Q0.7NETWORK 3LD I0.4O I0.5O Q0.2= Q0.2= Q1.0NETWORK 4LD I0.6O I0.7O Q0.3= Q0.3= Q1.1NETWORK 5LD I1.0O I1.1O Q0.4= Q0.4= Q1.2NETWORK 6LD I1.2O I1.3O Q0.5= Q0.5= Q1.3NETWORK 7LD Q0.0O Q0.1O Q0.2O Q0.3O Q0.4O Q0.5O Q1.4= Q1.4= Q1.5 5.2.3 程序说明当某一楼着火时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感知”到信号并转化成电信号传递给对应的地址,地址按钮作出相应反应使它控制的线圈得电并自锁,再控制对应的元件做出相应的动作。例如,当五楼发生火灾时。安装在五楼的温度传感器K9或者烟雾传感器K10检测到火灾信号,通过数据线传递到地址I1.0、 I1.1开关按钮,而开关按钮I1.0、 I1.1处于常开状态。得到信号后常开按钮I1.0、I1.1闭合使相应的线圈Q0.4、Q1.2、Q1.4、Q1.5得电,且线圈Q0.4、Q1.4自锁,对应的接触器KM5、KM11、KM13、KM14得电其中KM5、KM13自锁,即只要K9、K10任何一个检测到信号五楼指示灯、五楼自动灭火器、报警器、排风扇就会得电并且持续工作。当火情蔓延到其他地方,该地方的温度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一样检测到信号并传出去控制相应的硬件工作。如火灾从五楼向蔓延四楼、六楼蔓延去时。四楼、六楼的温度传感器K7、K11或者烟雾传感器K8、K12检测到信号传递到地址I0.6、I1.2、I0.7、I1.3常开得电闭合使Q0.3、Q0.5、Q1.1、Q1.3线圈得电闭合Q0.3、Q0.5自锁,对应接触器KM4、KM6、KM10、KM12得电且KM4、KM6自锁,即只要传感器K7、K8、K11、K12检测到信号四楼指示灯、四楼自动灭火器、六楼指示灯、六楼自动灭火器就会持续工作,而报警器和排风扇也还是处于工作状态继续工作。当火情蔓延到其他楼层也会有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并输出控制对应的硬件动作使其对应楼层指示灯亮、自动灭火器开启灭火,而报警器和排风扇也持续得电继续工作。在监控室里通过对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离岗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电梯作业人员T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静脉输液考试测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附答案)
- 北京特产工艺品知识培训课件
- 消毒消毒考试题及答案
- 电工(初级工)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 2024年度河南安全生产月知识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 2024年第六届全国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标准日本语阅读课件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 各国钢材-合金牌号对照表
- 医院定岗定编要点
- logopress3培训视频教程整套模具大纲
- DB32-T 2945-2016硬质合金刀具PVD涂层测试方法-(高清现行)
- TB∕T 3526-2018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接触器
- 发电厂项目施工技术标—热控专业施工方案
- 133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