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授课”教学模式肥城市第三中学 高二语文课前准备:将提前制作好的“学案”下发给学生,上课前收交,老师全面批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提高上课的针对性。课堂流程:第一步:情景导入1、可用“故事”、“时事新闻”、“优美词句”等。2、明确目标3、检查“回顾预习” (1)、背景 (2)、作者 (3)、字音、词义注:对字音和词义要根据批改的情况进行强调。第二步: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初步体会情感。让学生概述文章内容,并谈谈他们的初步感受。随着对课文分析的深入进行,学生会感受更全面,更深刻。2、设置问题。(1)、问题由深入浅,不可过多过难。(2)、提出问题后,学生可先思考,再与同学交流。也可将不同的问题分配到各小组。注:如果是文言文,可让学生把文言知识写到黑板上,让同学老师修改、补充。精讲点拨时要突出重点难点,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第三步:当堂达标 可根据本课的重难点选择一两个小题进行练习,并紧扣学习目标。第四步:反思提升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梳理知识,提高认识。也可对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进一步用题目的形式延伸。第五步:拓展延伸 可用题目的形式,也可补充资料。课后巩固:1、记忆常识、字词、名句段落。2、拓展阅读附具体课例:沁园春 长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诵读文本,读准诗句的语调和节奏。2、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及“词”的相关知识。3、通过朗读、背诵、揣摩关键词语,体会壮阔的深秋意境。4、理解上片重要诗句的意蕴,并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学习重点】通过朗读、背诵、揣摩关键词语,体会壮阔的深秋意境。理解上片重要诗句的意蕴,并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背诵、揣摩关键词语,体会壮阔的深秋意境。一、情境导入给出毛泽东诗词中的句子,让学生感知毛泽东诗词的风格。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问:读了以上诗句,你感觉毛泽东诗词有什么样的风格?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评价毛泽东是“狂放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前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境界之阔大,气势之宏伟,可以说亘古未有。齐背沁园春雪。本文内容及思想:上阕: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革命青年勇于改变国家命运,蔑视反动统治者,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上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用散文化的语言)景物:山、林、江、舸、鹰、鱼。此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秋景图。2、诗人在描绘湘江美丽壮观的秋景时,用了许多传神的词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万:言山之多。万山:群山。主要指湘江西岸岳麓山诸峰。万,言多,非确数。诗词中凡言 “万”“千”“百”,义多同此。 遍:言红之广。红遍:岳麓山上多枫树,经霜后满山皆红叶,故云。 层:言林之厚。层林:林木随山势高下而层叠,故称。 尽:言染之深。全、都之意。本句承上,谓岳麓枫林之红,若颜料染成。 染: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染”也写出了秋色之深。 以上四句,让我们想起了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色彩之浓烈令人心中充满热情。 漫:言江水满溢之状。碧透:言江水碧绿透明至极。百舸:泛指众多的船只。汉扬雄方言卷九:“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争流:破流争相行驶。三国魏嵇康琴赋:“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载晋顾恺之赞会稽山川之美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本为群波竞逐而涌流,此处转以形容群舟争相行驶。争:言千帆竞发之势。鹰击:谓雄鹰展翅搏击长天,迅猛矫健。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四天部一四霜引春秋感精符:“季秋霜始降,鹰隼击。”汉书卷二七五行志:“故立秋而鹰隼击。”皆谓鹰搏杀凡鸟。这里借用“矫健有力”之意。 长空:广阔的天空。翔:言鱼游得轻快自如。本指鸟儿不扇动翅膀的飞行,此谓鱼儿悠然自得地轻缓游动。万类:万物,指一切生物。霜天:深秋季节。深秋霜降,故称。竞:竞争,竞赛。此句谓天地间的一切生物都在这秋色之中充分展示着各自的无拘无束的生存形式,像是在比赛看谁更自由。在这幅绚丽的秋景图里,诗人的目光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静到动,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3、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诗人想到了什么?“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话是在赞美秋景时提出的,它们的内在联系是什么?由眼前的景,诗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提出谁主宰大地的问题。自然界的万类尚且显示自己的生命力而“竞自由”,何况我们有思想有灵魂的人呢?主宰大地,就是拼搏进取,就是进行革命斗争,这一发问,显示了青年革命者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心胸和高远志向以及关心国家命运,并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三、当堂达标:咏蛙毛泽东这种阔大的胸怀并非是参加革命后才有。写作背景: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凡是来东山高小的学生都要进行入学考试。当时学校规定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尊孔,“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内容,而毛泽东则写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革命抱负。校长李元甫高兴地说:“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这首诗体现出一种王者之气,一种霸气。“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流露出立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四、总结提升古人笔下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不同的心境形成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觉、心态决定了看待事物的眼光。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同时,当时的革命运动正蓬蓬勃勃地发展着,尽管当时毛泽东也面临着险境(指当时军阀赵恒惕要捉拿毛泽东),但他却能泰然处之;尽管他面对的也是秋天,但他关注的不是衰败肃杀之景,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只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命运,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五、拓展延伸情景关系:秋景活泼、美好,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1)景物描写的作用:点明时间、地点、季节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抒发感情,为下文做铺垫。(2)景与情关系题目的答题模式。 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个怎样的画面或形成了一个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哪种情感。六、教学反思附具体学案:沁园春 长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诵读文本,读准诗句的语调和节奏。2、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及“词”的相关知识。3、通过朗读、背诵、揣摩关键词语,体会壮阔的深秋意境。4、理解上片重要诗句的意蕴,并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学习重点】通过朗读、背诵、揣摩关键词语,体会壮阔的深秋意境。理解上片重要诗句的意蕴,并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背诵、揣摩关键词语,体会壮阔的深秋意境。通过朗读、背诵、揣摩关键词语,体会壮阔的深秋意境。一、回顾预习1、根据课下注释,将字音正确标在文本中,并注意节奏的把握熟练诵读至背诵。2、知人论世(1)毛泽东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他的许多诗词,气魄雄浑,意境阔大,描绘了中国革命的壮丽图画,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2)、背景介绍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西等地的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1925年秋,毛泽东自韶山到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党派对革命领导权进行激烈的争夺。国民党右派势力想篡夺领导权利,而党内,陈独秀又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国民党”的错误主张。毛泽东等同志同国民党右派势力和党内右倾机会注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军阀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了韶山,前往广东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在途经长沙时重游了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3)文体知识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3、给下列字注音沁园春( ) 橘子洲( ) 怅寥廓( )峥嵘( )( ) 方遒( ) 浪遏( )4、判断下列词语书写,如果不正确,将错别字加以改正。泌园春 有志者事竞成 相江 苍茫 万户候5、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诵读课文,感知本词,回答作者在词(上片、下片)中写到了什么?试体会作者情感。二、自主、合作、探究1、上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诗人在描绘湘江美丽壮观的秋景时,用了许多传神的词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3、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诗人想到了什么?“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话是在赞美秋景时提出的,它们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当堂达标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四、反思提升古人笔下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五、拓展延伸本词上片的情景关系。材料补充: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他在中学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他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留给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下属公司物资管理办法
- 负面负面清单管理办法
- 自助餐食堂管理办法
- 融媒体采编管理办法
- DV验证作业管理办法
- 《军品价格管理办法》
- 系统引导项管理办法
- 中央资金管理办法林业
- 《担保管理暂行办法》
- 经营类岗位管理办法
- 2015锅炉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安装工艺汇编
- 13J927-3 机械式停车库设计图册
- 《孤独的小螃蟹》课件
-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书范本
- 国际宫颈病理与阴道镜联盟(IFCPC) 阴道镜新术语
- 子集和补集 习题课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职业技术学校《药物分析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 2024-2030年中国定向钻井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动态分析研究报告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2022年新改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