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调研.doc_第1页
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调研.doc_第2页
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调研.doc_第3页
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调研.doc_第4页
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调研.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就餐方式影响因素调研大学生就餐方式影响因素调研 以宁波高教园区大学生为例以宁波高教园区大学生为例 调调 研研 报报 告告 书书 组长 周丽组长 周丽 组员名单 张蓓蕾组员名单 张蓓蕾 贺煜乔贺煜乔 梅燕琴梅燕琴 邱臻珊邱臻珊 蒋广铭蒋广铭 许强许强 完成日期 完成日期 2011 6 82011 6 8 摘摘 要要 民以食为天 我们每天都需要饮食 但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各不 相同 对食物的需求也因人而异 以当代大学生为例 其特殊的生 活环境及背景产生了特殊的消费心理 对饮食消费也日益多样化 他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和饮食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今大 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 仍处于成长阶段 所以他们需要健全 平衡的饮食来满足成长的需 求 然而 大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的营养健康知识及科学合理的饮食 消费观 广泛存在着饮食消费行为不合理的现象 这是不利健康成 长的 我们正在步入以高科技为基础知识经济时代 现在的竞争既是 知识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 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 祖国未 来的希望 其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 科 学合理的就餐对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 高效的学习和生活方面起到 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改善大学生就餐的现状 让大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 健康 的饮食习惯 我们对大学生选择就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市场调查 通过调查 我们能深入了解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及差异化 并由 此给出合理的建议指导大学生更加健康的饮食 关键字 大学生 就餐 影响因素 食堂 满意 饮食观念 目目 录录 1 1 绪论绪论 6 6 1 1 调研背景及意义 6 1 2 调研目的及方法 9 2 2 理论及文献考察理论及文献考察 1111 2 1 大学生就餐状况文献理论 11 2 2 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文献理论 12 3 3 调研设计及实证分析调研设计及实证分析 1818 3 1 调研设计 18 3 2 设立假设 19 3 3 假设检验 28 4 4 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 3838 4 1 实证分析结果 38 4 2 讨论问题及建议 40 5 5 结论结论 4343 5 1 调研结果的贡献度 43 5 2 存在的局限性 4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4646 附附 录录 5151 附录 1 FGI 焦点小组访谈 笔录 51 附录 2 问卷调查表 55 附录 3 正文中未用到图表 58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 调研概念框架 13 图 2 样本分布 15 表 1 抽样调查的样本特性 14 表 2 信度与效度分析 15 表 3 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假设检验结果 16 1 1 绪论绪论 1 11 1 调研背景及意义调研背景及意义 当下 大学生饮食现状已经成为一个公众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 多数为独生子女 也因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家庭经济状况不同 而差异明显 所以 当代大学生的就餐情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们作为学生也深有感觉现在就餐问题真的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 每当到了吃饭的点上我们就会纠结该去哪吃 吃些什么 而且近年 来随着物价的上涨 吃饭难 吃饭贵的问题也在广大学生中哀怨载 道 合理的就餐饮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 学习和生活方面都有着举 足轻重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人们 的饮食消费观念开始由吃饱 吃好向营养 保健 长寿方向发展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饮食消费群体 他们的饮食消费内容在 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 他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和饮食消费 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 然 而 大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的营养健康知识及科学合理的饮食消费观 广泛存在着饮食消费行为不合理的现象 一方面存在着非理性的饮 食消费 表现为无计划消费 盲目消费 攀比消费 奢侈消费等不 良饮食消费行为 另一方面膳食结构也不合理 存在着不吃早餐或 早餐营养质量不高 挑食偏食 偏爱零食 偏爱油炸食品 校外就 餐 蔬菜水果摄入量偏少 一日三餐没有规律等诸多问题 针对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消费群体 为了对其就餐情况有更准 确深人地了解 我们小组从就餐环境 饭菜价格 服务态度 饭菜 口味 营养卫生 饮食文化氛围等方面对目前大学生就餐的影响因 素进行调研 希望在大学生中普及营养学知识 指导其饮食消费 以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饮食消费观 养成良好的饮食消费行 为习惯 确保大学生的平衡膳食 避免由于营养知识缺乏和饮食消 费不科学 不合理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潜在危害 从而有效地增进 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我们正在步入以高科技为基础知识经济时代 现在的竞争既是知 识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 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 祖国未来 的希望 其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 科学 合理的就餐对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 高效的学习和生活方面起到非 常重要的作用 1 21 2 调研目的及方法调研目的及方法 本项目的调研目的如下 第一 通过此次的调研 了解影响大学生目前就餐方式的选择 的因素有哪些 为加强高校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第二 通过本次调查及结果 希望可以引起有关领导的关注 高校饮食的管理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有力措施顺应社会进 步潮流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提倡人性化 家庭式 个性化 星级式服务 提高伙食质量 重视伙食的营养卫生 同时根据实际 情况把好价格关 切实解决大学生在餐饮方面的问题 第三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物价上涨而给学生带来的吃饭难 吃饭贵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调研目的本项目在考察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 上 采用了 FGI 以及问卷调查等科学的调研方法 形成一个独特新 颖的分析视角 针对目前受到热点关注大学生就餐问题进行了翔实 的调研分析 并把研究的焦点问题放在了就餐的影响因素上面 2 2 理论及文献考察理论及文献考察 本项目主要针对大学生就餐方面的影响因素等概念进行了理论 及文献考察 2 12 1 大学生就餐状况文献理论大学生就餐状况文献理论 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向成年期过渡的生理阶段 这一时期是生 命的重要阶段 生理 心理日趋成熟 而生长 发育 成熟都与营 养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 研究 运动更离不开营养的平衡供 给 合理的营养状态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还有利于 学业的高质量完成 毕业后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因此 大学生的 膳食状况很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 2 22 2 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文献理论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文献理论 随着时代的变化 影响当代大学生就餐的因素已日趋多样化 大学生们不仅对伙食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且在就餐环境 服务 态度和饮食文化等方面都有了新的需求与期待 大学生生活在群体环境中 其饮食消费的观念和行为非常容易 受到周围同龄群体的影响 一些兴趣 爱好 态度 价值观 收入 水平 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组成的同龄群体在大学生中普 遍存在 他们交往频繁 具有较强的内聚力 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 当他们得知某些同学消费了某些新食品后 自己也就产生了尝 一尝的想法 或是在他人的劝说下 也随着进行这方面的饮食消费 作为学校 要创建讲营养 重健康的良好氛围 倡导科学的饮食消费 开 展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互助式教育 突破课堂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对改变他们不正确的饮食态度和行为 培养良好的饮食消费习惯将起 到很大的作用 其效果远胜过家长和老师的灌输 在大学生营养教育 中非常具有可行性 3 3 调研设计及实证分析调研设计及实证分析 3 13 1 调研设计调研设计 根据上述理论及文献考察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大学生就餐影响 因素很广泛 包括了就餐环境 饭菜价格 服务态度 饭菜口味 营养卫生 饮食文化氛围等方面 本项目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如 图1所示的调研概念框架 这一概念框架中的变量与变量之间是为实 现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调查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某种关系 并在此 基础上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3 23 2 设立假设设立假设 为验证上述概念框架 调研模型 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 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假设 1 1 满意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满意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1 1 就餐环境的满意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1 2 菜价的满意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1 3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1 4 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满意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假设 2 2 敏感度敏感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2 1 物价上涨的敏感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2 2 餐厅优惠活动的敏感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2 3 餐厅个性化服务的敏感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2 4 饮食习惯的敏感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假设 3 3 响应性响应性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3 1 工作人员能提供餐饮服务的确切时间将会影响大学生就 餐选择 假设 3 2 工作人员会主动询问顾客满意度与需求将会影响大学生 就餐选择 假设假设 4 4 有形性 有形性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4 1 用餐时餐具的清洁程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4 2 用餐时餐厅光线的舒适程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4 3 用餐时桌椅摆放的整齐程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假设 4 4 服务员着装的整洁程度将会影响大学生就餐选择 为了获得一手资料我们先后采用了 FGI 方法以及问卷调查方法 在实施问卷调查之前 我们针对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进行了焦点小 组访谈 FGI 在进行 FGI 的基础上 我们设计了问卷 考虑到对于就餐方式 的影响因素调研 调研总体的界定对结果的影响并不大 又考虑到 调研的经费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 最终我们界定样本总体为 万里 学院西校区的学生 主要是出于调研的便利性考虑因素 为了保证 样本选择的随机性 我们给万里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不分男女 因 此我们会使用概率抽样中的单纯随机抽样即简单随机抽样 它是指 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和排队 而是完全随机地 抽取样本 鉴于此次调研的结果容易得出 因此我们选取的样本容量不会 太大 所以我们选择了发放 100 份左右的问卷来对万里学生进行调 研活 动 我们一共发放问卷 110 份 收回 100 份 有效问卷为 100 份 被调查的 100 个样本个体的样本特性如表 1 表 1 抽样调查的样本特性 图 2 样本分布 年级 性别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合计 男11532048 女0050252 年级 学院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合计 商学院1155021 法学院0014014 物流学院0046046 生环学院0010010 其他00729 学院 年级 商学院法学院物流学院生环学院其他合计 男2114130048 女003310952 由表 1 和图 2 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学生大二和大三占绝大部分 这部分具有代表性 所以这次的样本集中在大二和大三对于我们的 研究结果很有帮助 3 33 3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 100 份反馈有效一手资料 根据这些 资料采用 SPSS 统计软包对所设计的理论变量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统 计分析 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内生变量的效度及信度分析结果 理论变 量 测量变量序号因子 1因子 2因子 3因子 4KMO 值 Bartlet t 检验 10 8170 8170 0550 114 0 312 20 7400 7400 183 0 057 0 085 30 6680 668 0 1080 0700 171 50 6580 658 0 0800 0200 144 60 6620 6620 018 0 1920 213 满意度 调查 70 7290 7290 0120 0490 064 9 0 0360 7680 7680 291 0 105 10 0 3150 6180 6180 4590 067 110 2370 7220 722 0 025 0 078 120 1150 6940 694 0 106 0 225 130 1410 5270 527 0 4310 064 敏感度 调查 14 0 0570 6840 684 0 1420 125 160 0870 3040 3210 5400 540 170 113 0 0540 1430 7280 728 响应性 调查 190 432 0 068 0 1060 8410 841 0 754 949 244 P 0 000 200 342 0 1010 5170 5170 079 220 340 0 0200 7230 723 0 066 有形性 调查 230 067 0 0500 7110 7110 155 Cronbach 0 8300 7720 7480 756 从表 2 内生变量的效度及信度分析结果中 根据 SPSS 统计软件 分析 KMO 检验值为 0 754 适合做因子分析 949 244 P 0 000 小于显著性水平 0 05 统计量合适做因子分析 所以 我们原来设计的四个理论变量 内生变量 满意度 敏感度 和响应性 有形性照旧不变 可以直接用作手段性变量和目的性变 量 为了假设检验我们以满意度为自变量 敏感度和响应性 有形 性为应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 其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 3 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假设检验结果 内生变量外生变量Beta 值t 值t 值 显著性 水平 R 值F 值F 值 显著性 水平 敏感度 0 0570 6680 506 响应性 0 3353 6170 000 满意度 有形性 0 3393 6650 000 0 32215 1630 000 从表 3 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假设检验结果中 我们得出前面假设 的满意度 响应性和有形性均成立 因为 t 值和 F 值的显著性水平 均是 0 05 而对敏感度的假设不成立 其 t 值的显著性水平为 0 506 超过了显著性水平的最高范围 4 4 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 4 14 1 实证分析结果实证分析结果 问卷分析的结果显示 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与满意度 响应性 有形性的相关关系有效 因果关系也有效 说明了这次问卷的发放 及分析能够基本上体现大学生就餐的影响因素 4 24 2 讨论问题及建议讨论问题及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以及出现这些实证分析结果的原因 我们提出如下两个讨论问题 问 校内食堂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答 大学校内食堂不仅是学生用餐的场所 也是彼此聚会 交流 娱乐 和休闲的佳地 可以调剂紧张的学习的气氛 是学生进行精 神文明教育的公共场所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就餐环境和饮食文 化氛围在影响当代大学生就餐选择的诸因素中也占据较大比重 由 此 可以看出当代校内食堂要想有进一步发展 提高就餐率 就要 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心理 改善就餐环境和营造饮食文化氛围 建议一 如果食堂宽敞明亮 洁净卫生 环境优美 工作人员仪表 端庄 态度和蔼 服务规范 举止文雅 饭菜味香色美 对进餐者 来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就餐是一种美的享受 身心愉悦 同时服务人 员感到工作环境舒适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这种潜在的互动 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食堂后勤社会化引入的不仅是市场的竞争 机制和规则 也是一种管理文化 服务文化以及饮食文化的渗透口 建议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 大学 生更是最敏感的群体 加上学业的紧张 竞争的激烈 以及社会活 动的增多 生活节奏也相应加快 因此 要求在进餐时方便快捷的 心理因素也普遍增强 他们对把时间浪费在进餐排长队有反感心理 甚至还出现因进餐排队过程中个别同学插队而引发事端的情况 因 此 对炊管人员来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尽量提高工作效率 以缓 解学生的这种心理 如提供快餐服务 增设自选式餐厅 适当增加 进餐面积 增设更多的窗口 提高员工的服务速度等 问 校外餐厅如何在价格上更好的满足学生的要求 答 尽管大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消费心理 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建立在 经济基础之上 他们大多依靠家庭提供经济支持 甚至有些学生家 庭无力提供经济支持 特别是现在物价上涨的飞快 这就决定了许多 学生在就餐问题上的求实心理 在这次的调研中 我们发现校外餐 厅定价不合理的反映率较高 建议 餐厅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 毕竟学生也是潜在的 消费者 在配餐时可以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 做到经济实惠 质 价相等 可以兼顾高 中 低档次 还要保证合理的比例 同时也可 以用优惠活动来吸引学生 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5 5 结论结论 5 15 1 调研结果的贡献度调研结果的贡献度 本次我们调研的目的是通过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的调研 找出大 学生在选择就餐时的影响因素 同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希望可 以引起有关餐饮管理者的关注 在餐饮问题上可以进行更好的调整 与优化 切实解决大学生在餐饮方面的问题 5 25 2 存在的局限性存在的局限性 由于此次调研的目标群体是针对大学生 但是我们小组只是选 取了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一个调研范围 所以在结果上可能存在一定 的偏差 如果调查的对象可以进一步放大 那么调研的分析结果会 更加精准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张梦丽 大学生饮食观念及外出就餐行为探析 J 扬州大学烹 饪学报 2004 3 60一64 2 白海 强化高校食堂成本管理的策略 J 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2008 4 179一l80 3 侯彦喜 高校学生饮食卫生安全与对策 J 现代预防医 学 2007 22 104 105 4 詹先虎 张帆 高校学生外出就餐原因分析及对策 J 广西高 教研究 1999 3 5 郑希宝 80后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研究综述 J 科技广场 2007 6 29 31 6 张富谊 饮食文化建设与高校食章改革 J 高校后勤研 究 1999 4 81 82 7 Auty S 1992 Consumer choice and segmentation in the restaurant industry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1 2 3 324 339 附录附录 附录附录 1 1 FGIFGI 小组访谈纪小组访谈纪录录 记录员 周丽 主持人 张蓓蕾 访谈者 梅燕琴 贺煜乔 邱臻珊 被访者 许强 蒋广铭 周丽 访谈题目 大学生就餐方式影响因素调研 访谈提纲 一 问 我们就餐方式多样化 在学校就很多地方可以选择就餐 你们平时主要在哪里就 餐 答 主要是在食堂二楼 美食城和好必来就餐 因为学校里 食堂价格合理 餐饮多 样 而且相对来说很便利 但是类似于聚会这种比较稍微大型一点的聚餐 我们不会考虑 去食堂 一般选择在学校里的小饭店或者直接去外面的饭馆 考虑到人多的因素 对环境 的要求也不一样 所以说类似食堂 快餐店并不满足于我们对事物的要求 二 问 同学们选择就餐的方式很多 原因也不一样 那么如果有你们没去过的地方进行 折扣优惠 你们是否会尝试新的口味 答 应该会去尝试下新的口味 因为虽然我们选择就餐的方式原因很多 但价格是重 要因素 餐厅有打折优惠活动给消费者一种实惠的感觉 再就是服务质量和食物的口感以 及地理便利条件 没去尝试就不会知道怎么样 所以有空就会去光顾 三 问 现在物价普遍上涨 菜价自然也上涨了 那么现在相同的价钱已经买不到与之前 一样的饭菜了 针对这一点 是否会影响你们就餐方式的选择 答 的确 物价的上涨对我们就餐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像现在的食堂 菜价基本上都 有一定的涨幅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但是物价上涨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是 一样的 不会有垄断竞争 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就餐选择的影响不大 只能说增加了我们 的开销 四 问 喜欢预定校外外卖的同学 当外面的外卖价格比较校内外卖高出多少 你们才会 选择校内外卖而放弃校外外卖 答 我们学生中叫外卖有很多都是选择校外外卖的 主要在于校外外卖菜色比较诱人 而送餐也比较及时 相对于价格虽然比学校的高些 但还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差不 多相同菜色的外卖校外要比校内高出 2 3 元不等 我觉得如果价格幅度增加在 4 5 元以上 的话 我们会选择校内的外卖 因为一顿多出 4 5 元钱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相当于一顿丰 盛的早餐前 我们宁愿选择校内比较实惠一点的 附录附录 2 2 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 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 以宁波高教园区大学生为例以宁波高教园区大学生为例 尊敬的同学 I 以下是有关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的调查 请选择 以下是有关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的调查 请选择 可多选 可多选 1 您的饮食态度是 A 讲究卫生 B 讲究科学 C 讲究营养 D 没多大感觉 2 您平时就餐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营养价值 B 饭菜口味 C 就餐环境 D 价格因素 3 您会因为什么而进行不一样的就餐方式 A 体验不同风味 B 体验不同风格 C 优惠活动的吸引 D 广告传媒 E 朋友介绍 4 您通常选择下列哪种方式解决就餐问题 A 校内食堂 B 外卖 C 饭馆 D 其他 5 若您选择在学校食堂用餐的原因是什么 A 干净卫生 B 价格 C 服务质量 D 就近 您好 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我们深感歉意 我们是 市场研究 课题小组 此次调 研的项目是大学生就餐影响因素调研 为了了解现大学生状况 我们进行统一分发问卷 调查 非常感谢您能抽出时间填写调查问卷 能倾听您的意见 我们感到十分荣幸 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 082082 班班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633399 E mail E mail 963281302 6 您认为食堂就餐存在的不足有 A 高峰期服务态度差 B 定价不合理 C 口味不能满足需求 D 员工素质低 E 卫生环境不好 F 其他 7 若您选择外卖是出于下列哪些因素 A 方便快捷 B 时间紧迫 C 干净卫生 D 价格便宜 E 其他 8 若您选择外出就餐的因素是什么 A 食物风味 B 就餐环境 C 服务质量 D 不受时间限制 9 当您和朋友聚餐时最注重 A 环境氛围 B 价格合理 C 便利的位置 D 健康的饮食 E 优质的服务 F 其他 10 您认为校外餐馆中存在哪些不足 A 高峰期服务态度差 B 定价不合理 C 环境卫生差 D 员工素质低 E 宣传力度不够 F 其他方面 II 以下是有关就餐满意度调查 请对所选项目答 以下是有关就餐满意度调查 请对所选项目答 1 表示完全不满意 表示完全不满意 2 表示不满意 表示不满意 3 表示一般 表示一般 4 表示满意 表示满意 5 表示完全满意 表示完全满意 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调查完全不满意完全不满意 一般一般 完全满意完全满意 11 您对校内就餐环境满意度 12 你对校外就餐环境满意度 13 您对校内食堂菜价满意度 14 你对餐馆菜价满意度 15 您对校内就餐员工服务态度满意度 16 您对校外就餐员工服务态度满意度 17 您对校内就餐员工工作效率满意度 18 您对校外就餐员工工作效率满意度 以下是有关就餐敏感度调查 请对所选项目答以下是有关就餐敏感度调查 请对所选项目答 敏感度调查敏感度调查完全不敏感完全不敏感 一般一般 完全敏感完全敏感 19 物价上涨对您选择就餐方式的敏感度 20 优惠活动对您选择就餐方式的敏感度 21 个性化服务对您选择就餐方式的敏感度 22 菜肴质量对您选择就餐方式的敏感度 23 就餐环境对您选择就餐方式的敏感度 24 价格波动对您选择就餐方式的敏感度 25 饮食习惯对您选择就餐方式的敏感度 以下是有关就餐响应性调查 请对所选项目答以下是有关就餐响应性调查 请对所选项目答 响应性调查响应性调查完全不同意完全不同意 一般一般 完全同意完全同意 26 工作人员能告诉您提供餐饮服务的确切时间 27 工作人员总是愿意帮助您 28 工作人员因为工作忙而不能立即回答您的请求 29 工作人员会主动询问您的满意度与需求 以下是有关就餐有形性调查 请对所选项目答以下是有关就餐有形性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