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献综述.doc_第1页
大学文献综述.doc_第2页
大学文献综述.doc_第3页
大学文献综述.doc_第4页
大学文献综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学生姓名: 上官阳子 学 号: 1330881103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国贸132 设计(论文)题目:浙江省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指导教师: 朱瑜 系: 管理系 年 月 日1、 前言随着经济增长,人们对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其中关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成为一个尤其重要的研究点。在过去几年,大部分学者着重于研究出口贸易的作用,而忽视了进口贸易也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渐渐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于进口贸易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加,逐渐完善。学者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理论研究是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则是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将针对相关的实证分析进行阐述。 2、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在古典经济时代,就有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亚当.斯密认为,由于劳动生产效率的不同,各国存在着绝对成本上的差异。各国应该按绝对优势进行进行分工和生产,一国应出口绝对低成本的产品,进口绝对高成本的产品,这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国民财富的增值。大卫.李嘉图的观点是,每个国家要集中生产并出口“比较优势”产品,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由此可见,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提到了进口贸易的作用,并且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亚于出口贸易。受古典经济学家的启发,1937年英国的罗伯特逊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他认为,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地节约了社会劳力。另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尤其是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经消化后,会大大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20世纪80年代初,新贸易理论将进口贸易作为主要因素来解释技术进步,认为进口贸易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将经济增长引入其中,研究技术变动、进口贸易、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些观点虽然侧重的方面不同,提出的时期也不相同,但都侧面体现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3、 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3.1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对于进口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大都采用计量统计方法,即根据研究过程中采集的实证数据,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以得出相应结论。Werner Kristjanpoller R.&Josephine E. Olson(2014)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这15个拉丁美洲国家的数据,分析了关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 出口导向增长(ELG),增长导向出口(GLE)和进口导向增长(ILG)的主要理论。并最终发现八个国家的研究结果是支持ELG理论的,五个国家的研究结果支持ILG理论,一个国家同时支持两个理论,一个国家两个理论都不支持。还发现是出口对GDP增长的影响与进口对GDP增长的影响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即在理论上,ELG和ILG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国家。在进口贸易结构方面,Yohannes Yebabe Tesfay&Bjarte Solibakke(2016)用一个似无关的(SUR)回归模型来体现贸易结构的集中指数(HHI)在挪威进口跨洲之间显示了不同特点。祝树金(201 1)选取19852010年作为其研究的数据区间并分析得出结论:1985-2010年间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已由中、低技术制成品向中、高技术制成品发展,初级产品进口份额较低,赵林海、叶灵莉(2010)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裴长洪(2013)和郑文(2013)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0-SITC9,将中国进口商品划分为初级品、中间品、资本品、消费品和服务贸易,并通过设立指标分析了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所得结论是经济增长与进口结构变化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联性。冯永琦和裴翔宇(2013)在结构上分别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基于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角度。基于不同行业中间产品进口角度。基于不同行业最终产品进口角度。最后得出结论,1.中国进口贸易结构正在发生转变。2.初级产品进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对经济增长作用并不明显。3.最终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更为明显。4.不同行业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较大差异。王坤和傅新(2011)将进口贸易商品按产品的结构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代表经济增长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研究进口商品结构与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1.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与GD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2.进口工业制皮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有依存性。3.经济增长与初级产品进口和工业制成品进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3.2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研究大部分的研究均表明,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是有促进作用的,通过构建生产函数或者模型的方法可以具体分析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陈勇兵(2011)计算出中国消费者因进口种类增加而增加的福利相当于中国GDP的084。朱春兰(2012)基于技术进步视角除了分析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两大类产品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构建了技术进步指标和进口贸易结构指标,并利用1980-2008年的数据,计算出劳动产出弹性。在进口贸易结构上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项下分别做了详细的分类来研究。最后利用EVtEWS50软件进行分析,运用了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进FI贸易结构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都能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工业制成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大于初级产品。孙爱军和秦荪涛(2010)选取浙江1985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弹性分析、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和计量分析。研究显示,进口贸易与浙江省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口对GDP的增长有滞后效应,时期越长,对GDP的贡献度越大,且呈逐期增强趋势。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应注重进口贸易规模增长,通过优化结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关嘉麟(2012)利用19782009年间的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别检验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进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口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要比短期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这一结果支持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将长期依赖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战略调整为进口、出口平衡发展的贸易战略。在服务贸易方面,王春艳、韦晓宏和邢珺(2014)通过相关分析检验发现两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协整检验发现两者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通过协整检验发现两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发现,短期内服务进口贸易与经济增互补而长期内两者相互替代,并且服务进口贸易的贡献较大。杨玲、徐舒婷(2015)选取40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借助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的进口复杂度能够显著拉动进口国经济增长,这一结果非常稳健;各国进口更多高技术密集型金融、保险和专利及特许费服务对该国经济增长是有利的;货物贸易进口依存度的上升反而不利于一国经济增长或影响效应不显著;作为后工业社会吸收劳动力最多的行业,服务业劳动力的增加有利于实现一国经济增长.3.3区域性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关于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不仅仅是停留在在国家层面的分析,也有学者对国内具体省份的进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郭锦(2011)依据凯恩斯宏观总量模型建立一个包括投资、消费、进出口的联立方程组,系统地对广东省进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反馈效应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进口通过与投资、消费、贸易领域的互动效应引致经济增长,进口对广东省GDP增长的拉动度和贡献率平均为11.70%和4.23%。郑栋(2013)采用宁波市1998-2009年与这四国进口总额的数据,并用相关系数公式计算出各国进口总额与宁波GDP的相关系数,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关联,同时建立模型,代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宁波市GDP与各国进口总额之间具有较强的正向关系,但各国对宁波市的影响作用差别很大。其中美国对宁波市GDP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德国与印度次之,日本最小。蒋冠和霍强(2009)针对云南省1980年-2006年的数据进行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计算云南省的进口依存度和进口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弹性,并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云南省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进口对云南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孙景家(2010)将进口贸易按商品结构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采用1990-2007年的数据,通过对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GDP三个序列变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GDP、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进口三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关系具有长期均衡性。初级产品金口河工业制成品进口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后者更显著。梁美娟、吴亚芳以及刁丽卓(2013)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来分析,将进口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两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别进行比较,他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初级产品及工业制成品进口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工业制成品进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初级产品进口。从短期来看,工业制成品的进口由于不能形成相应的生产能力,对于经济的贡献为负,但随着时间加长,正面效应会开始凸显。魏浩(2016)分别利用2001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行业面板数据,从宏观、行业两个视角出发,针对进口贸易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从宏观视角,还是从行业视角,进口贸易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是正效应;从行业视角来看,进口贸易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是显著的正效应。4、 评述从目前已有的文献来看,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一是从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二是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三是区域性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都是从货物的角度来研究,并且一般都是将贸易结构分为初级品和工业制成品,将服务贸易这一类纳入研究范围的非常少。但对于进口服务贸易的研究已经有在慢慢增加,在未来有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参考文献1. Werner Kristjanpoller R. and Josephine E. Olson.Economic Growth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Is It Based on Export-Led or Import-Led GrowthJ.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05 Dec 2014. (1), 6-202. Yohannes Yebabe Tesfay. Structure of the Norwegian Imports Trade Concentration: The Seemingly Unrelated Autoregressive Regression Modelling ApproachJ. Global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 8, No. 2 (2016)3. 祝树金我国进口贸易技术结构的变迁与国际比较:l9852008J财贸研究,2011,(08):87934. 赵林海,叶灵莉进口结构与技术进步:中国的经验证据J技术经济2010,(01):19235. 裴长洪.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规律与启示J经济研究,2013,(07):4196. 郑文中国进口贸易的结构分析J国际贸易,2013,(10):32-357. 冯永琦,裴翔宇. 中国进口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10)8. 王坤,傅新. 中国进口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3,(10)9. 王春艳 韦晓宏 邢珺. 服务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互补或是替代J. 经济问题探索,2014,(06)10. 陈勇兵,李伟,钱学锋中国进口种类增长的福利效应估算J世界经济,2011,(12):769511. 朱春兰. 进口贸易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实证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4)12. 孙爱军,秦荪涛. 进口贸易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统计检验J. 统计与决策,2010,(04)13. 关嘉麟. 中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 税务与经济,2012,(01)14. 郭锦. 进口贸易与广东经济增长的动态传递机制基于需求结构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2011,(05)15. 郑栋. 进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