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古诗教学的地位、作用及方法( 提 纲 )现状分析让学生在古诗的殿堂中遨游,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形象美,既积累语言,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文化底蕴。一、 古诗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1、德育 2、美育二、 古诗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1、 通过自学,巧妙指导,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2、疏通词句,弄清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3、适当铺垫,补其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4、反复吟诵,进入诗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三、 多种形式学古诗1、 古诗荐讲2、 采诗3、 听故事学诗4、 随情景学诗5、 随课文学诗四、 古诗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及时提供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古诗。2、 低、高年级要采用不同的方法。3、在其他学科中适时适地学习古诗。4、定期举行诵诗比赛。古诗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方法(提要) 优秀古诗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学生在古诗的殿堂中遨游,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既积累语言,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文化底蕴。本文阐述了诗歌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并分析了青少年适宜学习诗歌的心理,论证了在小学阶段大量学习古诗的可行性。还从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想象、朗读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古诗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以本人教学实践为基础,概括出学习古诗的几种形式:古诗荐讲、采诗、听故事学诗、随情景学诗、随课文学诗。并提出了古诗教学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有人认为,20世纪是人文主义教育失落而科学主义教育盛行的世纪,期间培养出了一大批“工具型”人才,他们“不懂哲学,不懂文学,不懂历史”。【1】此话虽有过激之处,但确实也概括了一种社会现象。某某专家不知“初唐四杰”是干什么的,某某明星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类消息,常见诸报端,已不为怪。 我国清朝末年,国力日渐衰弱,大批爱国志士提出推行科学教育,以提高国力。现在,政府亦提出“科教兴国”的口号。几百年的努力,使得科学主义教育兴起,人文主义教育相对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人民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人文主义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灿烂的文化令多少外国人折服。如果身为中国人却不能从中汲取营养,岂不可惜。新编小语大纲亦指出:语言传承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语言教育理应承担起“弘扬、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 新大纲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以及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而这些素养在优秀的古诗中是极其丰富的。我国素有“诗国”佳称,古典诗歌艺术经过两千多年的锤炼,具有形式美、音韵美,内容美,精致绝伦,千百年来为我国人民熟悉和喜爱。让学生在古诗的殿堂中遨游,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形象美,既积累语言,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文化底蕴。所以每册小语教材都安排有二至四首古诗,新大纲上也有八十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另外,我们还提倡在此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让小学生更多地接触、学习古诗。一、古诗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诗歌是祖先留给后代不灭的灵府歌声。他们形体离我们远了,可他们的歌声却永远活着。当人们读到他们那些“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诗歌的时候,就好象从现代的录音带里听到他们脉搏的跳动,语言的优美;从CD片中看到他们飘逸的神采和飒爽的英姿。由此深入到他们深远崇高的精神境界,使人们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在精神生活方面能有所提高,如同躯体承受了先人的血液,在精神上也同样成为中华民族的克肖子孙。古代诗人凭借诗歌音调的铿锵,节奏的顿挫,比兴的象征,把他们高妙的思想,炽热的感情和瑰奇的想象,完全寄托在里面,让人们通过这些顺口悦耳的音乐语言,乐于接受内容的化育,从而起到陶冶性情、激励志气、移风易俗的作用。西方有句谚语:“青年是天生的诗人”。因为青少年思想最纯真,感情最热烈,想象力也最丰富,这些都是构成诗人气质的基本元素。那么拿富于青春活力的诗歌来培养我们年轻一代积极向上的精神朝气,那简直是如鱼得水了。历史的经验证明,诗歌对民族特质的铸造是有过很大的贡献的。诗歌在中国可谓是一切文体发展的核心,又是有利于青少年心灵成长的灵泉,并在历史进程中显示过良好的作用,那么,让它继续为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发挥取用不尽的能量,使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孩子们,能从祖先永恒不灭的歌声里直接汲取精神滋补的营养而健康地成长,成为无愧于裕后光前的炎黄哲嗣,这该不是什么不切实际的设想吧!当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历史特点和要求。现在已不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时代了。我们也不再把写诗当成主要目的,而是要按我们时代的需要,通过学诗,使自己成为具有古典文化素养的文明人。如果说诗歌是人类首创的文艺品种,那么,用人类最早的文艺成果哺育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的幼小者,岂不是最合时宜而又最切实用的理想精神粮食么?但曾有一度,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遭受冷遇。教材中安排的古诗寥寥无几,更别提课后能大量接触古诗。尽管古诗在形式、内容等方面与新诗、白话文有较大差异,但优秀古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以及美的韵律、美的境界、美的形象,却是非常丰富的。学习古诗,能让学生在德育、美育等方面的培养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插柳不叫春知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古诗的熏陶。 1、德育小语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古人亦云“诗言志”。而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关心人民的疾苦、救国于危难之时以及对和平与自由的追求等积极向上的思想一直是古诗的主流。那铿锵的语句、丰富的艺术形象、深邃隽永的思想,与纯粹的说教有着天壤之别,非常具有感染力。情景一“一二 九”纪念日,大家一齐学习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 游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 杨 炯 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唐 王昌龄 从军行)诗人那种以国家盛衰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思想,如同种子,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田。情景二学习李白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将进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一个追求光明和自由,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诗人出现了,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在每个人的胸口跳跃。学生接受了一次光明和自由的洗礼。、美育优秀的古诗往往有着高远的立意、栩栩如生的形象,有委婉复杂的感情、情景交融的意境。学生在理解、品析、感受古诗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同时,心灵受到震撼,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的熏陶。情景三学习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同学们各抒己见,有人说色彩艳丽是此诗最大的特点,就像一幅画;有人认为此诗数字的运用非常巧妙,少到“一”、“两”,多到“千”、“万”。啼鸣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之舟是静景。大家犹如看到了一幅色彩艳丽、疏密有致、动静相宜的水粉画,学生通过想象画面获得美的享受。情景四同学们一起赏析王维的“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渭川田家)。潘燕飞的等待一文,博得阵阵喝彩:黄昏,晚霞送走了夕阳,宁静的山村沉浸在一片金黄色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拄着拐杖在门口张望,他不时踮起脚向远处眺望。他像在等人。他在等谁?原来,他在等他的小孙子。小孙子一早就出门放牛,到现在还没回来,怎不叫他挂念。这皮小子,又不知跑哪去了。忽然,山道上隐约传来“叮当”的铃声,老人展眉笑了,那是小孙子的牛回来了。多美的画面,特别是其中浓浓的情意,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古诗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学习古诗,决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断章取义。相反,生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发展各种能力,如:质疑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朗读能力等等。1、通过自学,巧妙指导,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课前可安排学生运用已有的自学能力,借助字典,尽可能弄懂一些自己不明白的意思。对于那些通过自学仍有疑难咨询的学生,欢迎他们大胆提出来。为了避免有些学生的疑问仅仅停留在“这个词语我不懂”、“那个句子我不会”这样的问题上,就要求教师相机指导、巧妙引导。诗题是全诗的诗魂,扣住题眼,用设问法引导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精神。如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可问学生:隐者是谁?我为什么要去寻访他?他采药是为了谁?“松”与“隐者”有什么联系?这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设问,使学生兴趣更浓,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认为:松是长寿的象征,暗示隐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松又是坚强的象征,可见其人不为世俗所屈的坚强品格。如果换成“柳下”、“竹下”即不同。如隐者自己有病,则不可能去跋涉、攀登,说明他是为人采药。此真隐士也!难怪作者要去寻访他。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空泛的学习理解诗句,而是自觉、积极地设法解释诗题与诗句之间的密切联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达到解疑的更高境界。2、疏通词句,弄清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由于古诗事过境迁,无论是社会状况,还是人情风俗,都是小学生难以理解的,所以学习古诗时,首先要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字词,进而达到对诗句及全诗的理解。如教学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先把时代背景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填空:作者的遗憾是(死去万事空),作者的遗恨是(不见九洲同),作者的遗愿是(王师北定中原),作者的遗嘱是(告乃翁)。这样一来,学生已大致理解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在理清诗意时,还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领悟诗的意蕴,透彻理解诗的内涵,而不是靠生硬的解释翻译诗句,真正提高他们理解诗句的能力。3、适当铺垫,补其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古诗语言高度凝练,多处留有艺术空白,留给读者回味无穷的余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古诗教学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小学生思维活跃,正处在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这就要求教师挖掘诗句间存在的联系,启发学生展开联想,补其空白,究其意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初读此诗,学生都认为此诗平平,并无精彩之处,大可不必学它。于是我让学生代替“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儿童写一段相遇贺知章的话。学生通过想象,意识到不相识不足为奇,何况问话时以笑相对,毫无失礼之处,可是所用称谓“客”却使作者感到苦涩。说的人无意间把他排除在乡亲之外,听的人则感到自己和故乡隔得远了。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已无可弥补了。作者白发回乡时的复杂心情,都包含在了“笑问客从何处来”七个字中。学生转而对贺知章佩服得不得了。这样的联想补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给了学生美的享受,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4、反复吟诵,进入诗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其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吟诵“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因而,学诗务必通过吟诵来进一步领悟诗的内涵,以增强语感。教学中,要在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来体会诗的韵律、节奏,激荡其间的情感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拿王之涣登鹳雀楼朗读指导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可先由教师导读,学生仔细听诗的音调、停顿、节奏,然后试读。教师指导“尽、流、楼”时,字音要延长。同时,利用诗的意境激发他们的情感:“黄河入海流”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启发学生读出那种奔腾咆哮、气势磅礴、排山倒海之势。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涵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所以要读得意味深长些,留给人无限的遐想。经过反复朗读、品味,学生对诗的理解就又高了一个层次。三、多种形式学古诗古诗凝练含蓄,寥寥几字,却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时代背景的不同,理解起来往往较为困难。要让小学生对古诗感兴趣,就得多种形式学古诗。1、古诗荐讲每天早自修抽出十几分钟,由学生轮流把自己最喜欢的诗介绍给大家。介绍的内容包括:作者简介、诗歌背景、诗意理解、自己对诗的看法等等。这样,选的精心,学的用心。又因是小学生自己选诗,所选诗作都较符合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大家都很感兴趣。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节日、环境、气候等来选诗。这样坚持下去,每学期能学近百首诗。情景五昨夜下了一场春雨,宋婷同学就向大家推荐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她刚念完诗,大家就说开了:“春雨真的是润物细无声,我到早上起来,才知道昨晚下雨了。”“早上,我看到我家的笋长高了很多,肯定是这场雨的功劳。难怪说是好雨知时节。”“大家都没有听到雨声,就好象雨是偷偷来的。这个潜字用得真好!”情景六母亲节。方胤同学推荐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方胤还念了自己的作文,讲述了自己生病时,妈妈彻夜不眠为自己揉搓酸胀的肌肉,说到动情处就落了泪。同学们也忍不住讲起自己的妈妈,一时竟不能罢。当大家一起诵读这首诗时,特别深情。大家都理解了那句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采诗有些古诗较长,或语句过于晦涩,或有较难体会的思想内涵,小学生往往读不懂。可以不学全诗,而只采撷其中最精彩的一、两句来学。如在黑板报上设“采诗栏”,每次定一个主题,学生选取诗句后,自己抄写在采诗栏中,并向大家介绍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因为是同一个主题,便于比较,来领会诗句中不同的意境和形象。情景七主题:山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是一些不同姿态的山,有的妩媚,有的巍峨,有的清纯,有的孤寂。情景八主题:送别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送别时,各人有不同的表现,有人挥泪送友,有人豪爽作别,有人难分难舍。这不同的送别方式,却都蕴涵着深深的情意。3、听故事学诗以故事的形式,介绍诗的写作背景,或诗人的生活轶事,或当时的风俗人情,能为理解诗意作铺垫。情景九主题班会“听故事学古诗”开始了,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一位同学首先为大家讲了贵妃杨玉环的故事,当讲到杨玉环生活怎么奢侈时,学习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大家都能领会此诗强烈的讽刺意味。又有同学为大家讲曹丕逼曹植七步内赋诗一首,否则治其罪的故事,大家暗暗为曹植担心,这时学习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则“相煎”二字,不用多解释,同学们都理解了。4、随情景学诗叶圣陶先生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中很多意境,是“只可意会,很难言传”的,如讲解过多,反而索然无味。而随情景的出现,见缝插针地学诗,易在心中引起共鸣,免去了过多的讲解。情景十春游见到柳树,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初夏,诵读赵师秀约客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深秋,领略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冬夜,下了一场大雪。天明,学习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雨前,乌云密布,诵读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见到笋芽初冒,可学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的“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5、随课文学诗古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但同时又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在学习课文时,适当地引入古诗来进行比对、印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情景十一六册课文荷花中有一段描述“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一阵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用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来概括这段话真是太合适了。而诗句的意境又远胜于课文的描述。有学生大叫:“啊?这么长的一段话,用十四个字就说清了?”情景十二八册古诗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写到:“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是虚指的写法,起夸张作用,如何让学生体会虚指词的用意呢?可另外插入学习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学生说:“白发不可能有三千丈,李白这样写是为了夸张地写出白发很长,来突出愁也很长。”有的说:“桃花潭的水也不是真有几千尺,只是为了说明水很深。这么深的水,也不如汪伦和我的情谊。可见,汪伦和我的情谊是非常非常深的。”虚指词的夸张用法迎刃而解。四、古诗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古诗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小学生。但小学生决不会仅仅因为我国是“诗国”就成了小诗谜。要想让小学生对古诗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及时提供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古诗。 我国的古诗数量巨多,就如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取一瓢饮”呢?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向学生提供浅显易懂、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的诗作。特别是一些传世名句,更应多让学生接触。2、低、高年级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低年级学古诗要顺应儿童喜读爱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放在读、背、识字、写字上。古诗内容教师一般不要主动讲解,生字词要稍加解释。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作简要回答。要把时间用在熟读成诵和识字写字上,切不可逐字逐句讲解,否则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小语大纲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要能读背八十首古诗,这单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课内外的古诗成为大势所趋。所以高年级学古诗可采取“自学品读”的方法,即教师通过点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对古诗自读、自悟、品读、评析,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积累量。3、在其他学科中适时适地学习古诗。 我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农村创业
- 2025年消化内科疾病诊疗知识考核答案及解析
-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
- 民族学通论课件
- 民族大融合课件
- 2025年介入血管医学技术应用操作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青光眼手术后复诊操作步骤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夯实基础的发展策略
- 新质生产力涉及的新产业图谱
-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规范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垃圾电厂宣传课件
- 认识有理数(第1课时)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 二级豆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统编2025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教材)
- 2025北京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液压与气动》课件(共十三章)
- 2025年山东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综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工勤人员技师等级考核(公共课程)题库及答案
- it与流程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