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商品储存.ppt_第1页
3-3 商品储存.ppt_第2页
3-3 商品储存.ppt_第3页
3-3 商品储存.ppt_第4页
3-3 商品储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3商品储存 2 导入案例 人们所熟悉的烟酒 糖茶 服装鞋帽 医药 化妆品 家用电器以及节日燃放的烟花爆竹等 有的怕潮 怕冻 怕热 还有的易燃 易爆 影响储存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很多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空气的温度 有的商品怕热 例如 油毡 复写纸 各种橡胶制品及蜡等 如果储存温度超过要求 30 35 就会发粘 熔化或变质 有的商品怕冻 如 医药针剂 口服液 墨水 乳胶 水果等 则会因库存温度过低冻结 沉淀或失效 例如 苹果贮藏在1 比在4 5 贮藏时寿命要延长一倍 但贮藏温度过低 可引起果实冻结或生理失调 也会缩短贮藏寿命 影响储存商品质量变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空气的湿度 3 由于商品本身含有一定的水分 如果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5 吸湿性的商品就会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水分而使含水量增加 这样就会影响到商品的质量 如食盐 麦乳精 洗衣粉等出现潮解 结块 服装 药材 糕点等生霉 变质 金属生锈 但空气相对湿度过小 低于30 也会使一些商品的水分蒸发 从而影响商品质量 如 皮革 香皂 木器家具 竹制品等的开裂 甚至失去使用价值 4 点评 商品储存期间 宏观上处于静止状态 但商品本身不断发生各种各样的运动变化 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到商品的质量 如不加以控制 就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 本节学习的重点 1 商品储存的功能是什么 2 商品储存合理化的途径有哪些 6 一 商品储存的概述 一 商品储存的含义所谓商品储存 就是指在商品生产出来之后而又没有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所进行的商品存储的过程 也就是说 储存是商品在流通领域中暂时的停滞过程 创造 时间价值 在生产和消费之间 起着 蓄水池 的作用 商品储存是包含商品库存和商品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 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 7 二 商品储存的功能概括地说 储存的功能就是两个方面 1 安全与防劣化 2 提高储存空间利用率 具体包括 1 保管的功能 2 调节的功能 3 配送的功能 4 节约的功能 8 三 商品储存的作用通过商品储存可以调节商品的时间需求 进而消除商品的价格波动 通过商品储存 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运输效率 通过商品在消费地的储存 可以达到更好的客户满意度 通过商品储存 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的需求 9 二 商品储存的过程 图示 核对入库单 记账登录 入库验收 堆码 养护 盘点 发货出库 记账清点 核对出库凭证单 出库管理 在库管理 入库管理 10 主要包括 1 接收 验收 商品环节 1 核对入库凭证 2 入库验收 3 记账登录2 存放 保管 商品环节 1 堆码 2 养护 3 盘点 11 堆码是指商品的堆放形式和方法 不同商品堆码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易弯曲变形的商品 应堆成平直交叉式实心垛 12 3 拣取配送 发货出库 商品环节 1 核对出库凭证 2 配货出库 3 记账清点 13 14 三 储存合理化 一 储存合理化的概述1 含义 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 储存的功能是对需要的满足 实现被储物的 时间价值 这就 必须有一定储量 2 实质 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前提下的尽量少的投入 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问题 15 二 主要内容有 1 商品储存量合理化商品储存量是指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或者本企业生产经营消耗的需要在预定时间内的商品库存量 一般来讲 既不短缺又不积压且尽可能少的储存量为合理的商品储存量 2 商品储存结构合理化商品储存结构是指不同品种 规格和花色商品的构成比例 商品储存结构要以销售或者消耗结构为转移 达到产销 耗 存一致 16 3 商品储存时间合理化商品储存不得超出一定的时间界限 否则 将会出现变质或者亏损 4 商品储存空间合理化它是指商品在生产进行过程中 结合市场需要 商品储存在各个环节 各个空间位置上的合理摆布 17 三 主要标志 1 质量标志 保证被储存物的质量 是完成储存功能的根本要求 只有这样 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通过物流之后得以最终实现 在储存中增加了多少时间价值或是得到了多少利润 都是以保证质量为前提的 所以 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中 为首的应当是反映使用价值的质量 现代物流系统已经拥有很有效的维护物资质量 保证物资价值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 也正在探索物流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问题 即通过物流过程的控制 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储存物的质量 18 2 数量标志 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有一个合理的数量范围 目前管理科学的方法已能在各种约束条件的情况下 对合理数量范围做出决策 但是较为实用的还是在消耗稳定 资源及运输可控的约束条件下 所形成的储存数量控制方法 此点将在后面叙述 3 时间标志 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 寻求一个合理的储存时间 这是和数量有关的问题 储存量越大而消耗速率越慢 则储存的时间必然长 相反则必然短 在具体衡量时往往用周转速度指标来反映时间标志 如周转天数 周转次数等 在总时间一定前提下 个别被储物的储存时间也能反映合理程度 如果少量被储物长期储存 成了呆滞物或储存期过长 虽反映不到宏观周转指标中去 也标志储存存在不合理 19 4 结构标志 是从被储物不同品种 不同规格 不同花色的储存数量的比例关系对储存合理性的判断 尤其是相关性很强的各种物资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能反映储存合理与否 由于这些物资之间相关性很强 只要有一种物资出现耗尽 即使其它种物资仍有一定数量 也会无法投入使用 所以 不合理的结构影响面并不仅局限在某一种物资身上 而是有扩展性 结构标志重要性也可由此确定 5 分布标志 指不同地区储存的数量比例关系 以此判断和当地需求比 对需求的保障程度 也可以此判断对整个物流的影响 6 费用标志 仓租费 维护费 保管费 损失费 资金占用利息支出等 都能从实际费用上判断储存的合理与否 20 四 实施的途径1 库存控制库存控制方法库存控制解决三个主要问题 确定库存检查周期 确定订货量 确定订货点 何时订货 如下图 1 采购控制采购控制最主要可以采取如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定量订货法 就是企业预先制定一个订购点的库存量水平 当库存量降低到订购点的存量水平时 即自动发出某一固定的补充库存量的订货单 订货点的库存量可用下式确定 订购点量 平均每日需用量 订购时间 保险储备量 21 22 每次订购多少可以用经济订购批量法 就是一次订货所订的货物数量较为经济 合理 一次购入的批量过多 会多占用流动资金 增加存储费用和库存成本 一次购入的数量过少 会增加订购次数而增加订购费用 订购多少为宜 用经济订购批量法来确定 从图7 3中可以看出 保管费用随着订购的批量增大而增大 而订购费用随着订购的增大而减少 两种费用之和 即总费用的曲线必须有一个最低点 该点所对应的批量为经济订购批量 23 24 定量订货控制法事先确定了经济订货批量和订货点 适用于常年销售 销售量比较稳定的商品 对于销售不稳定的商品 由于很难预测一年内的需求量 而每天的需求差异又比较大 所以经济订货批量和订货点都很难确定 不适合用定量订货法控制库存 25 第二种方法 定期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是一种按固定检查和订货间隔期为基础的库存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从时间上来限定订货周期 从而达到库存量控制的目的 订购量 平均每日需要量 订购天数 订购间隔 保险储备定额 实际库存 订购未交量式中的 实际库存 为提出订购时盘点的实际存储量 订购未交量 为已经订购 预计在本订购周期内到货的期货数量 26 这种方法下订购时间固定不变 因此物资进入时间间隔相同 27 定期订货控制法适用于零星销售 销售量不稳定的商品 这种商品无法准确预测长期需求量 采用定期订货控制法 只预测订货周期这个较短时期内的需求量 再根据盘存量来确定订货数量 可以保持经营的灵活性 降低采购风险 28 两种订货方法的比较 29 2 掌握库存动态企业要进行库存控制 必须掌握库存动态 企业的库存储备的物资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经常性储备 季节性储备和保险储备 经常储备定额是为保证两次进货的间隔期内正常供应的需要而规定的储备数量标准 季节性储备是指由于某些企业需要的物资有季节性 或运输受季节性影响而建立的储备 保险储备定额是为保证供应过程发生意外变故时能不间断地组织供应而规定的储备数量标准 企业的物资储备量是不断在变动的 某种物资的储备量有上下限之分 储备量的上限是最高储备量 储备量的下限是保险储备量 30 某种物资最高储备量 经常性储备量 保险储备量 季节性储备量某种物资最低储备量 保险储备量最高储备量与最低储备量的经济意义在于 最高储备量是防止物资超储积压的警戒线 最低储备量是防止物资供应停工待料的最低警戒线 当物资储备超过最高储备时就应停止进货 当接近最低储备时 就应立即提出采购 以保证物资供应 库存控制就要使物资储备量保持在最低与最高储备量之间 31 3 ABC重点控制模式ABC重点控制模式是把物资品种和占用资金大小分类 再按各类重要程度不同分别控制 抓住重点和主要矛盾 进行重点控制 ABC分析源自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托的理念 也称为20对80原则 巴雷托认为企业管理中 存在着重要的 少数 和不重要的 多数 企业应将管理资源致力于重要的 少数 而不是不重要的多数 ABC重点控制模式正是基于上述原理 按物品的价值 重要程度 耗用情况等加以分类 一般A类为高价物品 其价值占全部库存价值的70 以上 而品种数不及库存品种总数的20 B类物品的价值约占库存总值的20 品种数不到库存品种总数的30 而C类物品的价值只占10 以下 品种数却占到了50 以上 图4 4所示为一典型的ABC库存分类图 这是一种人为的分类 每个企业可视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分类 32 ABC重点控制模式 图4 4 33 ABC重点控制模式 A类货物的库存管理 对A类物资要重点 严格控制 B类货物的库存管理 对B类物资也应引起重视 适当控制 C类货物的库存管理 对C类物资放宽控制或一般控制 34 2 采用 先进先出 方式所谓 先进先出 原则是指先入库的商品先发货出库 为保证每件被储物的储存期不至于过长 先进先出 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也成了储存管理的准则之一 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主要有 1 贯通式货架系统利用货架的每层 形成贯通的通道 从一端存入物品 从另一端取出物品 物品在通道中自行按先后顺序排队 不会出现越位等现象 贯通式贷架系统能非常有效地保证先进先出 35 图示 36 2 双仓法 储存 给每种被储物都准备两个仓位或货位 轮换进行存取 再配以必须在一个货位中取完才可补充的规定 则可以保证实现 先进先出 37 仓库货架 1 重型托盘货架 38 2 轻型货架 39 3 阁楼式货架 40 4 悬臂式货架 41 5 重力式货架 42 6 高层货架 43 3 计算机存取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 在存时向计算机输入时间记录 编入一个简单的按时间顺序输出的程序 取货时计算机就能按时间给予指示 以保证 先进先出 这种计算机存取系统还能将 先进先出 保证不做超长时间的储存和快进快出结合起来 即在保证一定先进先出前提下 将周转快的物资随机存放在便于存储之处 以加快周转 减少劳动消耗 44 45 3 提高储存密度 提高仓容利用率 其目的是减少储存设施的投资 提高单位存储面积的利用率 以降低成本 减少土地占用 主要有三类方法 1 采取高垛的方法 增加储存的高度 具体方法有 采用高层货架仓库 采用集装箱等都可比一般堆存方法大大增加储存高度 46 2 缩小库内通道宽度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 具体有采用窄巷道式通道 配以轨道式装卸车辆 以减少车辆运行宽度要求 采用侧叉车 推拉式叉车 以减少叉车转弯所需的宽度 3 减少库内通道数量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 具体方法有采用密集型货架 可进车的可卸式货架 各种贯通式货架和采用不依靠通道的桥式吊车装卸技术等 47 商品储存场所的布置指按照一定的原则 将各种待储存商品合理地分布放置在库房 货棚和货场的平面与空间 1 保管场所的布置 应满足下列要求 最大限度地提高保管场所的平面利用率和空间利用率 有利于提高商品保管质量 符合技术作业过程的要求 便于日常查点和收发 便于机械化作业 48 2 分为垂直式布局和倾斜式布局 垂直式布局 横列式布局 纵列式布局和纵横式布局 横列式布局 货垛或货架的长度方向与仓库的侧墙互相垂直 49 纵列式布置 货垛或货架的长度方向与仓库侧墙平行 50 纵横式布局是指在同一保管场所内 横列式布局和纵列式布局兼而有之 可以综合利用两种布局的优点 51 倾斜式布局 货垛倾斜式布局和通道倾斜式布局 货垛倾斜式布局 52 通道倾斜式布局 53 4 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储存定位的含义是被储物位置的确定 如果定位系统有效 能大大节约寻找 存放 取出的时间 节约不少物化劳动及活劳动 而且能防止出错 便于清点及实行订货点等的管理方式 储存定位系统可采取先进的计算机管理 也可采取一般人工管理 行之有效的方式主要有 1 四号定位 方式 用一组四位数字来确定存取位置的固定货位方法 是我国手工管理中采用的科学方法 这四个号码是 序号 架号 层号 位号 这就使每一个货位都有一个组号 在物资入库时 按规划要求 对物资编号 记录在帐卡上 提货时按四位数字的指示 很容易将货物拣选出来 这种定位方式可对仓库存货区事先做出规划 并能很快地存取货物 有利于提高速度 减少差错 54 例如 四号定位 货区号 六号定位四号 库房号 货垛 货架号 层号 货位顺序号 仓库分区编号示意图 55 例如 K5AB10d15表示 5号库房AB货区第10号料架第四层15号货位 56 2 电子计算机定位系统 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储存容量大 检索迅速的优势 在入库时 将存放货位输入计算机 出库时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并按计算机的指示人工或自动寻址 找到存放货 拣选取货的方式 一般采取自由货位方式 计算机指示入库货物存放在就近易于存取之处 或根据人库货物的存放时间和特点 指示合适的货位 取货时也可就近就便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每一个货位 而不需专位待货 有利于提高仓库的储存能力 当吞吐量相同时 可比一般仓库减少建筑面积 57 5 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 对储存物资数量和质量的监测不但是掌握基本情况之必须 也是科学库存控制之必须 在实际工作中稍有差错 就会使帐物不符 所以 必须及时且准确地掌握实际储存情况 经常与帐卡核对 这无论是人工管理或是计算机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 经常的监测也是掌握被存物质量状况的重要工作 监测清点的有效方式主要有 1 五五化 堆码 是我国手工管理中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储存物堆垛时 以 五 即 正 字 为基本计数单位 堆成总量为 五 的倍数的垛形 如梅花五 重叠五等 堆码后 有经验者可过目成数 大大加快了人工点数的速度 且少差错 58 2 光电识别系统 在货位上设置光电识别装置 该装置对被存物扫描 并将准确数目自动显示出来 这种方式不需人工清点就能准确掌握库存的实有数量 3 电子计算机监控系统 用电子计算机指示存取 可以防止人工存取所易于出现的差错 如果在被存物上采用条形码认寻技术 使识别计数和计算机联结 每存 取一件物品时 识别装置自动将条形码识别并将其输入计算机 计算机会自动做出存取记录 这样只需向计算机查询 就可了解所存物品的准确情况 而无需再建立一套对实有数的监测系统 59 6 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利用现代技术是储存合理化的重要方面 1 所谓商品养护 是根据库存商品的变化规律 采取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 对商品进行有效的保养与维护 以保持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活动 其意义在于保证储存商品质量完好和数量完整 有效延长商品安全储存期限和流通时间的重要手段 是直接降低商品流通费用充分实现商品价值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一项重要工作 60 内因 商品本身所具有的成分 结构和性质 外因 温度 湿度 氧气 微生物 光线 昆虫 老鼠 2 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 61 3 常见的商品质量变化 物理变化 挥发 低沸点液体商品转化为气态的变化 如酒精 白酒 香精 花露水 香水 化学试剂中的各种溶剂等 挥发的条件 气温 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 液体表面接触空气面积的大小 均成正比 熔化 低熔点商品受热后发生软化甚至熔融为液体的现象 如香脂 蜡烛 圆珠笔芯 油膏 胶囊 糖衣片等 熔化的条件 商品本身的熔点 反比 杂质种类和含量 正比 溶化 具有吸湿性好水溶性性能固体商品在保管过程中 吸收空气环境中的水分达到一定程度时溶化成液体的现象 如食糖 糖果 食盐 明矾 尿素 硝酸盐等 溶化与空气温度 湿度 商品的堆码高度有关 脆裂 干缩 吸湿性商品如纸张 木制品 糕点等在干燥的空气中严重失水引起商品质量变化的现象 条件 日晒 风吹 环境的相对湿度 应保持商品含水量在合理范围 62 渗漏 液体商品 特别是易挥发的液体商品 由于包装容器不严密 包装质量不符合商品性能的要求 或在搬运装卸时碰撞震动破坏了包装 而使商品发生的跑 冒 滴 漏的现象 渗漏需要控制的因素 包装材料性能 包装容器结构 包装技术优劣以及仓储温度变化 串味 指吸附性强的商品吸附其他气体 异味 从而改变本来气味的变化现象 如大米 面粉 茶叶 卷烟等 易引起其他商品串味的商品有汽油 煤油 樟脑 肥皂 化妆品以及农药等 串味需要控制的因素 商品表面状况 与异味物质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触时间的长短 以及环境中异味的浓度等 沉淀 指含有胶质和易挥发成分的商品 在低温或高温等因素影响下 引起部分物质的凝固 进而发生沉淀或膏体分离的现象 如墨汁 雪花膏等 应控制的因素 防止阳光照射 做好商品冬季保温工作和夏季降温工作 63 化学变化 分解 性质不稳定的商品 在光 电 热 酸 碱及潮湿空气的作用下 由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以上物质的变化现象 如过氧化氢 水 氧气 漂白粉 二氧化碳 水 氯化氢 碳酸钙 次氯酸 氧化 商品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能放出氧的物质发生的与氧结合的变化 如化工原料 纤维制品 橡胶制品 油脂类商品等 老化 以高分子有机物为主要成分的商品 如橡胶 塑料 合成纤维等 在日光 氧气 热等因素的作用下 性能逐渐变化的过程 老化后商品化学结构遭破坏 物理性能发生改变 力学性能变差 出现变硬发脆 变软发粘等现象 腐蚀 指金属或金属合金同周围的介质接触时 相互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而逐渐遭到破坏的过程 64 生物学变化 霉变 商品在霉腐微生物作用下发生的霉变和腐败现象 工业品 纺织品 食品 发酵 是在微生物霉作用下 使食品中的单糖发生不完全氧化过程 腐败 腐败细菌作用于食品中的蛋白质而发生的分解反应 酵母菌 霉菌等 虫蛀 鼠咬 65 4 商品科学养护的内容主要包括 仓库温湿度控制金属防锈蚀防霉腐 防虫蚁等高分子商品防老化 66 5 常用的现代储存保养技术有 气幕隔潮 在潮湿地区或雨季 室外湿度高且持续时间长 仓库内若想保持较低的湿度 就必须防止室内外空气的频繁交换 一般仓库打开库门作业时 便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