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011).ppt_第1页
专题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011).ppt_第2页
专题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011).ppt_第3页
专题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011).ppt_第4页
专题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01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引言 早期探索的时代特征 19世纪下半叶 出现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有之 大变局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 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代 一 时代变化 二 新问题 新任务 找寻国家出路1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 如何救亡图存 2 如何向西方学习 如何求强求富 三 中国各阶级登台表演 探寻路在何方 1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企图用农民武装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 2 洋务运动 封建官僚及地主阶级洋务派企图通过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 3 戊戌变法 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救亡图存 四 本讲重点三次早期探索即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 性质 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 经验教训等 一太平天国农民斗争风暴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历代农民战争此起彼伏 太平天国达到高峰 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农民战争 而且具有新特点和新水平 反对外国侵略 纲领 制度 历时14年 1851 1864 波及18省 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近年来 有学者提出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发生 纯系洪秀全因科场失意 铤而走险 事实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绝非偶然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激化了民族矛盾与国内阶级矛盾 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西方资本主义侵略 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 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之后 庞大的战争费用 巨额的赔款 都转嫁到广大人民头上 主要是农民 人民负担大大加重 民生益加凋敝 俱是农夫之家 寒苦之家积多结成聚众 中国历史学会 太平天国 资料丛刊 第2册 北京神州国光社 1952 P787 战后的鸦片走私更形猖獗 白银外流 银贵钱贱的问题益加严重 大量商品倾销 给中国传统的手工纺织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许多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清政府政治腐败 刑罚淫滥 曾国藩这样的清廷高级官员也不得不承认 统治残酷 民生困苦 钱粮难纳 冤狱太多 等因素 是造成民变迭起的重要原因 曾文正公全集 奏稿 卷一 容闳 当时即无洪秀全 中国亦不免于革命 容闳 西学东渐记 钟叔河主编 走向世界丛书 岳麓书社1985年版 第98页 洪秀全 1814 1864 洪秀全 1814 1 11 1864 6 1 原名洪仁坤 洪火秀 汉族人 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 1814年1月11日 生于广东花县 今花都区 福源水村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 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 创立拜上帝会 撰 原道救世歌 以布教 主张建立远古 天下为公 盛世 2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 历时14年 1851 1864 波及18省 动员百万农民大军 金田起义 1851 永安突围 1852 攻占武汉 1853 建都南京 1853 北伐西征 1853 1856 天京事变 1856 席卷江南 保卫天京 1864 永安建制1852 全州 冯云山 1852 长沙 萧朝贵 攻占武汉三镇1853 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 金田 永安 长沙 武昌 湖口 安庆 天京 建都南京1853 广西 桂平 金田起义纪念馆 金田起义旧址 永安封王表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2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二 太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民国以前 基本上是否定 清廷称其为 发匪 长毛贼 民国以后的知识界 大都沿用旧说 可在解放区 特别是新中国诞生以后 上下又一致认为那是一次 伟大的革命 在阶级斗争史观指导下 出现了评价过高 歌颂过烈的倾向 神化近年来 由于思想进一步解放 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全盘否定太平天国 替曾国藩翻案的观点被炒得沸沸扬扬 鬼化重评洪秀全 怎样评价 太平天国 历史件 马克思关于 太平天国 的评价文章一共有7篇 其中有6篇写于1853 1858年 而最后一篇写于1862年 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 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 可以大胆预言 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 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二 太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曾国藩急得要跳水自杀 曾国藩像 沉重地打击了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二 太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不承认不平等条约 严禁鸦片贸易 反对同外国势力共同瓜分中国 并痛击外国侵略者 委岸逗留 不得浸占为害 不得夜间开船潜行 不得违背禁物之规 等 我争中国 欲想全图 绝不 引鬼人邦 曾国藩也感慨地说 夷人之畏长毛 亦与我同 太平天国军队在江西与外国军队作战图 3 太平天国提出了反映农民土地要求的 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 二 太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 天朝田亩制度 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 又是太平天国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建国制度和政策 二 太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4 具有世界的意义推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比如印度的农民革命 还为日本明治维新创造了国际条件 三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1 客观原因 借师助剿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共同镇压 清军 地方团练 湘军 淮军 洋枪队 三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2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受小农经济影响 带有小生产者的自私 狭隘等自身无法克服的阶级弱点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 太平天国政权日益封建化与腐败化 太平天国天王府西花园 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 争权夺利 互相残杀 天京事变 民谣天父杀天兄 江山打不通 长毛非正主 依旧让咸丰 农民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它的纲领和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 宗教的消极作用 拜上帝教 米信 天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表明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 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担负不起探寻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的 三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3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同治皇帝在位 1862 1874 光绪皇帝在位 1875 1896 同光新政 一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国际环境 西方资产阶级 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它迫使一切民族 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 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让东方从属于西方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让东方从属于西方 一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内忧外患 危机四伏 国内形势 内忧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外患 第二次鸦片战争 心腹之害 发捻 肘腋之忧 俄国 肢体之患 英国 故先灭发捻为先 治俄次之 治英又次之 恭亲王奕訢 向西方学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 组织编译 四洲志 开创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 他被后人誉为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 魏源 洋务派的形成 中央代表 奕訢 文祥等 治国之道 在乎自强 而审时度势 则自强以练兵为要 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奕 地方代表 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等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 洋务派的形成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思考 洋务运动的病根是什么 二 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运动发展历程 世纪 年代 二 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运动发展历程 世纪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自强 求富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二 洋务运动的内容1 创办近代化企业2 创办新式海陆军3 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1 创办近代化企业 兴办军事工业 1920年6月3日 江南造船所建造的第一艘出口万吨轮 官府 号下水 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金陵制造局生产的短炸炮 金陵制造局生产的短炸炮 李鸿章创办的金陵制造局 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年 福建船政局制造了我国第一批飞机 福州船政局自行设计制造的 平远 号军舰 1888年1月29日完工下水 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 湖北枪炮厂 汉阳式7 9毫米步枪 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 天津机器局东局 清政府在华北最大的军火工厂 天津机器局生产的赛电枪 古今国势 必先富而后能强 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仍可益固 李鸿章 试办织布局折 轮船招商局 1 创办近代化企业 兴办民用工业 洋务派办民用工业的三种方式 官办 完全由官府创办和经营的企业 官督商办 由官总其大纲 掌握领导权的 由官府委派人员经营管理 商人出资认股 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当然挂钩 但入股商人处于无权地位 官商合办 由官 商签订合同规定权利 义务及分配办法 各按认股比例出资 各举代表参加经营 2 筹办近代海陆军 整顿海防 筹建新式海军 是洋务运动又一重要措施 从70年代开始 至1894年 清政府分别建成福建水师 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 共有船舰六七十艘 有相当规模 就实力说北洋水师最强 南洋水师第二 福建水师第三 创办新式海军 中国第一艘铁甲舰 平远号 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最主要的一支新式海军 它从始至终 一直由李鸿章一手操办和控制 它从七十年代即开始筹划 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其时其有大小舰只二十余艘 不包括鱼雷艇及辅助船在内 建成旅顺和威海卫两个主要的基地 2 筹办近代海陆军 编练新式陆军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训练新式陆军 袁世凯 1861年 奕訢 文祥等奏请训练八旗兵丁使用洋枪洋炮 聘用外国教练 接着 上海 广州 福州等地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及湘军左宗棠部 都先后使用洋枪洋炮 成为新式陆军的精锐部队 3 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京师同文馆 洋务派最早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1862 附属于总理衙门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翻译出版的一些科技书籍 3 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3 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新式学校的毕业证 3 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容闳 1828 1912 字达萌 号纯甫 广东香山县南屏镇 今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 人 1847年 道光二十七年 初 赴美学习 三年后考入耶鲁大学 1854年 咸丰四年 以优异成绩毕业 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 1855年回国 1871年率第一批留学生赴美 1872 1875年派出4批留美幼童120名 1881年撤回 1874 1894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 学习造船 驾驶 留学生中的不少人 学到了西方先进文化 在以后中国的政治 军事 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3 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中华创始之举 古今未有之事 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 自从来到美国 人人善用时间 研究学术 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 他们的道德 也无不优美高尚 他们不愧为大国国民的代表 足以为贵国争光 他们虽然年少 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的荣誉 因此谨言慎行 过于成人 耶鲁大学校长波特 摘自中国青年报 清末中国留美幼童的故事一文2004 04 21 三 洋务运动的失败与历史作用洋务运动实际结局 清政府败于甲午中日战争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1 历史作用与评价 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成果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 培养了技术力量 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解放 2 失败原因 首先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其次 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 有进步意义 但是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 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教训与启示 三戊戌维新运动 一 维新运动的兴起1 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后 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1 19世纪末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2 维新派及维新思想的传播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2 维新派及维新思想的传播 公车上书 1895年4月17日 马关条约 签字 电至京师 举国哗然 时各省举人云集北京 会试 闻之大为震惊 5月1日 康有为邀各省举人集会于松筠庵 宣读了由康有为起草的长达14000多字的上皇帝书 共有1300人签名 次日康有为将联名上书递呈都察院 2 维新派及维新思想的传播 著书立说 2 维新派及维新思想的传播 著书立说 日本变政考 俄彼得变政纪 波兰分灭纪 康有为 光绪皇帝 2 维新派及维新思想的传播 兴学会 2 维新派及维新思想的传播 设学堂 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旧址 2 维新派及维新思想的传播 办报刊 论战焦点 论战实质 论战影响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 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3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二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明定国是诏 光绪皇帝 二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 政治 改革行政机构 裁汰冗员 澄清吏治 提倡廉政 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 准许旗人自谋生计 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2 经济 保护 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 提倡开办实业 奖励发明创造 注重农业发展 提倡西法垦殖 建立新式农场 广办邮政 修筑铁路 在上海 汉口等大城市开办商学 商报 设立商会等各类组织 改革财政 编制国家预决算 二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3 军事方面 裁减旧式绿营兵 改练新式陆军 采用西洋兵制 练洋操 习洋枪等 4 文化教育方面 创设京师大学堂 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 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提倡西学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开经济特科 设立译书局 翻译外国书籍 派人出国留学 奖励新著 奖励创办报刊 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二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袁世凯 西太后 戊戌政变 1898 9 21 二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三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