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管理规定(指引).doc_第1页
废弃物管理规定(指引).doc_第2页
废弃物管理规定(指引).doc_第3页
废弃物管理规定(指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类型作业指引文件编号版 本A/0文件名称废弃物管理规定 废弃物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版 次:总 页 数:4制订部门:行政部发行日期:2011年4月1日 核准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制订人/日期分发部门管理者代表人事行政采购部生产部工程部业务部品质部PMC分发 份数1份文件修订一览表序号版次修订原因摘要修订日期修订页次增减页数总页数1A/0新版发行4一、目的对公司活动、产品及服务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处置,确保所有废弃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和妥善处理。二、权责2.1各部门负责按照规定进行废弃物的收集,并送至厂内各暂存区暂存;2.2行政部负责:2.2.1负责寻找废弃物合格之代处理厂商;2.2.2定期与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厂商签定废物处理协议/合同;2.2.3负责废弃物的管理(包括废弃物的分类贮存、可回收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危险废物的转交,并作好废弃物贮存、处理与转交的各种记录)三、定义3.1一般废弃物:指生产活动过程产生的无毒、无害、无危险,没有回收和利用价值可交由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的废弃物;3.2可回收废弃物:可由再生资源公司或厂家回收处理的废弃物;3.3危险废弃物:指制程及医务室所产生的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传染性等的废弃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所列的废弃物),须经环保部门指定的有资格处理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理;3.4生活垃圾:指生活区、办公楼及卫生间产生的垃圾。四、程序内容4.1废弃物的收集:4.1.1各部门均设置废弃物收集容器于暂存区。4.1.2 废弃物产生后,由产生单位人员依照废弃物性质采取相应的方式放入收集容器,定期统一送入公司废弃物放置场所,废弃物容器需安全,不得有泄漏之隐患;4.1.3行政部对各部门送到厂内废弃物放置场所的废弃物种类进行最终确认,防止危险废物混入一般废弃物中。4.2 废弃物的厂内转移:各部门的废弃物暂存区由指定专人管理,在废弃物累积到一定量时,由指定人员定期将暂存区内废弃物转移到厂内废弃物放置场所,并分类堆放转移过程中应确保不散撒,不混合、不泄漏,一旦运输中发现有泄漏或散撒现象时,立即清理,情况严重的,要立即上报。4.3废弃物的厂内储存:4.3.1公司在厂内规划设置废弃物放置场所,应根据不同废弃物划分为不同之储存区域,并对其容器进行标识区分,废弃物放置场所由行政部负责。废弃物放置场所应设有防雨、防泄漏、防飞扬等设施,并有消防等应急安全防范设施,且醒目标识;4.3.2贮存容器或设施应经常保持清洁完整,其盛装的废弃物不得飞扬、逸散、渗出污染地面或散发恶臭情事;4.3.3废弃物放置场所或贮存容器应与所存放之废弃物具有兼容性,不具兼容性之废弃物应分别储存;4.3.4危险废弃物除满足废弃物的储存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a、须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储存场所或容器应标示废弃物名称、来源、主要成分、危害特性、数量、贮存日期及危险废弃物标识图等;b、危险废弃物储存设施应有防风、防雨、防晒、防渗、防腐蚀等功能,并设有警示标志;c、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除此以外,其他的危险废弃物必须将装入容器内储存;d、液体贮存容器需配置二次容器,防止泄漏时污染环境;e、危险废弃物的贮存容器应保持在良好状态,不能有外壳鼓包、凹陷、生锈或其他腐蚀现象;f、容器应在不造成泄漏、溢出或损坏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或储存。如有危险废弃物发生溢漏等紧急状况,应按照相关程序执行。4.3.5各部门指定人员将本部门收集的废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