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doc_第1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doc_第2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doc_第3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doc_第4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朱念摘要:本文在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现状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运用图表分析法,贡献率模型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分析海洋物流业对广西经济的作用,结果表明海洋物流业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广西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发展对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产业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本文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身的特点,通过海洋航运业、港口物流业、海洋水产品物流业三大海洋物流业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来进行研究。关键词:海洋物流,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策Guangxi Gulf Economic Zone Marine Logistics Industry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This paper i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Guangxi Gulf Economic Zone , through the relevant data collection, use the char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contribution model analysis to analysis the data, and analysis the impact of ocean logistics for the Guangxi economic,the results show that ocean logistics for the ocean industries and the Guangxi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simulative effect. On this basis, analysis the Guangxi Gulf Economic Zone Ocean logistics what problem it has,and this paper will 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it. Guangxi Gulf Economic Zone Ocean logistics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so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Guangxi Gulf Economic Zone itsself characteristic. Through the marine shipping industry ,port logistics and marine aquatic product logistics industry to research the Guangxi Gulf Economic Zone Ocean logistics. Key words: Marine logistics, Gulf Economic Zone,Development,Countenrmeasures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字典 - 查看字典详细内容前言随着海洋世纪潮的全球涌动,实施海洋经济开发已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战略取向。广西是西部省区唯一临海的省份,如何利用这片海加快广西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在努力打造中国东盟开发合作的物流基地,发展海洋物流业对物流基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海洋物流业是指海洋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指利用海水,海洋空间或海水产品作为海洋生产过程的产业,包括有海洋交通运输、海产品运输、港口仓储、港口装卸搬运、口岸增值服务等行业1。本文将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北部湾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由于海洋物流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水产品物流业、海洋石油物流业等多个子行业,本文主要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水产品物流来进行探讨研究。由图1.1可以看出,广西的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在海洋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按照中国海洋局的定义,海洋运输业是国际贸易的大动脉,海洋交通运输业包括航运业和港口业2。同时,我国在进行海洋经济核算的时候,也将海洋运输业分为了两个部分:航运业和港口业3。本文海洋运输业的概念采用了我国海洋局对此所作的定义,是指海洋经济统计中的航运业和港口业。同时,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中海洋航运业、港口物流业、海水产品物流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并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的情况,而且这三大行业的数据资料具有相对较强的可获得性,所以本文主要通过这三大行业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来进行研究。图1.1 2010年广西主要海洋产业构成图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发展现状(一)海洋航运业发展现状1广西北部湾港航道现状 钦州港航道现状:目前,钦州港投入使用的航道为万吨级航道,设计水深10.03米,全长24.4公里,可进出载货2万吨左右的船舶。投入使用的东航道为3万吨级进港航道,全长33.3公里,设计底宽110-120米,低标高8.9米,设计水深12.3米,乘潮可进出5万吨级船舶。防城港航道现状:防城港现在拥有泊位35个,其中生产性泊位31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1个,20万吨级矿石码头已建成投产。目前,防城港香港蛇口海防集装箱班轮航线、防城港巴生新加坡曼谷集装箱直航班轮航线,以及广西沿海港口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巴生港、越南海防、胡志明港等航线相继开通。北海港航道现状:北海港航道主要是北海新老港区航道,它基本上都是坐南朝北面对着廉州湾海域。走向为由南向北,向东曲折进入新、老港区。目前它的外航道已经进行浚深、扩宽。航道主要分为三段,总长约17.28千米,宽为100-130米。该航道顺直,无栏门沙,便于航行。2外资航运物流巨头抢占北部湾航运产业市场广西北部湾虽偏居我国海岸线南隅,但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随着西部大开发后西南云、贵、川等省建设的加快,随着泛珠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提速,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战略眼光的中外航运巨头都应当关注这部分重要的海岸线。航运是物流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是物流企业主要的增长点及利润源泉。于是,高货值、附加值高、物流贸易产业链上的海洋航运业日益成为各大中外航运巨头进驻的重点目标。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西班牙ACS-德佳德斯港口及物流公共事业公司、Mars(丹麦)等欧洲大型航运企业都已纷纷进入广西北部湾航运业市场。3成为区域性航运中心的潜力巨大 虽然广西北部湾港口偏离国际主要航线,难以在短期内将其建设成国际的海运物流中心,但可以将其建设成为区域范围内重要的航运中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港口位置位于海湾深处,虽然拥有优良的港口条件,但成为国际物流的航运中心或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港口物流中心的设想不太现实。从大的范围来看,新加坡等国际海运物流中心的位置短时间内不可撼动,广西北部湾的港口只能建设成为连接其他国际港口物流中心的中转站,成为其中的一个节点。而要是作为连接我国内陆地区与世界各地特别是连接东盟国家的物流中心来发展可以是大有作为的4。所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以努力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区域性航运中心。(二)港口物流业发展现状1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现状 200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有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等四大港口建成了万吨级以上泊位。拥有大小港口21个,基本形成了广西沿海天然的港口群。2009年全区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4726万吨,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北部湾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407.9万吨,比上年增长16.3(如表1.1)。表1.1 2004-2009年广西钦州、北海、防城港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年份货物实际吞吐量(万吨)增长率(%)200430322005348131.712006495034.802007719245.292008808912.4720099407.916.30从表1.1可以看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是在逐年上升的,以2007年度增幅最大,2008和2009年虽然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但仍有稳步的增长,以此速度增长下去,2012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有望达到1.2亿吨。2政策优势促进港口物流业发展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已于2008年获国务院批准设立,这是全国第6个保税港区。2009年,国务院下发通知,明确将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列为整车进口口岸,这是中国第五个海港整车进口口岸,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整车进口口岸。此外,广西还有北海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国家对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优惠政策将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3港口产业布局不断优化200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大港口钦州、防城、北海成功的被组合为一体,统称“广西北部湾港”,由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管理。统筹后的三大港口形成以防城港港为主要港口,北海港、钦州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形成三大港口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分层次发展格局。“十一五”期间,广西已在在沿海地区布局钢铁、石化、电力等大工业,形成沿海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性物流中心。现已形成以集装箱、煤炭、铁矿石、液体化工、粮食、油气码头为主的港口生产功能和物流格局。广西北部湾港按照“主辅结合、相融互进、共同发展”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和港口物流中心5。(三)海水产品物流业发展现状1广西北部湾海水产品资源丰富广西北部湾海域属热带海洋,适应于各种鱼类繁殖生产,又加之陆上河流携带着大量的有机物以及营养盐类到海洋当中去,这样使得北部湾成为了中国高生物量的海区之一。在海洋养殖资源方面,广西浅海滩涂广阔,水质肥沃,生物品种繁多。在10万公顷的滩涂面积中,可养殖面积达6.67万公顷,占滩涂总面积的66.3%,其中近期可利用养殖的滩涂面积有2.67万公顷,分别占滩涂总面积和可养殖面积的26.5%和40%;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面积有65万公顷,可养殖面积达26万公顷,占浅海面积的40%。主要的养殖资源有:珍珠、牡蛎、对虾、青蟹、文蛤、毛蚶以及其他名贵鱼类和海参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水产品品种。在海洋经济效益方面,由于北部湾的海洋捕捞、海洋养殖业资源丰富、养殖历史长、规模大,海水产品远销欧美、东盟各国,是北部湾沿海城市和居民的重要经济支柱,据统计,到2010年底广西海水养殖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103万吨,产值69亿元。渔民收入由2005年的人均收入5932元,人均纯收入10338元提高到2010年的人均收入8500元、劳动力均纯收入15000元。2海水产品物流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广西是海水产品生产重点省区,产量多年来位居全国前列,产品远销欧美日韩,被农业部定为中国的优势产业区域。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为海水产品快速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树立了“重优抓大顾小”的发展思路。南北钦防已有7个加工出口企业与70多家规模养殖场(户)协作。广西的海水产品产业的市场是非常被看好的,而有市场就需要流通,需要把这些东西转移到消费区,就需要物流去支撑海水产品的一系列过程。这些现象表明北部湾有着海水产品物流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空间6。 二、海洋物流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的现状分析,可以预见海洋物流业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下面主要分析海洋航运业、港口物流业、海水产品与海洋物流业的联系。通过对广西统计年鉴、海洋统计年鉴和其他统计数据的查询,查询得出广西北部湾港海洋货物运输量、广西北部湾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广西海洋渔业产量的相关数据(见表2.1),通过这些数据分别来进行画图分析。表2.1 广西北部湾港海洋货物运输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海水产品产量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广西沿海海洋货物运输量(万吨)26224127038045658083917852102北部湾港港口吞吐量(万吨)18132050240431713669494948328089940811860广西海水产品产量(万吨)141143144149158对表2.1数据进行分析,画出它们的年增长图,得出如下图2.1、图2.2和图2.3 图2.1广西北部湾海洋货物运输量年变化图通过图2.1可以看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货物运输量从2001年到2010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每年的货物运输量都在上升,海洋货物量的上升对海洋航运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海洋航运业又会对海洋物流业产生积极的促进的作用。图2.2广西北部湾港港口吞吐量通过对图2.2的分析可以看出广西北部湾港港口的年吞吐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港口吞吐量的上升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海洋物流业的发展。图2.3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产量通过对图2.3可以看出,从2006年到2010年,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产量都在上升,渔业产量的上升会对海洋水产品物流业产生促进作用,从而会对海洋物流业产生促进作用。所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航运业、港口物流业、海水产品物流业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具有积极的促进的作用。海洋物流业的发展将对海洋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而海洋产业是否会对广西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下面将对其进行研究。表2.2广西人均2001-2010年GDP(元)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X505855586169746185901012112277146521604519568表2.3广西海洋产业增加值(亿元)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Y1211381451631711822132442562802008年孙昭均、赵昕建立海洋产业贡献率分析模型,研究海洋产业对海洋经济的促进作用。公式(2.1)和公式(2.2)用以计算分析2001-2010年全区人均GDP(见表2.2)与海洋产业增加值(见表2.3)之间的相关系数7:(2.1) 其中,Cov(X,Y)是变量X和Y的协方差,Var(X)和Var(Y)分别是变量X和Y的方差。如果给出X和Y的一组样本,1,2,n,则样本相关系数为: (2.2) 其中,和分别是变量X和Y的样本均值。计算得到的结果是0.9965,可以判断我区海洋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定量分析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计算方法是:海洋产业贡献率(%)=海洋产业总产值增量/GDP增量100%。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从2001到2010年每年各个主要的海洋产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见表2.4表2.4 海洋产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贡献率13.5%12.6%15.4%16.7%15.3%17.9%15.8%16.0%17.1%18.2%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的发展对于广西的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拉动效应,海洋产业对广西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很大的。海洋物流业的发展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同时海洋产业又对广西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上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的现状分析基础上,下面将探讨海洋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探析。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海洋航运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直达航线不足 在全部港口群中,开设固定航班航线的港口仅有葵青港、新加坡港、盐田港(前2港相互间和对世界主要港口基本每天可对开船舶,盐田港对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港口可对开日航班和周航班),其他各港无论在泛北部湾内部或外部,基本没有开设固定航班航线,能有的直达航线也为数不多。因为直达航线不足,配套港埠基础设施与贸易运输能力不足,限制海洋航运业的发展,同时制约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的发展。2航运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大港口已有客货航运、船舶代理、货运代理、外轮理货等多门类企业。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现代航运和物流服务体系。世界知名的港口、航运、物流等大企业进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航运业市场数量很少。与世界航运物流业市场未形成紧密联系,与建设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的要求相差较远。3船舶工业发展滞后 广西壮族自治区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按照规划,2012年前,广西将初步建成亿吨级“黄金水道”,使其内河港口的总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有关专家认为,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的打造以及近来北部湾航道与港口的加快建设,将极大地提升广西的水运能力,从而带动地方船舶工业的发展与升级。截止2009年,广西北部湾已有生产性泊位191个,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最大靠泊能力20万吨,并实现了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个港口通航。 然而,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船舶工业发展滞后,与“广西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极不相称”。北部湾经济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舶,往来船舶的维修与保养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船舶工业发展滞后,运输船舶在北部湾经济区内出现问题后得不到及时的维修,这大大的降低了运输效率,大大的降低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航运业的发展。4广西航运企业融资难据统计,截至2010年,广西共有航运企业389家,水路运输服务企业286家,运力达670万载重吨。然而,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船舶的大型化和现代化使得航运企业难完全靠自有资金购买船舶并维持企业营运。同时,航运业又是一个风险高、盈利不稳定的行业,受经济景气影响较大,企业投资回收期较长。航运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决定了航运企业的融资需求数量大、并显著区别于其他行业。此外,广西航运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业务主要集中在农村信用联合社,其他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资金相对比较少,资金短缺已经成为限制广西航运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8。(二)港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腹地经济缺乏支撑力表3.1 2010年广西北部湾港口腹地经济主要指标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合计GDP(亿元)95027720459316898789046603人口(万人)4768451439758127281624200人均GDP(元)195681579612096206462761295718进出口额(亿美元)17713331327124792广西北部湾港口腹地集中在云、桂、贵、川等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地区,经济还是以内生型的农业和初级工业为主,短时间没有太多的出口物资,也无法消费太多的进口物资,按照西南各省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 (如表3.1)的各项经济指标来看,腹地经济缺乏支撑力的局面仍然无法改变,这一点直接制约着港口物流业的发展。2港口功能定位过于单一,综合竞争力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大港口原功能定位存在一定局限,这表现为港口仅局限为本地区服务,对港口城市之外的地区贡献少,不能够完全适应新时期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港口发展趋势。随着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广西沿海港口各自为政的“诸侯割据”时代已经结束。港口功能较单一,仍然以传统的装卸、储存、转运为主,缺少货检、分装、包装等增值服务,因此,对临港产业开发的带动作用较弱,港口的运输组织、物流服务和综合运输枢纽作用远没有达到专业化、网络化、标准化的要求。港口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口岸配套不完善,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港口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功能过于单一,直接导致港口综合竞争力差,在2010年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上排名靠后,差距明显(表3.2)。表3.2 2010年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排名港口总得分排名港口总得分1宁波港243.099营口港170.412上海港239.8710厦门港169.783青岛港221.4611烟台港154.294天津港205.2312日照港150.435广州港204.1213苏州港146.616深圳港200.6514福州港139.967大连港179.3415南通港130.848连云港172.6716广西北部湾港20.673港口口岸服务不够完善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口物流服务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仍然缺乏能够适应货物交易、信息发布、航运交易、金融结算、数据传输等社会化信息服务要求的信息网络,缺乏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相当服务规模的经营主体以及大规模发展相关物流业的合理空间,相关物流企业功能单一、规模相对偏小、服务层次较低、系统化的物流服务能力欠缺。港口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货主和船公司,港口的服务质量更多地反映在港口的装卸效率、货物的疏运快慢以及船舶在港时间的长短之上,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船公司和货主的效益。通关不是很便利,直接造成通关时间过长,物流成本过高的后果。4运输配套设施不完善,出现严重的集疏运瓶颈 广西三大港口的货源主要依靠云南、贵州、川的大型企业,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和公路。然而,与很多大型港口城市不同,接入北部湾三大港口的铁路由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修建,都属于地方性铁路,主要包括:南宁至钦州、钦州至防城港、钦州至北海三条线路。同时,由于南宁经钦州至防城港的铁路是地方投资建设,实行的是高于国家铁路网络的运价,这样就使得货主的运输成大大增加本,不少货主宁愿选择往运输成本较低的其他港口分流而不会选择广西北部湾港。公路方面,主要是南宁至北海高速公路,南北高速通过钦州,在钦州又兴建一条高速公路通往防城港,称为钦防高速。目前能够将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北部湾城市联系在一起的高速公路也只有这条。另外,港口基础设施较落后,口岸配套不完善,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港口与铁路、公路及场站之间缺少衔接,造成效率不高,未能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效益。由于运输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货物集疏运能力不足,广西三个沿海港口经常会出现船舶和货物压港现象。集疏运成了广西北部湾港港口发展的瓶颈9。5港口信息化较低 由于缺乏对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导致各系统间相对独立,从而影响整体效率的发挥,使得信息化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港口的查询、管理、跟踪手段采用的仍是电话或者简单的网络登记等方式。这些低效率的手段严重降低了港口的信息化水平。6港口物流人才缺乏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只有唯一的一所公立本科院校钦州学院,然而钦州学院正处于发展的阶段,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物流管理本科相关专业刚刚起步,专业的设置也不够全面,专业的研究机构也是屈指可数。由于条件的限制,人才引进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三)海水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1海洋水产冷链物流发展落后海水产品的运输对温度具有很高的要求。海水产品冷藏链服务要求生产运输仓储客户的全程都保持着一样的温度,才能有效保证海水产品的品质。虽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少数食品配送企业在冷藏链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海水产冷链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许多海水产品耗费在配送环节中。在物流运作过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落后,冷库空置率高;冷藏运输设备陈旧,有待更新;缺乏规范化的冷链冷藏配送体系,冷藏运输效率较低;海水产品经营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冷链体系。上述这些问题致使海洋水产冷链物流发展落后,严重影响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水物流产业的发展。2海洋水产物流体系信息化程度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区水产生产经营企业的规模较小,在海洋水产物流配送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不高,信息化建设明显的滞后,绝大多数企业尚不具备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海水产品捕捞和养殖户也处于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在海洋水产信息网络不健全的环境中,信息收集和传递都显得十分的困难。3海水产品物流企业配套不够 首先,从大的环境上看,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的不断推进,外企也将抓紧这发展的大好机遇,迅速的抢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水产品物流的市场份额。而如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海水产品物流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很多方面都还有待加强建设。这些外资企业的强势进入,将给我们的企业带来很大的挑战。其次,海水产品物流企业对专业化海水产物流的需求不迫切。在物流观念上,许多水产企业普遍对于物流的价值认识不深。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北部湾区域内的一些物流企业仍持有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观念,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和知识将带来的价值增值,依然自行承担物流活动,而不采取社会化的流通服务。这样无法发挥物流的规模效应,造成仓库的闲置,车辆的空驶,从而增加了物流成本。再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很多海水产物流企业正在发育阶段,物流经营管理水平偏低,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规模有限。造成海水产品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规模小,范围窄,严重影响作为第二方物流的反应速度与运作效率。4水产品供应主体专业化程度低且市场体系建设不够 “小规模、大群体”是海水产品经营主体的典型特征,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经营不稳定。海水产品批发市场中从事海水产品运销的商人九成以上是个体商贩、个体经营组织。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导致物流企业很难进驻广西北部湾经济海水产品物流市场。加上海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海水产品市场布局欠合理。市场调节能力差,流通环节多,造成市场不稳定,导致海水产品物流成本上升。此外,一些部门对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代物流业缺乏足够的指导,大多只停留在宏观的层面。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物流业发展对策(一)加快海洋航运业发展对策航运物流服务承运(综合运输体系:集疏运系统、干支线网络、多式联运)货运代理(集运拼箱、货物配送)港口物流区(物流增值服务、货物加工及配送)海关三检(大通关、一条龙服务)增加值数需求信息流需求者(收货人)供给者(托运人)图4.1 航运物流系统模式图1加大力度支持航线开发国家应该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直接补助企业形式,对从事开发北部湾一东盟各港口固定航班航线的企业,实行首百航次补助。即在北部湾一东盟各港口新设固定航班航线的企业,每条线路从启航之后的100次航班按实际亏损额或包定数额给予补助,从而促进企业投资。2加大力度增强航运产业集聚效应 加大政府优惠政策,继续发展客货航运、船舶代理、货运代理、外轮理货等多门类企业。吸引世界知名的港口、航运、物流等大企业进入北部湾航运市场,同时增强服务意识,完善现代航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参照图4.1的航运物流系统模型,采用有效的航运物流系统,提高航运效率。3加快船舶工业的发展 三位一体发展:发展船舶工业的同时要协调钢铁业和航运业的发展。由于钢铁原材料的价格逐年上升,使得船舶工业的成本也不断上升。建设钢铁厂,为造船工业降低成本。以“修船起步、修造结合、量力而行、滚动发展”的原则发展船舶修造业,瞄准当前建设投资少、成本低、起步高的有利时机,加快研发“高、特、快”船型,抢占市场先机;同时以资本合作与技术合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和品牌,加快发展优势船配业务。4加快解决广西航运企业融资难的现状(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创造航运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首先,加强沟通,保持银企的信息对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主动向金融机构广泛宣传广西航运经济的发展及市场前景,增强金融机构信心;运管理部门、船舶检验机构和船舶经纪人等船舶专业机构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航运融资项目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断加强对航运融资市场、技术、财务等方面的风险防范。通过多方合作交流,加强信息沟通,促进航运融资业务良性发展。其次,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航运企业的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向自治区财政申请扶持航运食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补贴航运企业贷款利息、调整航运业的运力结构、扩大航运企业的规模、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促进危险品、集装箱、油料、港澳运输等专业化运输的发展以改善传统的经营业务等各方面,从而提高航运企业的盈利、偿债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10。(2)建产业发展集团,搭建融资平台 广西航运企业普遍都规模小,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可以通过借鉴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的模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资组建广西航运投资集团。航运投资集团从事航运建设与经营,枢纽、航道等设施的管养以及相关产业的开发。通过组建航运投资集团,一方面可以整合区内的航运资源,盘活区内航运结构;另一方面,又可以以集团为融资平台,为旗下的企业提供融资便利,解决中小航运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加快港口物流业发展对策1加快腹地经济建设 加大与贵州、重庆等西南省区的合作,共同促进腹地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优化发展环境,明确产业调整方向,利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及中越边境(东兴一芒街)商贸旅游博览会等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吸引全球领先企业来北部湾投资;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借助西部大开发,东盟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等政策优势,大力发展腹地经济。继续推进企沙工业区、铁山港工业区、钦州港工业区建设,优先吸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回报率高、节能降耗的现代产业人区进园,着力打造中高端产业,尽快成为区域性的加工制造基地。发挥重大产业项目的带动效应利用石化、钢铁、林浆纸、能源、修造船等五大产业发展带动腹地经济发展,营造“前港后厂”的生动局面,形成“港工互动”的良性循环。2科学定位港口功能 科学的定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3大港口的功能定位,即钦州港要不断完善临海工业港功能,加快推动3万吨级以上的石化工业基地建设;防城港要不断完善枢纽港功能,重点抓好10万吨级以上多用途泊位的建设,加快推进千万吨级大型钢铁基地建设的步伐,形成以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国家跨区域综合运输大通道出海口和综合性港口;北海港要建设成为以商贸和旅游服务为主,兼有临港工业功能的地区性重要港口11。3建立起高效的口岸服务支持系统,提高服务意识 建立高效的口岸服务支持系统:口岸服务支持系统包含与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关系密切的报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边防以及船舶代理、外轮理货、引航、船舶拖带、船舶供应、通讯、金融、保险等,加大这些方面服务体系建设,加速通关、服务优良的条件。 树立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银行、税务等相关机构的服务也要相应延长服务时间,开展网上纳税、网上付费。推进海铁联运,集中审单,延伸口岸服务功能实行属地接放,全面提升口岸整体服务功能。简化进出关手续,缩短通关时间,方便企业合法进出。不断完善与口岸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强海关进出口监管、提高口岸各项管理职能的同时,强化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尽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12。4加快建设运输配套设施,加快集疏运系统的建设 铁路方面:尽快完善配套柳州、南宁直通钦北防铁路,提高沿海铁路运能;尽快提高通往华中、华南、西南和钦北防港口铁路主通道运输能力;积极争取南宁一广州、南宁一贵阳高速铁路路段的早日开通。 公路方面:加快沿海港口后方的铁路、公路等集疏运通道建设,提高港口后方的疏运能力,实现重庆、广州、贵阳、衡阳货物和人直达钦州或防城港,逐渐降低出海货物的中转率和物流成本。 要加快大型、深水、高效、专业化码头及配套航道的建设,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矿石、粮食等大型专业化码头的建设,要尽快形成布局。要采取措施促进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以尽快提升港口的竞争力,以便今后从支线港上升为干线港。重视港口软件工程配套建设,建立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与管理理念,注重港口物流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形成港口与腹地高速公路相衔接的集疏运网络,形成海铁联运系统,提高港口集疏运效率,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条件。5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港口创新能力 当前,要完善广西北部湾港港口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订货系统 (EOS)、快速反应(QR)以及有效的客户反馈(ECR)等信息技术,并且不断的改进港口物流信息系统以实现电子通关和贸易无纸化。建立公共交易平台,从而扩大增值服务,增强港口辐射的能力,形成开放式物流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港口物流的强大支撑。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实现港口物流与场站物流(航空机场和公路、铁路站点)的无缝对接。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港口物流活动中货物和信息的流转效率,积极促进港口物流系统化、标准化与智能化建设13。6建立港口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人才 整合资源,创办北部湾大学,设置以物流专业为重点的院系,培养起一大批本土化的港口物流人才,以满足钦州港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在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的设置上,拟定港口物流、国际物流、国际货代与报关、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化和港口物流系统优化等方向。为港口物流设备的管理、操作与维护等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为港口物流提供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三)加快海水产品物流业发展对策1努力实现海水产品物流功能活动的一体化实现海水产品的一体化要从物流活动的不同环节来进行。从运输上,使用低温运输设施,即海水产品冷链物流。进一步优化路线和运输工具的调度分配;从储存上,要加大海水产品储存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措施,保证海水产品的质量,尽量少的影响产品口味;从包装上,要保护海水产品价值,提高海水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加海水产品的销售;从搬运装卸上,运用专业的搬运装卸队伍和先进的搬运装卸设备,防止无效装卸、充分利用重力和消除重力影响减少消耗的装卸,以及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化装卸;从流通加工上,采用包括分拣、包装、分割、计量、分级、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等方式,提高海水产品的附加价值。2加快海水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海产品物流企业必须顺应信息技术革命的要求,在生产、储存、运输、配送等方面,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和数字信息技术。政府要积极鼓励大型海水产品公共信息和物流交易平台的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海水产品市场行情预测预报体系,搞好海水产品信息处理与发布工作,以及市场信息咨询服务,为海水产品市场提供各类信息及其技术服务。海水产品物流信息包括海水产品价格信息、海水产品供求信息、海水产品物流环境信息。在价格信息处理上,要对海水产品历史价格、即时价格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对价格走势的分析和预测;在供求信息处理上,在海水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配备电子显示屏,以能够连续报道各类海水产品成交价格和成交量;在海水产品物流环境方面,要使电脑网络应该能够连接各个物流节点和海水产品物流主体,包括渔民、行业协会、包装盒加工企业、零售终端等,以求实现信息共享14。3扶持本土的海水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 首先,积极的向外资先进的物流企业学习,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吸收先进的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