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门-点对点无线安装与调试.doc_第1页
新手入门-点对点无线安装与调试.doc_第2页
新手入门-点对点无线安装与调试.doc_第3页
新手入门-点对点无线安装与调试.doc_第4页
新手入门-点对点无线安装与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无线网络组网模式中,该如何安装与配置,在安装与调试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方面等等问题,相信是不少用户最想要关注的。这里就先以“点对点”模式为例,给读者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其安装与配置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这里先假设一个计算机环境:一台台式计算机通过ADSL Modem接入Internet,另外有一台笔记本电脑需要通过无线方式临时与台式机建立连接,并实现共享上网。即是说整个网络结构为通过两块无线网卡实现连接及共享上网。 一、新手上路:硬件连接 通过两块无线网卡实现无线连接的方式,在硬件连接方面比较简单。首先是台式机,需要安装两块网卡,一块有线网卡连接ADSL Modem,用于无线网络与Internet的外部连接;无线网卡用于与笔记本电脑的局域网连接,一般台式机选择PCI接口的无线网卡比较合适,其安装方式跟普通PCI卡相同(比如有线网卡)。 笔记本电脑也需要安装一块无线网卡,在笔记本上可选择PCMCIA和USB两种接口的无线网卡。安装时请按以下步骤进行: 1、找到PCMCIA槽后,按下旁边的黑色开关,弹出塑料卡,如下图所示。 2、然后插入无线网卡,如下图所示。 接着会看到无线网卡上的指示灯亮,同时计算机屏幕右下角会出现无线网卡连接图标。 提示:要取出无线网卡时,先在软件上禁用无线网卡;然后按下PCMCIA槽旁边的黑色开关,弹出无线网卡;取出无线网卡后重新将原来的塑料卡插上即可。二、新手进阶:网络配置 通过以上的步骤后,即完成了无线网卡的硬件安装,接着要进行的是无线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当无线网卡插入计算机插槽后,即会弹出找到新硬件的提示;此时放入无线网卡附带的驱动光盘,可以直接运行光盘中的安装程序,也可以按照普通的硬件驱动安装方法进行安装。 1、配置无线网卡IP地址。 在配置IP地址之前,首先应该让这两台计算机都在同一个网络环境中,即将两台计算机的组名设置为一致,比如workgroup等。方法为: 步骤1:在桌面上依次单击“我的电脑/属性”,在弹出的窗口中切换到“计算机名”选项卡。 步骤2:然后单击“网络ID”按钮,然后单击“下一步”开始修改。在进行到如下图所示步骤时,注意按图所示选择,之后即可修改组名了。 接下来就是为台式机配置IP地址及相关信息。在一个没有无线路由器的点对点环境中,需要为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配置一个静态的IP地址和一个共同的子网掩码;比如IP地址是192.168.1.X,子网掩码是,网关和DNS不添。如下图所示。 提示: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客户机(即笔记本电脑)的IP和DNS应则全部设置为自动获取。2、更改无线网卡的通讯模式。 这一步的操作在两台计算机上都要进行,具体的操作如下: 步骤1:在“网络连接”中右键单击“无线连接”进入“属性”设置。 步骤2:切换到“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后,单击右下的“高级”按钮。 步骤3:在弹出的如下图所示“高级”对话框中,点选“仅计算机到计算机(特定)”,并勾选“自动连接到非首选的网络”。 3、指定SSID值。 在“无线网络配置”选项中,单击“添加”按钮后,即会出现如图6所示设置窗口。然后在“网络名”框内随意输入一个值,比如本例中的“lan”,其他选项可以保持默认;最后勾选“这是一个计算机到计算机网络;没有使用无线访问点”选项。 提示:通过为主机设置SSID值,这样才能使网络中的另一块无线网卡对主机无线网卡进行通讯识别。通过以上设置后,打开两台计算机的网络属性窗口再刷新一次,即可查看到窗口中已有刚才设定的名为“lan”的无线连接了,如果网络正常即会在右上角显示“已连接上”的字样。4、配置主机Internet连接。 由于还要实现共享上网,所有还需要在主机上设置无线网卡的共享上网。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在“网络连接”中执行左上方的“设置家庭或小型办公网络”,由于是主机所以应该选择“这台计算机直接连接到Internet”一项。 步骤2:接着会让你选择接入Internet连接的设备,由于是ADSL所以这里要选择虚拟拨号连接,而不要选择被虚拟网卡的那个本地连接,如下图所示。 提示:如果出现ADSL无法共享上网,就是在这里选择了本地连接网卡而不是虚拟拨号连接造成的。 步骤3:接下来便是指定计算机名和工作组名称,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随后再单击“下一定”按钮提示即可完成配置。 步骤4:最后分别重启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即可搜索到无线信号并且可以浏览共享上网了。 提示:如果此时笔记本电脑无法共享上网,可右键单击状态栏内的无线连接图标,然后选择“查看可用的无线连接”,这时会搜索到当前所有可用的无线连接,选择当前的可用的网络即可。 到此,整个无线网络的互访及共享上网配置也就宣告完成。 三、总 结 点对点的无线网络除了本文介绍的“无线网卡+无线网卡”方式外,还有“无线AP+无线AP”的模式,后者主要是为了实现远距离的无线传输才会运用到。普通家庭采用这种无线网卡的点对点方式,可以最大节省有线到无线网络转变时的设备投入,而且实现起来比较快捷;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其软件配置稍显麻烦。应该说,这种无线网络模式适合有临时共享连接的网络环境使用。3月11日两无线网卡点对点互联解决方案现在买笔记本的人越来越多,笔记本大都带有无线网卡模块,不过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实际用到无线网络的地方并不多。日前我的同学就买了一台带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我想我的笔记本也有无线网卡,实现双机无线互联一种最简单方法可以用无线路由,但是电脑市场上的无线路由器最便宜的也要200左右,对我们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经济负担。另一种方式就是两台笔记本的点对点的无线网络,使两个人在不同的寝室可以不用网线联机就能实现互访。下面就介绍下我是怎么实现的(因为有些内容找不到真正的作者的出处,网上都是转来转去的,如有问题可联系我)1.首先我把要连接的两台电脑分别命名为A和B,要连接就要把两台机子的无线网卡都打开,2.在网上邻居右击的属性中找到“无线网络连接”,打开“无线网络连接”的属性窗口,在标签项的“无线网络配置”最下面点击高级按钮,选择“计算机到计算机”也就i是点对点方式,(这里默认是任何可用网络,并优先点,可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暂时不知道怎么回事)选择自动连接到非首选网络建议点选上。3.在首选网络中点击添加按钮添加网络:网络名SSID可以任意输入信息,例如:wireless ,SSID也就是无线网络的网络名。无线网络密钥中的验证方式选择“开放式”,“禁用”加密方式。4.然后配置无线网卡的IP地址和掩码,例如A机,B机目的是能让两台笔记本的无线网卡能够在一个网段内,实现互访。以上这些配置是要在两台机子上配置相同的,除了IP地址。如果配置正确的话无线网络会马上出现“正在获取网络地址”一会就会连接成功。此时可以使用PING命令相互PING一下对方的IP,如果通了的话说明两台机子已经连接成功。不过在配置完成以后两台机子没法PING通,开始以为是信号问题和配置出现问题,但是重新做了好多次以后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但是在快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注意到瑞星放火墙发出了警报,显示的是IP为被瑞星防火墙拦截了,这应该是防火墙的问题,于是把两台机子的防火墙关掉以后两台机子可以PING通了,两台机子才算是连接成功。下面介绍下两台机子怎么通过共享internet连接一起上网,其实很简单,拿出来的话怕有人说得色之嫌,怎么说呢,这都是我自己所谓的瞎折腾折腾出来的,也许有些自夸,但是能折腾出来的东西大家自己知道啥感觉。哈哈!看下文把能够直接接入ONTERNET网络的计算机当为A机,另一台本身没有接入网络为B机。在A机上的网上邻居右击属性在“高级”选项卡中点选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选择网络连接选择你和那台机子用的是哪一个网络连接。下面的看文字也会了,再设置中可以设置允许使用哪些服务和协议。点击确定,那么A机的IP就自动设为了,你也可以自己修改,不过要把B机中的网关IP设为A机的IP,B机的DNS可以添A机的或是地区ISP提供的DNS服务器。如果两台机子使用的是无线网络连接的话,那么A机就是个无线路由器,B机就可以无线上网了!无线网卡多台电脑无线点对点连机的图片教程attach1104/attach第一步,用来添加信号,看上图1,打开无线网络连接属性点到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如(图中a处)2,这里要说一下,我是用windows 配置无线网络设置的所以如果b 处的勾没勾上请调至用windows 配置无线网络设置3,点添加(图中c处),会跳出无线网络属性框,在d处输入网络名,这里随便输,看自己喜好,我输入的4,网络验证处不改动,数据加密(图中e)选择禁止(贴子最下方,讲解其他几种设置)5,把点对点勾上(图中f)6,点确定(图中g),无线网络属性框消失attach1105/attach第二步 1,看首选网络中已经有连接项了 2,点下无线网络连接属性的确定(图中最下方红圈处)attach1106/attach第三步,在 B,C两机上设置是相同的 1,打开 查看网络连接, 刷新网络列表,会看到列表中有 了 2,点中, 安最下放的连接,会跳出提示框,继续点仍然连接attach1107/attach第四步,看图中已经提示, 已连接上了好了完成设置,是不是很简单呢?这里要说下如果网络不稳定最好设置下ip和子网掩码A机设置成 ip: 子网掩码:B机设置成 ip: 子网掩码:255.255.2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