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伏乡卫生院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doc_第1页
通伏乡卫生院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doc_第2页
通伏乡卫生院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doc_第3页
通伏乡卫生院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维护公益性 调动积极性通伏乡卫生院全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通伏乡总面积11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04个村民小组,人口2.1万人,辖区共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15所,其中1所卫生院,13所村卫生室,1所村医疗站,从业人员40人,通伏乡卫生院正式职工9人,临时职工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人,防保员5人,工勤人员4人,村卫生室19人。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新医改目标要求,通伏乡卫生院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关怀下,全面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0年4月1日正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范围,与乡镇卫生院同步实施。从10年4月至11年6月共申购基本药物2727个品规,到位2208个品规,配送到位率80.97%。其中主配企业中邮公司申购1945个品规,到位1539个品规,配送到位率79.13%,副配企业闽宁公司申购782个品规,到位669个品规,配送到位率85.55%。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前一年即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间,门诊总收入为831323元,其中药品收入537394元,门诊人次35239人次,人均门诊费用33.73元,门诊统筹为农民报销医药费225125元;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后一年即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间,门诊总收入为1307757元,其中药品收入941623元,门诊人次36260人次,人均门诊费用36.07元,门诊统筹为农民报销医药费419524元;门诊收入增加了63.57%,门诊人次增加了9.72%,人均门诊费用同比增加了2.34元。随着今年7月“一般诊疗费”政策的落实,必将为解决农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问题,提供更为有利的保证。二是人事制度改革推进。2006年我院依据平罗县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建立了“定编定岗不定人”的人事管理新体制,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通过实行按岗定酬,岗变薪变的制度,把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激发和调动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积极性。新一轮核编定岗工作已经完成,我院的编制从11人增加到17人,现在编在岗9人,全部实行了聘用制,签订了聘用合同。差额人员全县正在组织招聘中。三是实施绩效考核,推动分配制度改革,落实绩效工资制度。紧紧围绕注重绩效,强化创先激励,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主线,通伏乡卫生院先后制定出台了通伏乡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通伏乡卫生院绩效考核细则和通伏乡卫生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基层医疗单位具体制定分配方案和考核细则。卫生院抽调人员组成考核组,每月对各科室及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成绩兑现绩效工资,考核过程中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将平时考核与季度考核相结合,提高了考核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实施分配制度改革后,服务效率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职工满意度明显提高。门诊工作量同比增长9.72%,门诊收入同比增长63.57%;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等多种形式征求服务对象意见,服务满意度达到90%;业务骨干后工资有了大幅度提高,体现了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公平公正的原则,改变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拉开了职工收入差距,有效地调动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四是财政补偿机制建立。随着人员工资的全额核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偿机制的基本建立,财政补助的逐年增加(见表一、表二),农村卫生事业公益性性质得以回归。落实公益性的10类43项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目标成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工作。表一 通伏乡卫生院2008年-2010年收入情况汇总表年份收入合计财政补助其中业务收入其中公共卫生经费其中医疗 收入药品 收入其他收入村医公共卫生经费2008139560047969339000377829159072275944657392225742009147381448952317486867007984291296550513252174489201022317308958525109372093971335878355326833718146834表二 通伏乡村卫生室2008年-2010年财政补助情况汇总表卫生室 名称2008年2009年2010年财政补助公共卫生补助财政补助公共卫生补助财政补助公共卫生补助通 伏2727.00 686.00 6860.00 2944.00 6000.00 4237.00 马 场4077.00 524.00 2700.00 4033.00 6000.00 4515.00 罗家庄2819.00 431.50 2960.00 4112.00 6000.00 4326.00 团 结2365.00 431.50 2960.00 4091.00 6000.00 3533.00 新 丰2312.00 880.80 3000.00 5001.00 6000.00 4533.00 永 兴2258.00 648.00 2640.00 2827.00 6000.00 3105.00 集 中2258.00 921.60 2960.00 4600.00 6000.00 4000.00 五 香2204.00 922.00 2400.00 2340.00 6000.00 2356.00 金堂桥2204.00 360.00 2400.00 3320.00 6000.00 3451.00 通 伏2177.00 646.40 2640.00 2329.00 6000.00 2727.00 五 香2150.00 318.00 2400.00 1792.00 6000.00 1181.00 兴 林2150.00 317.50 2400.00 2324.00 6000.00 2512.00 永 华2150.00 646.40 2400.00 2105.00 6000.00 2295.00 合计31851.00 7733.70 38720.00 41818.00 78000.00 42771.00 五是推进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全面推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通过慢病管理科、预防保健科、健康教育科、公共卫生检查科、居民医保办公室等5个公共卫生职能科室的设置,完成了把工作重点由医疗服务向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定位;通过建立专业技术档案,执业行为进一步规范;通过专业技术培训,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实行双向转诊制度,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补助机制,服务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为了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将政府有限的投入以票卡的形式分解量化,按劳取酬的原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实行辖区责任医生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票卡”式管理服务模式,初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高效性,辖区30名责任医生高效的把政府埋单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孕产妇保健、0-6岁儿童保健、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重性精神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等等10类43项公共卫生服务各项惠民措施落到实处,农民坐家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模式已经形成,对卫生服务满意度与日剧增。平罗县在新医改的进程中,走在了全区的前列,成绩固然可喜。但是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运行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一是预防保健工作人员工资过低。新医改中预防保健工作量成倍增加,县财政按照依然按照原有的人均240元/月核拨经费(我院5人),如此低的工资标准,工作数量和质量根本无法保证。二是运行经费依然不足。财政补助经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压力,但是财政只是按照在编在岗人员核拨工资,财政补助收入在2008、2009、2010年仅占财政补助支出的84.63%,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口。三是自身负担过于沉重。执行新医改后,卫生院完全回归公益性质,过去遗留的债务和合乡并镇之后增加的原五香卫生院的债务共计近15万元,其中药品债务10万元,无法偿还。四是村卫生室财政补助水平偏低。作为农村卫生服务三级网的网底,村卫生室负担着新医改的工作重任。目前的财政补助标准与其所承担的10类43项公共卫生服务重任不能对等,更不足以弥补因卫生室转型带来的政策性损失,导致网底的服务功能受到影响。五是无辅助用房。原有的旧门诊既当库房,又做宿舍,随着服务项目、人员编制的增加,已经无法满足的正常需求,职工的生活环境太差,服务热情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六是绩效工资额度过低。卫生院的服务项目越来越多,业务量越来越大,全体职工处在超强度、高压力的状态下工作,而不能突破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绩效工资发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上述问题,应引起上级部门足够的重视,只有这些问题得到妥善地解决,新医改的各项目标任务才能真正的在老百姓身上得以体现,才能真正使老百姓体会到新医改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新医改才能让老百姓真正满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重新核定村级防保员在新医改中的定位,并提高其的财政补助标准,建议在县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基础上上浮40%。二是设立公用经费财政专项资金,补偿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因新医改服务量剧增导致增加的运行成本,按实际工作人员核定公用经费,以实有工作人员人均公用经费5000-8000元核拨。三是因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已转变为公益性的公共卫生服务,卫生院已经无力偿还新医改实施前的债务,建议可以比对政府化解教育债务一样化解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债务。四是解决乡村医生的身份问题,稳定新医改后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功能。建议将乡村医生纳入村干部管理序列,按照村干部的补助水平核定乡村医生的补助标准,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水平,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解除乡村医生后顾之忧,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医生队伍不稳定,网底功能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