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左思_咏史_诗_张莹洁.pdf_第1页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左思_咏史_诗_张莹洁.pdf_第2页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左思_咏史_诗_张莹洁.pdf_第3页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左思_咏史_诗_张莹洁.pdf_第4页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左思_咏史_诗_张莹洁.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左思 咏史 诗 张莹洁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 有关左思 咏史 诗的研究多沿袭着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传统策略展开 关于其形成的 原因及特点也与文学地理学的因素息息相关 左思 咏史 八首在继承前人咏史传统的同时也承 续了齐地的咏史风俗 其诗歌的内在精神明显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入世情怀与英雄情结皆有所体 现 此外 左思 咏史 八首还呈现典雅重情 信而有征的美学品格 艺术感染力在气势而不在丹采 也体现了北方汉文化的地域特征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左思 咏史 儒家文化 地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 I 207 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 3798 2015 04 0070 06 收稿日期 2015 04 28 作者简介 张莹洁 女 广东广州人 广州大学 2013 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 左思 字太冲 齐国临淄 今山东淄博市 人 约生于魏齐王曹方嘉平二年 250 约卒于晋惠帝 永兴二年 305 贾谧 二十四友 之一 事见 晋 书 卷九十二 左思传 及 世说新语 卷二 文学 第四注引 左思别传 西晋太康时期 左思无疑是 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三都赋 饮誉士林 动墨而 横锦 1 406 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诗歌创作也取 得了极高的成就 钟嵘 诗品 列之为上品 对左思 咏史 诗的研究似臻详备 但犹有拓展空间 一些 外部因素如地理环境因素亦可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 演进 研究左思诗歌也必须重视这一点 一 以 咏史 为题的诗歌 非左思首创 明代胡应 麟云 咏史 之名 起自孟坚 但指一事 魏杜挚 赠毌丘俭 迭用八古人名 堆垛寡变 太冲题实 因班 体亦本杜 而造语奇伟 创格新特 错综震荡 逸气干云 遂为古今绝唱 2 到了左思那里 咏史 诗的特征发生了改变 最明显的是原本质木无文 直 叙史实的格套被打破了 沈德潜云 太冲 咏史 不必专咏一人 专咏一事 咏古人而已之性情俱 见 3 166袁枚 随园诗话 曰 借古人往事 抒自己 怀抱 左太冲之 咏史 是也 4 实现了咏史和咏怀 的完美结合 在抒发怀抱上复杂多姿 意蕴丰富 故 能超越前人 钟嵘评左思 文典以怨 颇为精切 得讽喻之致 5 57 左思的诗多引史实 故曰 典 借古讽今 对现实政治持批评态度 故曰 怨 而 借古讽今又能做到深刻恰当 故曰 精切 6 因此 刘勰赞其 拔萃于咏史 1 429 从文化传统这一维度观之 左思 咏史 诗继承 了前人咏史传统并加以发展创新 同时他也没有摆 脱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 换句话说 这种文化传统对 他而言是秉承了 地气 的 诗歌赖以生存发展的重 要条件本来就同地理环境紧密相关 据司马迁 史 记 货殖列传 载 第 35 卷第 4 期广 东 第 二 师 范 学 院 学 报Vol 35No 4 2015 年 8 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Aug 2015 齐带山海 膏壤千里 宜桑麻 人民多文采 布帛鱼盐 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 其俗宽 缓阔达 而足智 好议论 地重 难动摇 7 班固 汉书 载 齐 士多好经术 矜功名 舒缓阔达而足 智 8 齐地沃野千里 物产丰饶 临淄又是位于东海 泰山之间的一个富庶都市 民性阔达不拘小节 富于 智慧 爱议论 临淄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左思豁达多 智的性格 齐地及家庭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孕育了 他宽厚仁爱 胸怀大志 坦荡磊落 重气节的个 性 9 左思曾深情讴歌过这片赋予他无尽诗思的 灵秀之地 郁郁岱青 海渎所经 阴精神灵 为祥为 祯 10 历来有创作力的诗人往往擅长从文化土壤 中吸取养料来进行诗歌创作 北方诗歌所赖以生长 的土壤无疑是北方汉文化 齐地的重史传统由来已久 对历史的钟情与反 思仿佛是通向智慧的必经之途 春秋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史记 已不乏齐地的史料 且 很早就有 国史 一说 齐春秋 即是出自齐太史之 手 据考证出于周宣王或其前不久的时期 周灵王 二十四年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 载 太史书曰 崔杼弑其君 崔子杀之 其弟嗣书 而死者二人 其弟又书 乃舍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 执简以往 闻既书矣 乃还 11 可见 齐地的重史传统还体现 在书法不隐 冒死直书的实录精神上 齐人的 足 智 与他们的重史构成了微妙的相互促进关系 以 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历史的 经验让人换上了崭新的慧目看待当下的事物 这种 智慧也不妨从齐人以史入诗这一文学传统上考察 稽之前代作品 齐国临淄城就和咏史古辞的渊源颇 深 试看 梁甫吟 步出齐城门 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 累 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 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 南山 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 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 相国齐晏子 12 110 梁甫吟 是汉乐府古辞 也是汉代流行于山东 齐鲁之地的一首土风民歌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将其 收入 相和歌辞 中的 楚调曲 齐地土风以为 人死以后 魂魄归于泰山梁甫 故用歌唱表达感 情 12 111诗中所写齐城门与南山皆位于春秋战国 时期的临淄城 风云变幻的年代里临淄曾上演过许 多引人深思的历史事件 二桃杀三士就是其中之一 公孙接 田开疆 古冶子三勇士被老谋深算的晏婴设 计 死后葬于城东南 全诗笼罩着萧森之气 也隐约 透露出对政治残酷本质的深刻认识 毫无为贤者讳 的嫌疑 反倒暴露了贤相晏婴的一大罪行 诗中所 写之事世人皆知 诗歌范型也是典型的咏史诗 随意 翻看或许会认为是局外人的歌唱 但由于唱的人越 来越多 便也流露出一种 生不逢时 奸不容贤的感 叹 12 111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 梁甫吟 表现的是历史 题材 记载的是历史故事 刻画的是历史人物 当是 一首咏史诗 其产生的时代与 古诗十九首 相近 故有 十九首 对人生意义思考后的激愤 而表现不 同 诗品 谓左思 其源出于公幹 实齐人左思承 齐地风土 咏史 题材 应源于此类葬歌 12 111刘 桢 字公幹 他与左思均为齐地作家 也从另一个侧 面证实了地域文化性格对作家作品风貌的影响 以 单行之气运笔是他们的共同点 气过其文 雕润略 少 其实 左思 咏史 诗在继承前人的咏史传统的 同时也承续了齐地的咏史之风 他驱驰历史典故于 笔端 往往奔命不暇 不得不说是在于他的主体意 识 通过以 我 为主体的情感去驾驭它们 借历史 人物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把一己坎壈咏怀升华到 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高度 志深笔长 感慨尤多 对现 实的批判与拯世的美好愿景如影随形 左思 咏史 八首直接写到的古人有 许由 段 干木 鲁仲连 主父偃 朱买臣 荆轲 高渐离 苏秦 李斯 陈平 冯唐 司马相如 扬雄 金日磾 张汤 共 15 位 吴淇 六朝选诗定论 卷八评 只借古人作个 话头 诉自己胸怀 然必先立定主意 如夫子语子路 成人主意在文之礼乐 须要知廉勇艺璞子然后选及 武仲诸人做个样子 此诗首章却是自叙 内带咏古 后七章是咏古寓自叙 13 190 没有了近乎零度的口 吻 从而为传统齐地咏史范型的文学创作赋予了全 新的生命力 二 关于左思的身世 据 晋书 载 左思 字太冲 齐国临淄人也 其先齐之公 族有左右公子 因为氏焉 家世儒学 感激 17 2015 年第 4 期 张莹洁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左思 咏史 诗 勤学 兼善阴阳之术 貌寝 口讷 而辞藻壮 丽 14 齐国本为周初吕尚封地 临淄又是齐国古城 齐 献公元年建都于此 位于山东的核心区域内 直接受 儒家文化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曾在此为官 孟子 荀子先后为稷下学宫的祭酒 是稷下学派的领 袖 尤其孟子长期居住稷下讲学 临淄长期作为两 周齐国都城 两汉时期为齐王的都城 9 左思幼年 时期就受到了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 儒家文化的功 业思想与参与精神自然而然地在他的创作中有所体 现 如 咏史 其一 弱冠弄柔翰 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 作 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 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 胄士 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 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 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 右盼定 羌胡 功成不受爵 长揖归田庐 儒家文化追求人格的完善 在认识论上强调求 知的 重 要 性 如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思 而 不 学 则 殆 15 103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5 573 学而时习 之 15 1 等等 通过知识的学习来磨练心志 完 善品德修养 如 仁者其言也讱 15 826 约之以 礼 15 417 克己复礼为仁 15 817 等等 咏史 其一分两层 前八句一层写自己文武双全的才能 说二十岁时就博览群书 从事写作 政论 赋的水平 可与贾谊 司马相如媲美 边地发生战争的消息传到 京城 诗人盼望着能主动请缨 奔赴战场 为国效力 后八句一层写自己的志气和愿望 一声长啸 志气豪 迈 根本不把东吴放在眼里 16 诗写解倒悬之危的 理想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浓得化不开的英雄情结 在 一定程度上是北方汉文化传统影响下的结果 又如 咏史 其三 吾希段干木 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 谈 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 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 受赏 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 对珪宁肯分 连玺曜前庭 比之犹浮云 段干木 鲁仲连遭难解纷的事迹受后人尊崇 他 们与历史上大多数的望尘之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 君子儒 的典型代表 论语 载子谓子夏曰 女 为君子儒 无为小人儒 15 389 何晏 论语集解 引孔 安国注云 君子为儒 将以明道 15 390儒本来是学 者的称谓 又有君子与小人的高下之分 皇侃 义 疏 儒者 濡也 夫习学事久 则濡润其中 故谓 久也者为儒也 15 390程子云 君子儒为己 小人儒 为人 15 390 群 经 平 议 君 子 有 儒 小 人 无 儒 15 390 善为国者不师 善师者不阵 善阵者不 战 曰 偃息 曰 谈笑 近乎为国不师之意者 段 干木 鲁仲连实现外在事功的同时又不失人格尊严 以实际行动诠释了 君子儒 的高贵与智慧 二者形 象是作为 无儒 的 小人 的对立面出现在诗中的 文化传统一旦形成 便有一种坚韧的力量 具 有一种历久而弥新的品格 传统和现实是一个动态 的关系 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 就在于它对现实发 挥着作用 而现实 则是从自己的这一端来解释 承 续和利用着传统 文化传统是不易被瓦解 被割裂 的 例如秦汉之际 齐鲁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受巨大 的摧残 然儒学传统仍不绝如缕 17 齐鲁一带是有 着悠久文化传统与深厚文化根基的文明之邦 儒家 文化传统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左思的诗歌创 作 六朝选诗定论 认为左思 咏史 八首 言我既 能文 却不是浮华之士 一切著书立说 皆原本于仲 尼 不过以子云为私淑之人也 13 190 评 咏史 其四 云 以自己为主 以仲尼为正客 以贾生为副客 以 杨子为己与仲尼之介绍 其余诸子皆供役之人 也 13 193须知左思 咏史 诗大有孟子知言养气之 意 我之著论赋章 震耀千古 是我有知言之学 振衣千仞 是我又有养气之学 非任侠使气一流 原从大勇来 13 190从另一个角度看 儒家文化传统 对后世的影响无疑不囿于一时一地 若落实到具体 创作中 左思在艺术构思上还巧妙的借鉴了儒家经 典 试看 咏史 其二 郁郁涧底松 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 荫 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 之然 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 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 白首不见招 咏史 其二以松 苗来起兴发端 径寸 极言 苗之卑 百尺 极言松之秀 联系史实 借古讽今 抨击现实社会 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的荒唐丑 象 典故本身不冷僻 易于完全融化到他的议论说理 中 西汉金日磾家族从汉武帝至汉平帝七代为官 张汤家族自汉宣帝 汉元帝以来 子孙相继有十多人 为侍中 中常侍 汉文帝时的冯唐才德出众 然而到 老无非屈居郎署 沉沦下僚 因现实事物的高下对比 27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 35 卷 进一步推物及理的说理方式源自 孟子 告子下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 礼与食孰重 曰 礼重 色与礼孰重 曰 礼重 曰 以礼 食则饥而死 不以礼食则得食 必以礼乎 亲迎 则不得妻 不亲迎则得妻 必亲迎乎 屋庐子 不能对 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 於答 是也何有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方寸之木可使 高于岑楼 18 任国人先问屋庐子礼和吃饭哪个更重要 次问 娶妻和礼哪个更重要 屋庐子答礼更重要 任国人反 唇相讥 屋庐子无法辩驳 唯有前往邹国求教孟子 孟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 不揣其本而 齐其末 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作对比时忽视本 末中一端会导致低级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 争鸣 诸子各家纷纷著书立说 宣扬自己的政治主 张 阐释自己的哲学思想 应该说进入了一个思辨 的时代 但从现存的诸子著作来看 多数仍然带有 较浓的文学色彩 即非纯粹的说理而是形象的议 论 19 孟子凭借形象的来说理的方法作为典型例 证之一 在左思 咏史 其二中得到了新的发挥 他 用同样的手段来影射社会的本末倒置 贤愚失序 从 个别推及一般 融象入理 寓理于象 使形象因说理 而鲜活 因抒情而灵动 吴淇认为 左太冲若有见 于孔颜用舍行藏之意 但其壮志勃勃 急于有为 故 气象极似孟子 13 190评 咏史 其五 振衣千仞冈 濯足万里流 云 濯足去其垢 应高步 实从孟子 江汉以濯之 秋阳以暴之 来 那个圣人不濯过 但濯之者非江汉 那个圣人不暴过 但暴之者非秋 阳 13 193囊括了问题的两个方面 独具只眼地看到 了 孟子气象 的形成是离不开艺术表现形式的 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地理环境中成长的人 气质禀赋不尽相同 就实践层面而言 地理环境 物 候特点等条件因素所决定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对 人的气质性情有一定影响 尤其对敏锐的作家的审 美感受 审美趣味的影响更是毋庸置疑 左思 咏 史 八首呈现典雅重情 信而有征的美学品格 艺 术感染力在气势不在丹采 和北方务实的文化性 格紧密相关 体现了地域性特征 淮南子 地 形训 载 土地各以其类生 皆象其气 皆应其 类 20 在农业经济条件下 自然环境对其所在地域的 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文化性 格使文学作品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环境影响了 人 人生产了作品 左思的创作不是孤立的行为 所 以也无法摆脱北方汉文化的影响 他的辞赋观就深 切地贯彻了这种认识 三都赋序 就触及了华与 实 丽与则要如何相兼相容的问题 以 六义 的传 统而言 如 盖诗有六义焉 其二曰赋 扬雄曰 诗人 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 赋者 古诗之流也 先 王采焉以观土风 见 绿竹猗猗 则知卫地淇 澳之产 见 在其版屋 则知秦野西戎之宅 故能居然而辨八方 21 105 进一步对易为藻饰 虚而无徵的辞赋作风提出 了批评 如 相如赋 上林 而引 盧橘夏熟 扬雄赋 甘泉 而陈 玉树青葱 班固赋 西都 而 歎以 出比目 张衡赋 西京 而述以 游海 若 假称珍怪 以为润色 若斯之类 匪啻于 兹 考之果木 则生非其壤 校之神物 则出非 其所 于辞则易为藻饰 于义则虚而无徵 且 夫玉卮无当 虽宝非用 侈言无验 虽丽非 经 21 106 左思自述辞赋观 三都赋 即按照徵实的路子 展开创作 如 美物者 贵依其本 讚事者 贵依其实 匪 本匪实 览者奚信 21 106 左思的诗歌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钟嵘 认为左思 野于陆机 深于潘岳 5 90 六朝选诗定 论 昔谓亚于士衡 殆就其词句而论耳 若其造 诣所得 较士衡则远迈之矣 13 190与同时代的陆机 相互对照 左思没那么多雕琢文字的习气 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 创成一体 垂式千秋 其雄在 才 而其高在志 有其才而无其志 语必虚矫 有其 志而无其才 音难顿挫 钟嵘以为 野于陆机 悲 哉 彼安知太冲之陶乎汉魏 化于矩厦哉 22 钟嵘 所谓的 野 是相对陆机而言的 并不是绝对意义上 的贬义词 刘熙载说 野者 诗之美也 故表圣 诗 品 有 疏野 一品 若钟仲伟谓左太冲 野于陆 37 2015 年第 4 期 张莹洁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左思 咏史 诗 机 野 乃不美之辞 然太冲是豪放 非野也 观 咏史 可见 23 沈德潜则评论道 太冲胸次高 旷 而笔力又复雄迈 陶冶汉 魏 自制伟词 故是一 代作手 岂潘 陆辈所能比埒 3 163 至于 深于潘 岳 一说 主要是说左思的诗歌除了情感的深挚 还 包括内容的深刻 潘岳在后者上要逊色些 左思诗歌豪迈气势的形成与对举手法的运用有 关 如 咏史 其二的 涧底松 和 山上苗 世胄 和 英俊 金张 和 冯公 叶嘉莹先生认为 他 从一个极端说到另一个极端 在这一张一弛 一起一 伏之间造成了张力和气势 在太康时期 左思的诗 是最富有张力的 24 又如 咏史 其四 济济京城内 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 朱 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 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 钟磬 北里吹笙竽 寂寂扬子宅 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 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 辞赋拟 相如 悠悠百世后 英名擅八区 前半首写王侯豪右 后半首写失意贤人 视野高 远 纵论古今 其间亦不乏相对的极端 充使居者 又有冠盖有朱轮及一切钟磬笙竽之物 以杨子一宅 置于其间 何异太仓一粒 其宅之门内 则寂寂无人 矣 其宅之内宇 则寥寥无长物矣 13 192 谓后者的 才德会永被世所铭记 当世若金 张 若许 史及一 班朝集暮散之人 尽与草木同朽矣 而所不至泯 灭者 止一部 太玄 一部 法言 及 甘泉 等数赋 而已 以八区之外 百世之遥 从而较之 孰大孰小 孰长孰短 13 192以王侯居之 赫赫 衬出扬子宅之 寂寂 诗歌的气势也因此增强 左思诗豪迈昂 扬 宏阔的视野与高远的气象也是 咏史 成功的关 键因素 试看 咏史 其五 皓天舒白日 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 飞 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 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 龙可 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 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 濯足万里流 诗在一个极其光明壮阔的背景下展开叙述 首 句出语不凡 有俯瞰人间万象的意味 万象纷纶 有 炫目一时然终归湮灭不可称者 峨峨高门内 蔼蔼 皆王侯 之流也 由 自非 二字转折 对前半部分 的王侯生活加以精神性的否定 然后把抽象的玄想 化为形象的描绘 创造出 高步追许由 这一奇特之 境 结句则另外铺写一种与开首四句同样境界阔达 而清浊有别的场景 用对照手法 映衬出了个人孤 傲 激昂的豪迈气概 25 诗人带着感情铺写了这幅 宏大的画卷 给人渺远无尽的观感 劈首 皓天舒 白日 正为写街衢馆庐之盛 且于宫阙上增出大气 象 前截开京城内对八区 此云 灵景耀神州 更 把宫阙之壮丽 与八区之广大打合一片 所追者 止许由一人 并非他人追许由 只此一路 更无旁 路 路上止前有许由后有我一人 更无别人 13 193 刘勰 文心雕龙 明诗篇 云 晋世群才 稍入 轻绮 张潘左陆 比肩诗衢 采缛于正始 力柔于建 安 1 61简明扼要地指出了西晋文坛的审美取向 从某种意义上看 左思是时代风气以外的诗人 左 思 咏史 诗的魅力 除了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外 更 离不开 不用曲折 一直笔到底 13 192的爽利文气和 激昂豪迈的情绪 他的作品传世不多却能声名赫 然 是由内在之气性与高于古处之识力所决定的 但 艺术的一半与作者有关 另一半也同外在因素有关 故而对其创作不能做泛化的理解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其根本性质究竟是不是变得毫无 一点相似之处了 显然不是一个不经辨析就能妄下 断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 文心雕龙今译 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2 胡应麟 诗薮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58 147 3 沈德潜 古诗源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7 4 袁枚 随园诗话 M 顾学颉 校 北京 人民文 学出版社 1982 467 5 钟嵘 诗品 M 陈延杰 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 版社 1961 6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社 1999 237 7 司马迁 史记 M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09 1637 8 班固 汉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1661 9 赵立学 寒士文学作家左思壮而不悲的范型特 征 J 广州大学学报 2015 1 83 88 10 逯钦立 辑校 先秦汉魏南北朝诗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735 47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 35 卷 11 佚名 春秋左传集解 第三册 M 上海 上 海人民出版社 1977 1024 12 曹旭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13 吴淇 六朝选诗定论 M 扬州 广陵书社 2009 14 房玄龄 晋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2376 15 程树德 论语集释 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16 吴晟 中国古代诗歌经典导读 M 北京 高 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 17 曾大兴 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 兼谈 文学的地域性 J 学术月刊 2003 9 88 94 18 焦循 孟子正义 M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 社 1986 474 475 19 吴晟 中国古代诗学探论 M 北京 商务印 书馆 2012 76 20 刘文典 淮南鸿烈集解 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141 142 21 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一卷 M 上 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2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 魏晋南北朝文 学史料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