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釉下五彩瓷茶具.docx_第1页
醴陵釉下五彩瓷茶具.docx_第2页
醴陵釉下五彩瓷茶具.docx_第3页
醴陵釉下五彩瓷茶具.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是瓷的故乡,长沙窑是高温釉下彩的首创者,湖南的另瓷品“酪陵釉下五彩瓷”则是中国瓷器的另一颗鲜艳夺目的明珠e据考证,长沙窑当时有在白釉下画绿彩的,有在黄釉下面褐彩的,也有在青釉下画褐绿彩的,也有在青黄釉下画褐、据、绿三色彩等品种。钽电容在瓷器的纹饰上,除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外,还大量使用了花乌、走兽、人物等题材,大量运用了诗词、书法,并直接以绘画的手法来美化瓷器,开创了陶瓷史上的先例,是陶瓷装饰技法的新创造。此后宋代著名的磁州窑和其他北方民窑中的黑褐彩给,以及元、明、清各代的青花、釉里红这些釉下彩瓷工艺,都可以说是在长沙窑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井为釉上彩绘开辟了道路,使中国的彩资艺术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享誉世界。l咖多年来,长沙窑的釉下彩瓷工艺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湖南瓷业的发展,到清末,醋陵瓷业的发展成为期南瓷业的代表。 酸陵位于湘东,罗宵山脉北段西沿,湘江支流禄水流域,是湖南省的一个大县。此地与江西吉安、安源等地接壤,水陆交通便利,制瓷原料丰富,瓷土优良,具有发展陶瓷业的优越条件。据酪陵县志记载,从清代雍正七年(1729)醋陵开始烧制粗瓷,发展到清光绪年间(18751N9)为鼎盛时期,全县有瓷厂480多家,窑场主要分布东北二乡,并形成了以东乡伪山为中心的酸陵瓷区。然而,从雍正己酉年(1729)到光绪丙午(19M)的178年间,所有这些瓷厂均只能烧选民间生产、生活常用的粗瓷,其产品以碗为主打的釉下青花瓷器。 醋陵开始烧造细瓷并创造出釉下五彩瓷这一装饰工艺,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并与近代湖湘一个著名人物熊希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熊希龄(1870一1937),字秉三,湖南风凰县人。清光绪年间先中举人,继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结业后分发湖南,1897年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任提调(校长),参加维新运动,次年戊戌变法失败,熊道革职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后经瑞方(18611911)推荐,出任出国考察宪政五大臣二等参赞,返国后任奉天(辽宁)盐运使。vishay电阻辛亥革命后历任袁政府财政总长、热河都统、国务总理兼财政部长。1914年因签署解散国会令而受到全国人民反对,旋即去职。晚年致力于慈善事业,1918年任国民政府服务委员会委员,1932年任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 鉴于当时湖南瓷业生产两百年的落后状况,同时为了抵制以日瓷为主的洋瓷侵入,熊希龄坏抱着振兴湖南瓷业之志,以出洋考察宪政大臣的二等参赞官的身份东游日本,探索新的生产技术和制作工艺。回湘后,他又与蹬陵县文俊锋等人共赴蹬陵油山进行实地调查,总结了危及当时粗瓷生产的9个问题,弄清了发展翅陵瓷业的有利条件,提出了“一立学堂,二设公司”的主张o这一产学结合的理想和模式,在今天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905年熊希龄呈文凛请湖广总督端方,要求设立瓷业公司,得到端方的赞助,进于1906年在醒陵城北江湾创立官办“醒陵瓷业学堂”。学堂设陶画、辐护、模型三科,分永久、速成(6个月一期)两班讲授,除本省的师资外,还大量聘请景德镇的制瓷师傅及日本技师安田乙吉、大凡理吉等为教员。学习内容以专业为主,兼学文化。接着,熊希龄又招商集股,在瓷业学堂前购地建厂房,安装机器设备,设立瓷制:工厂,成立湖南第一家官办瓷业公司官办湖南瓷业制造公司,熊希龄亲自担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文俊择任学堂监督。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引进了当时日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专以制作上等瓷器为目的,开启了醋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独具特色的酸陵釉下五彩瓷就是在这个立学堂、设公司、办新厂、制造高级纫瓷的背景下研制出来的。 园陵细瓷先用墨勾线,然后用桃红、海碧、金茶等几十种釉下颜料,采用“平混”“接色一深浅”“罩色”分水技法彩绘于坯上,罩釉高温烧成,烧后墨迹挥发,而呈现白线彩色花纹。开始色料都是从日本输入,1907年以后,方正式使用自己制造的颜料。尽管当时的色料品种有限,色泽也不够鲜艳,但在100多年前就能利用各种金属氧化物制成高火性的瓷用釉下颜料,并在颜料品种不多的情况下使釉下装饰效果呈现出五彩摈纷的面貌,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当时醛陵瓷器很多新品一出世,就被选人皇宫作为饰品。从此以后,醋陵瓷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始建立现代瓷业生产体系,醋陵瓷业遂由乡村发展到城镇,由粗瓷发展到细瓷生产,由单色釉下花提高到釉下五彩的新水平,使釉下彩进入了一个五彩摈纷的世界。醒陵也成为中国重要的精瓷生产基地之一。趟陵釉下五彩瓷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画面鲜艳,经久不变。釉下彩瓷的图案是描绘在瓷坯上,然后再上釉,经过1300霓以上的高温烧成的,彩绘画面从透明的釉层下显露出来,平整光滑,不着人工痕迹,又耐磨擦、耐酸碱、永不褪色G 二是安全卫生*与釉上彩不同,釉下彩的颜色是高温焚烧氧化还原而成的,不需要含铅量高的熔剂,因此铅、铬等有毒金属含量少,加之高温瓷瓷质优良,所以,用作食具、茶具十分安全卫生。三是工艺复杂,颜料质量高。釉下彩瓷需经高温方可烧成,因而工艺较釉上花复杂。一因在素坯上绘画十分困难,二因所用颜料与釉上花颜料完全不同。瓷器花在经过高温下的化学作用才成色,因此烧制又困难得多。古代长沙窑釉下花只能搞3个单色,醒陵釉下彩瓷在初创时使用了黄金等贵重金属,也只有深绿、海碧、茶色、玛瑶、艳黑5种,近几十年来,经过设在醋陵的湖南陶瓷研究所的努力,已可制成浅绿、深蓝、桃红、铬红、钦黄、釉下白等20多种耐高温的色料配方,获得了上百种复色,大大地丰富了釉下资的花色品种。 四是装饰工艺大革新。在研制釉下颜料的过程中,艺术人员在瓷器的装饰工艺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们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技艺,一方面吸取釉上彩饰方法与经验,创造了釉下印花、刷花、喷花、丝网印帖花,以及色釉釉下彩等。在画面题材上也越来越广泛、新颖,AVX钽电容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双勾花卉、山水禽兽,而且将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秀丽风景搬上了釉下彩瓷。在表现技法上还创造了工笔、写意、图案等新技法* 1909年至1915年,醛陵釉下彩瓷以其质地优良、润泽清雅、色丰彩胶、艳而不俗的艺术特色,先后获武汉劝业会一等金质奖、南洋劝业会一等金奖、意大利博览会最优奖、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牌奖,从此斐声海内外。但是在20世纪二四十年代,醋陵的瓷业凋敝,釉下五彩的技术几近失传。直到1956年,原湖南省工业厅瓷器工业公司陶瓷研究所聘请名师,传授技艺,使停产达25年之久的釉下五彩瓷才得以恢复发展。1959年国庆十周年,首都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用的胜利杯是留陵烧制的。1964年国庆十五周年,醋陵又成批精制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宴餐茶具和国家礼品瓷。尔后,毛泽东主席的专用餐具、茶具,天安门城楼用瓷,中南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都指定由醋陵生产。醋陵釉下五彩瓷已成为湖南陶瓷的象征。 酸陵釉下五彩瓷有许多代表作品,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蟹”的薄胎瓷碗,有各种图案的餐具、茶具和工艺品。 近20年来,全国各产瓷区陆续以不同的制作规模和各自的艺术风格在烧造这种瓷器,它已成为瓷器釉下装饰工艺中最主要的一种,广泛博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