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基础作业及答案王华祥.pdf_第1页
检测技基础作业及答案王华祥.pdf_第2页
检测技基础作业及答案王华祥.pdf_第3页
检测技基础作业及答案王华祥.pdf_第4页
检测技基础作业及答案王华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作业第二章作业第二章作业第二章作业 2 题题2 9 2 9 2 9 2 9 在有机分析中 测得某化合物含氢百分比为 在有机分析中 测得某化合物含氢百分比为 2 752 752 752 75 2 762 762 762 76 2 792 792 792 79 2 782 782 782 78 2 762 762 762 76 2 782 782 782 78 2 742 742 742 74 2 762 762 762 76 2 742 742 742 74 试给出测量结果的最佳表达式 并用 试给出测量结果的最佳表达式 并用t t t t分分 布估计精度参数 布估计精度参数 762 2 9 1 9 1 i i xx解 含氢量百分比平均值为 解 含氢量百分比平均值为 9 2 1 1 0 018 9 1 i xx 测量列精度参数由贝塞尔公式可计算如下 测量列精度参数由贝塞尔公式可计算如下 006 0 9 x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题题2 9 2 9 2 9 2 9 续 续 014 0762 2 006 0762 2 x x 故得氢含量百分比的最佳表达式为 故得氢含量百分比的最佳表达式为 81 n 若按若按t t t t分布表示 其自由度分布表示 其自由度 36 3 8 pp tt 当置信概率当置信概率P P P P 0 990 990 99 0 99时 查表得时 查表得 020 0762 2 xp tx 则氢含量百分比可表示为 则氢含量百分比可表示为 31 2 8 p t 取取P P P P 0 950 950 950 95时 查表得时 查表得 则为 则为 题题2 9 2 9 2 9 2 9 完完 4 题题2 10 2 10 2 10 2 10 在等精度测量条件下 对某涡轮机械的转速在等精度测量条件下 对某涡轮机械的转速 进行进行20202020次测量 获得如下一组测定值 单位 次测量 获得如下一组测定值 单位 r minr minr minr min 4754 14754 14754 14754 1 4756 14756 14756 14756 1 4753 34753 34753 34753 3 4754 74754 74754 74754 7 4752 14752 14752 14752 1 4749 24749 24749 24749 2 4750 64750 64750 64750 6 4751 04751 04751 04751 0 4753 94753 94753 94753 9 4751 64751 64751 64751 6 4751 34751 34751 34751 3 4755 34755 34755 34755 3 4752 14752 14752 14752 1 4751 24751 24751 24751 2 4750 34750 34750 34750 3 4757 44757 44757 44757 4 4752 54752 54752 54752 5 4756 74756 74756 74756 7 4750 04750 04750 04750 0 4751 04751 04751 04751 0 试求该涡轮机械的转速 假定测量结果的 试求该涡轮机械的转速 假定测量结果的 置信概率置信概率P 95 P 95 P 95 P 95 5 0 528 20 x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093 2 19 p t 191 n 取取P P P P 0 950 950 950 95时 自由度时 自由度 查表得 查表得 4752 72 1 105 则 则 20 2 1 1 2 360 20 1 i xx 测量列精度参数由贝塞尔公式可计算如下 测量列精度参数由贝塞尔公式可计算如下 72 4752 20 1 20 1 i i xx解 转速平均值为 解 转速平均值为 题题2 102 102 102 10续 续 题题2 10 2 10 2 10 2 10 完完 6 题题2 122 122 122 12 在等精度条件下 对管道内压力进行了 在等精度条件下 对管道内压力进行了8 8 8 8次次 测量 数据如下 单位测量 数据如下 单位MPaMPaMPaMPa 0 6650 6650 6650 665 0 6660 6660 6660 666 0 6780 6780 6780 678 0 6980 6980 6980 698 0 6000 6000 6000 600 0 6610 6610 6610 661 0 6720 6720 6720 672 0 6640 6640 6640 664 试 试 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处理 并写出用不确定度表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处理 并写出用不确定度表 示的结果 示的结果 解 按大小顺序将测量列重新排列如下 解 按大小顺序将测量列重新排列如下 0 6000 6000 6000 600 0 6610 6610 6610 661 0 6640 6640 6640 664 0 6650 6650 6650 665 0 6660 6660 6660 666 0 6720 6720 6720 672 0 6780 6780 6780 678 0 6980 6980 6980 698 观察两端数据 可判断其为粗大误差 删除 余观察两端数据 可判断其为粗大误差 删除 余 下下6 6 6 6个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个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7 按按A A A A类评定方法评定该测量列的不确定度 类评定方法评定该测量列的不确定度 n n n n 6 6 6 6 其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其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其不确定度其不确定度u u u u 可用贝塞尔公式求标准误差 可用贝塞尔公式求标准误差 s s s s 得到 得到 u u u u s s s s 0 0020 0020 0020 002 所以用不确定度表示的测量结果为 所以用不确定度表示的测量结果为 MPaMPaMPaMPa 当当k k k k 3 3 3 3时 时 MPaMPaMPaMPa 668 0 x x x xx 6 006 0 n 题题2 122 122 122 12续 续 0 6680 0025 i xu x 0 6680 0075 i xku x 题题2 12 2 12 2 12 2 12 完完 8 解 在解 在 时 当测量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时 当测量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若其误差在若其误差在0 50 50 50 5 以内时出现的概率为 以内时出现的概率为68 368 368 368 3 则 则 该测量列的标准误差该测量列的标准误差 若出现概率为若出现概率为99 799 799 799 7 此时属于极限误差范围 此时属于极限误差范围 其置信区间应为其置信区间应为3 3 3 3 1 51 51 51 5 故得此时置信区为故得此时置信区为 11 75 11 75 11 75 11 75 1 51 51 51 5 11 7511 7511 7511 75 1 51 51 51 5 即 即 10 25 10 25 10 25 10 25 13 2513 2513 2513 25 题题2 13 2 13 2 13 2 13 重复多次测量某混合气体中氧含量 得到读重复多次测量某混合气体中氧含量 得到读 数平均值为数平均值为11 7511 7511 7511 75 有 有68 368 368 368 3 的测量值的误差在 的测量值的误差在 0 50 50 50 5 以内 若该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问测量值在多 以内 若该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问测量值在多 大的置信区间内 其出现的概率是大的置信区间内 其出现的概率是99 799 799 799 7 75 11 x 5 0 9 0 9260 9260 9260 9260 8500 8500 8500 8500 7600 7600 7600 7600 6750 6750 6750 6750 5960 5960 5960 5960 5030 5030 5030 5030 3880 3880 3880 3880 2950 2950 2950 2950 2050 2050 2050 2050 1160 1160 1160 116R R R R 100100100100909090908080808070707070606060605050505040404040303030302020202010101010l l l l cm cm cm cm 第二章补充作业第二章补充作业1 1 1 1 测得不同长度 测得不同长度L L L L的导线电阻如表的导线电阻如表 所示 试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电阻 所示 试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电阻 laaRl 00 解 解 1 0 1201 1100 l l R R aa aa 列出正规方程 列出正规方程 10 38500 10 1 2 2 i i l314 5 10 1 0 0 i ilR lR il 69 367 10 1 1 i ilR lR il 10 10 1 0 0 i i l550 10 1 1 i i l 计算 计算 69 36738500550 314 555010 10 10 aa aa 代入正规方程得 代入正规方程得 0091 0 0309 0 1 0 a a lRl0091 00309 0 解方程得 解方程得 第二章补充作业第二章补充作业1 1 1 1完完 第二章补充作业第二章补充作业1 1 1 1续 续 11 解 测量次数为解 测量次数为3 3 3 3时 置信概率为时 置信概率为90 90 90 90 测量次数为测量次数为5 5 5 5时 置信概率为时 置信概率为95 95 95 95 测量次数为测量次数为9 9 9 9时 置信概率为时 置信概率为98 98 98 98 测量次数为测量次数为15151515时 置信概率为时 置信概率为99 99 99 99 测量次数为测量次数为 时 置信概率为时 置信概率为99 73 99 73 99 73 99 73 第二章补充作业第二章补充作业2 2 2 2 根据 根据t t t t分布 给出测量次分布 给出测量次 数分别为数分别为3 5 9 15 3 5 9 15 3 5 9 15 3 5 9 15 时 时 所具有的置信所具有的置信 概率 如果包含因子概率 如果包含因子k k k k不等于不等于3 3 3 3 取表中最 取表中最 接近的数值 接近的数值 x 3 第二章第二章 完完 12 第四章作业第四章作业第四章作业第四章作业 13 解 压力测量范围解 压力测量范围P P P P为为0 5 1 4MPa0 5 1 4MPa0 5 1 4MPa0 5 1 4MPa 测量误差为压力示值的 测量误差为压力示值的5 5 5 5 在测量下限时绝对误差最小 在测量下限时绝对误差最小 P P P Pminminminmin 0 5 0 5 0 5 0 5 5 0 025 5 0 025 5 0 025 5 0 025 MPaMPaMPaMPa 因压力表均为满度误差 故因压力表均为满度误差 故0 0 0 0 1 6MPa1 6MPa1 6MPa1 6MPa最接近被测量程 应选最接近被测量程 应选 0 0 0 0 1 6MPa1 6MPa1 6MPa1 6MPa压力表 压力表 考虑经济性先选考虑经济性先选2 52 52 52 5级表 级表 P P P P1 1 1 1 1 6 1 6 1 6 1 6 2 5 0 04 2 5 0 04 2 5 0 04 2 5 0 04 MPaMPaMPaMPa 不符 不符 合要求 合要求 再考虑再考虑1 51 51 51 5级表 级表 P P P P1 1 1 1 1 6 1 6 1 6 1 6 1 5 0 024 1 5 0 024 1 5 0 024 1 5 0 024 MPaMPaMPaMPa 0 p当当 时时 膜片 膜片1 1 1 1靠近球面电极靠近球面电极3 3 3 3 则此时 则此时 HL CC 并可画出等效电路图 见课本 并可画出等效电路图 见课本P97P97P97P97图图4 304 304 304 30 A C 为膜片变形后位置和初始位置之间假设的电容值为膜片变形后位置和初始位置之间假设的电容值 15 0LH C LHA CCC III CCC 代入输出电流表达式 化简后可得 代入输出电流表达式 化简后可得 A A H CC CC C 0 0 0 0 CC CC C A A L 可求出可求出 H C L C 和和 表达式 表达式 题题4 114 114 114 11续 续 y A A C 根据电容定义 根据电容定义 A C 与膜片挠度与膜片挠度y y y y成反比 可写为 成反比 可写为 16 0 00 AA yC CCHL A C K I CC y IIIpp C yLH ppKy A C 由由I I I I和和二式及挠度表达式二式及挠度表达式 可推导出 可推导出 0 A yC C K I K 令令为常数为常数 题题4 114 114 114 11续 续 pKppKI LH p 即 即I I I I与与 成正比 成正比 故证明故证明 第第4 4 4 4章章 完完 17 mH 157 108 0 25001016104 2 3 267 2 0 AN L mH 25 39 1008 0108 0 2 1 1008 0 157 33 3 0 0 LL mH 17 26 1008 0 108 0 2 1 1008 0 157 33 3 0 0 LL mH 25 196 1008 0 2108 0 25001016104 22 33 267 2 0 max AN L mH 25 39 max LLL 4 124 124 124 12 18 第五章作业第五章作业第五章作业第五章作业 19 解 显示仪表指示值为解 显示仪表指示值为500500500500 时 查表可得此时显时 查表可得此时显 示仪表的实际输入电势为示仪表的实际输入电势为20 644mV20 644mV20 644mV20 644mV 由于这个电势是由热电偶产生的 即由于这个电势是由热电偶产生的 即 20 644mV 20 644mV 20 644mV 20 644mV 题题5 105 105 105 10 用分度号为 用分度号为K K K K的镍铬的镍铬 镍硅热电偶测量温镍硅热电偶测量温 度 在没有采取冷端温度补偿的情况下 显示仪表度 在没有采取冷端温度补偿的情况下 显示仪表 指示值为指示值为500500500500 而这时冷端温度为 而这时冷端温度为60606060 试问 实 试问 实 际温度应为多少 如果热端温度不变 设法使冷端际温度应为多少 如果热端温度不变 设法使冷端 温度保持在温度保持在20202020 此时显示仪表的指示值应为多 此时显示仪表的指示值应为多 少 少 0 ttE 20 同样 查表可得 同样 查表可得 mVmVmVmV 则则 20 64420 64420 64420 644 2 4362 4362 4362 436 23 080mV23 080mV23 080mV23 080mV 由由23 080mV23 080mV23 080mV23 080mV查表可得 查表可得 t t t t 557557557557 即实际温度为 即实际温度为 557557557557 当热端为当热端为557557557557 冷端为 冷端为20202020 时 由于时 由于E E E E 20202020 0 0 0 0 0 789mV0 789mV0 789mV0 789mV 故有 故有 23 08023 08023 08023 080 0 7890 7890 7890 789 22 291mV 22 291mV 22 291mV 22 291mV 题题5 105 105 105 10续 续 436 2 0 60 0 0 EtE 0 0 00 tEttEtE 0 tE 0 ttE 0 0 tE 题题5 10 5 10 5 10 5 10 完完 540530 530 22 291 21 924 538 62 22 35021 924 560550 550 23 0822 776 557 12 23 20322 776 21 解 精确计算如下 应根据铜电阻体电阻解 精确计算如下 应根据铜电阻体电阻 温度特温度特 性公式 计算如下 性公式 计算如下 式中式中R R R R0 0 0 0为为 铜电阻在铜电阻在0 0 0 0 时阻值 时阻值 R R R R0 0 0 0 100 100 100 100 A A A A B B B B C C C C为分度系数 具体值如下 为分度系数 具体值如下 题题5 12 5 12 5 12 5 12 一支分度号为一支分度号为Cu100Cu100Cu100Cu100的热电阻 在的热电阻 在130130130130 时它的时它的 电阻电阻R R R Rt t t t是什么 要求精确计算 是什么 要求精确计算 1 32 0 CtBtAtRRt 100 Cu 1 7 10133 2 1 B 3 10289 4 A 9 10233 1 3 130 155 667 130 7 10133 2 2 130 3 10289 4 t R 100 1 9 10233 1 1 3 则C 22 题题5 145 145 145 14 1 1 1 1 室温或偏低 断偶前温度 始端 室温或偏低 断偶前温度 始端 2 2 2 2 始端 终端 始端 终端 3 3 3 3 低于 低于500 500 500 500 4 4 4 4 偏高 偏高 题题5 15 5 15 5 15 5 15 105 105 105 105 原因 热电势修正法冷端补偿原理 原因 热电势修正法冷端补偿原理 23 解 解 首先计算首先计算mmmm 其中 套管导热系数其中 套管导热系数 W mW mW mW m 蒸汽与导管之间 蒸汽与导管之间 对流系数对流系数 W mW mW mW m 套管周长 套管周长 套 套 管的横截面积管的横截面积 为壁厚为壁厚1 5mm1 5mm1 5mm1 5mm 将 将 以上各值代入以上各值代入mmmm计算如下 计算如下 题题5 16 5 16 5 16 5 16 用套管式温度计测量管道内蒸汽温度 已知套用套管式温度计测量管道内蒸汽温度 已知套 管壁厚为管壁厚为1 5mm1 5mm1 5mm1 5mm 长度为 长度为50mm50mm50mm50mm 套管导热系数 套管导热系数 W mW mW mW m 蒸汽与套管间对流系数 蒸汽与套管间对流系数 W mW mW mW m 并忽 并忽 略辐射换热 当温度计读数为略辐射换热 当温度计读数为160160160160 管壁温度为 管壁温度为40404040 时 求 时 求 蒸汽实际温度是多少 蒸汽实际温度是多少 如果要求测量误差如果要求测量误差 小于小于0 50 50 50 5 温度计插入管道的最小深度是多少 温度计插入管道的最小深度是多少 40 100 f U m 40 100 dU df 24 82 40 105 140 100 3 d d m 1 m mlmlmlml的双曲余弦为 的双曲余弦为 762 3 2 1 cosh mlml eeml 当插入长度当插入长度l l l l 50mm50mm50mm50mm时 时 041 2105082 40 3 ml 由误差表达式 由误差表达式 cosh 1 0 mltt tt 实 测实 题题5 165 165 165 16续 续 160 测 t40 0 t其中 其中 代入上式计算解出 代入上式计算解出 4 203 实 t 25 005 0 cosh 1 ml 5 0 要求误差要求误差 即 即 可算出可算出mlmlmlml 6 6 6 6 所以温度计插入最小深度为 所以温度计插入最小深度为 147 0 82 40 6 lmmmm 题题5 165 165 165 16续 续 题题5 16 5 16 5 16 5 16 完完 26 第五章补充作业第五章补充作业第五章补充作业第五章补充作业1 1 1 1 用用pt500pt500pt500pt500热电偶测量温度 测得其电阻值分别为热电偶测量温度 测得其电阻值分别为577 70577 70577 70577 70 616 20616 20616 20616 20 587 35587 35587 35587 35 624 85624 85624 85624 85 求被测温度 求被测温度 注 分度表中没有的用线性插值 注 分度表中没有的用线性插值 Cttt Ct CtCRR Cttt Ct CtCRR CtRR CtRR 5 645 460 5 4 24 12390 130 6080 24 12397 124 8060 97 1245 85 624 013 45013 5 40 013 5 54 11524 123 4060 54 11547 117 6040 47 1175 35 587 60 24 1235 20 616 40 54 1155 7 577 40 4 444 303 3 333 222 111 查表 查表 查表 查表解 解 27 解 解 解 解 线性插值 偶分度表 查表 偶分度表 得查表 C Ct CCE CtmVE AB AB 9 7439 3740t 9 3 699 6 806 6 740750 699 6741 6 750t740S741 6 520S 432 4 2 2 2 1 1 第五章补充作业第五章补充作业第五章补充作业第五章补充作业2 2 2 2 用用S S S S型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 冷端温度为型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 冷端温度为0 0 0 0 测得热 测得热 电势为电势为4 4 4 4 432mV 432mV 432mV 432mV 6 741 mV 6 741 mV 6 741 mV 6 741 mV 求被测温度 注 分度求被测温度 注 分度 表中没有的用线性插值 表中没有的用线性插值 28 解 解 CT K mVCTE mVCTE CE K CtKT A mV I RmVE AB AB AB BB B B 530 924 21023 2901 19 0 50 901 1923 3131 23 50 023 2 0 50 50 323 323 10 23 3 10 23 3 偶分度表查 偶分度表查 第五章补充作业第五章补充作业第五章补充作业第五章补充作业3 3 3 3 如图 用如图 用AD590AD590AD590AD590测量冷端温度 输出信号测量冷端温度 输出信号1 1 1 1 A A A A K K K K 测温范围测温范围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热电偶为热电偶为K K K K型热电偶 电阻型热电偶 电阻R 10 R 10 R 10 R 10 今测得 今测得 EA 23 131mVEA 23 131mVEA 23 131mVEA 23 131mV EB 3 23mV EB 3 23mV EB 3 23mV EB 3 23mV 求热电偶测量端温度 求热电偶测量端温度 第第5 5 5 5章章 完完 A B V cc A D5 9 0 热 电 偶 R 29 第六章作业第六章作业第六章作业第六章作业 30 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气体 其分子本身不具有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气体 其分子本身不具有 体积 分子间无作用力 在工程上 当气体比容体积 分子间无作用力 在工程上 当气体比容 大到足以使气体分子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可以忽大到足以使气体分子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可以忽 略不计时 均可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 略不计时 均可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即常数 即常数 题题1 1 1 1 什么是理想气体 什么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什么是理想气体 什么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R T PV 31 证明 证明 题题2 2 2 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证明理想气体密度表达式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证明理想气体密度表达式 为为 TP PT N N N R T PV T PV T VP N NN PT TP V V N N N PT TP N NN TP PT TP PT N N N N NN 32 解 速度分布解 速度分布 题题3 3 3 3 查出 查出5 5 5 5个压力下的饱和蒸汽的密度和他们对应的温个压力下的饱和蒸汽的密度和他们对应的温 度 度 5 5 5 5个过热蒸汽的压力 温度 密度 个过热蒸汽的压力 温度 密度 题题4 4 4 4 试推导管内层流平均速度公式 试推导管内层流平均速度公式 2 0 4 22 0 4 0 max r gJ urr gJ u r max 2 0 2 0 4 0 2 0 0 422 0 2 0 0 22 0 2 0 22 0 2 1 8 8424 2 4 4 0 ur gJ r r gJ r rrr gJ rr gJ r rdrrr gJ r dArr gJ A udA v r 33 解 用水检定的浮子流量 解 用水检定的浮子流量 题题5 5 5 5 试推导用水检定刻度的浮子流量计 在测量标准 试推导用水检定刻度的浮子流量计 在测量标准 状态下的空气时的刻度换算系数 注 水的密度为状态下的空气时的刻度换算系数 注 水的密度为 1000 Kg m1000 Kg m1000 Kg m1000 Kg m3 3 3 3 空气密度为 空气密度为1 205 Kg m1 205 Kg m1 205 Kg m1 205 Kg m3 3 3 3 浮子密度为 浮子密度为 7900 Kg m7900 Kg m7900 Kg m7900 Kg m3 3 3 3 fW Wff vW A gV kq 0 0 2 测量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流量 测量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流量 fg gff vg A gV kq 0 0 0 2 0 0 00 fg W vW gfW q 7900 1 205 1000 1 205 7900 1000 vW q vW q 82 30 34 解 椭圆齿轮流量计的体积流量解 椭圆齿轮流量计的体积流量q q q qv v v v为 为 q q q qv v v v 4nv4nv4nv4nv 式中 式中 n n n n为椭圆齿轮转速 为椭圆齿轮转速 r sr sr sr s v v v v为半月形腔体为半月形腔体 积 积 L L L L 因为因为v v v v 0 5L0 5L0 5L0 5L q q q qv v v v 100L100L100L100L 由上式可求出 由上式可求出n n n n值 值 题题6 15 6 15 6 15 6 15 椭圆齿轮流量计的半月形空腔体积为椭圆齿轮流量计的半月形空腔体积为0 5L0 5L0 5L0 5L 今 今 要求机械齿轮每转一周跳一个字代表要求机械齿轮每转一周跳一个字代表100L100L100L100L 试想传动 试想传动 系统的减速比应为多少 系统的减速比应为多少 50 5 04 100 4 sr v q n v 总之 机械齿轮转一周跳一个字 代表总之 机械齿轮转一周跳一个字 代表100L100L100L100L时 椭时 椭 圆齿轮要转圆齿轮要转50505050周 因此减速比为周 因此减速比为1 501 501 501 50 35 解 根据涡轮流量计仪表系数定义可知 解 根据涡轮流量计仪表系数定义可知 由题意已知由题意已知N N N N 41701417014170141701 V V V V 16 05 m316 05 m316 05 m316 05 m3 代入上式 代入上式 计算得 计算得 题题6 16 6 16 6 16 6 16 检定一台涡轮流量计 当流过检定一台涡轮流量计 当流过16 05 m316 05 m316 05 m316 05 m3流体流体 时 测得输出脉冲为时 测得输出脉冲为41701417014170141701个 求其仪表流量系数个 求其仪表流量系数K K K K值 值 V N K 19 2598 05 16 41701 3 mK 36 解 解 2 2 2 2 甲醇 甲醇 题题6 176 176 176 17某转子流量计用标准状态下的水进行标定 量程某转子流量计用标准状态下的水进行标定 量程 范围为范围为100100100100 1000L h1000L h1000L h1000L h 转子材质为不锈钢 密度为 转子材质为不锈钢 密度为 7 90g cm7 90g cm7 90g cm7 90g cm3 3 3 3 现用来测量密度为 现用来测量密度为0 791g cm0 791g cm0 791g cm0 791g cm3 3 3 3的甲醇 的甲醇 问 问 2 2 2 2 流量计测甲醇的量程范围是多少 补充 流量计测甲醇的量程范围是多少 补充 3 3 3 3 用来测量标态密度为用来测量标态密度为2 0kg m2 0kg m2 0kg m2 0kg m3 3 3 3 工况压力 工况压力p p p p 0 2MPa 0 2MPa 0 2MPa 0 2MPa 表压 温度 表压 温度t t t t 37 37 37 37 的气体 工况下测量范围是多的气体 工况下测量范围是多 少 折合到标态下流量是多少 注 标态下少 折合到标态下流量是多少 注 标态下p p p pN N N N 0 1MPa0 1MPa0 1MPa0 1MPa T T T TN N N N 293K 293K 293K 293K 0 0 0 f f vv qq 00 1413 1 791 1000 10007900 7917900 vv qq hLqv 1140 114 0 则则 37 补充 补充 3 3 3 3 气体 气体 p p p pN N N N 0 1MPa 0 1MPa 0 1MPa 0 1MPa T T T TN N N N 293K 293K 293K 293K 题题6 176 176 176 17续 续 3 2 0 kg m N p p p p 0 3MPa 0 3MPa 0 3MPa 0 3MPa T T T T 310K 310K 310K 310K 工况密度 工况密度 3 671 5 3101 0 3 0293 2mKg Tp pT N N N 工况流量 工况流量 0 0 01 f f vv qq 00 79005 6711000 79001000 14 204 5 671 vv qq 即即 3 1 1420 4 14204 1 42 14 2 v qL hmh 折合到标况流量为 折合到标况流量为 111 835 2 3101 0 3 0293 vv N N vvN qq Tp pT qq 即即q q q qvN vNvNvN 4 026 40 26 4 026 40 26 4 026 40 26 4 026 40 26 mmmm3 3 3 3 h h h h 题题6 17 6 17 6 17 6 17 完完 38 解 解 因为差压变送器的输出电流信号与输入差压因为差压变送器的输出电流信号与输入差压 值成正比 故有 值成正比 故有 题题6 18 6 18 6 18 6 18 用差压变送器与标准节流装置配套测介质流量 用差压变送器与标准节流装置配套测介质流量 若差压变送器量程是若差压变送器量程是0 100 100 100 104 4 4 4PaPaPaPa 对应输出电信号是 对应输出电信号是0 0 0 0 10mADC10mADC10mADC10mADC 相应被测流量为 相应被测流量为0 0 0 0 320m320m320m320m3 3 3 3 h h h h 求 差压变 求 差压变 送器输出信号为送器输出信号为6mA6mA6mA6mA时 对应的差压值及流量值各为时 对应的差压值及流量值各为 多少 多少 6010 010000p 解得 对应解得 对应6mA6mA6mA6mA电流时的输入差压电流时的输入差压 p p p p 6000 Pa 6000 Pa 6000 Pa 6000 Pa 因为流量与差压平方根成正比 故可得到 因为流量与差压平方根成正比 故可得到 v q 320 6000 10000 解得 对应解得 对应6mA6mA6mA6mA电流时的被测流电流时的被测流 量量q q q qv v v v 248m3 h 248m3 h 248m3 h 248m3 h 39 450 v qh m 3 uBDe 2 2 4 4 D q D q u vv 3 10635 6 360024 0 01 045044 D Bq e v 6 19 6 19 6 19 6 19 用电磁流量计测某导电介质流量 已知测量管用电磁流量计测某导电介质流量 已知测量管用电磁流量计测某导电介质流量 已知测量管用电磁流量计测某导电介质流量 已知测量管 直径直径直径直径D D D D 240mm240mm240mm240mm 容积流量 容积流量 容积流量 容积流量 磁极的磁 磁极的磁 磁极的磁 磁极的磁 感应强度感应强度感应强度感应强度B B B B 0 01T0 01T0 01T0 01T 求 检测电极上产生的电动势 求 检测电极上产生的电动势 求 检测电极上产生的电动势 求 检测电极上产生的电动势 是多少 是多少 是多少 是多少 解 由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解 由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解 由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解 由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 而介质的平均流速而介质的平均流速而介质的平均流速而介质的平均流速 由以上两式可得由以上两式可得由以上两式可得由以上两式可得 40 T pq T pq vv 1 11 1 1 1 pT Tp qq vv 3800 1 v q 5 0 1 p313 1 T 2223 3138 0 2935 0 3800 v qh m 3 6 20 6 20 6 20 6 20 用孔板测气体介质流量 给定设计参数为用孔板测气体介质流量 给定设计参数为用孔板测气体介质流量 给定设计参数为用孔板测气体介质流量 给定设计参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