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七子之歌)(蒋晓琴).doc_第1页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七子之歌)(蒋晓琴).doc_第2页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七子之歌)(蒋晓琴).doc_第3页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七子之歌)(蒋晓琴).doc_第4页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七子之歌)(蒋晓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七子之歌 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上佳市小学姓名:蒋晓琴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第2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七子”的历史资料。(2)搜集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有关信息。(2)课前学生自己预习七子之歌。二、教学课题、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祖国母亲 怀抱的情感和作者的爱国情意。、了解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企盼祖国完整统一的赤子情感。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第一课 七子之歌。内容分析:七子之歌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回归,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会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渴盼统一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也能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同时,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可以辅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随着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的回归,随着七子之歌澳门一曲回旋在祖国大地,学生对于本课学习的内容并无陌生感,易于接受与理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闻一多”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利用工具书和课下的注释,扫清文字障碍。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拟人手法的运用,培养写作能力。 (3)学生自己选一篇喜欢的诗进行背诵,培养背诵能力。 (4)培养动手拼图的能力。总之,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 议等能力,充分调动各种因素来学习本课。 德育目标:(1)了解“七子”的历史,体会诗歌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2)让学生了解“七子”已有“六子”回到祖国的怀抱,增强台湾在不久 的将来也要回到祖国怀抱的坚定信念。 美育目标:本文语言优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从而感悟 到本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诵读这首诗歌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渴盼统一的强烈情感。2、让学生在诵读这首诗歌的过程中,了解历史,体会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 国、渴盼统一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1、多媒体DAI课件,内容有七子之歌的歌曲,本课相关图片,余 光中的乡愁诗,赠台大熊猫的图片等。 2、七子之歌的有关资料(印发给学生)。教学方法:教学中始终抓住爱国主义情感和拟人的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去诵读分析体会。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感情是学习本课的主要途径。诵读法品味语言;质疑探究法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本文的思想内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看文下注释;比较阅读、熟读成诵法、让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思想内容。四、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 1、播放歌曲七子之歌,辅助进入情境。 【百度搜索】/m?word=mp3,%C6%DF%D7%D3%D6%AE%B8%E8+%C8%DD%D4%CF%C1%D5&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C6%DF%D7%D3%D6%AE%B8%E8+&si=%C6%DF%D7%D3%D6%AE%B8%E8;%C8%DD%D4%CF%C1%D5;226783;226783&lm=-1&mtid=1&d=9&size=3565158&attr=0,0&titlekey=1615488217,652761002&mtype=2 2、板书:七子之歌,让学生生读课题并回答题目中的“七子”指什么?让学生在中国地 图上找到这七个地方 【百度搜索】/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6%D0%B9%FA%B5%D8%CD%BC%B8%DF%C7%E5%CD%BC%C6%AC&in=18318&cl=2&lm=1&pn=62&rn=1&di=48218758203&ln=2000&fr=ala0&fmq=&ic=&s=&se=&sme=0&tab=& width=&height=&face=&is=&istype=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明白“七子”指的是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九 龙、广州湾、威海卫和旅顺大连。) 3、“歌”字是什么意思?我们平时唱歌是,心情是怎样的?它们要唱的是这样的亲子之爱 吗? ( 设计意图:有意识让学生尝试性的体会文章的总基调,暗藏情线)教师小结: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澳门、香港,去感受他们百年的沧桑。 (二)、通读诗文,积蓄情绪:1、 打开课本101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两首诗读一读,争取读正确,读通顺。2、 想一想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师出示句子:母亲!我要回来!母亲!)3、 让学生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4、 师:是啊,他们都是流落在外的游子,都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我要回来”是他们 共同的心声。(板书:我要回来) (三)质疑解惑,揣摩情感: 1、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发现哪首诗更难理解?(字面上来看,学生基本都说是香港) 2、 带领学生先学习香港: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诗句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一会一起交流。 (2)生:“凤阙”是什么意思?师:你能把那句读出来吗?生:(读)师:“凤阙”的意思是指皇帝的宫殿。这是一个比喻句,谁能理解它的意思?生:这句话把香港比作守卫皇宫的黄豹。生:我从后半句理解到,这句话是说香港的地理位置很险要,好像是保卫皇宫的黄豹。师:讲香港是保卫祖国重要的海防前线,还有哪些不懂吗?生:“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这一句中“狞恶的海狮”指的是什么?师:谁知道?生:指帝国主义侵略者。师:具体指哪个国家?生:英国师:继续提问生:“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中的“骨肉”、“脂膏”是什么意思?师:哪个同学能理解?生:指英国人占领我们的土地。师:仅仅是土地吗?生:还有资源、矿产、白花花的银子。生:我联系上一句来理解。这句话是说,侵略者在香港的土地上杀人放火,掠夺我们 的财富和各种宝贵的东西。3、【百度搜索】播放电影火烧园名园中八国联军抢掳园内珍宝和烧园明园的片段: /u75/v_Mjk4MDM5MDQ.html师:是啊,英殖民主义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强占了我们的土地,掠夺了我们的资源,搜刮了人民的血汗钱,而他们带来的却是祸国殃民的鸦片!来,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生:(读)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英国人正拿着洋枪大刀,在香港的土地上耀武扬威。生:我仿佛看到了英国人正在掠夺我们的财富,放火烧我们的房子。生:我仿佛看到美丽的香港正遭受侵略者无情的践踏,香港人民正在痛苦呻吟师:这时候,你的心情如何?生:我很气愤师:那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生:读(读得很有感情,掌声响起)师:从你的朗读中,我能感受到你满腔的怒火。还有其他的心情吗?生:我很悲愤、很痛苦师:请你读一读生:(读)生:我会感到很害怕。师:也请你读一读。生:(读)师:大家都有各自的感受,那你们就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吧!生:(读)师: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生:“哭泣号啕”是什么意思?师:请你先把那个句子完整地读一遍。生:(读)师:“哭泣号啕”都是形容哭的,谁知道“哭泣”和“号啕”有什么区别?生:“哭泣”只是流泪的,但没有声音,“号啕”是大声痛哭的意思。生:“号啕”好像比“哭泣”更伤心。师: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们才会号啕大哭呢?生:受了很大的委屈。生:忍无可忍。生:伤心到了极点。痛苦得再也忍不住了师:那你们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生:(读)师:还有吗?请继续。生:为什么会“呼你不应”呢?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生:因为当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生:因为当时鸦片战争失败后,香港被割占,清朝政府想管也管不了。生:因为清朝政府很腐败,根本不关心香港人民的死活。师:当我们受到委屈,受到欺侮,最本能的会怎么做?生:会向妈妈求救。生:想得到母亲保护。师:然而,呼救却得不到母亲回应。这时,香港的心情会怎样?生:很害怕。生:很无助。生:很痛苦。生:很失望。师:那你们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生:(读)师:解决了课文中的疑难问题,现在,我相信,你们能把整首诗读得更好。有信心吗? 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悲愤地):香港的身份虽微,但地位险要,好比是守卫凤阙阶前的黄豹。而如今,却 成了英国人的殖民地。这是香港人民的耻辱,这是中国人民的耻辱,这是我们中华 民族永远刻骨铭心的耻辱啊!读生:齐读香港师:在英国人的铁蹄下,香港人民日夜翘首盼望,他们的眼泪流干了,嗓子也哭哑了, 他们多么渴望能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啊!读生:齐读香港 (4) 品读感悟,激发感情: 1、 师:香港无时不刻想着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而更早被占领的澳门又如何呢?请同 学们轻声地把澳门读一遍,想一想,你能读懂什么? 生:(读) 师:这一首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香港离开祖国太久了!师:同学们,你们有离开过母亲的经历吗?还 记得离开你母亲最久的那次吗? 生:我离开过母亲四个月。师:感觉怎么样?生:感觉很久很久。师:那你能把很久的感觉读出来吗?生:读“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师:还有比四个月更久的吗?生:我离开过两年。师:感觉久吗?生:太久了!师:你能读一读吗?生:(读)生:我离开过母亲快四年了。 师:老师知道你从南非回到祖国来读书,确实离开母亲很久了。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掌声响起)师:同学们,你们离开母亲有的四个月,有的两年,最多的不过四年。大家都觉得很久 了,可我说你们要是跟澳门比起来,那可一点都不久。知道澳门离开祖国多久吗?生:三百多年。师:从1553年,葡萄牙人开始登陆澳门以来,到1925年闻一多先生写下这组组诗时, 已经整整过了372年了!372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啊?那是4464个月,13万5800 个白天和夜晚呐!读生:读“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师:还读懂了什么?生:读懂了澳门迫切希望回到母亲的怀抱。生:我读懂澳门虽然被占领,但心中仍时时不忘祖国。师:能说一说,你从哪句读懂吗?生:我从“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这句话读懂。生:我还从“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这一句读懂。师:能把这两句读好吗?谁来试一下。生:读。师:谁来评一评?生:我觉得他读得有感情,他把“梦寐以求”这个词读得很大声。生:我还听出了他对母亲那种亲切的感觉。生:要是你能把“但是他们掳去的”这几个词读重一点,读出愤怒一点的感情出来, 会更好。师:你能读给大家听一下吗?生:读(掌声响起)。师:还能读懂什么?生:我读懂了澳门被侵略,内心很痛苦。生:我补充一点,除了痛苦,还感觉很屈辱。师:能说一说吗?生:澳门是活生生被从母亲的襁褓中抢去的,他不想离开母亲,内心很痛苦。生:澳门被抢去,还被取了个“妈港”的名字。师:谁知道“妈港”名字的由来?生:葡萄牙登陆澳门,问当地的人民,叫什么名字。当地人指着旁边的“妈阁庙”告诉 他们。师:英语写做“Macau“(板书) 对于“妈港”这个名字,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会喜欢吗?生:不喜欢,这是侵略者强加给澳门的,是一种耻辱。澳门人喜欢的是祖国母亲给取的 乳名“澳门”。(掌声响起)师:正因为澳门饱受屈辱,离开母亲太久了,所以他急切地想回到母亲的怀抱。我们一 起来读一读最后一句。生:齐读师:同学们,你们的体会都很深。谁想把整首诗有感情读给大家听。生读(掌声)生读(掌声)师:这两位同学都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的读出来。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生:(齐读)【百度搜索】播放陈铎的激情朗诵 /u11/v_NDczNDk5NTI.html(五)、情境再现,升华情感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生:我感到很悲伤,国土被侵占,同胞正在受苦。生:我感到很气愤,气愤帝国主义国家的残暴和凶恶。生:我感到很痛苦,很屈辱。 师:你们的心和诗人,和澳门、香港人民是相通的。其实不止是你们,包括我,包括所 有的中国人,读了这两首诗,心情都会是一样的。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课题。你认为“七子之歌”中的“歌”那是一首什么样的 歌?生:我认为是悲伤的歌师:( 板书 ) 悲歌生:我认为是愤怒的歌师:愤怒的歌。(板书)愤歌生:我认为是痛苦、仇恨的歌。师:是啊,这是一首满怀悲愤、渴望回归的歌。(板书)盼归 师:一声声的呼唤,一次次的期盼,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请看-(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课件) 【百度视频】 播放香港回归视频 /news/china/200806/f4388228-87d1-4d4e-b8df-80ff608af947.shtml 【百度视频】 澳门回归视频 /v_show/id_XMzI3NTMzNDA=.html(6) 拓展延伸 : 师:现在你们就是闻一多先生,看到了澳门和香港回归的场面,重新来 写澳门和香港,也用文中第一人称的拟人写法来写,你会怎么 写? (七)板书设计: 七子之歌 澳门 香港我要回来 ! 梦寐不忘 哭泣嚎啕 6、 教学反思: 教学中注意优化课堂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