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课前准备:1)诵读全文,自行解决字词障碍,并能复述课文内容,为课堂教学作准备。2)学生课前上网查找图片资料,学唱大海啊故乡阿里山的姑娘两首歌曲。二、教学课题 1、知识与技能目标:b、学习移步換景的表现手法a、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技能 b、培养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c、会写一般描写景物的记叙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阿里山的如画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三、教材分析阿里山纪行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江山多娇”单元主题下的一篇游记,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写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风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了“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共同愿望。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析,跟随作者一起去登山临水,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在遣词造句上尤见功力。若只是将游览线路作导游式的讲解,恐学生难免学之无味。因此将重难点放在对字词句的品味,并联系过去所学,或生活实际,创设欣赏美的情景,以期使学生能深入文章,去体味文字之奇妙,景致之奇美,语文之大美。教学准备:1、教师搜索图片或视频,有关文字资料。2、学生课前上网查找文字、图片、音频资料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技能,掌握朗读、默读、浏览等各种方法,让学生在与文本充分对话基础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作用,共同对话,借助语文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围绕认知冲突,更好的解读文章,提高能力,从而建构新知识。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背景音乐阿里山的姑娘) 【百度音乐】笛子曲阿里山的姑娘/ali.mp3同学们,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真是美不胜收。林语堂曾经感慨地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板书)今天我们就随中国当代作家、美学家吴功正一道,去领略大自然的杰作阿里山的风采。(板书课题)【百度图片】阿里山/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0%A2%C0%EF%C9%BD&in=17867&cl=2&lm=-1&pn=0&rn=1&di=5138167620&ln=2000&fr=&fmq=&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说明:这种导入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较快进入角色,参与教学的双边活动。)二、整体感知1、走近阿里山介绍阿里山【百度图片】阿里山的姑娘/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0%A2%C0%EF%C9%BD%B5%C4%B9%C3%C4%EF&in=12524&cl=2&lm=-1&pn=27&rn=1&di=4192172755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百度图片】阿里山神木1/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0%A2%C0%EF%C9%BD%C9%F1%C4%BE&in=22854&cl=2&lm=-1&pn=0&rn=1&di=28325023698&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百度图片】阿里山神木2/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0%A2%C0%EF%C9%BD%C9%F1%C4%BE&in=8713&cl=2&lm=-1&pn=25&rn=1&di=3936345121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百度图片】阿里山小火车/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0%A2%C0%EF%C9%BD%C9%F1%C4%BE&in=9420&cl=2&lm=-1&pn=5&rn=1&di=3724575723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1、2、3,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山上有神木”身为台湾中部地区的“山老大”,阿里山可说是名闻遐迩,它并非仅指一座山,而是由地跨南投、嘉义二县的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座大山组成。最高处海拔米,以其神木、樱花、云海、日出四大胜景而闻名天下,而每年3、4月间的花季期间,络绎不绝的“寻芳客”更是将山上挤得水泄不通。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通过介绍更激起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2、默读课文要求:A、划下表明作者行踪的词语B、阿里山给人的总印象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你对阿里山的总体印象(说明:此设计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深入品味,互动探究 1、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短语或句子。 (明确:“台北松山机场”“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回穿过一片林区”“曲径幽路”“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2、小结:这种写作的方法叫“移步换景”(即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一般游记都采用这种方法。) 3、过渡: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祖国的山山水水也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看黑板,完成板书)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那么阿里山呢?(引导学生发散想像,并对文章从整体把握) 学生回答预设:我认为是“美”。因为,文章所写景色非常美,文句也非常优美。 学生回答预设:我觉得是“静”。因为阿里山的氛围相当的安静。 (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文章无论是写姊妹潭,还是写未加砍伐的原始森林,还是曲径幽路,都充满了一种静谧的气氛。 5、从文章整体感受,的确阿里山的很多景致都被描绘非常静谧。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学生回答预设:禅,因为文章中提到“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禅是佛教用语,给人一种非常安静,沉静的感觉。 6、仿佛入定一般,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学生回答:我觉的“奇”字好。因为阿里山的山水和“神木”非常的美,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大自然的奇迹。 学生回答预设:我觉得“幽”比较好,因为“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这一句让人觉得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精神似乎也更加幽深起来 7、大家所讲的都很有道理。我在备课的时候也找了一个字,同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奇”。接下来我谈谈我的理由。 凡概括一处的特征,总要从他最有代表性的景(板书)看起来。比如,苏轼曾经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化用过来,到台湾,不游阿里山,乃憾事也。到阿里山,不游神木,乃憾事也。(引入具体文段赏析)8、由填字引入文章整体把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对文章从整体把握;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跳读诵读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者也积极参与)四、总结反馈: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指出不足之处,再次强调学习要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建议课后对其不足之处采取弥补措施。五、拓展延伸【百度音乐】歌曲大海啊故乡2/sourcefile/0/0/96/96129.mp31、 结合连云港花果山国家4A级风景区仿写: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不到 ,何以能说到了 ?不到 ,又何以能说到了 ? 2、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带领大家游览我们美丽的连云港。【百度音乐】歌曲在海一方/citymusic/lyg.mp3 写出主要景点及其特征。列出景点图。 3、组织交流,评价。 (学习书本的最终目标是丢开书本,获得能力;通过习作,学习一种记叙方法,也是本单元教学目标之一)六、实践活动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做一份“台湾百科”的小报,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学在课堂,得益在课外。扩大课堂的范围和学习内容)附板书设计:阿里山纪行吴功正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 美阿里山 奇 幽 静 (移步换景)六、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技能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新课程理念,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拖拉机柴油发动机装试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氨纶纤维混纺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护岸植被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物业工程入户维修标准化培训课件
- 园林技术面试题目及答案
- 应试会计面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资产保全试题及答案
- 银行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银行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银行运营管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DB37-T 1997.9-2019物业服务规范 第9部分:高铁客运站物业
- 王琨《经营能量》内容介绍
- 3-6岁同伴交往能力量表
- 马克思主义新闻课件
- cdnl-mr08高温试验测量方法不确定度评定报告v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操作服务人员业绩考核指导意见
- 医院手术安排制度
- 《流浪狗之歌》教学设计蒋军晶
- EA211-6系列发动机技术培训ppt课件
- 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 2017子宫肌瘤教学查房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