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人口特征调查——20091061125.doc_第1页
陆良县人口特征调查——20091061125.doc_第2页
陆良县人口特征调查——20091061125.doc_第3页
陆良县人口特征调查——20091061125.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陆良县人口特征调查一、陆良县简介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居南盘江上游,北纬2444-2518,东经10323-10402。北与马龙、麒麟接壤,东与罗平为邻,南与师宗、石林相连,西与宜良为界。全县东西长65.6千米,南北宽62.8千米,总面积2096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为622397人(2010)全县辖8个镇、2个乡:中枢镇、板桥镇、三岔河镇、马街镇、召夸镇、大莫古镇、芳华镇、小百户镇、活水乡、龙海乡。共有11个居委会、126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中枢镇。境内有国营陆良华侨农场,居住着印度、缅甸、印尼、越南等归侨。陆良是个典型的高原山间盆地,东、西、北三面环山,西南面岗丘起伏,中部是开阔的“陆良大坝子”,平坝面积772平方千米,是云南省第一平坝。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687米,最低海拔1640米,山地、丘陵、盆地相间分布。主要河流有南盘江、杜公河、麦子河、永清河、板桥河、阎芳河等20余条,总长240余千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7,年降雨量为900-1000毫米。324和326国道过境,南昆铁路经县召夸镇,并建陆良站。文物古迹有癮龙颜碑、千佛塔(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灵书院和东岳宫,风景游览地有彩色沙林。二、陆良县人口数量及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陆良县总人口581764人,其中:中枢镇103380人,板桥镇85582人,三岔河镇106639人,马街镇97727人,召夸镇29912人,大莫古镇45112人,芳华镇30665人,活水乡15505人,核桃村乡13903人,双箐口乡15079人,小百户乡38260人。2009年全县年末总户数211343户,户籍总人口644434人,少数民族人口1133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达6.42,出生率达10.96,死亡率达4.54。2010年全县8镇2乡和华侨管理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8176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40633人,增长6.98%。平均每年增加4063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65 %。全县10个乡镇和华侨管理区,140个普查区、2120个普查小区及8个虚拟普查小区,总户数187414户,户籍人口645001人,常住人口610878人;出生人口7813人,死亡人口3425人,出生率12.78,死亡率5.6,自然增长率7.18;流入人口69192人,流出人口105789人,净流出36597人。三、陆良县人口结构(1)性别结构:全县8镇2乡和华侨管理区的人口中,男性为 324497人,占总人口的 52.14%;女性为297900人,占总人口的47.8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12下降为108.92。(2)年龄结构:全县8镇2乡和华侨管理区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 145258人,占总人口的 23.34 %;15-64岁的人口为430515人,占总人口的69.1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6624人,占总人口的 7.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6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0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9个百分点。(3)民族结构:全县8镇2乡和华侨管理区的人口中,普查登记民族32个,其中少数民族31个。汉族人口为611864人,占总人口的98.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10533人,占总人口的1.7%。其中,彝族人口为5974人,占总人口的0.95%;回族人口为3643人,占总人口的0.58%;100人以上少数民族还有苗族人口为113人,壮族人口为138人,布依族总人口为134人,白族人口为158人,哈尼族人口为107人;100人以下24个少数民族人口共40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39574人,增长了6.92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059人,增长了11.17%。(4)文化结构:全县8镇2乡和华侨管理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2542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5798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19245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22840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146人上升为4172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6294人上升为951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11人上升为3158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1363人下降为37480人。全县8镇2乡和华侨管理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43248人,同2000年第五次为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7184人,文盲率由17.3%下降为6.95%,下降了10.35个百分点。(5)城乡结构:全县8镇2乡和华侨管理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17839人,占总人口的35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04558人,占总人口的6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68908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8275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4个百分点。四、人口的空间分布(乡镇、密度)陆良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曲靖市的一个县,面积2096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60万人,县政府驻中枢镇。下辖:中枢镇、板桥镇、三岔河镇、马街镇、召夸镇、大莫古镇和芳华镇;活水乡、龙海乡和小百户乡。地 区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密度(人/平方千米)陆良县6223972096296.95 中枢镇12552193.81338.18 板桥镇87621189463.60 三岔河镇107623120.9890.18 马街镇100428167.2600.65 召夸镇31347185.3169.17 大莫古镇45807208.4219.80 芳华镇34837234.2148.75 小百户镇39139449.787.03 活水乡21867204.7106.82 龙海乡25014151.6165.00 人口密度分布图五、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地形、气候、经济水平、交通)(1)地形是影响陆良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陆良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种植业是全县农村经济的主体,主要以粮食、烤烟、蚕桑、畜牧、蔬菜、水产、经济林木发展为主。而陆良是个典型的高原山间盆地,东、西、北三面环山,西南面岗丘起伏,中部是开阔的“陆良大坝子”,平坝面积772平方千米,是云南省第一平坝。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687米,最低海拔1640米,山地、丘陵、盆地相间分布。总之,坝区人口稠密,山区、半山区人口相对稀疏。例如:小百户镇位于陆良县西部,距县城9公里;国土总面积449.87平方公里,因属山区半山区,优质耕地少,水资源短缺,故该镇人口稀疏。(2)水资源是影响陆良县人口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特别是南盘江的流域地区人口稠密。南盘江为珠江正源,从发源地到陆良西桥水文站,控制径流面积3253平方公里,河长162.4公里。径流流域内成为商品粮、生猪、蚕桑养殖基地,也使得陆良县享有“滇东粮仓”之美誉。例如:三岔河镇水源条件特别优越,境内沟渠纵横交错,老盘江及其支流杜公河纵贯南北,大小池塘星罗棋布,境内平均天然地表经流量总量6000万立方米,各种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为2000万立方米,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为镇内的水稻、蔬菜、蚕桑等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便利。(3)政治因素中枢镇地处陆良县城中心,为陆良县人民政府驻地,东临三岔河镇,南接马街镇、大莫古镇,西靠小百户镇,北邻芳华镇、板桥镇,因地居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枢纽的城镇而得名。故此,该镇人口稠密,经济发达。(4)经济结构因素也是影响陆良县人口分布的重要的因素.拥有矿产资源、旅游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