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补益剂_第1页
方剂学补益剂_第2页
方剂学补益剂_第3页
方剂学补益剂_第4页
方剂学补益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补益剂 要求 1 熟悉补益剂的概念 适应范围 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 掌握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玉屏风散 完带汤 四物汤 归脾汤 六味地黄丸 一贯煎 肾气丸 补益剂概述一 定义 凡是以补益药为主组成 具有滋养 补益人体脏腑气 血 阴 阳不足 用于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 称为补益剂 补气药 黄芪 人参 白术 甘草1 药物补血药 当归 白芍 阿胶 熟地组成补阴药 龟板 枸杞 沙参 麦冬补阳药 鹿茸 杜仲 巴戟天 续断 2 功用 具有补益人体脏腑气 血 阴 阳的作用 3 适应症 先天不足 禀赋薄弱虚证后天失养 饮食失节 起居失调 大病之后 关于气 血 阴 阳不足的诊断标准 全国中西结合会制定 气虚神疲乏力 食少懒言 自汗 舌胖有齿印 脉虚无力 弱 软 濡 具备以上症状三项者即可诊断 血虚面色苍白 起立时眼前昏暗 唇舌色淡 脉细 具备以上症状三项者即可诊断 阴虚主症 五心烦热 咽燥口干 舌红少苔或无苔 脉细数 次症 午后颧红 便结 尿短赤 盗汗 具备以上主症二项 次症一项者即可诊断 阳虚主症 畏寒肢冷 面目浮肿 舌淡胖 苔润 脉沉微迟 次症 夜尿频多 便溏 尿清长 具备主症二项 第一项一定具备 次症一项者即可诊断 二 分类 1 补气适用于肺 脾气虚之证 常用药物 黄芪 白术 人参 甘草 配伍 A 利水渗湿药如茯苓 B 升阳举陷药如升麻 柴胡 C 养血药如当归 D 行气药如砂仁 代表方 如四君子汤 2 补血剂适用于心 肝营血亏虚证 常用药物 当归 白芍 熟地 配伍 A 活血药如川芎 B 补气药如黄芪 C 理气药如木香 D 安神药如酸枣仁 代表方 四物汤 归脾丸 3 气血双补剂适用于血气两虚之证 配伍 补气与补血药同用 代表方 如八珍汤 4 补阴剂适用于肝 肾 肺阴虚之证 常用药物 熟地 麦冬 龟版 配伍 A 清虚热药如黄柏 B 补阳药如鹿角胶 C 利水药如泽泻代表方 如六味地黄丸 5 补阳剂适用于脾 肾阳虚之证 常用药物 鹿角胶 巴戟天 配伍 A 补阴药如熟地 B 祛湿药如茯苓 代表方 如肾气丸 6 阴阳双补剂适用于阴阳两虚之证 配伍 补阴与补阳药同用 代表方 如地黄饮子 1 关于补气与补血关系 2 关于补阴与补阳关系 3 关于正补法与间接补益法 四 注意事项 1 辨清虚实和具体病位所在脏腑 气血 阴阳 针对病位和气血阴阳之不足进行补益 2 注意顾及气与血 阴与阳关系进行补益 3 分清补益的峻缓 慢性虚弱者宜缓补 急性虚脱者宜峻补 4 注意脾胃的功能 在运用甘温壅滞或甘寒滋腻之品时 当配伍行气醒脾之品 5 注意虚实的真假 因 大实有羸状 至虚有盛候 6 身体不虚不可妄投补益剂 7 补益剂宜久煎 空腹时服或饭前服 第一节补气剂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济局方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一 功用 益气健脾 养胃和中为补气基础方 二 主治 脾胃气虚之证 望诊 面色萎白 舌淡 苔薄白闻诊 语言低微问诊 不思饮食 便溏 呕逆切诊 脉虚弱 三 方解 人参甘草益气益气茯苓白术健脾健脾喜燥白术燥湿和中助脾胃之恶湿茯苓渗湿健脾运化水谷防参 术 草甘温壅滞二药配伍 使湿不内生 脾不为湿所困 脾胃功能恢复正常 配伍特点 补中有泻 补而不滞 四 比较 四君子汤参 术 草重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之证补补中益气理中丸脾胃气虚重在温中散寒 主治脾阳不足之证温 五 应用 1 辨证要点 面色萎白 食少便溏 舌淡苔白 脉虚 2 现代医学 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3 常服 久服 药量宜等分 不宜过大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黄芪 人参 甘草 白术 柴胡 升麻 当归 陈皮 一 特点 1 为甘温除大热之代表方 2 为治中气下陷之代表方 二 功用 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 三 主治 1 脾胃气虚 中气下陷之证 饮食减少 体倦肢软 少气懒言 面色萎白 大便稀溏 舌淡脉虚 以及脱肛 子宫下垂 久泻久痢 小便失禁 肾下垂 胃下垂 2 脾胃气虚发热证 身热 汗出 渴喜热饮 少气懒言 肢体倦怠 舌淡 脉虚大无力 四 方解 炙黄芪补中益气 升阳固表四君子汤去茯苓升举清阳升麻 柴胡引参芪走表实卫当归养血和营 使气有依附陈皮理气化滞 补而不滞特点 补中有行 养中寓升补而不滞 升不助火 五 应用 1 辨证要点 身热 少气懒言 口渴欲热饮 脱肛 子宫下垂 内脏下垂 脉虚软无力 2 现代用于重症肌无力 肿瘤放 化疗后支持治疗 体虚易感及内脏下垂等 3 注意 阴虚发热或里热炽盛均不宜使用 玉屏风散 医方类聚 黄芪 白术 防风 一 主治 1 表虚卫外不固之自汗症见 恶风 自汗 面色萎白 舌淡苔白 脉浮虚软 2 体虚易感风邪二 治法 益气固表止汗 三 方解 黄芪补益脾肺 益气固表气旺汗不外泄白术益气健脾 培土生金表实外邪不侵防风疏风散邪补中有散 固表不留邪 祛邪不伤正黄芪得防风的祛风而外无所扰黄芪得白术的补脾而内有所据 四 比较 玉屏风散表虚卫气虚弱 腠理不固故黄芪配术 风 重在固表止汗兼以祛风 桂枝汤自汗外感风寒 营卫不和故桂枝白芍为主 重在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 五 应用 1 本方证为表虚卫气不固所致 以反复自汗 面色萎白 虚人易感冒为使用要点 2 加减 自汗不止加浮小麦 牡蛎 五味子 表虚外感风寒 汗出不解 加桂枝 3 现代用于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炎 支气管炎 各类肾小球肾炎 4 用法 黄芪60克 白术60克 防风30克 研末开水送服 每次6 9克 5 注意 阴虚盗汗 外感邪多虚少自汗不宜使用 完带汤 傅青主女科 一 主治 脾虚肝郁 湿浊下注之证 面色苍白全身症状肢体困倦大便溏薄两胁疼痛舌淡白苔 脉濡带下症状带下色白量多清稀无臭 重用白术 山药健脾祛湿治脾为主人参 甘草益气补脾健脾制湿陈皮 苍术行气燥湿白芍养血柔肝治肝为主柴胡 黑荆芥疏肝理气疏肝解郁与术相伍 升发脾胃之阳气车前子利水渗湿使下注湿邪从小便而去 二 方解 配伍特点 肝脾同治 补中有行 寓消于升 培土抑木 三 功用 补脾疏肝 化湿止带四 应用1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脾虚肝郁湿浊之带下的代表方 以带下清稀无臭 面色苍白 舌淡 脉濡为辨证要点 2 加减 若带下兼黄色 湿热较重加黄柏 龙胆草 小腹疼痛 偏于寒湿者加炮姜 小茴香 日久病涉滑脱者加龙骨 牡蛎 阴部瘙痒加苦参 蛇床子 3 现代医学 阴道炎 宫颈糜烂 宫颈炎 属肝脾不和 湿浊下注者 第二章补血剂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熟地 川芎 当归 芍药 一 主治 营血虚滞之证 血虚头晕目眩 心悸失眠 唇爪无华月经月经量少 经闭不行胎前胎动不安 下血不止产后恶露不下营血亏虚血行不畅肝 冲任补血和血冲任虚损 二 方解熟地养血滋阴血中之血养血 藏血补其体白芍养血柔肝药补血不滞血当归补血调血血中行血不伤血之气调血 疏血助其用川芎活血行血药特点 补中有散 散中有收 滋而不腻 温而不燥 刚柔相济 阴阳调和 血自生也 三 应用 1 用于妇女月经不调 血虚兼热加丹皮 栀子 兼寒加艾叶 肉桂 兼气虚加黄芪 兼血瘀加桃仁 红花 兼气滞加柴胡 香附 2 用于胎前产后 胎漏下血不止加阿胶 艾叶 黄芪 党参 兔丝子 产后恶露不下加炮姜 桃仁 红花 3 用于杂病 血虚生风之皮肤病加白藓皮 荆芥 防风 蝉衣四物消风散四 加减方 四物汤 四君子汤 八珍汤 黄芪 肉桂十全大补丸川芎 五味子 陈皮 远志人参养荣丸 归脾汤 济生方 一 功用 益气补血 健脾养心 二 主治 1 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血不足 心悸舌淡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健忘 失眠苔薄白脾气受损 食少脉虚乏力 倦怠 2 脾不统血出血证 脾气亏虚月经超前 量多 舌淡失其统摄崩漏下血 或便血脉细三 方解 黄芪补脾益气龙眼肉补气养心人参 白术 甘草益气补脾酸枣仁 茯神 当归 远志补血安神木香行气醒脾 防甘温壅滞生姜 大枣调和脾胃 配伍特点 心脾同治 重在治脾 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 气血双补 重在补气 使气能生血 气能统血 四 比较 1 四物汤治重在补血和血主治营血虚月滞之月经不调 归脾汤经重在补血统血主治脾气虚不不能统血之月经不调 逍遥散调重在疏肝解郁 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之月经不调 2 归脾汤参 术补气与养心安神药同用 重在芪 草补益心脾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益气健及脾不统血之出血 补中益气汤脾补气与升阳举陷药同用 重在补气升提 主治脾胃气虚 中气下陷及气虚发热之证 五 应用 1 辨证要点 心悸失眠 体倦食少 便血及崩漏 舌淡 脉细弱 2 加减 崩漏下血偏寒者加艾叶碳 炮姜炭 偏热者加生地碳 棕榈碳 3 现代用于胃及十二肠溃疡出血 子宫功能性出血 再障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神经衰弱 心脏病等 第四章补阴剂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熟地 山萸肉 山药 泽泻 丹皮 茯苓 一 用量之比 熟地 山萸肉 山药8 4 4泽泻 丹皮 茯苓3 3 3二 治法 滋阴补肾 二 主治 肾虚腰膝酸软 头晕目眩舌红耳鸣耳聋 牙齿松动 囟门不合少苔肾阴不足证虚火内扰骨蒸潮热 手足脉细数烦热 口干咽燥 盗汗遗精肾不主水小便淋漓或混浊 四 方解 熟地滋阴补肾 填精益髓补肾三山萸肉补益肝肾 收涩肾精补肝补山药补脾固肾 健脾助运补脾泽泻利湿降浊 防熟地滋腻三丹皮清泻里热 制山萸肉之温泻茯苓淡渗脾湿 助山药健脾 特点 甘淡平和 不燥不寒 三补三泻 以补为主 三阴并补 以补肾为主 兼以补肝 补脾 补中有泻 寓泻于补 补而不滞 五 应用 1 辨证要点 腰膝酸软 头晕目眩 口燥咽干 舌红少苔 脉沉细数 2 加减 阴虚火旺加知母 玄参 黄柏 脾虚气滞加白术 砂仁 陈皮 小便频数加益智仁 足跟痛加牛膝 续断 遗精加芡实 3 现代用于慢性肾炎 高血压病 糖尿病 肺结核 肾结核 甲亢 中心性视网膜炎 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 更年期综合症 六 附方 一贯煎 续名医类案 生地 川楝子 一 用量 重用生地 生地是所有药物总量的二分之一 是川楝子的十倍 二 功用 滋阴疏肝 三 主治 肝肾阴虚 肝气不舒之证 肝气横逆胸脘胁痛 隐隐作痛 入夜尤甚阴虚液耗口燥咽干肝气犯胃吞酸吐苦肝郁日久疝气瘕聚舌红少苔 脉弦细 四 方解 生地滋阴养血 滋补肝肾补肝枸杞 当归 麦冬 沙参滋养阴血体川楝子疏肝泄热 理气止痛助肝用与大量甘寒养阴药配伍 无苦燥伤阴之弊 配伍特点 养阴药与理气药配伍 顾及肝体阴而用阳之特性 使滋养阴血不郁遏气机 疏肝理气又不耗伤阴血 六 应用 1 本方为治疗阴虚气滞而致脘胁疼痛的代表方 以胁肋疼痛 吞酸吐苦 舌红少津 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2 加减 大便秘结加蒌仁 虚热汗出加地骨皮 胁肋胀疼 按之硬加鳖甲 腹痛加白芍 甘草 不寐加枣仁 3 现代医学用于慢性肝炎 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肋间神经痛 神经官能症 第五节补阳剂肾气丸 金匮要略 一 功用 温补肾阳二 主治 肾阳不足之证 肾阳不足 腰痛脚软 下半身有冷感 阳痿早泄水液代谢失调 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清长 舌质淡而胖 脉虚弱尺部沉细 脚气 痰饮 消渴 转胞证属肾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