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灣本土生態研習講稿海洋生態危機國家科學委員會 博士後研究員蔡淳淳博士藍色運動:尋回台灣的海洋生物n 保育是一種生活態度珊瑚礁的重要性n 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寶庫n 天然藥物的寶庫n 礦物資源n 遊憩觀光資源珊瑚礁面臨的威脅n 沉積物污染n 有機質污染n 非法漁業的破壞n 遊客的破壞保護海洋三帖藥n 法律n 教育n 研究如何保護珊瑚礁n 遵守海洋遊憩規範n 不傷害、不破壞、不採集珊瑚及其他住在珊瑚礁上的生物n 尊重海洋生物生存權,不飼養、不購買、不食用珊瑚礁生物n 維護珊瑚礁生態環境,不製造污染、不丟棄垃圾n 支持珊瑚礁保育活動,促進珊瑚礁永續發展台灣沿海珊瑚礁生態警訊 n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004年12月公布了2004年世界珊瑚礁現況報告,包括台灣在內96個國家的珊瑚礁。n 密集水產養殖、道路建設、廣闢休閒區、農業活動,土壤退化及土石流造成的沉澱物等轉移到礁層;沿海市鎮的污水排放。n 拖網捕魚;潛水者及遊客常損壞珊瑚;核四電廠的興建對珊瑚礁造成損害。n 過度及破壞式捕魚,沉澱物及海岸發展對珊瑚礁造成影響。n 雖然台灣已採取保護措施,台灣珊瑚礁遭破壞的情況在過去兩年沒有改善,海岸發展及觀光尤其使珊瑚礁承受人為壓力。n 整合有效執法、防範海洋污染、恢復珊瑚及瀕臨滅種的海洋生物,以建立保護、管理制度將是關係台灣珊瑚礁未來的關鍵。漁獲與漁禍:吃?或不吃?別再吃魩仔魚了n 魩鱙漁獲樣本中,總計124種以上的仔稚魚,其中屬於漁獲對象只有10種,以鯷魚科為主。n 有114種以上是屬於被混獲的,包括經濟性鱸魚、鯛、石首魚、鸚哥魚、帶魚、鲔等軟骨漁獲n 魚丸、天婦羅、鯊魚煙、魚翅、軟骨素健康食品、皮革製品、牙齒裝飾品、鯊烯(化妝品原料)n 全球軟骨漁獲年產量超過75萬公噸n 台灣的鯊魚產量近十年來3.9-7.4萬公噸,年平均5萬公噸,世界排名第三(印尼、印度)n 1994年之後,逐年減少鯨鯊(豆腐鯊)n 可成長至18公尺以上n 一公斤200-250元n 1000公斤小豆腐鯊20-25萬n 10公噸的中大型豆腐鯊200-250萬n 捕獲量已從十餘年前的300尾上下,降至近年來不到100尾n 菲律賓於1998年三月列入管理,禁止捕獲及販賣保育與管理n 加強建立及研究軟骨魚類資源的動態與管理問題n 加強蒐集生殖、食性、年齡、成長、移動迴游等生物學情報n 建立種別的漁獲量資料n 生存權的保護 V.S. 資源生物永續利用永續經營黑鮪魚?n 2004年四月東港第一尾黑鮪魚進港,體重將近300公斤。n 2005年的第一鮪(320公斤)以每公斤5000元售出。n 根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公布的數字顯示,1990年東港黑鮪魚的捕捉量還不到200尾,到2000年已經超過一萬隻。n 黑鮪魚屬於鯖科、鮪屬魚類,全世界只有七種。在七種鮪魚中,黑鮪魚身材最為魁梧,身長可達三公尺,超過六百公斤重,體型在魚類中僅次於鯊魚。迴游路線n 鮪魚屬於大洋洄游性魚類,必須靠近沿岸淺水域大陸棚產卵;黑鮪稚魚初生階段無法靠自己覓食、游動,最好誕生在餌料豐富、浮游生物充足,與海流強烈的水域,而北赤道洋流與黑潮正好從台灣東部外海擦身而過,接近台灣東部海域的南方漁場,正是黑鮪魚群的一個重要產卵場。n 每年四月至六月期間,成熟的黑鮪魚陸續由太平洋東部海域的加州海岸,游至亞洲東岸海域產卵,一路抵達台灣、菲律賓外海。n 黑鮪魚產卵期將近兩個禮拜,一直到七月初都是魚汛期,產卵後的魚群陸續往北移動,部分成熟的黑鮪也遷往日本外海產卵,此時,日本的鮪魚季也才開始。鮪魚的生殖n 黑鮪魚可以活到20歲,6歲後幾乎年年都能多次產卵,是成長緩慢、生命週期極長的魚種。n 黑鮪雖以量取勝,實際上根據澳洲對南方黑鮪的研究,千萬個黑鮪魚卵,估計只有兩隻可以平安長大。n 黑鮪逐魚群而居,秋刀、魷魚、鯖魚群都大口吞食,算是食物鏈中的頂級掠食者,加上成熟期長,在人類短時間大量捕捉下,很容易面臨族群快速枯竭的存亡問題。漁場n 過去捕捉太平洋黑鮪的主力以日本、美國為主。n 目前台灣黑鮪基地於菲律賓東方海域的南方漁場,由於黑鮪往日本遷移途中,必須過境蘇澳外海的北方漁場,蘇澳已成次於東港的黑鮪大港。保育鮪魚n 國際上相關的鮪魚保育組織就有南方黑鮪保育公約委員會、大西洋鮪魚公約組織、印度洋鮪類委員會、太平洋美洲熱帶鮪類委員會等四個團體,其中南方黑鮪由於親代族群的比例已低於物種存活的安全標準,聯合國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已將南方黑鮪列入受威脅的動物名單中。n 漁業資源管理是必然的趨勢,因此更需要加強有關黑鮪的生物學研究,解決黑鮪族群穩定的方法,就是完成黑鮪的人工繁殖。人工繁殖n 人工繁殖黑鮪的困難度非常高,剛孵化的黑鮪魚,幾乎肉眼難見,不易尋到適合的餌料餵食。n 大洋洄游性的黑鮪魚,游泳速度超快,時速可達八十公里,加上體型龐大,為了得到足夠氧氣,以利血液充分循環,黑鮪魚必須作快速游動,讓魚鰓不停地過濾大量海水。n 將活黑鮪魚帶回陸地的困難度太高,最早試圖進行黑鮪繁殖的日本,在海邊進行箱網養殖,黑鮪魚常常撞網而亡,改由從捕捉一、二歲的小魚著手。n 蒐集每尾黑鮪魚身上的鱗片。觀察鱗片上的紋路,由鱗片進一步瞭解黑鮪魚年紀、健康情況、與牠們洄游過的海域水溫、氣候等情形。n 日本在1995年便已開始進行黑鮪魚標放,在捕捉到的鮪魚身上植入無線電追蹤器,以掌握黑鮪族群分佈和生活史。奇特的文化季n 黑鮪季 東港 宜蘭南方澳n 花蓮曼波季n 觀光魚季?光光魚祭? 消失的海岸溼地寶島 堡島n 漁港239處n 1200公里海岸線有1/2為消波塊覆蓋海岸倒退、國土流失n 海岸溼地-紅樹林、瀉湖 、海埔新生地 、涵養水源、淨化水質 、造陸、多樣性生物 可愛的昆蟲世界唐立正國立中興大學 昆蟲學系緒 言昆蟲早在人類還未出現在地球上之前,就已經在這一個充滿殘酷及競爭的惡劣環境中默默的生活著,在他們的世界中生活唯一目標和人類一樣,就是延續其種族以持續立足於地球上。在人跡無法到達之處如南北極地、高山、深海等環境中,優遊自在、怡然自得,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當其棲所、食物被人類看上時,也就只好屈服或是與人類展開無止盡的鬥爭。例如:蜜蜂採集的花蜜、花粉被人類視為健康食品時,馴服的他們只好以人類施捨的糖水及難吃的人工花粉努力的活下去。相對的,一些農業害蟲因為爭奪食物與人類衝突。進而遭到人類殺蟲劑的攻擊,但頑固的昆蟲遭此浩劫仍能由族群的基因庫中重組、累積出抗性的新族群與人類抗爭,直到人類發現殺蟲劑殺不死害蟲,而其上殘留的的農藥危害到人類的健康時,才承認必須改變策略,研究利用自然界中各種生態因子的調控來降低害蟲的數量,以不達到嚴重危害農作生產,人蟲共存兩者雙贏的局面。然而在此生存競爭演變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昆蟲世界裡,有衝突、有競爭、等殘酷的一面;但相對的,小小牠們也有分工合作、有情有愛、講義氣等溫馨的一面,值得我們人類效法、學習及尊敬的地方,關於這些將於文中一一介紹。 常見昆蟲個論蟑螂夾縫中求生存的高手蟑螂是居家中常見之昆蟲,早在恐龍時代即出現於地球上,本來多棲息於野外環境中後來才侵入人類之居家環境內,由於環境適合又有充足的食物,因此繁殖力強。雌蟲交尾懷孕時,其尾部常見其帶著尚未成熟的卵囊到處活動覓食,當其經過噴灑殺蟲劑的磁磚時,六隻腳角則會掂著走路,唯恐沾到藥劑。倘若中毒即將死亡時,他也會將卵迅速產出體外以免子代受害。白蟻分工合作的勤奮者白蟻以取食木材纖維質為食,並利用腸道內,共生之原生動物來幫助其消化纖維質。大多在腐木內鑽隧道,或生活於地下土中,可危害家居之樑木傢俱、橋樑、枕木等。在野外有蛀食生長中之林木而使林木枯死。白蟻具社會行為,同一巢中可分數種不同之階級,包括:生殖群之大翅、短翅及無翅三個王族;非生殖群皆為無翅,又可分為工蟻及兵蟻,兵蟻又依禦敵方式分鼻兵(化學兵)、顎兵兩型。在生殖季節時,雌雄蟻飛出蟻巢進行空中求偶,以便建立新的王國,在野外倒木下或腐木中。白蟻世界看似古老的封建社會中,具有能力的王族高高在上,接受無生殖力的工族、兵族子民們的奉養。而此些子民為何要如此低下屈膝默默的自我犧牲呢?因為他們體認到王族與他們體內留著相同的血基因,唯有牠們努力工作,使其王族不倒,這樣牠們的基因才能藉由其王族持續散播及永久立足於地球上,因此身份上的小小犧牲乃是無傷大雅的,種族的繁衍才是最重要的。螳螂死亡婚禮體形大、綠色、褐色,頭為三角型,前足為捕捉足,以捕捉小昆蟲為食。常靜止於枝葉上或花叢間,將前足合攏於胸前靜待其它昆蟲如祈禱狀,故又名祈禱蟲。雌蟲交尾後有將雄蟲頭部吃掉之習性,據報告此種行為有利於雄蟲之射精增加卵之受精率。且交尾任務完成後,雄蟲之身體可提供為母螳螂之食物,增加其營養,以免母螳螂消耗體力覓食,確保子代之繁殖。母蟲成熟後將卵置於一個咖啡色囊狀物中,稱之為螵鞘。此種能量分配及資源回收再利用,看似殘酷,但在生存競爭的環境中卻是最合理、最有效率的策略。若不考慮宗教及道德等規範實在是值得人類效法及學習的。如:器官捐贈、大體(解剖)老師等新觀念,或許就是由此延伸而來的。竹節蟲最無母愛者竹節蟲(竹脩)以模擬植物之枝葉著名,有的具翅或無。行動緩慢,綠色或灰褐色。白天靜止於枝葉間不易被查覺,主要在夜晚活動。咀嚼植物枝葉,在夏季中,於林場道路兩旁之闊葉雜草叢中,很容易掃網採得此蟲,由於體型怪異,亦有山妖之稱號。由於肢體纖弱,無攻擊力,為保證其後代存活,發展出將卵模擬成種子的策略,已躲避天敵,而無護幼行為。遇敵害尚且自顧不暇,故稱為最無母愛之昆蟲。蝗蟲跳躍高手蝗蟲交尾時,體型較大的雌蟲常會背著體型較小的雄蟲,而被誤認為母揹子,雌蝗蟲產卵時會用其四片硬質產卵器在土中掘洞將卵產於其內,而洞口則由其生殖副腺分泌白色發泡物質密封避免慘遭掠食。蟋蟀小提琴家蟋蟀或螽蟴,生活於草叢中,雄蟲為吸引雌蟲,在前翅上特化成許多刻紋及硬質膜,並於其一條翅脈上形成連續之環狀刻紋,有如琴弦稱弦器。另一個翅端特化成一塊刮片,稱為彈器。當彈器摩擦弦器震動鼓膜區,則會發出節律性且悅耳(對昆蟲)的求愛歌曲,同時為避免種間混亂,不同種的節律不同。母蟲會聞聲而至,兩情相悅即譜愛的樂章,踏上蟲婚之途。蠼叟最佳母愛者蠼叟(又稱耳語蟲),體型扁長黑色或褐色,前翅短小肥厚革質;後翅寬大膜質收摺於前翅下,有小部份外露;且翅無法完全遮敝腹部。腹部末端有一對明顯之尾鉗,遇敵害即高舉晃動腹部及尾鉗,以達到嚇阻作用。通常生活於野外石塊下、枯葉下等陰暗處,屬雜食性。當母蟲於其棲所中產下卵後即經常守護在其左右,直到幼蟲孵化為止,以避免遭到天敵之捕食。且在任務完成後奉獻其身體作為幼蟲們的食物,如此為子代們犧牲奉獻的行為被推舉為最有母愛的昆蟲實不為過。水中忍者蜉蝣幼蟲生活於水中、溪流石縫泥沙中、以鰓進行呼吸、由於對水質非常敏感,無法在受到污染的河川或溪流中生活,因此被環保學家作為河川污染監測之生物指標之一。幼蟲長期生活於水中有的長達二至三年、有如苦守寒窯般的情操,一切的等待只為那生命燦爛的一天。從水中羽化、交尾、產卵,就在轉瞬的一天完成生命所交付的任務,而人類的短視只見其朝生暮死,卻不知其在水中的忍氣吞聲,真可謂水中忍者。蜻蛉-昆蟲界的大男人主義在人類社會中,常聽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女人討論男人時又說那個男人不自私,且在父系社會中,三妻四妾也是正常的。在蜻蛉行為中,雄蟲交配時會利用交尾器夾住母蟲的頸部,此時母蟲則會將身體向上彎曲,將腹部末端的生殖孔與雄蟲腹節第二節的生殖孔結合,形成“心形圖案”,而“永結同心”,永浴愛河,交尾後仍夾著母蟲,直到產完卵後才鬆開,有的則守在母蟲旁邊看著母蟲產卵,以不受干擾。因為蜻蛉類母蟲交配後若有第三者(雄的)介入時,後來登堂入室者,有特殊的構造,會將前者的精胞挖除或破壞,再置入自己的精胞,將來產下的子代保證是自己的而不會是別人的孩子,夠大男人主義吧!田鱉自私的情人田鱉是昆蟲中屬大型的種類,為半翅目,刺吸式口器,肉食性,生活於泥沼間,雌雄交配後,母蟲將卵產於露出水面的枝條,或水草上後即自行離去而護卵的工作由雄蟲擔任。雄蟲盡忠職守寸步不離,就在卵即將孵化的前夕,又有大批母蟲進入發情期而尋找雄蟲進行交尾,但雄蟲死守孩子(卵)不放,便與雌蟲發生爭鬥。其一. 雄蟲守身不渝,將雌蟲趕走護卵成功。其二. 雌蟲將卵刮毀,雄蟲只得再婚尋求子嗣。其三. 大戰幾回合,打得天翻地覆,迷失方向護卵失敗,遠離家園,另謀春天。因此,此蟲體型雖大,但因具有以上特殊之”性”行為而使其族群無法再野外持續擴大,其起因就是歸咎與母田鱉的自私行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奇檬子啦!(日文)雄蛾輓歌性費洛蒙由於昆蟲沒有人類發明了許多傳播的媒體,可以利用語言、文字、圖形、收音機、電視、甚至眉目傳情的肢體語言來進行溝通。所以昆蟲也發展了一些其他的方法:如聲音(蟋蟀),再來最常用的就是費洛蒙一種同種個體間用以傳遞訊息讓接收者產生特定行為反應的化學物質。包括了警戒費洛蒙(蜜蜂)、追蹤費洛蒙(螞蟻)等。其中蛾類雌雄個體用以傳遞交尾訊息的性費洛蒙被人類研究的最為詳細且大加利用。通常性成熟的雌蟲在特殊的氣氛環境(光線慢慢減落,溫度逐漸下降)會在作物的高處釋放性費洛蒙,隨著氣流飄散,下風處的雄蛾利用頭頂的兩支大天線(觸角)接收到此誘蟲的”粉味”,便振翅飛行尋找令蟲興奮的香味蜿蜒曲折飛向雌蟲進行交尾。但聰明的科學家識破此一弱點,收集此種迷蟲香進行分析、合成及測試後,將此迷蟲香置於陷阱中(誘捕器),可憐的雄蛾只為了後代著想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風流就這麼一股腦的栽入陷阱中,成了情愛世界中的犧牲品。糞球金龜同心協力的糞球一族相傳古埃及人,在沙漠中觀察到一種勤奮的昆蟲每天努力的將動物的糞便滾成球狀,推到巢穴中,用以養育幼蟲。看到其努力辛勤的工作,埃及人聯想到每天的日落日出或許是神明派他們來執行推動的結果。因此法老王的棺木上即刻有此種昆蟲,而此種昆蟲即稱為糞球金龜。從巢穴中羽化的成蟲交配後即在地表下挖掘一個巢穴,金龜子夫婦便外出尋找動物糞便,取其部分滾成適當大小的糞球,兩蟲同心協力將糞球推到洞中整齊排列,再由母蟲產卵於糞球中,幼蟲孵化後即努力長大、羽化後繼續進行父母交代的任務,努力不懈的解決地球污染,並且生生不息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真可謂有情有義。擬大蚊攜帶聘金的婚禮在人類的社會裡,互結連理時,常講求門當戶對,論家世及人品;卻較不講感情或年輕人的上進心及未來在社會上的潛力。而在擬大蚊的社會裡就比人類來的實在些。母蟲為了確保她的優良基因能繼續在自然界中持續繁衍下去,對於對象的選擇要求有其特殊篩選的方法,就是雄蟲要求婚時必須帶聘禮獵捕的食餌,聘禮大而讓母蟲滿意的才能交配,否則免談。以聘禮大小評估雄蟲的能立即基因的好壞,同時可藉由此聘禮,節省能源資補身體,孕育健康的下一代,堪稱一舉兩得。蜜蜂勤勞的工作者嗡嗡嗡,飛到西飛到東,早晚忙做工,這是我們對蜜蜂辛勞工作得描述,在大自然中,他們採花蜜當碳水化合物的來源,採花粉做為蛋白質食物的來源,儲存在蜂巢中準備過冬,但好景不常這兩樣糧食都被人類看上了,最後只好吃人們飼他們的糖水及人工花粉度過冬天維持體力及供應能量。在採花蜜時外出早到蜜源的蜜蜂會跳8字舞來告訴同伴們蜜源的方向以及與蜂巢的距離。在左右兩個圈接和線的方向表示與太陽的角度,向上是迎向太陽,向下是背向太陽,尾部及身體搖擺的平度表示與巢的距離,振動快是遠,振動的慢是近,經過這樣一番溝通同伴們便陸續離巢工作去。同時他們也可以利用頭上的單眼來感應光線強弱,以瞭解天亮了該起床即何時該回巢休息,聰明吧!蒼蠅可惡嗎?咻咻嗡嗡啪啪,煩人的轟炸機,在你四周繞來繞去,揮不去又打不到,這裡沾一下,那裡停一下,搓搓前腳,在洗洗翅膀,好像很愛乾淨,結果都是霍亂弧菌,腸胃炎病原菌的媒介者,同時也是威脅人類環境衛生品質的頭號大敵蒼蠅,雖然他只有一對翅膀,但後翅退化的平均棍上確有很多的感覺毛可以感應氣流,並有神經直接與腦部連接可以隨時進行飛行調控,因此是昆蟲界的飛行高手。另外在有機質中孳生的幼蟲稱之為蛆乃是蛋白質轉化的機械,吃糞長大成白白胖胖的肉筍,有的可以作為飼養或當魚餌,有的種類在動物基質生長的稱為肉筍,聽說是老饕心中的最愛。最近研究發現,若要使芒果率增加,可以利用大頭金蠅來幫助授粉,疏掉的小果可做“芒果青”留下的將來套袋長大又可賣個好價錢。另外,很嚴肅的告訴大家,當我們在新聞報導,某某棄屍袋屍桶屍案時,檢察官法醫驗屍時,可利用屍體上的蒼蠅幼蟲,蛆的大小,作為死亡時間判斷的依據及參考,協助警察破案!想想以上種種,頓然覺得蒼蠅好像也不是那麼的可惡及惹人厭吧!蚜蟲昆蟲的女人王國蚜蟲為同翅目昆蟲,具有刺吸式器,經常聚集在植物的嫩芽處吸食危害,並且分泌甜甜的密露供給螞蟻取食,誘使螞蟻替他們驅趕瓢蟲而形成互利共生的現象。在溫帶地區生活史較複雜,族群中有雄有雌,於秋天時節交尾,將卵產在芽縫中、或鱗芽內,經冰雪覆蓋下進行越冬。在台灣亞熱帶地區則以孤雌生殖方式進行生殖,母蚜以胎生方式產生子蚜,而所有的子蚜長大後都是母的,然後再以胎生方式產生大量的蚜蟲。當食物不足,棲群擁擠時,子蚜長大後就會產生有翅型飛離遷移,到處刺探取食尋找適合的寄主植物,但就因他們此種行為而造成植物毒素病的傳播(如木瓜毒素病)。吸食有病植株再刺探健康植株,有如用一隻注射筒給很多人打針,不得AIDS才怪,因此為防止其傳播病害,在田間我們常會看到木瓜田搭起大蚊帳,稱為網室木瓜栽培,就是為防止這一群女人王國蚜蟲的入侵。桃蚜木瓜殺手 木瓜是熱帶地區的一種水果,肉細甜美多汁,且富含木瓜酵素,是幫助消化的最佳副食品。倘若媽媽煮牛肉久煮不爛,你可以建議她放一小片青的木瓜,不多一會兒,就可以吃到營養豐富嫩嫩香香的牛肉了。但是最近我們坐火車或汽車到中南部旅遊時,可能會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白色網子罩著一叢叢綠綠的植物,若下車一探究竟,你一定會很驚訝,咦!木瓜怎麼種在大網罩裡面呢?而且還斜斜躺倒著?講到這裡就說來話長了。大約在民國六十五年前後,瓜農們由夏威夷引進了一種新的品種果實約手掌大,切開肉鮮紅紅好像日出的太陽因此稱為“日昇種”但引進時未經植物檢疫的過程將一種輪點毒素病也帶進國內,在加台灣四季都有蚜蟲,利用他們的口針刺刺在吸一吸健康木瓜,結果大家都得病了,所生的木瓜肉硬硬的,不甜,沒有豐味,怎麼辦?好在中國人是聰明的,在木瓜產地的高雄,人們將不甜的木瓜加糖,不香加牛奶,太硬沒關係打汁,做出風靡一時的高雄木瓜牛奶大王,盛為一時冷飲界的寵兒,傳到台中在到台北。但現在利用網室栽培,蚜蟲進不去。木瓜樹可以收兩年,且用斜躺著栽培農民採木瓜不用梯,伸手可得,既經濟又省工,且木瓜品質又提升到以前,以鮮食木瓜取代了木瓜牛奶,可見一種小小的昆蟲及植物病原竟然可以改變人類飲食的習性,也常是我們始料未及的吧!紋白蝶油麻菜田的老饕 油麻菜灑到哪裡長到哪裡,就像就時代的女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從無選擇自己命運的機會。但時代變了,古時候吃菜仔油,現在是吃沙拉油癸花油甚至牛油炸薯條配可樂和炸雞,吃掉你的健康,長出你的肥油,再走一趟菲夢絲讓你美夢成真。呼!呼!時代變的真快,但是我們農地耕作由於長期使用化學肥料及連續的耕作使得土地利用過於頻繁,超過負荷,因此每當冬天休耕時期為了避免雜草叢生,並增加土壤肥力,因而農會提供免費或低價的油麻菜仔,供作綠肥作物,等開春種水稻前將其打碎翻犁到土中當成肥料。因此在蕭瑟的寒冬中,卻點綴著綠意且每當花開時一片黃色花海,成了人們爭相照像背景,連婚紗照都搬到這裡,但歹命可能不再是新娘,可能是每天喝蠻牛的新郎了歐!但在這片花海中躲著一群綠色的蟲蟲,每天悠閒的啃食著營養豐富的健康蔬菜,因為農民不會拿油菜去賣所以也不噴藥,因此養了一群綠肥蟲蟲,長大了化成蛹,過一段時間便羽化成小白蝶,在黃花中穿梭,形成衣服美麗畫面,但若仔細的在蔡叢中搜尋你會發現一層厚厚的綠色小糞球,就是蚊白蝶幼蟲下的肥料啦!夠酷吧!資源回收,真是肥水不落外人田!果實蠅水果終結者 記得小時候一群小朋友,提著拖鞋拿著一根根分叉的竹竿,躲在人家院子的圍牆外,偷摘人家的蓮霧龍眼芭樂,尤其穿過鐵絲網到芭樂園裡,摘黃橙橙的果子,拿到鼻子聞陣陣果香口水都流出來了,剝開軟軟的果肉,裡面卻有白色的小蛆在爬,管它的“免錢攏是好米啦!”吃了再說“反正時機歹歹”何況是動物性蛋白質,補啦!說到這裡,就要奉勸吃齋的朋友,市面上賣的芭力樂汁、柳橙汁啦,裡面可能潛在含有果實蠅幼蟲的成份,如果喜宴、聚餐飲用時可能就破戒了,趕緊唸聲“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真格說,果實蠅對果實的危害還真的很廣,他們可以在楊桃、芒果、水蜜桃、蘋果、梨、香蕉、柑橘、芭樂、枇杷等好吃的水果,最近觀察發在行道樹的大葉欖人樹的果實上也能產卵取食果肉再羽化為成蟲,真是無所不吃,政府為了防治牠們從地面及空中投射含有甲基丁香油的甘蔗板來誘殺雄蟲,甚至利用鈷-60照射雄蟲破壞精子,以降低野外雌蟲的交尾及受精率,來壓制他們的族群,減少他們對果實的傷害。果農們為保護辛苦種植的水果,最後只好幫水果穿衣服套袋。雖然費工,但卻也最保險,能讓果農們安心睡覺的方法了,所以要惜福,一切的一切得之不易!埋葬蟲- 動物界的葬儀業 在自然界中,就像一個大的社會,其中有許多的組成份子。大家各司其職,努力工作以維持其順利的運作及發展,如綠色植物每天用葉綠素吸收陽光。將輻射能轉換成醣類的化學能,其他動物吃綠色植物轉變成蛋白質或燃燒醣類轉變動能。經由捕食及被捕食的關係形成食物鏈及複雜的食物網。大家彼此間環環相扣,形成一穩定的生態系。但所有的生物都會生、老、病、死,無可避免的必經歷程。落葉、枯樹、倒木經風吹日曬與淋,慢慢的被微生物分解消失成了腐植質。而動物龐大的身軀倒在大草原上,森林裡,誰去處理呢?到時候會不會橫屍遍野呢?放心吧!森林裡就是有逐臭之夫的小昆蟲,會聞臭而來鑽到屍體下努力的挖土讓屍體陷入土中。好像被掩埋了一樣,他們的名字叫埋葬蟲。埋好的屍體其實就成了埋葬蟲幼蟲的美食,努力長大,變成成蟲以繼承父志,繼續擔任清道夫工作執行資源回收的神聖任務。小菜蛾- 菜農心中永遠的痛 曾經在自助餐聽吃飯後,用杓子舀湯時,發現有一小條綠色的小蟲蟲在湯裡漂來漂去嗎?那就是小菜蛾。讓農民及研究人員頭痛的蔬菜大害蟲。為了防治他,人們無所不用其極。利用殺蟲劑灑佈,剛開始效果不錯,用著用著幾個月半年後,效果開始下降。好吧,增加濃度及噴藥次數,嗯!勉強可以接受。但是,檢驗單位卻嚴重警告說:你種的菜上面殘留農藥以超過安全容許量,不得上市,且必須銷毀。頓時之間農民的心情down到谷底,這麼漂亮的菜有毒,不能賣也不能吃。這下子真是血本無歸,都是小菜蛾惹的禍。其實牠對蔬菜的取食危害量並不大。個體取食剛開始只吃下表皮及葉肉留下一個薄膜狀的窗孔,但是由於族群大,生活史短10-15天可以完成一個世代。因此容易產生抗藥性。因此農政單位為解決此問題輔導農民利用網室栽培,配合殘留檢驗推出安全衛生的吉園圃標幟的,吃起來就安全啦!虎頭蜂可怕的野外殺手虎頭蜂,大家聽到牠就害怕,因為牠會攻擊人、畜,而且常常會造成傷亡,損失慘重。大部分的虎頭蜂指的是胡蜂科的種類,牠們有社會行為集體生活,一起覓食及共同防禦,由於工蜂都是母的,因此牠們尾巴都有一根武器螫針,其實那是產卵管特化而來,後面連著一個毒腺,當遇到敵人時,就注射毒液伺候。而其毒針沒有倒刺,因此可以不斷的重複使用。但蜜蜂的螫針不但有倒刺且連著消化道,因此螫針會留在敵人身上並連著腸子也一起拖出來,不久後小蜜蜂也會身亡。虎頭風在冬天時會選背風的西南面築巢,大多數的老蜂會衰老死亡,開春後族群由小逐漸繁殖變大,經過夏天到秋天時數量達到最高峰,同時這時秋高氣爽也是人們登山、野營的好時節,但這時就常常會碰到出外覓食的虎頭蜂,或侵犯到他們的領域,此時脾氣暴躁的工蜂便會群起攻擊、注射毒液,不但會引起人畜的過敏反應、疼痛、呼吸困難、休克外,此毒液還會傳遞訊息告知其他工蜂說身上有這種氣味的是敵人。因此當有虎頭蜂在你頭上盤旋時,很可能擬以進入其領域,在50-100公尺附近有蜂窩,此時最好不要亂動,用手護助太陽穴,千萬不可用手或帽子等去揮打牠,因為所造成的氣流會激怒他們,如果遇到蜂群攻擊,必須保護頭部尋原路快速撤離,脫離其領域,同時空氣也會稀釋身上的警戒費落蒙,並迅速就醫。虎頭蜂為雜時性昆蟲,他們會在垃圾場吃腐肉,蜂巢邊捉小蜜蜂,在果園內偷吃蘋果、水蜜桃,也會捕捉農業害蟲,但他們有時也會被人類獵捕來泡藥酒治風濕、或當作天然威而剛,或桌上的美食(炒蜂蛹),另外,因為其凶猛著稱,因此在木刻的神像後面會用活的虎頭蜂來入龕,以使神像具有神力,而能顯靈。與人們生活有著許多的關聯。結 語由人類的觀點及邏輯思考看昆蟲世界所表現出的生存行為,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純真無邪及勤奮努力。這一切的一切就只是努力的長大、繁衍後代。在此其中也呈現出人類無法做到的分工合作、自我犧牲、無怨無悔的忘我境界。雖然有時會對人類造成某些程度的危害,但牠們同時也是生態環境的一份子,在自然界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容我們輕忽。生活在共同的地球上,我們必須體認環境是現實的,只有想辦法去適應它,否則再高等的生物也會被環境所淘汰掉,這就是達爾文進化論中所標榜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滅亡的天擇理論。生態學概論賴伯琦博士(國家科學委員會 博士後研究員)何謂生態學?Eco,源自希臘文oikos,意思是指家戶研究的意思。而Economic則是指家庭生計之研究,而後引申為經濟;Ecology,則是指居家環境之研究,而後引申為生態。生態學,便是指研究我們所居住的環境地球之內容與其變動的科學。因此,也有人將地球比喻為一個在太空中的有機太空船 (Spaceship Earth)。在太空中,太空船的維生系統是最重要的系統維持生命的繼續,而地球的維生系統包括:空氣、水、糧食、動力與廢物清理。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各司其職:綠色植物製造氧氣、使用二氧化碳與太陽能合成食物來源;動物、非綠色植物、其他使用食物,消耗食物;微生物分解動植物的軀體與代謝廢物。於此,人的角色為何?由於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自然地的面積越來越小,使得地球的維生系統受到衝擊。因為人類活動的層面越來越複雜,使得生態學的研究與思潮逐漸由生物的研究擴展至更多的議題。與生態學研究領域相關的包括:生態學經濟學;生態學工程學(復原生態學);生態學野生動物管理(保育生態學);生態學分類學(生物多樣性研究);生態學化學(生態毒理學);生態學水文學(溼地生態學);生態學農業學(農業生態學);生態學哲學(環境倫理學);生態學文學;生態學政治學。由此,可以瞭解到,生態學所探討的內容是十分龐雜而多元,其中,對於自然生態的研究則以生態系統為初步瞭解的重要內容。生態系統,基本上包含兩個主要的部分:生態系的結構與生態系的功能。生態系的結構生物角色的分類可區分為:生產者通常為可行光合作用的綠色植物;初級消費者通常為草食性動物;次級消費者通常為小型肉食動物;三級消費者通常為大型肉食動物;分解者為腐生性動、植物。各角色間的數量關係,以生產者的數量最大、初級消費者次之、二級消費者再次之、三機消費者再次之、最高級消費者數量最少,由於分解者必須分解所有生物的軀體,所以,數量最大,但不列在角色間的關係中。有關於生態系統,有下列幾個重要的名詞。食物鏈:各生物間的角色關係為鏈狀結構食物網:由於各食物鍊之間交互連結而形成的網狀結構生態席位 (Niche):依各生物體在其群聚中的角色,也可以說是在棲地環境中的位置與功能性角色。族群:而由同種生物所形成的生物群落群聚:是由許多不同物種所構成的生物群在一個群聚中,不同的族群在環境所生存的條件與扮演的角色,便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生態席位。而生態席位的分佈情形,正式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結構。生態系統賴伯琦博士(國家科學委員會 博士後研究員)蓋亞(Gaia)假說James Lovelock(物理科學家)提出。生物圈是一個自我調節的實體,經由控制化學與物理環境,而具有使我們的地球保持健康的能力。生物圈是一個高度整合且自行組織的系統控制體,在生態級系中,有二種調控的模式:定點調控內環境平衡、非定點調控流動平衡。體內的平衡包括水分的平衡、養分的平衡、與氣體的平衡,所有的平衡必須維持在一定的範圍中,即為定點調控模式。生態的平衡卻是屬於非定點調控模式,其意指為何?生態的平衡,可以說是生態系的功能之表現過程。生態系的功能生態系的功能包括:能量流轉、物質流轉、自然族群的變化過程、及調節維持平衡(平衡,卻非恆定)。能量的流轉乃是指由太陽能為植物所利用後,透過食物網的傳遞過程。其中,有關能量的流轉,能量定律是能量流轉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現象。物質的流轉,則是指自然界與生命有關的物質在食物往中流轉的過程。那些物質為:生命型態者包括碳澱粉、肝醣、氧呼吸、氮蛋白質、硫組織,而非生命型態者包括礦物質與水。自然族群因為自然環境的不斷變動,因而有不同的變化過程。其影響因素包括:食物關係、生命週期、競爭關係、與自然因素。上述生態系所有功能皆使得生態系的平衡處於非恆定狀態。這樣非恆定卻平衡生態系統,對人類面對環境問題又有如何的啟示?校園生態教學賴伯琦博士(國家科學委員會 博士後研究員)以一段影片作為生態課程說明的介紹影片拉拉山國有林自然保護區及插天山自然保留區之動物簡介位於台北縣烏來鄉與桃園縣復興鄉交界處。森林相以台灣山毛櫸純林為特色。保護區內的動物:鳥類紋翼畫眉、白耳畫眉、藍腹鷴、黃嘴角鴞、林雕、黃山雀、赤腹山雀、白喉笑鶇、茶腹鶳、紅頭山雀、青背山雀、白耳畫眉、冠羽畫眉、繡眼畫眉、白尾鴝、紫嘯鶇、小剪尾、藪鳥、大冠鷲、灰喉山椒鳥。昆蟲無霸勾蜓、寬尾鳳蝶、大紫蛺蝶、夸父綠小灰蝶、拉拉山三尾小灰蝶。(幾乎台灣所有的昆蟲種類都有)兩生類斯文豪氏赤蛙、梭德氏赤蛙,、莫氏樹蛙。爬蟲類斜鱗蛇、高砂蛇。哺乳類條紋松鼠、台灣黑熊、石虎、山豬、山羌、黃鼠狼、穿山甲、台灣彌猴、白面鼯鼠。由影片中的資料,結合生態系統相關的學理分析,形成對特定地區生態系的介紹。以四張犁國小校園中的動、植物資料為例瞭解校園內之動、植物以數位相機拍攝動、植物作為資料記錄將植物資料區分為真菌類(蕈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利用植物外型的花、果特徵,查出其名稱將動物的資料區分為昆蟲、兩生類、爬蟲類、鳥類等盡可能利用資料查出其名稱根據所得資料建立各物種於生態系統內的關係,並配合得知之物種特性,呈現校園動植物的生態課程,教學重點: 校園生態系統之特性 校園內物種於該生態系統內之特質 在校園生態系統中,物種間的關係。溪流生態系以兩生類生態為例賴伯琦博士(國家科學委員會 博士後研究員)溪流生態臺灣山勢陡峭,水流湍急,河川上游地區侵蝕作用強烈;中游地區流速減緩,堆積作用盛行,可見沙礫堆積;下游地區常可見沙洲泥地。 溪流生態系的特點是水流流動快速,溶氧量高。因水經常流動,一些浮游生物不易生存,常見的綠色植物包括附著性的藻類和有根的水草等。溪流生態系中能量主要來源為岸邊的斷枝、落葉和植物碎屑等,這些有機物成為蝦、蟹和水棲昆蟲等的食物來源,而這些水棲昆蟲往往又成為魚類的食物來源。兩生類和水鳥也常在溪流活動。溪流水質的好壞,與溪流兩岸的陸生植被有密切關係。生物適應溪流生態系的方式,體呈流線型,以減少水的阻力,如櫻花鉤吻鮭、溪哥等魚類;體呈扁平狀,附著於石頭,避免被沖走,如蜉蝣、石蠶蛾等的幼虫。溪流生態系組成相當簡單,也較脆弱,也使得許多珍貴的溪流生物因而瀕臨滅絕,如櫻花鉤吻鮭。台灣的河川短且急促,降水很容易流失入海,因此各地的主要河川建了許多水庫。表面上,水庫與天然湖泊很像,但兩者的生態特性並不相同。水庫水量的變化有時又大又快,因此生棲其間的生物種類較一般天然湖泊單純。台灣山區的水庫與溪流、湖泊,因為果園的開發,經常出現優氧化之現象。何謂優氧化?何謂藻華?與優養化的關係?溪流孕育的生物在種類和數量上都相當豐富,其中有水生植物(如藻類)、無脊椎動物(如水棲昆蟲、螺、貝、蝦、蟹)、脊椎動物(如魚類、蛙類、水蛇類)。部份鳥類和哺乳類經常在溪流附近出現,與溪流的關係密切。淡水魚類在溪流生物中屬於消費者的階層,對於溪流生態系的營養鹽與能量循環過程,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兩生類生態為例台灣的兩生類屬於兩生綱,共有兩目:有尾目與無尾目。有尾目只有1科山椒魚科。共3種台灣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無尾目共有5科蟾蜍科、樹蟾科、樹蛙科、赤蛙科、狹口蛙科。共31種盤古蟾蜍、黑眶蟾蜍中國樹蟾日本樹蛙、褐樹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白頷樹蛙、諸羅樹蛙、橙腹樹蛙、莫氏樹蛙、翡翠樹蛙、台北樹蛙腹斑蛙、牛蛙、貢德氏赤蛙、古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澤蛙、長腳赤蛙、金線蛙、豎琴蛙、虎皮蛙、梭德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台北赤蛙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巴氏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花狹口蛙。(其中,牛蛙與花狹口蛙為外來種。)台灣的兩生類自高山寒原地區至平地溪流、水池,皆有分佈。由於兩生類的生活史包含在水中的卵期與蝌蚪期、及陸上的成體期,因此,在生態系中所佔有的生態棲位因時期之不同而不同,因而,在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功能也不同於其他的生物,只有某些水棲昆蟲也有類似的生態特質。生態教學資源網賴伯琦博士(國家科學委員會 博士後研究員)在今天這樣資訊爆炸的時代,由圖書中尋找教學資源,雖然是最紮實的職能累積,但是,如果不能善用網路資源,那麼,對於課程資料的收集便無法事半功倍。目前,在網路上有關自然生態相關資源,可以提供兩個給大家做為參考:Openfind 台灣網路資源百科索引.tw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tw/main/index.asp另外,如果希望尋找特定的主題,但卻不知該主題屬於自然生態資料的那個部分,可以先到Google(.tw)網頁進行一般搜尋,取得更多相關資訊後,在進行特定搜尋。【例】拉拉山國有林自然保護區插天山自然保留區i. 先至Google以關鍵字進行搜尋ii. 由搜尋結果得知自然保留區乃屬於林務局之管理iii. 由搜尋結果進一步瞭解拉拉山國有林自然保護區插天山自然保留區內之生物物種與資訊iv. 依所需進一步搜尋相關資料網路搜尋操作與交流(第二節課)搜尋主題:(建議)1. 水中世界2. 地球村與環境污染3. 外來種入侵(如:紅火蟻,等其他物種)4. 動物的行為5. 植物的分類泰雅族及賽夏族民俗植物The Ethnobotan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Atayal and Saisiat in the Shei-PaNational Park劉思謙 中文摘要人類的生活與植物息息相關,由於地理環境之不同,不同的種族所利用的植物便大不相同,例如美洲印地安人對玉米的利用,臺灣原住民對小米的利用,漢人對稻的利用,歐洲人對麥的利用,即顯示出人類對糧食作物的差異。世界各地特有之有用作物,由於主要替代作物普遍引種而急速地從市場消失,久而久之便被遺忘,數十年後,先民利用植物的智慧可能無跡尋找!雪霸國家公園,區域內自然資源豐富、景觀優美,同時也是早期臺灣原住民泰雅族及賽夏族居住及活動場所,故本研究從(一)日常生活(二)生命禮俗(三)歲時祭儀(四)疾病醫療等各項民俗活動中,尋訪紀錄所用的植物,約百餘種,希望能對園區內植物有更深入的瞭解,以提供爾後保育、解說相關活動更豐富的題材。The Ethnobotan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Atayal and Saisiat in the Shei-PaNational ParkEthonobotany is a new science which studies and records our ancestorsuse of botanical resources from natural environment, having as its aim thepreservation of their cultural legacy, the use of different plants causedby the different life style of culture. For example, Taiwan aboriginal usedmillet as staple food, and Han tribe used rice, and American indian used corn.In Taiwan in recent years,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havecaused enormous changes in our way of life and in the way we utilize naturalresources. Ancient customs of plant utilization are gradully disappearingfrom all levels of our society.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s already unable torecognize plants that were widespread a few decades ago, and unless we accorddue importance to this precious cultural resource it may be lost altogether.The Shei-Pa National Park has beautiful scenery and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The aboriginal inhabitants include the Atayal, and the Saisiat tribes. Theyhave lived and hunted in the park area in the past. The early inhabitantsof the park area developed distinctive ways of utilizing plants. The resultsof our study, on the various uses of plant are described below under the headingof Articles used in Daily, Articles used in ceremonies of veneration,Medicines and Initiation, Birth, Marriage, and Death. This studyprovide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 conservation managemeat and education.一、前言民俗植物學主要是探討居住某地區之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對植物之利用方式,範疇相當廣泛,包括了食、衣、住、行、娛樂、宗教、禮俗等等,其目的在保存先民對植物使用之珍貴文化遺產。研究某地區之民俗植物必須對當地各民族的組成、遷移史、及該地區的植物分布、種類有所瞭解,才能掌握適切的調查及範圍。雪霸國家公園位於臺灣的中央偏西北、臺中、苗栗、新竹三縣交界處的山區,以雪山地壘為中心,向四周傾降伸展,地形上主要為高山深谷,範圍內以雪山地壘為分水嶺,東北側為大漢溪的發源地,南為大甲溪流域,西為大安溪的上游集水區,西北角檜山附近為頭前溪上游發源地。區域內自然資源豐富、景觀優美,同時也是早期臺灣原住民泰雅族及賽夏族居住及活動場所。現今由於各種族彼此間接觸頻繁,文化的融和相當快速。原住民由於工商文化入侵,原有之生活習性亦迅速消失,其生活中對植物的使用已愈來愈少,由於耆老的凋零,文化遺產即將消失。本研究主要是調查園區內原住民各種民俗活動中所利用的植物種類及代表的意義,以保存先民珍貴文化遺產,並提供保育工作及解說教育之參考二、研究項目(一)泰雅族及賽夏族日常生活、食、衣及所用器物所利用的植物。(二)人生的過程,生命禮俗生育、成人、結婚、死亡喪葬等儀式、禁忌有關植物。(三)歲時各項慶典祭儀有關的植物。(四)治療疾病所用的草木根皮植物種類。三、執行方法與步驟(1) 文獻蒐集:本省漢人及原住民各項風俗習慣、宗教祭典、歲時節慶、食衣住行等各項有關文獻,特別著重與植物有關的事宜。(2) 田野調查工作1. 調查項目包括生育、結婚、喪禮、歲時節日、宗教祭典、禁忌、吉祥事物、食衣住行等等。2. 調查地點包括雪霸國家公園內所有山地鄉之原住民落部。3. 實地參與調查原住民的生活起居及各項慶典、祭典紀錄與植物有關的事項。4. 訪問族中的耆老,探訪與植物有關的民俗活動。四、研究成果(一)日常生活中所用植物: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业主结婚物业活动方案
- 大学团建酒吧活动方案
- 大学生集体购物活动方案
- 大学冬季游戏活动方案
- 大班美德活动方案
- 夏季旅途活动方案
- 夏季员工关怀活动方案
- 培训学校课前活动方案
- 大型乡村比赛活动方案
- 外省团建活动策划方案
- 富士康职工档案管理制度
- 7数沪科版期末考试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模拟卷04
- 胃管置入术考试题及答案
- 郑州大学cad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保利大剧院面试题及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名校2025年七下英语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届福建省厦门市名校数学七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北京社工考试题及答案
- DB62T 3081-2022 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