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doc_第1页
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doc_第2页
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doc_第3页
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doc_第4页
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2004级)实践大纲与考核大纲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8月I目 录目 录一、实践教学大纲1、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实验大纲12、可视化编程(VB)课程实验大纲43、Java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大纲84、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课程实验大纲115、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大纲136、微机组装维护与维修课程实验大纲167、数据结构课程实验大纲188、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实验大纲209、Internet应用技术与网页制作课程实验大纲2210、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大纲2511、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实验大纲2812、动态网页设计课程实验大纲3113、isual Foxpro系统开发课程实验大纲3314、多媒体制作课程实验大纲3615、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大纲3916、电脑外设安装与维护课程实验大纲4117、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实验大纲4418、Visual C+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大纲4619、WEB数据库开发课程实验大纲4920、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训练大纲5221、数据库课程设计大纲5522、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大纲5723、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大纲5924、Visual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大纲6125、毕业实习大纲6326、毕业设计大纲65二、实践考核大纲1、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训练考核大纲692、数据库课程设计考核大纲713、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考核大纲734、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考核大纲755、Visual C+课程设计考核大纲776、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考核大纲79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实验大纲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实验大纲一、实验的作用、目的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必修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特点是面向应用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较高。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以及计算机语言的简单算法,学会熟练使用C+语言处理一些顺序、选择、循环程序结构,并学会用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文件等编一些简单的程序。学会上机调试程序,善于在程序中发现问题,并且能很快排除这些错误,使程序正常运行。了解visual C+程序系统环境,以及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使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一:C+集成环境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编译一个由多个头文件组成的C+程序,了解编译的整体过程;(2)自定义一个程序,了解程序的运行过程;(3)设计一个程序,实现变量定义,函数定义,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4)利用C+的标准库,实现基本输入输出。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C+程序的编译过程的各个阶段;(2)了解C+的程序基本结构。实验二:C+程序的控制结构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输入一行字符,分别统计出其中的英文字母、空格、数字和其它字符的个数;(2)输入两个整数m和n,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3)用迭代法求方程的根。2、能力培养要求(1)熟悉掌握用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2)掌握在程序设计中用循环的方法实现一些常用算法;(3)进一步学习调试程序。实验三:指针与数组1、识点和教学要求(1)构造一个使用指针的应用程序;(2)在程序重动态申请空间和释放空间;(3)用冒泡法对10个整数排序。10个整数用cin函数输入;(4)对一个有序数列,用折半查找法找出该数是第几个元素的值;(5)将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不要用strcat函数。2、能力培养要求(1)加深对指针的理解;(2)利用指针,间接访问数据;(3)区分指针和数组;(4)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值和输入输出的方法;(5)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6)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特别是排序算法。实验四:函数与编译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写一个判别素数的函数,在主函数输入一个整数,输出是否素数的信息;(2)用一个函数来实现将一行字符串中最长的单词输出。此行字符串从主函数传递给该函数;(3)用递归法将一个整数n转换成字符串;例如,输入483,应输出字符串“483”,n的位数不确定。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定义函数的方法;(2)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的方式;(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4)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5)学习对多文件程序的编译和运行。实验五:结构体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由10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3门课的成绩,从键盘输入10个学生数据,要求打印出3门课总平均成绩,以及最高分的学生的数据;(2)13个人围成一圈,从第1个人开始顺序报号1、2、3。凡报到3者退出圈子,找出最后留在圈子中的人原来的序号。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2)掌握结构体类型数组的概念和使用;(3)掌握链表的概念,初步学会对链表进行操作。三、实验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内容学时1C+程序设计运行环境42C+程序的控制结构103指针与数组64函数与编译*6*5结构体*4*总 计30注:带*号的学时为选做实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应学时实验。四、实验方式及要求()实验方式1、由任课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目的、方法及要求2、实验前必须制定好上机步骤及实验报告,充分理解实验目的;3、实验每人每次一台微机,实验时数在相应实验项目中给出;4、安装Visual C+60 的开发环境。(二)实验要求1、要求掌握Visual C+集成环境;2、三种基本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的操作;3、掌握类的继承与派生、多态与动态、运算符的重载;五、实验考试形式及要求1、实验时应将各种问题与结果记录下来,实验内容存入软盘或硬盘;2、任课教师对每次记录都要进行检查、分析、登记;3、课程总成绩应为理论考核与实验登记的综合。六、说明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本大纲所列实验内容和时间,另外应鼓励学生课外多上机、多练习,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79可视化编程(VB)课程实验大纲可视化编程(VB)课程实验大纲一、实验的作用和目的实验课是Visual Basi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加深对可视化及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理解;强化他们利用Visual Basic进行程序流程控制,以及加深对常用控件的属性、事件、方法的理解和使用,通过简单实验和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独立编程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二、实验项目和实验要求实验一:VB环境 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VB的启动与退出;(2)VBVB的集成开发环境;(3)创建VB程序的一般步骤。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VB启动与退出的方法;(2)熟悉VB的集成开发环境;(3)掌握创建VB程序的一般步骤。实验二:函数的使用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变量、函数、表达式;(2)赋值语句、Print语句。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VB60的变量定义、函数表达式和运算符的正确使用;(2)掌握VB的赋值语句、Print方法。实验三:程序设计结构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If语句、Select case 语句;(2)For、Next循环、WhileWend循环、DoLoop循环;(3)循环的嵌套;(4)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控件数组;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If语句、Select case 语句;(2)掌握For、Next循环、WhileWend循环、DoLoop循环;(3)理解并掌握循环的嵌套;(4)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使用,理解并掌握控件数组;(5)了解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实验四:VB常用控件的使用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窗体的属性、事件和方法;(2)命令按钮的属性、事件和方法;(3)标签常用的属性、事件和方法;(4)文本框常用的属性、事件和方法;(5)定时器的属性、事件和应用;(6)框架的常用属性掌握窗体的属性、事件和方法;(7)滚动条常用的属性、事件、方法;(8)单选框常用的属性、事件和应用;(9)复选框常用的属性、事件和应用;(10)列表框常用的属性、事件和方法;(11)组合框常用的属性、事件和方法。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上述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实验五:VB菜单设计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菜单的功能和种类;(2)菜单编辑器的使用方法;(3)下拉式菜单和弹出式菜单的设计。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菜单的功能和种类;(2)掌握菜单编辑器的使用方法;(3)掌握下拉式菜单和弹出式菜单的设计。实验六:图形控件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常用的图形控件; (2)图像控件常用的属性、事件、方法;(3)图片框控件常用的属性、事件、方法;(4)图像和图片框之间的区别。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常用的图形控件; (2)掌握图像控件常用的属性、事件、方法;(3)掌握图片框控件常用的属性、事件、方法;(4)了解图像和图片框之间的区别。实验七:文件的使用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文件及其访问语句和函数;(2)文件系统控件:驱动器列表框、目录列表框、文件列表框的使用;(3)顺序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取、写入;(4)随机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取、写入;(5)二进制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取、写入。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文件及其访问语句和函数;(2)掌握文件系统控件:驱动器列表框、目录列表框、文件列表框的使用;(3)掌握顺序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取、写入;(4)掌握随机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取、写入;(5)掌握二进制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取、写入。实验八:数据库管理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数据库管理基础知识;(2)利用数据管理器创建数据库、表,并编辑数据;(3)利用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的方法;(4)运用数据控件或ADO控件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实验九:综合练习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运用所学的VB知识设计一个非数据库例子;(2)运用数据控件或ADO控件设计一个中小型管理系统。2、能力培养要求会设计中小型管理系统。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内容学时1VB环境22函数的使用23VB常用控件的使用64程序设计结构25VB菜单设计26图形控件27文件的使用28数据库管理89综合练习4合 计30注:上述实验中,根据情况至少选做4个实验。四、实验方式及要求(一)实验方式1、由任课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目的、方法及要求;2、实验前必须确定好上机步骤及实验报告,充分理解实验目的;3、实验每人每次一台微机,实验时数在相应实验项目中给出。(二)实验要求1、了解VB“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数据类 型,表达式,数组等;2、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及文件的操作;3、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与方法,培养程序开发能力;4、掌握程序的调试方法,具有处理程序错误的能力;5、要求学生掌握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及利用VB设计一些实用的应用程序。五、考试形式及要求1、实验时应将各种问题与结果记录下来,实验内容存入软盘或硬盘;2、任课教师对每次记录都要进行检查、分析、登记;3、课程总成绩应为理论考核与实验成绩的综合;4、其中实验教学与课程设计成绩占40%,理论课成绩占60%。Java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大纲Java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大纲一、实验的作用、目的1、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从计算机语言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语法规则等方面加深理解,打好程序设计、开发软件的良好基础;2、在上机实验中,提高学生对Java语言各部分内容的综合使用能力,逐步掌握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规律与技巧;3、在对Java程序的调试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程序中出现的错误和排除这些错误的能力;4、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学生对计算机软件运行环境,以及对操作系统与计算机语言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了解。二、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一:使用Java解决简单的问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JDK环境;(2)如何编辑、运行一个Java程序;(3)java的基本语法规则,会用java编写简单的程序。2、能力培养要求(1)熟悉JDK环境;(2)掌握如何编辑、运行一个Java程序;(3)掌握java的基本语法规则,会用java编写简单的程序。实验二 类、类的继承和接口、多态性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类的创建;(2)能控制对对象的实例变量和方法的访问;(3)熟悉各种修饰符;(4)理解this引用的使用;(5)定义子类、在子类中使用构造函数和finalizer;(6)体会继承及多态。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类的创建,能控制对对象的实例变量和方法的访问。实验三 Java系统类库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java系统类库;(2)对基本类库来进行编程。2、能力培养要求(1)熟悉java系统类库;(2)能够掌握基本类库来进行编程。实验四 异常和线程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异常的概念和 Java 异常处理机制;(2)Java 异常类的继承和派生关系;(3)try-catch-finally 结构、抛出异常;(4)线程的生命周期及状态迁移,创建线程;(5)线程的调度策略、线程优先级和线程同步。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异常的概念和 Java 异常处理机制;(2)了解 Java 异常类的继承和派生关系;(3)掌握 try-catch-finally 结构、抛出异常;(4)掌握线程的生命周期及状态迁移,学会如何创建线程;(5)掌握线程的调度策略、线程优先级和线程同步。实验五 Java的输入输出流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Java 如何对流进行操作,如何使用数如输出系统;(2)String 类的构造方法、 String 类的用途和用法。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 Java 如何对流进行操作,如何使用数如输出系统;(2)掌握 String 类的构造方法、 String 类的用途和用法。实验六 Java的图形与用户界面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Java 的 GUI 设计技术;(2)AWT 和 Swing 的应用技巧;(3)Applet 的编程技巧和运行环境,以及如何将 Applet 加入到网页中。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 Java 的 GUI 设计技术;(2)掌握 AWT 和 Swing 的应用技巧;(3)掌握 Applet 的编程技巧和运行环境,以及如何将 Applet 加入到网页中。实验七 综合实例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URL 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URL 类的构造方法和成员方法;(3)Socket 及 UDP 编程;(4)JDBC 的结构以及 JDBC 与数据库应用编成之间的关系。2、能力培养要求(1)理解和掌握 URL 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掌握 URL 类的构造方法和成员方法;(3)理解和掌握 Socket 及 UDP 编程;(4)理解和掌握 JDBC 的结构以及 JDBC 与数据库应用编成之间的关系。三、实验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内容学时1使用Java解决简单的问题22类、类的继承和接口、多态性63Java系统类库24异常和线程45Java的输入输出流46Java的图形与用户界面67综合实例6合 计30四、实验方式及要求1、由任课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目的、方法及要求;2、实验前必须制定好上机步骤及实验报告,充分理解实验目的;3、实验每人每次一台微机,实验时数在相应实验项目中给出。五、实验考试形式及要求1、实验时应将各种问题与结果记录下来,实验内容存入硬盘;2、任课教师对每次记录都要进行检查、分析、登记;3、课程总成绩应为理论考核与实验登记的综合。六、说明实践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 要求学生自始至终贯彻课程中所介绍的程序设计风格,养成良好编程习惯,独立完成所有实验。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课程实验大纲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课程实验大纲一、实验的作用、目的汇编语言与计算机原理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微机原理从构建计算机整机的角度介绍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功能部件以及各个功能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汇编语言是利用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并直接控制硬件的计算机语言;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介绍汇编语言的基本设计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了解汇编语言不同于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基本设计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的后续课程以及从事计算机硬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一:DEBUG命令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了解DEBUG命令的作用和格式;(2)掌握DEBUG命令的使用方法。2、能力培养要求会使用DEBUG命令。实验二:单字符输入输出顺序结构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顺序程序设计。2、能力培养要求可以进行一般汇编语言程序的编程和调试。实验三:分支程序设计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选择语句的使用;(2)分支程序设计的方法。2、能力培养要求会设计和调试分支程序。实验四:循环程序设计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循环语句的使用;(2)循环程序设计的方法。2、能力培养要求会设计和调试循环程序。实验五:子程序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子程序设计。2、能力培养要求能进行子程序的编写与调试。实验六:字符串处理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字符串的相关操作。2、能力培养要求会编写和调试字符串处理程序。三、实验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内容学时1DEBUG命令22单字符输入输出顺序结构23分支程序设计24循环程序设计45子程序26字符串处理2合 计14四、实验方式及要求1、由任课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目的、方法及要求2、实验前必须制定好上机步骤及实验报告,充分理解实验目的;3、实验每人每次一台微机,实验时数在相应实验项目中给出。五、实验考试形式及要求1、实验时应将各种问题与结果记录下来,实验内容存入软盘或硬盘;2、任课教师对每次记录都要进行检查、分析、登记;3、课程总成绩应为理论考核与实验登记的综合。六、说明1、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除了在课堂上讲授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计算机室进行直观教学或现场教学,讲授操作方法、演示操作步骤和操作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根据该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应尽量采取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突出上机操作训练。教学计划中编排的理论教学与上机训练的学时至少应达到1:1,有条件的可适度提高上机学时比例。建议除计划中规定的上机学时外,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上机的学时数不应低于课程教学计划中安排的上机时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大纲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大纲一、实验的作用、目的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数据库应用的基本训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一: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数据库的建立;(2)数据库表的修改、显示操作;(3)数据库表的复制、排序与索引等操作;(4)掌握数据库和数据库表的生成、修改、复制、排序、索引与显示等操作;理解利用表生成器设置表的排序、索引等过程;了解操作表的命令方式。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数据库的模型及特点;(2)掌握数据库的常用概念,能够设计简单的表及表关联;(3)熟练运用Visual FoxPro进行表的操作。实验二:程序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分支结构程序设计;(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4)数组的使用;(5)过程与过程调用。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面向对象的思想及应用;(2)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3)会使用数组编写简单的程序。 实验三:报表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利用向导生成数据库的报表;(2)数据库的报表操作;(3)掌握报表的生成及报表的属性设置和操作。2、能力培养要求熟练报表操作及生成。实验四:表单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表单向导;(2)自定义表单;(3)表单的数据环境;(4)掌握表单的设计过程,表单的属性设置。2、能力培养要求(1)根据需要设计相应的表单;(2)熟悉表单的操作。实验五:菜单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使用菜单设计器创建菜单系统;(2)创建快捷菜单;(3)定制菜单系统;(4)掌握菜单的设计方法,理解菜单的组成,会运行菜单。2、能力培养要求学会利用VFP60设计应用程序的菜单系统。实验六:应用程序开发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应用程序的编译;(2)应用程序的连编;(3)应用程序的生成;(4)每个学生熟悉应用程序开发的过程。2、能力培养要求会独立设计一个应用程序。三、实验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内容学时1数据库的基本操作22程序设计43报表设计24表单制作25菜单设计26应用程序设计2合 计14四、实验方式及要求()实验方式1、由任课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目的、方法及要求;2、实验前必须制定好上机步骤及实验报告,充分理解实验目的;3、实验每人每次一台微机,实验时数在相应实验项目中给出。(二)实验要求1、数据库及数据库表的各种操作;2、表单的属性和环境的设置;3、VFP的程序设计;4、VFP的应用程序开发;5、VFP的应用程序的生成。五、实验考试形式及要求当堂上机教师认可,最后检查题目结果。根据实验报告来考核学生实验课成绩,作为课程考核平时成绩的50%。六、说明1、本课程实验大纲的重点是数据库原理的理解和VFP数据库应用平台的使用;2、本课程的难点是VFP数据库表间的联系。微机组装维护与维修课程实验大纲微机组装维护与维修课程实验大纲一、实验的作用、目的本门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对微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课程。要求学生在综合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多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利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说明,达到能熟练装配一台微机并能对机器做基本的维护维修工作,最终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综合应用的能力。二、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一:计算机系统部件的组装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计算机系统各个部件的特点;(2)计算机系统各个部件意事项;(3)系统各个部件组装的方法和原则。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各个部件的基本特点,能够区分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2)掌握计算机系统各个部件组装前的注意事项;(3)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组装的方法和原则;(4)能熟练运用工具将部件完整地组装为一台整机。实验二:CMOS设置 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标准CMOS功能设置;(2)高级BIOS功能设置。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BIOS的基本设置方法。实验三:软件的安装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Windows 2000/XP的安装;(2)驱动程序的安装;(3)常用软件的安装。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 (2)理解驱动程序的概念,会安装驱动程序;(3)会安装常用软件。实验四:软件的使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2)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3)GHOST软件进行系统备份。2、能力培养要求(1)会利用杀毒软件杀毒;(2)会用常用的工具软件进行系统优化与维护;(3)掌握使用GHOST系统恢复。三、实验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内容学时1计算机系统各个部件的组装202CMOS设置23软件的安装44软件的使用4合 计30四、实验方式及要求()实验方式1、由任课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目的、方法及要求2、实验前必须制定好上机步骤及实验报告,充分理解实验目的;3、实验每组每次一台微机,实验时数在相应实验项目中给出。(二)实验要求1、针对主板上板卡的插接及连线;外接电源的插接,实验指导教师应作清楚明白的演示,并讲解注意事项,在通电前应仔细检查;2、应认识,了解CMOS的各功能项和选项的意义、作用和设置方法;3、实验指导老师应该在上机前把开机后可能会出现的各个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学生应该在上机的时候要按照指导老师所要求的去操作。五、实验考试形式及要求1、实验时应将各种问题与结果记录下来,并详细填写实验报告;2、任课教师对每次记录都要进行检查、分析、登记;3、课程总成绩应为理论考核与实验登记的综合。六、说明本课程实验大纲的重点是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组装。数据结构课程实验大纲数据结构课程实验大纲一、实验的作用、目的数据结构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既有理论性,也要求实践性。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实验题目,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主要培养学生进行复杂问题程序设计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深造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及实验要求 实验一: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线性表的单链表设计和实现;(2)稀疏矩阵的十字链表表示与运算。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和熟悉链表存储结构,认识到链表存储结构可用于线性表、串以及稀疏矩阵;(2)掌握在链表存储结构前提下的各种主要运算。实验二:栈、队列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十进制数向N进制数据的转换(栈的应用);(2)队列的各种基本操作实现。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栈和队列的特征,掌握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的灵活运用;(2)熟悉认识组成递归算法的基本条件,认识递归算法与相应的非递归算法的区别;(3)栈的应用和作用。实验三:哈夫曼树的建立及应用 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对二叉树进行先序、中序、后序递归遍历,中序非递归遍历;(2)根据已知的字符及其权值,建立哈夫曼树,并输出哈夫曼编码;(3)选做:森林(孩子兄弟链表)的建立与遍历;2、能力培养要求(1)理解二叉树的性质和存储结构,熟练掌握二叉树的遍历算法。认识哈夫曼树、哈夫曼编码的作用和意义;(2)实验要求,建一个二叉树并按找几种方法遍历此二叉树,正确调本程序;能够建立一个哈夫曼树,并输出哈夫曼编码,正确调程序;写出实验报告。实验四:线性表的查找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折半查找; (2)二叉搜索树; (3)哈希表查找。2、能力培养要求了解静态查找、动态查找和哈希(散列)查找表的基本方法;根据需要选做适当的题目;正确调试程序,记录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实验五:排序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简单基本排序类: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2)高级排序类:快速排序;堆排序;2路归并排序。 2、能力培养要求(1)理解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其特点,熟悉各种内部排序方的排序过程;通过实验对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建立,感性认识;(2)实验要求简单基本排序和高级排序至少各完成一个算法,建议各完成两个算法;正确调试程序,记录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写出实验报告。三、实验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内容学时1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22栈、队列43哈夫曼树的建立及应用24线性表的查找25排序4合 计14四、实验方式及要求1、实验时应将各种问题与结果记录下来;2、任课教师对每次记录都要进行检查、分析、登记;3、课程总成绩应为理论考核与实验登记的综合。五、实验考核方式实验成绩不单独记分,仅作为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成绩的20%记入总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批改实验报告进行记录,最后每个学生逐人演示、解说自己的一个程序(二叉树以及以后的题目之一),结合两者记录实验成绩。然后记入课程总成绩。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实验大纲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实验大纲一、实验的作用、目的本课程实验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系统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学会网络的日常操作、维护和管理。二、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双绞线与RJ45头的连接知识;(2)压线钳、测线仪等工具的使用知识。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双绞线与RJ45头的连接及熟练压线钳、测线仪等工具的使用。实验二:信息模块的制作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双绞线与信息模块的压接知识;(2)打线工具的使用知识。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双绞线与信息模块的压接及熟练打线工具的使用。 实验三:组建对等网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集线器的认识和使用;(2)交换机的认识和使用;(3)局域网规划。2、能力培养要求会使用集线器和交换机组建局域网。实验四:ICMP报文测试主机可达性实验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Ping的工作原理;(2)Ping的命令格式。2、能力培养要求熟练使用Ping命令检测网络故障。实验五:ICMP报文跟踪路由实验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Traceroute的工作原理;(2)Traceroute的命令格式。2、能力培养要求熟练使用Traceroute命令进行路由跟踪。三、实验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内容学时1双绞线的制作22信息模块的制作23组建对等网64ICMP报文测试主机可达性实验25ICMP报文跟踪路由实验2合 计14四、实验方式及要求()实验方式1、任课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目的、方法及要求;2、实验前必须制定好上机步骤及实验报告,充分理解实验目的;3、根据需要,实验也可分组进行。实验时数在相应实验项目中给出。(二)实验要求在专用的网络实验室或实训室,有制作网线的工具、集线器、交换机,每组有两台以上运行XP的PC。五、实验考试形式及要求1、实验时应将各种问题与结果记录下来;2、任课教师对每次记录都要进行检查、分析、登记;3、课程总成绩应为理论考核与实验登记的综合。六、说明本课程实验大纲的重点是组建局域网和网络的维护管理以及Windows 2000Server操作系统的网络应用。Internet应用技术与网页制作课程实验大纲Internet应用技术与网页制作课程实验大纲一、实验的作用、目的本课程实验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Web页制作技术和制作工具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网页设计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二、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一:HTML语言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什么是HTML;(2)标识符基础;(3)WEB页的基本结构;(4)添加注释与显示特殊字符。2、能力培养要求(1)熟悉HTML的书写环境;(2)掌握HTML的基本语法格式;(3)进行一些简单HTML网页的制作练习;(4)熟练掌握文本标志、图片标志、声音标志、超链接标志、表格标志使用方法及相应属性的正确应用;(5)熟练运用所学的标志语言书写比较完整的网页。实验二:熟悉Dreamweaver MX操作环境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Dreamweaver MX的安装、设置过程;(2)网站配色方案;(3)创建的站点;(4)页面属性设置。2、能力培养要求(1)熟悉软件的安装、设置过程;(2)熟悉Dreamweaver MX的操作环境;(3)熟悉网页的布局,吸取优秀网站的优点,收集自己所需要的素材;(4)掌握配色方案的方法;(5)掌握创建的站点的方法;(6)掌握页面属性的设置。实验三:利用Dreamweaver MX制作静态页面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CSS样式;(2)布局表格和布局单元格;(3)插入图像及属性设置;(4)插入表格作;(5)超链接的创建;(6)框架。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 CSS样式、并熟练使用CSS滤镜进行各种样式的设置;(2)熟悉使用布局表格和布局单元格设计页面;(3)进一步掌握网页中文字属性的设置,已经网页属性的设置;(4)掌握往网页中插入图片的操作,以及对图片属性的设置;(5)熟悉如何在网页中插入表格及其它表格的操作;(6)熟悉如何控制表格的外观;(7)掌握超链接的创建;(8)掌握框架结构网页的制作方法。实验四:利用Dreamweaver MX制作动态页面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表单;(2)层、时间轴;(3)行为。2、能力培养要求(1)应用表单设计网页的方法;(2)熟悉层、时间轴的相关操作;(3)能够制作层和时间轴动画;(4)能够给对象附加行为,从而实现动态交互网页;实验五:网站发布与维护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网站的上传与管理、维护。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站点管理,发布站点的方法;(2)申请一个空间,进行一个网站的上传与管理、维护。实验六:熟悉VBScript,制作简单动态效果网页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VBScript脚本语言;(2)简单的VBScript特效网页。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在HTML上插入VBScript代码的方法;(2)VBScript客户端脚本的编写及基本语句的使用;(3)设计简单的VBScript特效网页。实验七:ADO与数据库的运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ADO对象;(2)Access数据库存取;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Connection对象的使用;(2)掌握Recordset对象的使用;(3)掌握Command对象的使用;(4)熟练掌握ASP数据库存取技术。实验八:制作留言板(选作)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留言板的主要功能分析。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留言板的主要功能;(2)为用户提供在网上讨论问题的场所;(3)利用所学的知识的综合运用,掌握简单动态网站的开发流程。三、实验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内容学时1HTML语言42熟悉Dreamweaver MX操作环境23利用Dreamweaver MX制作静态页面124利用Dreamweaver MX制作动态页面45网站发布与维护26熟悉VBScript,制作简单动态效果网页47ADO与数据库的运用2合 计30四、实验方式1、由任课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目的、方法及要求;2、实验前必须制定好上机步骤及实验报告,充分理解实验目的;3、实验每人每次一台微机,实验时数在相应实验项目中给出。五、实验考试形式及要求1、实验时将各种问题与结果记录下来,实验内容存入软盘或硬盘;2、任课教师对每次记录都要进行检查、分析、登记;3、课程总成绩应为理论考核与实验登记的综合。六、说明此课程与计算机文化、界面制作艺术、多媒体技术应用等课程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分别给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网页制作技术的技能,图形和动画的设计与制作,美观的页面设计技巧等知识的学习。此课程与计算机文化在同一个学期开设,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计算机文化课中所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成为社会所需专用人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大纲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大纲一、实验的作用、目的通过本课程实验,让学生初步掌握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的特点;掌握常用接口硬件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能够读懂简单的接口硬件原理图及相关的控制程序, 能够根据要求设计一些常用的较为简单的接口控制线路。二、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一:基本I/O接口电路设计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I/O接口;(2)I/O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及相应的操作指令。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基本I/O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2)熟练汇编语言I/O端口操作指令的使用。实验二:地址译码电路设计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2、能力培养要求(1)学习3-8译码器在接口电路中的应用;(2)掌握地址译码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实验三:8259中断控制器应用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中断控制器8259的工作原理;(2)8259A在IBM PC系列机上的应用。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可编程控制器8259的应用编程方法。实验四:8237DMA控制器应用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DMA控制器8237A;(2)8237A的应用。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可编程控制器8237的应用编程方法。实验五:16550串口控制器应用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串行接口电路;(2) 16550的应用。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16550的工作方式及应用编程;(2)掌握PC机串口的操作方法;(3)掌握使用16550实现双机通讯的软件编制和硬件连接技术。实验六:8254定时/计数器应用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8254定时计数器;(2) 8254在IBM PC系列机上的应用;(3) 扩充定时计数器的应用。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8254的工作方式及应用编程;(2)掌握8254的典型应用电路接法。实验七:A/D转换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学习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ADC0809芯片的使用方法。实验八:D/A转换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学习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2)转换器接口设计方法。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D/A接口设计方法;(2)掌握DAC0832芯片的使用方法。实验九:键盘扫描及显示设计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1)键盘扫描的工作原理;(2)键盘电路接法。2、能力培养要求(1)学习按键扫描的原理及电路接法;(2)掌握利用8255完成按键扫描及显示。实验十:步进电机控制1、知识点和实验要求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2、能力培养要求(1)学习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2)学会用8255控制步进电机。三、实验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内容学时1基本I/O接口电路设计22地址译码电路设计238259中断控制器应用24*8237DMA控制器应用2516550串口控制器应用268254定时/计数器应用47A/D转换48*D/A转换49键盘扫描及显示设计410*步进电机控制4合 计30注:上述实验可根据情况至少选做六个。四、实验方式及要求()实验方式1、任课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目的、方法及要求2、实验前必须制定好上机步骤及实验报告,充分理解实验目的;3、根据需要,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时数在相应实验项目中给出;(二)实验要求在微机原理及接口专业教室进行,每组需要PC微机一台及TD-PIT+实验系统一套。五、实验考试形式及要求1、实验时应将各种问题与结果记录下来;2、任课教师对每次记录都要进行检查、分析、登记;3、课程总成绩应为理论考核与实验登记的综合。六、说明本课程实验大纲的重点是8254定时/计数器应用,A/D及D/A转换,键盘扫描及显示设计,步进电机控制。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实验大纲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实验大纲一、实验的作用、目的本课程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基本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知识和技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在做完实验后,能够掌握在网络管理中设备的维护与配置、常用网络管理的相关软件的使用和配置,最终达到学生可以从事一个中小型网络的管理工作的教学目的。二、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一:网络协议的配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