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字的价值2.doc_第1页
论文字的价值2.doc_第2页
论文字的价值2.doc_第3页
论文字的价值2.doc_第4页
论文字的价值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字的价值 【摘要】本论文主要深入探讨了文字的价值,论文第一部分概述了文字的社会历史价值,从古文字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汉字,从语言的传承到汉字的演变进行了详细的追踪论述。第二部分论述了其文化方面的突出表现,以造字法与方法论、思维科学进行讨论分析,深入到哲学方面的表现,表现其文化底蕴深厚。第三部分分析了其艺术方面的价值,从造型发音示义传情寓意审美感受其艺术魅力。最后愿我们将文字的价值推向极致,文字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它在成全人生的信念、追求、感悟、友爱的叙说中的以体现与升华。 【关键词】文字;社会历史;文化底蕴;艺术内涵 文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作为中国人一直利用其形式作为记录、储存、交流、传承知识与记忆的工具,正在成为越来越丰富或者永远与现代同行的视觉文化形式,它集强烈的文化信息、多元的表现体裁、丰富的艺术风格于一体,始终被一脉相承地继承与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文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 一、文字的社会历史价值 语言和文字是社会最重要的传递信息的工具。如果没有语言,很难想象一个社会怎么会存在。而如果没有文字的发明和运用人类社会就不可能集累知识、传授技术和发展文化。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给予文字以高度的评价。认为铁的发明和文字的运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语言是一种声听符号,声音出口就消失,无法传之久远。文字是视形符号恰恰可以弥补声听符号的不足。因此,人类就把原来是图画和用物体记事这种可以留传久远的事物,逐渐发展成为符号化了的文字。文字的社会基本性质就是使人类社会的信息传之久远。语言是无法完成这一伟大任务的。因为声音的历时性十分有限,它的共时性同样也十分有限。而且随着地域的变化它也产生无法遏止的变异。中国有句俗话说“十里不同音”。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就全中国而言,不但在六大方言区之外还有数不尽的地方方音。如被划定为北方官话区的长江以北并包括云、贵、川的广大地区,如果大分至少也可以省、市分为京、津、冀东、冀南、豫、晋、陕南、陕北、川、东北、鲁西、胶东、鄂等等许多方音区。再细分,县、乡的语音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文字正是弥补了声听符号这种不足的另一类社会信息符号。文字就是世界上惟一的拼形表意文字。她因为不完全受语音变化的束缚,所以才可以纵横三万里、上下五千年通行无阻。当中国国威强盛之时,整个东亚的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都在使用她。至今日本还保留了1945个文部省审定的规范文字。由于文字具有如此的传递久远的性质。她也就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改变她的形式也就动摇了她的文化的基础。所以,在世界上只要一个文字系统成熟之后,就只能增新而不能改旧。前苏联横霸一时的马尔学派,在他们打击文字,帮助在前俄罗斯侵占中国的广大土地上推行俄化,虽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当他们要改革俄文字母的时候,就被斯大林批判了。斯大林对马尔学派的批判就是他生前最后一本着作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遭到斯大林的批判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马尔学派的下埸是不言而喻的。当时,就连吴玉章也不得不跟着做出深刻的检查。从五六年起,中国也终于把自古以来就在非正规埸合下使用的信手字、简笔字、手抄字,正式代替了正规场合使用传承了一千多年的楷体文字而名之曰简化。当时的简化字共515个。64年又偏旁类推简化了共2238个。因为文字的常用字也不过三、四千个。一部红楼梦总共只使用了四千二百个不同的文字。所以,文字简化的结果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对于我们这些当时已读完大学的人来说,不啻又成了半文盲。所幸简化字中的许多字,在平时的手写字中就见过或使用过,所以,还能勉强应付。但对于新一代人就等于和56年以前的一切文献断了联系。与继续使用传统文字的中国人,人为地制造了文化的分裂。对于为什么要进行简化,今天说得最多的就是:“文字产生以来,就在不断简化。字体由大篆向小篆,再向隶体楷体演变,多数字有某种简化的意义。”(学术双周刊8月20日刘辰文)什么叫简化的意义?这几个字说得不明不白、羞羞答答。这还不如周有光来得直白。周先生当然是主张简化的。他先说文字的发展就是笔划的简化。后来又改口说:文字的发展笔划上有繁有简,但以简化为主。因为显然,如果只说文字的发展就是简化。不仅有悖常理,也有悖某些文字变化的明显事实。所以,说有繁有简,以简化为主。就留有余地得多。这也是刘辰先生为什么说简化的意义而不说笔划的简化的原因吧!但是当初讲简化文字时以及当今叫做文字学或文字学着作中,却是没有这样留有余地,全都众口一词地,甚至举例说明:文字的发展趋势就是笔划的简化。既然有举例、有实证这事就好办。那么我们也来实地调查一番。九十年代后期我用中国书法大字典做样本,进行了一次统计调查。为什么要选用这本书来做调查?一者因为它太普及了,谁都可以对我的调查统计结果进行核查;二来它既收有楷书、隶书、小篆也有大篆,比较起来是很方便的;三是它各种字的数量较多与同数字总量之比较大,有足够的代表性;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随机抽样,因为它的本意并非用来供研究字体笔划发展规律的,所以它有足够的公正性。 (一)小篆隶变的可用字共3657个(占许慎说文解字9353个字的三分之一强)其中隶变后增笔划的共2671字占有效样本的73%,减笔划的共426字占12%,笔划不增不减的共560字占15%。(二)字典中共有可用的籀文(大篆)808字与相应的小篆相比,其中小篆增笔的488字占61%,减笔划的72字占8.9%,不增不减的共248字占30.1%.(三)又取李圃所着甲骨文选注后附“正文所收甲骨文字检索表”中所收字共269字(约占已认知的甲骨文总数的1/5)。与相应的今文相比增笔划的共214个占80%,简笔划的共17字占6%,不增不减笔划的共38字占14%。(四)研究甲骨文的陈炜湛先生(中山大学)说:“甲骨文是正在发展变化中的一种文字体系。我们不能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待甲骨文,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它,就单字而论,在273年中甲骨文字逐渐趋向繁复,是由简到繁而不是由繁到简。(五)从说文所收文字总数9353个到康熙字典所收文字总数47035个。一千多年间文字增加了三万七千多个。而与正体字并存信手字,简笔字,充其量也不过两千多个(亦即含偏旁类推)。 二、文字的文化学价值 文字本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仅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唯有文字,“交际”只是其价值系统的一个方面。它既是史前文明的高度结晶,又随文明进化而进化,并成为进化的内动力。通过它可以译解史前文明之谜。同时,充分发掘和利用其多维文化价值,将使中华民族不断创造辉煌。一个文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文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文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文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文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文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 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一)造字法与方法论 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以文字为最古老,生命力最强。其他民族的原始象形文字早已随着文化的进化而湮没无传。文字所以能历尽沧桑犹青春依旧,主要在其独特的造字参照系,造字原则,造字方法;构字参照系,构字原则,构字技法;书写参照系,书写原则,书写技法,书写个性等。 文字最大的特点是象形,具有鲜明的“绘画性”,但它和绘画非逻辑的个体的以形寓意的艺术有质的区别。就结果看,绘画重在“形”,文字重在“象”。是忠实于对象的本来面目,通过集中、概括、加工等典型化的方法,抓住对象的典型特征,约定俗成地赋予对象特定的“含义”。字形上既有现实的“形似”,又带浪漫的“神如”。从总的哲学方法而言,文字遵循现实主义的创造方法,具体地说,“象形”、“指事”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会意”、“形声”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有机溶入浪漫主义的方法。这两大方法相结合的创造方法,通过漫长的文字进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多维价值取向的汉文化,或者说,文字创造所蕴含的这一方法论成为汉民族的集体元意识,使传统艺术美的创造明显带着以现实主义为主旋律,同时辅之以浪漫主义的色彩。 文字以现实主义为方法形象地描绘对象,这个“对象系统”即是造字参照系”。它决定着文字的本质特征。 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界,其表象的特征和本质的规律正是创造文字的参照系,是其师法的对象。以“天”、“地”、“人”三才,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为系统的参照系所创造的文字,因能“以通神明之德”表现精神世界,“以类万物之情”表现物质世界,所以带有多学科意义的价值。作为文字,文字首先也是为了交际的实用,但它是特殊参照系下的产物,文字创造还兼顾识读理解功能。因而文字体现了直观可辨,形、音、义有机结合,与对象同步进化的动态性原则。因其“象形”,所以其义显得直观,又因为以“形”为基础进行有规律的逻辑组合,其义便“可辨”。不少文字可因形见义,望文生义、依字辨义。这一原则大大缩短了文字与识读者的距离。文字的识读过程完全成为有意识记的智力主动参与的过程。字符可对大脑产生有机的信息刺激,因而比纯符号化的拼音文字更易识读、理解和记忆。 文字的象形,不但象具体之形,还要象抽象之形,而且要描绘再现对象的典型特征,所以必然又和对象一起处于不断进化的生命律动之中。无论是时间的迁移、空间的变化,还是形状的异构,外力的干扰或是思想的革命,总有某一具体表现形式或抽象可变的本质特征的显现,文字依此来概括描画对象。如果说艺术是永恒的,以象形为主色的文字也是永恒的。即使以现代的“艺术标准”来看,文字几乎可作为完全意义的艺术品。每个文字都包含着造字主体(可能是一时一人,更可能是一代或数代的多人)对对象(客体)全方位的文化意义的最优化把握。即是说,认识对象并形象或本质地描绘对象时,凝结了主体的意识能量、认识水平、思维能力、思想观念、世界观、审美观、文化程度、品质修为以及当时背景下的整个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对主体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社会文化的各个学科体系对主体的综合作用都烙印在每个文字之中,从这个角度说,每个文字都是广义的文化意义的全息码。它积淀着文字史前的文明信息,又蕴涵着文字史后的文明进化的韵律。 (二)造字法与思维科学 文字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核心是象形。这种造字方法循序渐进,自成体系,是系统思维科学高度发展的产物。 象形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4原始象形文字有的完全是图画般描绘对象,但由于赋予字音,旨在交际,其“义”要求从“形”中明示,使它从“画”中分离出来。画以表意,其义尚隐,字以表义,其意宜直。“直”的要求,使文字只能用最典型的线条来勾勒。不少人认为象形文字是一种低级幼稚的文字,因而对文字提出各种非难,甚至要用拼音文字来取代它。其理论的逻辑依据是原始的文字都是幼稚的象形字,文字是象形字,所以也是幼稚的。所谓“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原始的象形文字只有文字在漫长的文化进化中生存下来,并且在大时代的变革中能注入新的血液,以新的风姿呈现出来。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交换,是一种不断吐故纳新的开放型文字。今知考古意义上的最早文字系统殷墟甲骨文,是智慧高度发达下的成熟的文字系统。尽管同期别的民族也有类似的象形字,但只是个体的,非系统的巧合。所以它们最终成为“幼稚品”被淘汰。甲骨文不但成为具有活力的系统而且和当时的具有多维价值意义的文化同构,渗入社会文化各个层面,所以它并非低级文字。其实在殷周以前的千百年中,文字已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的准文字期。通常以文字系统的诞生来界定社会文明和人类智慧,认为史前是低级的,文字史后才是高级的。对拼音文字来说,其本身无法译解被创造前的社会文明程度和主体智慧水平。在象形到拼音的质变中,割断了译解文明进化的链条。只有文字才是译解这些奥秘的全息码。通过细致的剖析,文字的象形之法,并非儿童式的涂鸦,而是对“天”、“地”、“人”三才如实的、系统的、典型的描摹。经过了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全部认识过程。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修正,使之进一步准确化、符号化、目的化。这是一种复杂的意识活动过程。 文字通过这四种造字法,在建立完整的文字系统的同时,建立了交际功能以外的多值文化功能系统,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具备的。 首先,它构建了一个思维方法进化的系统模式。文字的造字法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在“认识”的角度上,它提供了一个对对象的形象描述形神兼顾得意忘形抽象概括的系统认识方法的进化模式。不论哪一种造字法其核心都是“象形”,都有一个“自在”的意义发生源,通过它不同程度地注入抽象成分,“形象”与“抽象”逆动消长,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抽象成分逐渐递增,形象成分逐渐减少。是始于形象,终于抽象的连续思维的认识过程。人们在反复的识字过程中,除了知识人获得,还本能地受到认识方法的教育,使我们在认识对象时,善于通过对象的外在特征,从感性材料入手,经过反复抽象的思维过程,正确的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文字系统还构建了思维发展进化的系统模式:四大造字法下的文字系统构建了具体可感的象形系统,形神兼备的指事系统,得意忘形的会意系统,抽象概括的形声系统。它们既独立又相因。无高度发展的抽象能力,便不能将对象的总特征作典型化处理,优选出出神入化的线条来形象地刻画对象象形字,又由于形象思维的高度发展,而能天衣无缝地融汇到抽象的特征指称之中。通过对文字由表入里的深刻认识,由于系统的交互作用,文字既能有效的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还能培养辩证系统的思维能力,而且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中介思维被认识并得到培养。 此外,还建立了思维逻辑的系统模式:象形字培养直观线性的逻辑思维;指事字培养曲折勾连的逻辑思维;会意字培养空间交叉的逻辑思维;形声字培养立体网络的逻辑思维。从而对不同性质的事物运用不同的逻辑思维,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四大造字法本身就隐含着极为严密的逻辑关系:感性认识模糊思辩抽象认识的连续性的逻辑关系。由于“指事”、“会意”两个既形象又抽象的中间环的运用,使的“模糊逻辑思维”得到揭示,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传统的思维科学单纯研究“形象”与“抽象”两种端性思维,没有对介乎二者之间的连续的“模糊思维”的认识,这是经典哲学及其逻辑研究的产物,是不完善的。 文字造字法正是上述高度智慧下的辩证系统思维的产物。这种思维水平和方法体系通过具体的文字创造,浓缩在每个文字中,使我们通过文字的使用,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其全部能量,译解其全部信息,体现其多维的文化价值。 三、艺术价值 随着中文的不断推广,不但其应用价值不断提高,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文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文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文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文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字书法艺术。文字本身具有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匀称的结构等独特的审美价值。 文字的艺术内蕴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造型美精彩的图画;(2)发音美优美的音韵;(3)示义美生动的历史;(4)传情美最佳的镜头;(5)寓意美深刻的哲理。 作用于主体(即书写者),使主体产生一种审美感受,人们在书写实践中慢慢地从实用到追求装饰,运用各种夸张、变形的手法,由此产生了独步世界的文字书法艺术。 作为独特的书写符号,其艺术价值也更为世界所关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把中文作为表达情感的艺术符号。 它凝聚着汉民族的智慧,包藏着丰富的艺术内蕴,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范围来说,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忠实体现者。所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第二条就写着“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说明人们已经把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语文学习与继承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了。 的确如此,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字都凝结着一定的文化信息,都是本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和体现者,而文字中蕴涵的文化信息,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裘锡圭先生说:“原始文字的出现不会晚于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到公元前第三千年末期,随着夏王朝的建立,我国正式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了有效地进行统治,必然迫切需要比较完善的文字,因此原始文字改进的速度大大加快。夏王朝有完整的世系流传下来这件事 ,就是原始文字有了巨大改进的反映。文字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夏商之际(约在前 17世纪前后)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几千年的积淀使得文字的文化 内涵 日渐丰富。文字还是世界上唯一至今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系统,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文字失去了象形的外貌,但在本质上还保留着早期文字的许多特征,而且越古其特征越明显,所以说委员们把繁体字与中国文化的根联系在一起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帕尔默在语言学概要中指出,文字是由视觉符号直接表示概念的,文字书写的书面语是独立于 口语的各种变化之外的。所 以,在中国,一个学生只要学了4000个左右的文字之后,几千年的文献就立刻展示在他的面前。而一个学习古希腊文献的学生需要掌握多种方言才能欣赏诸如 荷马史诗一类的经典。“如果中国人屈从西方国家的再三要求,引入一种字母文字,充其量不过为小学生(和欧洲人)省出一两年学习时间。但是为了这点微小的收获 ,中国人就会失掉他们对持续四千年的丰富的文化典籍的继承权。”(LR帕尔默 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这段话虽然是针对过去有人提出以拼音文字取代文字的言论发表的看法,但也恰恰说明了文字在继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文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它除了记录语言之外,还具有 自身的特殊性,这就是文字的形体构造具有特殊的价值。“几乎每个文字都可以描绘出一幅中国历史文化图,或者演绎出一段中国历史文化典故,因而文字本身就可以被视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充满时代色彩 ,地域概念、人文心理特征的文化符号。”(张德馨关于文字文化研究与文字教学的几点思考,世界汉语教学,1999)正是文字形体构造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也体现着文字与其他文字的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我们分析文字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掘文字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汉民族思维和语言发展的历史,使我们的下一代更好地认识文字,了解汉民族文化。如果在文字教学中能够通过探讨文字文化蕴涵 ,形象直观的把所教授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