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过渡时期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 夏克传 邮码:528100一、 过渡时期1、 过渡原因(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目标;(2)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3)中共最高革命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2、过渡的条件:(1)社会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必要的前提;(2)政治条件: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形成,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3)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及在国民经济中领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必要的经济前提;(4)国际条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广泛展开,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世界和平进步力量增长,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3、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既具有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又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联合起来,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实行专政。新中国成立以前,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民主专政,担负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它只进行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并不改变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也不改变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并存。4、过渡时期的历史特征(1)政治上:新中国建立并得到巩固,反动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完成两个转变:19491952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1953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2)经济上: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被接收,官僚资本被没收,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社会主义成份不断增长,通过三大改造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模式对中国产生了两面影响。(3)外交上:新中国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并以新的姿态独立自主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总之,建立政权和巩固政权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此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是另一个特征,特别值得说明的是,中国是通过和平手段实现这一过渡的,尤其是用赎买的办法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使我国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也使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和生产力的进步同步进行,实现了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统一,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5、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创造性举措(1)经济方面:举措:采用自愿互利、逐步推进、赎买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依据: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2)政治方面:举措: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依据: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3)民族关系方面: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国民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4)外交政策方面:举措: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依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 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 2、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原因(1)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业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与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矛盾突出,这就不可避免地把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到日程中来。(2)国际上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但二战后各国急需恢复元气,发展经济,短期内难以爆发大战。中国必须争取有利时机,加快工业化建设,增加综合国力。(3)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历史的必然。3、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1)实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政治斗争,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2)我国已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国营经济,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和重要依靠力量。(3)已经积累了利用和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许多经验,这实际上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4)已经积累了土改完成后的农村开展农业互助合作的许多经验,这实际上也成为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也为个体手工业的改造提供了借鉴。(5)从国际环境看,帝国主义对我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只有苏联援助中国。苏联的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我国具有巨大的榜样作用。正是在上述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4、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第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然条件。第二,人民政权巩固和国民经济根本好转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势在必行。这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第三,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客观要求。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总路线是侧重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逐步实现三大改造作为“两翼”,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主要目标。总路线的“一体”与“两翼”,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体”是保证社会主义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两翼”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总路线集中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其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它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6、过渡时期总路线基本符合中国国情。它的提出,提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迈进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方针。同时我们应注意到,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有关规定脱离了当时生产力状况。如农业,把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只用了四年时间,而要把个体农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农业,就决非一蹴而就的事了。总之,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逐步相结合的产物,它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7、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实质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实质,就是为了解决社会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在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上,改造我国的国民经济,使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成为国家惟一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全民所有制);改造私营工商业,就是把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咨询工程师自我提分评估含答案详解【A卷】
- 应急安全培训致辞稿件课件
- 打包站转让合同(标准版)
- 农村折屋合同(标准版)
- 国外的进口合同(标准版)
- 2024-2025学年度制冷与空调作业能力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2025自考专业(金融)全真模拟模拟题重点附答案详解
- 中班美术教案《漂亮的大鱼》反思
- 2025年智慧生态公园规划初步设计评估与实施策略报告
- 2025年模具行业数字化设计仿真技术应用行业创新与挑战报告001
- 国有企业战略使命评价制度
- 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赢”与“迎”写作指导
- GB/T 21220-2024软磁金属材料
- 2.1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内力作用 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高二上学期
- 数字化印花工艺智能化
-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
- 专题02 概率与统计解答题综合(解析版)
- 多格列艾汀使用指南2024课件
- MOOC 创业基础-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