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带答案.doc_第1页
温度和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带答案.doc_第2页
温度和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带答案.doc_第3页
温度和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带答案.doc_第4页
温度和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带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度与物态变化+综合复习物理组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2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ABCD3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医务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械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解释中正确的是()A体温计用水银做测温液体,主要是因为水银的密度很大B牙医借助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看清牙齿的背面C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消毒液气味,是分子的扩散现象D夹消毒棉的镊子头部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4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连线,正确的是()A雾汽化B露液化C霜凝固D雪升华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凝固现象B夏天,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冬天,温暖的室内窗玻璃变模糊,是液化现象6下列图象中不正确的是()A重力与质量关系B非晶体凝固过程C同种物质密度与体积关系D匀速直线运动7如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8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周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C汽车的速度是34m/sD汽车的速度是30.9m/s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人们根据音调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声音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10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名作,荷塘中月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球到水面距离相比()A相等B较小C较大D无法比较11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A0.2倍B0.8倍C1.25倍D5倍12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均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B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C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D船的吃水深度将不变13早期物理学者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力是惯性B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14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窗口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A2F、pBF、pCF、2pDF、p二填空题(共8小题)1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将32212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16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液体的密度变(选填“大”或“小”)17如图所示,图甲中体温计的读数是;图乙中小球的直径是cm18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若这支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可能为表中所列的物质,则温度计中的测温液体肯定不是,原因是物质凝固点沸点酒精11.778甲苯9511019(2015濠江区模拟)(1)图1温度计的读数为;如图2所示,物体的长度为cm;如图3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20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min;加热至第10min时,物质的状态为2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22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放手后待物体静止时,浮力为N,此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是m3(g取10N/kg)三解答题(共8小题)23 1)如图1温度计的读数为;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2)如图4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厘米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到一个、的像24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测量如图所示,甲图温度计的量程是;乙图纸带上BE两点之间的长度是mm,丙图是天平配套使用的砝码盒,盒内的砝码有100g一个、50g一个、20g两个,剩下的砝码是和;调节好天平后,将物体放在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示数之和为112g,则物体的实际质量是g25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鹏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设计实验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 (A/B/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淡盐冰对应曲线、浓盐冰对应曲线)分析根据曲线图可知:(1)利用盐水制成的冰(是/不是)晶体(2)淡盐水冰的熔点是,浓盐水冰的熔点是归纳根据分析可以得到:(3)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提高/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高/低)的温度下熔化拓展小鹏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4)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快/慢)(5)小鹏想起了一件事,他们在学习熔化时,也用冰块做了这样的实验,但那次做实验时,测量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请你分析造成冰的熔化温度不是0的原因是什么?(只要讲出一点即可)26如表为小红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计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释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4321000001234(1)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3)温度为3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并存”)27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时间/min01234567891011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9.55152.5(1)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一时间图象;(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3)海波是(填“晶体”或“非晶体”);(4)海波的熔点是28如图,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1)茶壶对桌面的压力,(2)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3)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29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将实心长方体A从江底竖直方向匀速吊起,图乙是钢缆绳对A的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6.25103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已知A的重力为2104N,A上升的速度始终为0.1m/s(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求:(1)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2)长方体A的密度;(3)长方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在上升过程中F的功率;(4)把长方体A按图甲中的摆放方式放在岸边的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30(2015巴彦淖尔一模)如图(甲)所示,重为16N的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5s内匀速运动了0.5m,拉力F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一直动滑轮重0.5N,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间受到的摩擦阻力f为物重G的0.25倍求:(1)拉力F的功率; (2)拉力F的大小;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温度与物态变化+综合复习物理组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此选项错误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此选项错误C、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此选项错误D、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2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2(2015贵定县模拟)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ABCD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符合题意B、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使测量结果不准确不符合题意C、温度计在液体中倾斜,使测量结果不准确不符合题意D、读数时俯视液柱的上表面,使测量结果偏大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正确读数等3(2015潍坊模拟)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医务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械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解释中正确的是()A体温计用水银做测温液体,主要是因为水银的密度很大B牙医借助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看清牙齿的背面C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消毒液气味,是分子的扩散现象D夹消毒棉的镊子头部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分子的热运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水银的比热容小,热胀冷缩的效果明显;(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光路;(3)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A、体温计用水银做测温液体,主要是因为水银的比热容小故A错误B、平面镜最重要的应用就是平面镜成像,牙医就是借助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看清牙齿的背面的故B正确C、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消毒液气味故C正确D、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夹消毒棉的镊子头部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了力学、热学的一些知识,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4(2014南宁)“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连线,正确的是()A雾汽化B露液化C霜凝固D雪升华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判断,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5(2014泸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凝固现象B夏天,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冬天,温暖的室内窗玻璃变模糊,是液化现象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判断物态变化现象,我们首先要清楚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态变化中是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确定是什么物态变化(2)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属于熔化,故A错误B、夏天,冰糕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秋天,草叶上结有小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不是熔化现象,故C错误D、冬天,温暖的室内窗玻璃变模糊,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难度不大,关键是搞清楚物质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6(2015铁岭二模)下列图象中不正确的是()A重力与质量关系B非晶体凝固过程C同种物质密度与体积关系D匀速直线运动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密度及其特性;匀速直线运动;重力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匀速直线运动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解答:解:A、由第一个图象可看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故A不符合题意B、该图象是晶体的凝固过程图象故B符合题意C、同种物质密度与体积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该图表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读解能力,以及密度和速度的特点7(2015滨州模拟)如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图析法分析:在物质熔化的时间温度图象中,晶体与非晶体的最大区别就是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变,但温度不变,在图象上表现为有一条水平线段,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图象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质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说法错误B、冰是晶体,但从图象可知,该物质是熔点是60,而冰的熔点是0,所以该图线不是冰的熔化过程,B错误C、蜡是非晶体,而该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故C错误D、图象中有一水平线段,所以该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并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是一项基本要求,关键就是看清图象中是否有一水平线段,该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8(2015黄冈校级自主招生)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周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C汽车的速度是34m/sD汽车的速度是30.9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错解分析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求汽车的速度必须知道行驶的距离和相应的时间: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0.25s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0.25s的时间;在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在与汽车相遇返回到测速仪时,超声波行驶了0.15s;这两次汽车与测速仪的距离差就是汽车行驶的距离,再找出行驶这段时间所用的时间(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即可得解解答:解:(1)由v=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2)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15s=51m;(3)因此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这34m共用了:t=tt1+t2=1.1s0.25s+0.15s=1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34m/s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如何确定汽车运动的时间,是此题的难点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1.1秒,但汽车在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其其通过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不是1.1秒要从起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结束,由此来确定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对应上是解决此题关键9(2015平凉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人们根据音调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声音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声音的综合利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声现象分析:(1)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有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 和音色,我们一般利用音色来区分和辨别物体;(3)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该选项错误;B、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进行判断的,故该选项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该选项正确;D、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声音的特征等几个方面去分析10(2015徐汇区二模)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名作,荷塘中月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球到水面距离相比()A相等B较小C较大D无法比较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水池中的水面起反射作用,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解答: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月球在池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球到水面距离相等故选A点评:物体在水面成像,像到水面的距离跟水深没有关系,跟物体到水面的距离有关11(2015连云港一模)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A0.2倍B0.8倍C1.25倍D5倍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已知甲乙的密度之比和质量之比,根据公式V=可求甲乙的体积之比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甲=乙,m甲=m乙;由=得:甲乙的体积之比为=1.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本题相对比较简单,求比值题目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12(2015绵阳校级自主招生)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均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B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C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D船的吃水深度将不变考点:重力;阿基米德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当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解答:解: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船的重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都将减小一半;所以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但由于浮力也减小,故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故选A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分析解答13(2015武汉校级模拟)早期物理学者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力是惯性B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考点:惯性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运动和力分析: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与其它任何因素无关解答:解: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是力,所以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力是惯性的说法错误;故A错误;B、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惯性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圆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是变化的,故C错误;D、运动的物体没有力作用,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牢记惯性概念,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14(2015贵港一模)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窗口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A2F、pBF、pCF、2pDF、p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比较液体的压强变化,利用F=pS比较液体产生的压力变化解答:解:容器倒置前后液体深度h不变,水的密度不变,由液体压强公式:p=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不变,仍为p;容器倒置后底面积S变为原来的2倍,液体压强p不变,由F=pS可知压力为2F,由上述分析可知,只有A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让学生区分压强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正确使用二填空题(共8小题)15(2014昆明)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将32212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1.8t+3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由题意可知:摄氏温差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华氏温度起点为32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华氏温度的212度等于摄氏温度的100度;据此即可求出2摄氏度等于多少华氏度;最后即可求出摄氏度与华氏度之间的关系(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解答:解:(1)华氏温标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212华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3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代表1华氏度;摄氏温差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即1摄氏度=华氏度=1.8华氏度;又知:华氏温度起点为32华氏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所以,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F=1.8t+32(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故答案为:F=1.8t+32;37点评: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的关系T=t+273;华氏温标跟它们的最大区别就是分度值不同16(2014河池)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液体的密度变小(选填“大”或“小”)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密度与温度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内的液体,当温度升高时,质量不变,而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用公式=判断密度的变化解答:解: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内的液体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液体的质量不变;由于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液体的密度减小故答案为:热胀冷缩;小点评:本题考查温度计的原理以及密度的理解,比较简单关键是知道液体受热膨胀时,质量不变,体积增大17(2014青海)如图所示,图甲中体温计的读数是36.6;图乙中小球的直径是1.26cm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长度的测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使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首先要明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在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35和42,所以测量范围为3542;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示数为36.6;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球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3.2cm和3.3cm之间偏向3.3cm一侧,估读为3.26cm,所以小球的直径为d=3.26cm2.00cm=1.26cm故答案为:36.6;1.26点评: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18(2015盐都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29(29.0),若这支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可能为表中所列的物质,则温度计中的测温液体肯定不是酒精,原因是酒精的沸点为78,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物质凝固点沸点酒精11.778甲苯95110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分析:温度计在读数时应先明确其分度值,再根其温度的延伸方向进行数格判断温度计中的液体是什么,应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与表中所列液体的凝固点、沸点进行比较来确定解答:解: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在零摄氏度以上延伸,故其示数为29(29.0);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并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为78,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因此,其中的液体肯定不是酒精故答案为:29(29.0),酒精,酒精的沸点为78,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点评: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温度计内的液体的选择是有一定要求的,因为如果温度计的液体本身沸腾或凝固了以后,就无法再测出相应的温度了19(2015濠江区模拟)(1)图1温度计的读数为8;如图2所示,物体的长度为1.40cm;如图3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长度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长度、时间、速度;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解答:解: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的温度为8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4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40cm2.00cm=1.40cm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3.4”处,所以物重为3.4N故答案为:8;1.40;3.4点评: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20(2014威海)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10min;加热至第10min时,物质的状态为固液共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图像综合题分析:(1)图中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结束,这段时间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2)晶体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解答:解:由图知,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15min5min=10min,加热至第10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故答案为:10;固液共存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掌握晶体熔化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应能够从图象中分析出晶体的熔点、熔化时间及温度变化情况21(2014齐齐哈尔)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固液共存,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掌握晶体在不同阶段的状态: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处于液态解答:解:由图象知,乙在整个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是非晶体;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甲是晶体,熔点为48;从第4min到第8min处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态;故答案为:固液共存;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要抓住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放热),学习时要用比较法来记住它们的特点22(2015濠江区模拟)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0N;放手后待物体静止时,浮力为6N,此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是6104m3(g取10N/kg)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计算题;浮力分析:(1)用手将物体压入水中时,已知了物体排开的水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2)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出放手后物体所处的状态;根据F浮=液gV排求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解答:解:由题知,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10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10N;由于G物=6N,则F浮G球,所以放手后小球将上浮待物体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的条件可知,浮力F浮=G物=6N;由F浮=液gV排得此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6104m3故答案为:10;6;6104点评:本题考查浮力的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相关知识三解答题(共8小题)23(2015越秀区二模)(1)如图1温度计的读数为8;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99.8s,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2)如图4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时间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图中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2)掌握焦距的概念,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解答:解:(1)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的温度为8图中,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9.8s处,因此秒表读数为1min39.8s=99.8s;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2)由焦距的概念知,f=40cm30cm=10cm;当物距为u=3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1)8;99.8;3.4;(2)10;缩小;倒立;实点评:(1)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2)此题考查学生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熟知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题关键这也是中考的热点和重点24(2014南昌)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测量如图所示,甲图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乙图纸带上BE两点之间的长度是29.0mm,丙图是天平配套使用的砝码盒,盒内的砝码有100g一个、50g一个、20g两个,剩下的砝码是10g1个和5g一个;调节好天平后,将物体放在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示数之和为112g,则物体的实际质量是108g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质量的测量与天平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刻度尺的使用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天平称物体,应该是左物右码,即左盘物体的重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的刻度,现在是左边为砝码,右边为物体,则物体的重量为砝码质量减游码刻度此题可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列等式计算解答:解:由图知:在温度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20和100,所以此温度计的量程为20100;刻度尺的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物体末端所对刻度值为3.90cm,物体长度为3.90cm1.00cm=2.90cm=29.0mm盒内的砝码有100g一个、50g一个、20g两个,剩下的砝码是10g一个和5g一个; 因为在称量过程中误将被测物放在天平右盘,左盘放砝码,所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刻度,即该物体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一游码刻度数=110g2g=108g故答案为:(1)20100;(2)29.0;(3)10g一个;5g一个;108点评:温度计、刻度尺、托盘天平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测量仪器,它们的使用是我们必须熟练掌握的实验技能,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