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61.钢质船的船体型线图所表示的船体形状是( A )。A不包括船壳板厚度在内的船体图形面B已包括船壳板厚度在内的船体图形C代表船体的实际外形D大于船体的实际外形2.船舶在设计时使用的尺度为( A )。A船型尺度B理论尺度C实际尺度D最大尺度3.船舶的方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 C )。A水下船体形状越肥胖B水下船体形状越瘦削C水下船体形状的变化趋势不定D其大小与水下船体形状无关4.船长100m,宽9.5m,吃水5m,水下排水体积2232.5m3,则方形系数等于( D )。A0.13B0.213C0.358D0.475.方形系数Cb=0.5,长宽比L/B=6,宽吃水比B/d=3,平均吃水6m,则船舶排水体积等于( A )m3。A5832B58320C583.2D2406.已知某轮两柱间长Lbp=120m,排水体积V=7350 m3,中横剖面面积为82m2,则其棱形系数CP为( A )。A0.75B0.65C0.85D0.707.已知某轮吃水d=5.8m,水线面积为1650m2,排水体积V=7350m3,则其垂向棱形系数CVP为( D )。A0.55B0.66C0.85D0.778.已知某轮两柱间长Lbp=120m,宽B=17m,水线面面积为1650m2,则其水线面积系数为CW为( D )。A0.72B0.65C0.58D0.819.已知某轮吃水d=5.8m,宽B=17m,中横剖面面积为82m2,则其中横剖面系数Cm为( D )。A0.65B0.72C0.79D0.8310.船舶重力作用线垂直于船舶( A )。A水线面B甲板线C龙骨基线D以上都是11.船舶浮力作用线垂直于船舶( B )。A甲板线B水线面C龙骨基线D以上都是12.船舶纵倾前后,重力和浮力( C ),浮心位置( )。A大小相等;不变B大小不等;不变C大小相等;改变D大小不等;改变13.船舶横倾前后,重力和浮力( C ),浮心位置( )。A大小相等;不变B大小不等;改变C大小相等;改变D大小不等;不变14.船舶受外力作用发生纵倾前后的重力( A ),重心位置( )。A相等;不变B相等;改变C不等;改变D不等;不变15.船舶受外力作用发生横倾前后的重力( A ),重心横坐标( )。A相等;不变B相等;改变C不等;改变D不等;不变16.根据定义,船舶实际平均吃水比其型平均吃水大( A )。A平板龙骨厚度B船壳板厚度C干舷甲板厚度D间舱甲板厚度17.平均型吃水是指在船舶中线面上,从正浮水线沿垂直于基平面的方向量到龙骨板( A )的垂直距离。A上边缘B中心C下边缘D视具体情况而定18.实际平均吃水是指在船舶中线面上,从正浮水线沿垂直于基平面的方向量到龙骨板( C )的垂直距离。A上边缘B中心C下边缘D视具体情况而定19.某轮首、中、尾的吃水分别是:6.45m,6.60m,6.50m,且存在拱垂,则其平均吃水为( B )m。A6.60B6.57C6.48D3.2620.某轮船长200m,漂心在船中前0.50m,dF=10.20m,dA=12.35m,则该轮的漂心修正量为( D )m。A+0.003B-0.003C+0.005D-0.00521.当漂心位于船中但有拱垂时,按计算的平均吃水的精度( B )。A与吃水大小有关B与拱垂大小有关C与水密度有关D与吃水差大小有关22.某轮船宽为20m,当其右倾2时,左舷吃水减少( B )m。A0.175B0.35C0.55D0.6023.船舶平均吃水等于首吃水与尾吃水之和的0.5倍成立的条件是( D )。A漂心与稳心重合B浮心与重心重合C稳心和重心重合D漂心在船中24.船舶的平均吃水通常是指船舶( D )处的吃水。A漂心B稳心C重心D船中25.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在数值上等于( D )。A平均吃水变化1cm时船舶浮力的改变量B平均吃水变化1cm时船舶排水量的改变量C正浮时排水量变化1t船舶其吃水变化的厘米数DA、B均是26.对于箱形船而言,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随船舶吃水的增加而( B )。A增加B不变C减少DA、B均是27.对于具体船舶,满载排水量S( A )。A为一定值B随吃水不同而变化C为变值D随装载货物不同而变化28.对于具体船舶,装载排水量( D )。A为一定值B随吃水不同而变化C随装载货物不同而变化DB、C均对29.下列物品属于总载重量的是( B )。A螺旋桨B备品C固定压载D锅炉中的水30.船舶的燃料、润料舱柜、淡水舱柜、压载水舱内所能容纳相应液体载荷的最大容积称为( D )。A货舱散装容积B货舱包装容积C液货舱容积D液舱柜容积31.货舱内所能容纳件杂货的最大体积称为(B )。A货舱散装容积B货舱包装容积C液货舱容积D液舱容积32.货舱内所能容纳无包装的小块状、颗粒状、粉末状的货物的最大体积称为( A )。A干货舱散装容积B干货舱包装容积C液货舱容积D液舱柜容积33.一般杂货船的舱容系数为( C )。A2.83.2m3/tB2.02.5m3/tC1.52.1m3/tD0.81.4m3/34.一般货船,总吨GT比净吨NT( A )。A大B相等C小D关系不定35.运河吨通常( A )船舶吨位证书中的登记吨。A大于B等于C小于D以上均可能36.对于普通船舶,通常按( C )计收运河通行费。A净吨B总吨C运河净吨D运河总吨37.通常以( B )为指标统计船舶建造能力。A净吨B总吨C运河净吨D运河总吨38.按吨位征收的营运性费用系指( D )。A运费B租金C海事赔偿费用D港口各种使费 39.船舶的巴拿马运河吨或苏伊士运河吨( C )。A与船舶排水量成正比B与船舶排水量成反比C与排水量的关系不能确定D与排水量无关40.我国的规定,在使用静水力曲线图查取(B )曲线时,其计量长度应自船中处量起。A方形系数CbB浮心距船中距离XbC漂心距基线高度D横稳心M距船中距离 41.根据船舶(A )查取静水力曲线图。A平均型吃水B平均实际吃水C空载吃水D满载吃水42.由船舶的静水力曲线图可知,船舶排水量或排水体积的变化规律是( C )。A随吃水的增加而线性增加B吃水较小时随吃水的增加较快,吃水较大时随吃水的增加较慢C吃水较小时随吃水的增加较慢,吃水较大时随吃水的增加较快D随吃水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在减小43.若某船缺少静水力性能资料,可用( D )的其他船静水力性能资料作参考。A总吨位及满载排水量一致B主尺度及限定航区相同C净吨位及满载排水量一致D主尺度及船体形状相同 44.在对某杂货船的舱底、甲板及舱盖结构加强改造后成为集装箱船,原有船舶资料中( B )可以继续使用。A稳性报告书B静水力性能资料C总纵强度资料D局部强度资料45.静水力曲线图中,由型排水体积计算船舶排水量时,应进行( D )修正。A漂心B首尾垂线C纵倾D船壳系数46.静水力曲线图中,关于浮心的曲线一般包括( D )曲线。A浮心距船中B浮心距基线C浮心距船首DA、B都对47.每厘米纵倾力矩MTC的用途主要是供计算及调整船舶的( C )。A平均吃水B局部强度C吃水差D静稳性力臂48.表征船舶在静止正浮状态下其平均吃水与浮性和稳性参数随吃水变化的关系图表称为( A )。A载重表尺B静稳性曲线图C静水力曲线图D动稳性曲线图50.以数值表的形式给出船舶浮性要素、初稳性要素与吃水的关系图表称为( D )。A载重表B静稳性曲线图C静水力曲线图D静水力参数表51.根据船舶( B )查取载重表。A平均型吃水B平均实际吃水C空载吃水D满载吃水52.通常根据船舶(A )查取静水力参数表。A平均型吃水B平均实际吃水C空载吃水D满载吃水0207某船排水量为5000t,则下列可利用TPC计算平均吃水改变量的是( C )。A加载750 t货物B减载460 t货物C减载650 t货物D以上均可0208某轮排水量为19000t,TPC为24t/cm,到港时船舶平均吃水减小0.2m,则到港时排水量( A )t。A18520B16600C15200D1180053.某杂货船在某一装载状态下的平均吃水为7.00m(TPC=24.0t/cm),因装货平均吃水增为7.60m(TPC=25.0t/cm),则装货量为(C )t。A2000.0B1500.0C1470.0D1440.054.某轮在始发港开航时吃水d=9.00m,TPC=20.0t/cm,途中消耗油水200.0t,则到港时的吃水为( A )m。A8.90B9.00C9.10D9.5055.储备浮力的大小常以( A )。A满载排水量的百分数表示B空船排水量的百分数表示C空载排水量的百分数表示D排水体积的百分数表示56.船舶干舷是根据( C )勘定的。A建造规范B稳性规范C载重线公约D避碰规则57.为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最大限度地利用载货能力,因此,( D )勘定船舶干舷。A船厂可根据船舶的修理情况B船东可根据船舶的使用年限情况C船长可根据船舶的装载能力情况DA、B、C均不可58.散装液体货船及其他货船的载重线标志的组成,包括( D )。各条载重线;载重线圈和水平线段;船级社名称缩写;甲板线。ABCD59.各类船舶勘划载重线标志的目的是规定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航行时船舶的(B )。A最小干舷及最小吃水B最小干舷及最大吃水C最大干舷及最小吃水D最大干舷及最大吃水60.载重线圈中的横线与( A )的高度一致。A夏季载重线B冬季载重线C热带载重线D淡水载重线61.根据载重线公约的规定,普通干散货船的北大西洋冬季干舷较冬季干舷( B )。A小 50mmB大50mmC小冬季吃水的1/48D大冬季吃水的1/4862.普通货船的载重线标志中,夏季载重线的( B )通过载重线圈圆环的中心。A线中央B上边缘C下边缘D以上均不是63.根据规定,固体散货船的热带淡水载重线对应的吃水等于( D )。A热带海水干舷热带吃水的1/48B热带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48C夏季海水干舷+热带吃水的1/48D热带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4864.同一远洋客货轮,载客时允许使用的载重线较非载客时( B )。A要高B要低C相等D无法定65.船舶160m的国际航行杂货船载重线标志上的最低一条载重线是( B )。A热带淡水载重线B冬季载重线C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DB或C66.船长100m的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载重线标志上的最低一条载重线是( C )。A热带淡水载重线B冬季载重线C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DB或C67.某无限航区船舶船长为120m,则其勘绘于船尾方向的载重线包括( C )。A冬季载重线B热带载重线C热带淡水载重线D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68.国际航行杂货船载重线标志上的最低一条载重线是(D )。A热带淡水载重线B冬季载重线C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DB或C69.国际航行油船载重线标志上的最高一条载重线是( C )。A热带载重线B夏季载重线C热带淡水载重线D冬季载重线70.在载重线海图中的热带季节区域内航行的船舶,不可能采用的载重线是( C )。A热带载重线B夏季载重线C冬季载重线D以上均有可能采用71.按照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某国际航行船舶在广州黄埔港装货时应采用(D )。A热带载重线B夏季载重线C热带淡水载重线DA、B、C均有可能72.在载重线海图中的区带内航行的船舶,不可能采用的载重线是( C )。A热带载重线B夏季载重线C冬季载重线D以上均有可能73.我国沿海航行船舶一月份允许使用( A )载重线。A夏季B热带C冬季D北大西洋冬季74.载重线海图中的季节( B )。A与四季一样B与四季不一样C每年不同D每年修改75.载重线海图中区带和季节区域的区别在于( C )。A区带较大B区带较小C二者中风浪频率和大小不同D没有明确的区别76.载重线公约要求( D)。A船舶在始发港应满足所适用的载重线B船舶在目的港应满足所适用的载重线C船舶在中途港应满足所适用的载重线D船舶在整个航程都应满足所适用的载重线77.由于( D ),国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中无冬季载重线。A冬季风浪较小B南方冬季气温较高C冬季沿海海域不结冰D我国沿海海域属热带季节区域78.航行船舶在我国沿海海域航行时,其海区及季节期划分以( B )为界划分的。A香港B汕头C苏阿尔D上海79.对于国内航行船舶,在我国沿海海域海区的划分以汕头为界划分成(C )。A夏季区带和热带季节区域B夏季区带和夏季区带C热带季节区域和热带季节区域D冬季季节区域和热带季节区域80.将海运货物分成杂货、固体散货、液体散货、集装化货物分类方法是按(A )划分的 。A货物形态和运输方式B货物特性和运输要求 C货物重量D运抵方式81.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或粒子中,最容易被氢原子或碳氢化合物吸收的是(D )。A射线B射线C射线D快中子射线82.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或粒子中,难以被任何物质或材料完全吸收的是( C )。A射线B射线C射线D快中子射线83.货物的热变性与( D )有关。A含水量B熔点C外界温度D以上都是84.货物损耗、发脆、开裂等是由于货物的( A )造成的。A散湿B腐蚀C热变D挥发85.橡胶的老化是由于货物的( B )引起的。A物理特性B化学特性C机械特性D生物特性86.茶叶的陈化是由于货物的( B )引起的。A物理特性B化学特性C机械特性D生物特性87.金属锈蚀是由于货物的( D )引起的。A腐蚀性B热变性C挥发性D氧化性88.液体货物挥发可能造成货物( D )。A质量下降B数量减少C包装损坏D以上都是89.货物的耐压强度属于货物的(C )。A物理特性B化学特性C机械特性D以上都不是90.货物的有氧呼吸属于货物的( D )。A物理特性B化学特性C机械特性D生物特性91.为使货物安全运输,应控制有关因素,使其处于( B )中。A微弱的缺氧呼吸B微弱的有氧呼吸C旺盛的缺氧呼吸D旺盛的有氧呼吸92.如果货物的标志不当或不清,则( A )。A承运人对由此引起的混票、毁坏、错交等损失不负责任B承运人对由此引起的混票、毁坏、错交等损失负责任C承运人对由此引起的混票、毁坏、错交等损失所负的责任由运输合同确定D承运人对由此引起的混票、毁坏、错交等损失所负的责任托运国法律确定93.为方便货物收发、交接和运输而制作的标志称为( A )。A运输标志B主标志C注意标志D以上均是94.运输标志是为方便货物收发、交接和运输而制作的标志,可分为( B)。A主标志和运输标志B主标志和副标志C主标志和指示标志D副标志和指示标志95.件号标志SET3/8表示( C )。A该件货物为共八件中的第三件,应装载在第二舱B该件货物共八套,此为第-3件C该件货物为第二套、共八件中的第三件D该件货物为第八套、共三件中的第二件96.件号标志No.3/18-5表示( D )。A该件货物为共18件中的第三件,应装载在第二舱B该件货物共18套,此为第三件C该件货物为第5批、共18件中的第三件D该件货物为第8套、共三件中的第五件97.件号标志No.81/120表示( D )。A该件货物共120件,该件货物为第39件B该件货物共120件,该件货物为第81件C该件货物共201件,该件货物为第120件D该件货物为自81至120一组货物的某一件98.远洋运输中,货物主标志的内容包括贸易合同编号、信用证编号和( C )。A件号标志B目的地的全称C收货人的名称D卸货港的名称99.海运中包装货物的重量系指其( A )。A总重量B包装重量C净重量D实际重量100.自然减量的数值不考虑(B )影响。A航行及装卸过程中的温湿度、风雨等B货舱位置及大小C装卸方法、装卸工具、操作次数等D计量方法及工具、计量人员的技术水平等101.海上货物运输中,货物的交接、装运常以( B )作为货物的一种计量单位。A容积吨B重量吨C容积吨或重量吨D既非容积吨又非重量吨102.承运人应保证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完整,对于包装件杂货,承运人应对货物的( C )负责。A重量B体积C包数或件数D以上都对103.承运人应保证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完整,对于木材,承运人应对货物的( B )负责。A重量B体积C包数或件数D以上都对104.承运人应保证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完整,因此承运人应对所运输货物的( D )负责。A重量或体积B包数或件数C货物的标志DA或B105.按照国际惯例,当单位重量的体积等于1.1328m3/t时,该货物为( D )。A计重货物B容积货物C另行规定计算方法DA、B均可能106.货物亏舱的大小一般与( C )无关。A货舱形状及舱内结构、舱内设备布置B货物性质、包件大小与形状、货物之间的镶嵌性C适用的法律、公约及所订立的运输合同D配载技术、货物堆码技术、装货管理水平107.船舶装运亏舱率大的货物则( D )。A舱位利用率高B该航次装货数量多C航次净载重量大D航次亏舱大108.装于某一船上的同一种包装货物,其亏舱率( B)。A相同B装于首尾部舱室的大C装于中部舱室的大D装于首尾部舱室的小109.衡量普通货船载货能力大小的指标有( A )。ANDW和VchiBDW和VchiCDW和NTD和GT110.船舶的全部载货容积与载重能力系指( C )。A全部舱容与总载重量B全部舱容与净载重量C全部可供载货的处所及载重能力D货载、机舱、供应品、淡水、燃物料压舱物所需空间111.对于木材船,其载货容量能力体现为( D )。A液舱容积B货舱容积C上甲板允许装载容积DB + C112.核算船舶载货能力的目的是( D )。A确定航次货物是否亏载B确定航次货物是否亏舱C确定航次货物能否装下D以上均是113.对于装载高密度矿石的散货船,核算船舶载货能力的主要目的是( A )。A确定航次货物最大装载重量B确定航次货物最大装载体积C确定航次货物最大装载件数D以上均是114.对于甲板木材货船,核算船舶载货能力的主要目的是( B )。A确定航次货物最大装载重量B确定航次货物最大装载体积C确定航次货物最大装载件数D以上均是115.当船舶由热带载重线海区航行至夏季载重线海区时,且热带载重线段油水消耗量大于两载重线对应的排水量之差,则允许使用的总载重量应根据( B )确定。A夏季载重线B热带载重线C夏季载重线时的总载重量加上热带载重线航段的油水消耗量D热带载重线时的排水量减去夏季载重线航段的油水消耗量116.当船舶由使用热带载重线海区航行至使用夏季载重线海区时,且热带载重线段油水消耗量小于两载重线对应的排水量之差,则允许使用的总载重量应根据(C )确定。A夏季载重线B热带载重线C夏季载重线时的总载重量加上热带载重线航段的油水消耗量D热带载重线时的排水量减去夏季载重线航段的油水消耗量117.当船舶由使用冬季载重线海区航行至使用夏季载重线海区时,且冬季载重线段所消耗的油水总量小于两载重线所对应的排水量之差,则船舶允许使用的最大排水量应根据( A )确定。A冬季载重线B夏带载重线C热带载重线 D冬季载重线时的总载重量加上夏季载线航段的油水消耗量118.某船计划航经海区允许使用的载重线依次为:热带夏季冬季夏季,则允许使用的总载重量应根据( D )确定。A热带载重线B夏季载重线C冬季载重线D视相应航段油水消耗量而定119.当航线水深不受限制时,船舶的航次净载重量与( C )无关。A空船重量B开航日期C舷外水密度D船体水下附着物的重量120.当航线水深不受限制时,以下( C )对船舶载重能力产生影响。航程;航区水密度;航线气候条件;航行季节;空船重量。A, B,C, D,121.当船舶由较高载重线海区航行至较低载重线海区时,且高载重线段所消耗的油水总量小于高低载重线所对应的排水量之差,则船舶的DW应根据( D )确定。A较低载重线B较高载重线C货主的要求D高低载重线间某一吃水122.当船舶由较低载重线海区航行至较高载重线海区时,船舶的排水量应根据( B )确定。A较高载重线B较低载重线C视高载重线段海区的风浪大小而定D视高载重线段的油水消耗量的大小而定123.船舶在实际营运计算航次的NDW中,不论航次时间的长短均取为定值的航次储备量包括( D )。A燃油B供应品C船用备品DB和C124.普通干散货船的航次储备量G包括( D )。A燃润料和淡水B供应品C船员和行李及备品DA、B、C都是125.确定航次储备量应根据(A )。航程;油水补给计划;海况;油水消耗定额;船员习惯。A,B,C,D,126.船舶应根据航行天数确定航次储备量。其中,航行天数是指( D )。A始发港至目的港的航行天数B始发港至油水补给港的航行天数C油水补给港至目的港的航行天数D以上都可能127.若船舶在中途补加油水,则在确定航次储备量中的航行天数是指(D )。A始发港至目的港的航行天数B始发港至油水补给港的航行天数C油水补给港至目的港的航行天数DB、C较大者128.船舶常数的大小与( D )的数量有关。A船上燃油、柴油、滑油、淡水B船舶备件、船员行李及备品C船体结构与设备的重量D船体和机械的修理或改装后的质量改变量129.下述( A )一定会使船舶常数增加。船舶结构改装;液舱沉淀物;货物残渣;船舶备用件;船舶油水数量;船舶吃水。ABCD130.具体船舶的船舶常数是(A ),其值越( ),船上装货量越少。A变量;大B定值;大C定值;小D变量;小131.船舶常数C是指船舶( B )。A测定时的空船重量B测定时的空船重量减去新船的空船重量C测定时的空船重量减去航次储备量D测定时的空船重量减去修船后空船重量132.某船满载排水量=20890t,燃油和淡水总量为2053t,常数为154t,空船排水量为6887t,则船舶航次净载重量为( D )t。A8257B9437C10616D11796133.某轮经计算允许航次总载重量为16903t,燃油和淡水总量为1814t,常数为354t,空船排水量为6049t,则船舶的净载重量为( B )t。A14735B8686C14876D9675134.某船T=21367t, s=20881t, 空船L=5371t,船舶由热带载重线海区航行至夏季载重线海区时,且热带载重线段油水消耗量155t。已知本航次需装油水等共440t,船舶常数219t,则本航次最多载货( B ) t。A14884B15006C15332D15687135.某船T=21367t, s=20881t, 空船L=5371t,船舶由夏季载重线海区航行至热带载重线海区时,且夏季载重线段油水消耗量306t。已知本航次需装油水等共440t,船舶常数219t,则本航次最多载货( C )t。A15332B15006C14851D15687136.某船s=20881t, W=20395t, 空船L=5371t,船舶由夏季载重线海区航行至冬季载重线海区时,且夏季载重线段油水消耗量655t。已知本航次需装油水等共1040t,船舶常数120t,则本航次最多载货( A )t。A14350B14687C15133D15589137.船舶具体航次所允许使用的最大总载重量(或排水量)受到( D )的限制。A航经航道或港口B船舶性能C载重线D以上都是138.当航线上的水深对船舶吃水有限制时,船舶的最大吃水应根据( C )等因素确定。总吨;水域水密度的变化;过浅时的航道水深;富余水深;航行途中油水消耗。ABCD139.以下( B )对船舶载重能力不产生影响。A航经区域B船舶净吨C航区水密度D航次储备140.当航线水深受限制时,船舶的航次载货重量能力与( C )有关。A载重线B开航日期C舷外水密度D以上都不是141.当航线水深不受限制时,船舶的航次净载重量与( D )有关。A航经区域B航行及停泊时间C舷外水密度DA和B142.当航线水深不受限制时,船舶的航次净载重量与( C )无关。A空船重量B载重线C舷外水密度D船舶常数143.下列( A )不是提高船舶的载货重量能力的具体措施。A正确绘制积载图B减少船舶常数C合理确定航次的油水数量D正确确定载重线144.充分利用船舶净载重量和舱容的方法是( C )。A品质相同的货物同装一舱B种类相同的货物同装一舱C轻重货物在各舱合理搭配D积载因数相近的货物同配一舱145.下列( C )是充分利用船舶载货能力的基本途径。A正确绘制积载图B保证船舶强度C提高船舶的载重能力D以上都是146.实际营运中,提高船舶载货能力的具体措施是( D )。A轻重货物合理搭配B合理确定舱位,减少亏舱C合理确定和使用船舶的载重线D以上都是147.充分利用船舶载货容量能力的方法有( D )。A轻重货物合理搭配B合理确定货位C紧密堆装,减少亏舱DA + B + C148.下列( D )不是充分利用船舶载货容量能力的方法。A轻重货物合理搭配B合理确定货位C紧密堆装,减少亏舱D减小船舶常数149.船舶装载轻货时,主要考虑船体的( B )。A横强度B纵强度C局部强度D扭转强度150.纵骨架式结构对船舶的( A )有利。A纵向强度B横向强度C局部强度D以上都是151.船舶纵向强度是指船舶结构抵抗( C )。A船体沿船宽方向发生损坏及变形的能力B各层甲板沿船长方向发生扭曲变形的能力C船体沿船长方向产生剪切及弯曲变形的能力D载荷和水压力作用保持不损坏和不发生很大变形的能力152船舶纵向变形的原因是船舶重力和浮力( C )。A大小不等B不作用于同一垂线上C沿船长方向各区段内并不处处相等D船体结构尺寸不足153.由于船舶重力和浮力( C ),从而导致船舶纵向产生变形。A大小不等B不作用于同一垂线上C沿船长方向各区段内存在差值D船体结构尺寸不足154.由于船舶重力和浮力( A ),从而导致船舶纵向产生变形。A沿船长方向分布规律不一致B不作用于同一垂线上C大小不等D船体结构尺寸不足155.由于重力和浮力沿船长方向各区段内其大小不相等,由此导致船舶( B )变形。A横向B纵向C垂向D以上均可能156.船首尾端处的总纵弯矩( C ),剪力( )。A较小;较大B较大;较大C较小;较小D较大;较小157.船舶的总纵弯矩值沿船长方向的分布规律为( B )。A向首尾两端逐渐增加B向首尾两端逐渐减小C向首尾两端保持不变D向首尾两端变化无规律158.在船舶弯矩曲线上,一般而言,除船舶首尾外,剪力为零的点对应的弯矩( A )。A大B小C等于零D不能确定159.在船舶弯矩曲线上,一般而言,弯矩最大点对应的剪力( C )。A较大B较小C等于零D不能确定160.影响船舶浮力沿船长方向分布的因素是( C )。A上层建筑形状B船体形状C船体水线下体积的形状D船舶重力分布161.仅就数值而言,通常船舶装载后一般会出现( B )处最大剪力点。A1B2C3D以上都有可能162.船体发生纵向弯曲变形的大小与( D )有关。A重力沿船长方向分布B浮力沿船长方向分布C船舶处于波浪中的相对位置D以上都对163.船体各段长度上载重横向不对称,可能产生( D )。A横倾角B扭转力矩C横向弯曲变形DA和B164.同一船舶,甲板所受的总纵弯曲应力比船底( A )。A大B小C一样D大小不定165.对于( D ),应对扭转强度给以足够重视。A集装箱船B固体散货船C驳船DA和C166.船舶发生中拱变形时( C )。A中部浮力小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大于浮力B中部浮力小于重力, 首尾部重力小于浮力C中部浮力大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大于浮力D中部浮力大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小于浮力167.当船舶首尾货舱装货数量过多而中部货舱( A )时就会出现严重的中拱现象。A空舱,船舶中部处于波峰之上B空舱,船舶中部处于波谷之上C均衡装载,船舶中部处于波谷之上D均衡装载,船舶中部处于波峰之上168波浪是通过改变( B )沿船长方向分布的分布从而影响船体纵向弯曲变形的。A重力B浮力C阻力D以上都对169船舶资料中给出的MS是针对新船给出的,营运中的船舶可按每年扣除其腐蚀量的( B )来重新计算船舶的许用弯矩值。A0.2%0.3%B0.4%0.6%C0.7%0.8%D0.9%1.0%170.船舶投入营运后,其船中剖面许用静水弯矩MS将( A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D不能确定171.船舶资料中给出的许用弯矩MS是针对新船给出的,营运年限小于5年的船舶可按每年扣除甲板剖面模数腐蚀量的( A )来重新计算船舶的许用弯矩值。A0.4%B0.6%C4%D6%172.船舶资料中给出的MS是针对新船给出的,营运年限10年以上的船舶可按每年扣除其腐蚀量的( B )来重新计算船舶的许用弯矩值。A0.4%B0.6%C4%D6%173.港内船中弯矩许用值通常比海上弯矩许用值( A )。A大B相等C小D不确定174.船舶纵向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力称为( A )。A许用剪力B许用弯矩C最小剪力D最小弯矩175.船舶纵向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称为(B )。A许用剪力B许用弯矩C最小剪力D最小弯矩176.船舶各剖面许用弯矩( A )较大。A中部B船尾CLbp/4D船首177.船舶各剖面许用剪力( D )较小。A船首B船尾CLbp/2DA和B178.对具体船舶,其船舶各剖面许用弯矩MS( B )。A为相同值B不同值C与货物沿船长的分布有关D与浮力沿船长的分布有关179.船舶各剖面许用弯矩和许用剪力通常( C )。A为相同值B首尾较大而中部较小C中部较大而首尾较小D与重力沿船长的分布有关180.船舶各剖面许用弯矩和许用剪力通常分为( A )。A在港状态和在航状态B在港状态和锚泊状态C锚泊状态和在航状态D临界状态和实际状态181.船舶在港状态的许用弯矩和许用剪力通常( C )其在航状态值。A小于B等于C大于D以上均有可能0542182.利用船舶强度曲线图进行强度校核的条件是( A )。A船长小于90m或装载均匀B船长小于90m或装载不均匀C船长等于或大于90m,且装载均匀D船长等于或大于90m,且装载均匀或具有两道纵舱壁183在强度曲线图上,若吃水d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的交点处于点划线的上方,说明船舶处于( B )。A中垂状态B中拱状态C无拱垂变形D无法确定184.在强度曲线图上,若吃水d的垂直线和的交点处于点划线的下方,说明船舶处于( A )状态。A中垂状态B中拱状态C无拱垂变形D无法确定185.在强度曲线图上,若吃水d的垂直线和的交点恰好处于点划线上,说明船舶处于( C )状态。A中垂状态B中拱状态C无拱垂变形D无法确定186.在强度曲线图上,若吃水d的垂直线和的交点处于实线之外,说明船舶强度处于( B )。A允许范围B危险范围C有利范围D正常范围187.在船舶强度曲线图上,位于虚线与实线之间的区域表示船舶( D )。A应力超出纵向强度要求B应力达到纵向强度的极限值C满足纵向强度要求,应力处于有利范围D满足纵向强度要求,应力处于允许范围188.船舶强度曲线图的横坐标是( D)。A船舶的尾吃水B船舶的中部吃水C船舶的平均实际吃水D船舶的平均型吃水189.利用强度曲线校核船舶强度时,载荷纵向弯矩中不包括( C )形成的力矩。A船员、行李、备品B船舶常数C空船重量D油水等航次储备190.在强度曲线图上,若吃水d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的交点处于点划线的上方,说明船舶受( A )弯矩作用。A正B负C零D以上均可能191在强度曲线图上,若吃水d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的交点处于点划线的下方,说明船舶受( B )弯矩作用。A正B负C零D以上均可能192.在强度曲线图上,若吃水d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的交点恰好处于点划线上,说明船舶受( C )弯矩作用。A正B负C零D以上均可能193.根据经验数值法,若船舶的拱垂值等于Lbp/1200,则船舶的拱垂变形处于( A )。A正常范围B极限范围C危险范围D有利范围194.根据经验数值法,若船舶的拱垂值小于Lbp/800,则船舶的拱垂变形处于( A )。A正常范围B极限范围C危险范围D有利范围195.根据经验数值法,若船舶的拱垂值Lbp/1200Lbp/800,则船舶的拱垂变形处于( A )。A正常范围B极限范围C危险范围D有利范围196.根据经验数值法,若船舶的拱垂值Lbp/800Lbp/600,则船舶的拱垂变形处于( B )。A正常范围B极限范围C危险范围D有利范围197.根据经验数值法,若船舶的拱垂值Lbp/600,则船舶的拱垂变形处于( C )。A正常范围B极限范围C危险范围D有利范围198.已知船舶首吃水为6.50m,尾吃水为7.50m,中部吃水为6.90m,该船呈( ),其拱垂值为( D )。A中垂变形;0.05mB中拱变形;0.05mC中垂变形;0.10mD中拱变形;0.10m199.某轮垂线间长为120 m,根据经验,则其只能在好天气时才能开船的最小中拱或中垂值为( A )。A0.15 mB0.50 mC0.10 mD0.20 m200.某轮船长Lbp=140m,实测船舶首尾吃水分别为8.54m、9.28m,船中两舷吃水分别为8.64m、9.28m,则船舶( A )。A中垂,纵强度满足要求B中拱,纵强度满足要求C中垂,纵强度不满足要求D中拱,纵强度不满足要求201.某轮船长Lbp=140m,实测船舶首尾吃水分别为8.54m、9.28m,船中两舷吃水分别为8.44m、8.68m,则船舶( D )。A中垂,纵强度满足要求B中拱,纵强度满足要求C中垂,纵强度不满足要求D中拱,纵强度不满足要求201.船舶均匀装载是指( A )。A按舱容比例分配货舱装载量B各舱分配相同货物重量C按舱容大小反比例分配货物装载量D重货配在中区,轻货配在首尾202.对于满载时的中机船,以下( D )是错误的。A应在中区货舱适当增大货物分配量B应在中区货舱适当减小货物分配量C应在中区货舱严格按舱容比例分配货物装载量DB和C203.对于满载时的大型尾机船,以下( D )是错误的。A应在中区货舱适当增大货物分配量B应在中区货舱适当减小货物分配量C应在中区货舱严格按舱容比例分配货物装载量DA和C204.中机船满载时应在中区货舱适当增大货物分配量而在首尾部货舱适当减少货物分配量的原因是( A )。A存在较大中拱变形B存在较大中垂变形C船体强度不足D机舱内机器过重205.大型尾机船满载时应在中区货舱适当减少货物分配量而在首尾部货舱适当增加货物分配量的原因是( B )。A存在较大中拱变形B存在较大中垂变形C船体强度不足D机舱内机器设备过重206.中机型船在满载时,为减轻其纵向变形,油水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含答案详解)
- 自考专业(计算机应用)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自考专业(护理)高频难、易错点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题型大全
- 2024年导游资格考试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4自考公共课常考点试卷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委托贷款合同样本
- 2024年施工员高频难、易错点题附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真题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件
-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件
- 应急器材使用培训
- 预防未成年犯罪培训讲课
- 微型消防站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4篇)
- 各种饮料课件
- 烹饪之路:技艺与创新
- 建筑工程临水临电施工方案
- 设备操作员岗位培训
- 标识牌的制作与安装方案
- 拍毛挂网施工合同(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